熊厚溪 張耀丹 姚建遠
摘要 [目的]對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野生苦參進行農藝性狀觀察與比較,為畢節(jié)苦參的選育工作提供指導。[方法]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軟件進行變異度、相關性、多元回歸和因子分析。[結果]苦參各農藝性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部分農藝性狀之間存在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的相關性;株高、地上莖粗、果實數、根長、根上莖、果柄數是影響苦參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13個農藝性狀可簡化為新的4個主因子,4個主因子累計貢獻率達90.436%,保持了13個農藝性狀的絕大部分信息。[結論]畢節(jié)野生苦參農藝性狀多樣性比較高,遺傳基礎比較豐富。在進行性狀選擇時,應注重單株地下生物量的選擇,同時應該考慮到根長、根上莖等性狀的相互制約關系。
關鍵詞 苦參;農藝性狀;相互關系;畢節(jié)
中圖分類號 S56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2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Sophora flavescens, agronomic traits of in the wild form of Sophora flavesce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Guizhou Bijie. [Method] Thirteen agronomic traits of Sophora flavescens were analyzed using degree of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onomic traits were different form, significant (P<0.05) or very significant correlated (P<0.01) among multiple agronomic traits,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aerial stem diameter, the fruit number, the root length, the aerial stem root, the fruit stalk number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Thirteen agronomic traits can be simplified as the new four main factors,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90.436%, and the four main factors to keep most of the thirteen agronomic character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phora flavescens in Bijie had high diversity 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rich genetic basis. And in the character selec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selection, the root length and the aerial stem root should be concerned.
Key words Sophora flavescens; Agronomic traits; Correlation; Bijie
苦參為常用中藥,來源于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lt.的干燥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效,常用于治療熱痢、赤白帶下、黃疸尿閉、便血、陰癢陰腫、濕疹等,外用可治療滴蟲性陰道炎[1-2]??鄥⒑猩飰A、黃酮類等化合物[3],現苦參的主要產品有復方苦參注射液、苦參片、苦參堿陰道泡騰片、苦參素膠囊等。隨著苦參的用量越來越大,野生資源在逐漸減少,面臨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發(fā)展資源等。目前,對于苦參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4-5]、藥理作用[6-7]等方面,而對于苦參種質的農藝性狀研究鮮為報道。該研究對畢節(jié)野生苦參50個單株植物的13個農藝性狀進行觀測,采用變異度分析、相關性分析、多元回歸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討畢節(jié)苦參農藝性狀間的相互關系,為貴州畢節(jié)地區(qū)苦參的生態(tài)適宜性、合理種植和品種選育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七星關區(qū)小壩鎮(zhèn)地處貴州高原屋脊(105°24′~105°38′E、27°17′~ 27°26′N),海拔1 414~1 486 m,屬亞熱帶高原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2.8 ℃,年均日照數1 231 h,年均降水量1 129.04 mm,年無霜期266 d。境內土壤以酸性黃壤為主,地帶性植被為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以殼斗科、山茶科、薔薇科、豆科植物為主。
1.2 材料來源
以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小壩鎮(zhèn)自然生長群落中的野生苦參為研究對象。2014年10~11月共3次前往小壩鎮(zhèn)觀測苦參農藝性狀,隨機選取50個單株測定植株株高、分枝數(第一分枝的數量)、小枝數(第二分枝的數量)、葉長(植株隨機5枚葉的平均長)、葉寬(植株隨機5枚葉的平均寬)等8個農藝性狀。分別編號帶回實驗室,清洗泥土后,測定根長、根分枝數、地下生物量等5個農藝性狀。所有采集樣品由畢節(jié)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藥教研室熊厚溪鑒定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lt.。
藥用植物不同性狀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某性狀的變化必然源于其他一項或幾項性狀的變化,同時也會導致其他性狀的變化[8]。該研究表明苦參各農藝性狀間存在顯著和極顯著的相關性,相互影響,協(xié)調發(fā)展,其中地下生物量與根長、根分枝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根上莖呈顯著正相關;根中莖與根上莖呈極顯著正相關,說明地下生物量與根中莖存在間接相關性。回歸分析可知,株高、地上莖粗、果實數、根長、根上莖、果柄數是影響苦參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結合相關性和回歸分析可知,根長和根上莖是苦參品種選育的最佳間接指標。所以在選育高產苦參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地下生物量,同時還要充分考慮與地下生物量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農藝性狀,才能選育出高產苦參。
對于藥用植物的分析和評價常涉及多個農藝性狀,但這些農藝性狀常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使得觀測數據所反映的信息存在重疊現象。為了解決重疊現象,現代藥用植物學科學研究中引入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正是研究客觀事物中多因素相互關系的重要分析方法[9]。該研究苦參的13個性狀中,主要涉及的是地下生物量、株高、葉長和葉寬等,經因子分析簡化為4個主因子,其中第1主因子對產量有正向作用,而第2、3、4主因子均對產量有負向作用。第1主因子與產量最為密切,該因子中與產量同向的性狀對產量均有正向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相對應性狀值可有效提高產量。結合畢節(jié)苦參育種目標及主因子類型和各農藝性狀的特征向量值分析可知,在選育苦參中應注意,第一主因子要高,特別要注意地下生物量的選擇,以利于提高苦參藥材產量;第二主因子要中等,以利于苦參光合作用和種子繁殖,為增加苦參藥材產量提供物質基礎;第三主因子要中等偏上,在合理密植的同時,提高單株產量,保證苦參藥材總產量;第四主因子也要中等,在苦參藥材種植時,降低苦參植株的倒伏率,以便提高苦參藥材產量。
該研究只是對于野生苦參的植株農藝性狀與產量組成進行了分析,下一步還需要進行苦參品質檢測與評價,以期為苦參的規(guī)范化種植和品種選育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89.
[2] 陳靜,王淑美,孟江,等.一測多評法測定苦參中5種生物堿的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9):1406-1410.
[3] 鄭永權,姚建仁,邵向東.苦參化學成分及農業(yè)應用研究概況[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2,21(1):24.
[4] 張翅,馬悅,高慧敏,等.苦參中非生物堿類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20):3520-3524.
[5] 馬鴻雁,周婉珊,褚夫江,等.苦參中黃酮類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紋圖譜及5種成分的含量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6):2690-2695.
[6] 王洋,徐燁華,熊愛琴,等.氧化苦參堿抑制異丙腎上腺素誘導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及對ADMA代謝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3):471-477.
[7] 吳洋,王洋,張瑤,等.苦參堿對脂多糖誘導腸組織炎癥小鼠血清和組織NO及ADMA代謝通路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2):2318-2321.
[8] 方亮,張振海.寧夏地區(qū)幾種水稻的產量性狀與品質性狀相關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36(26):11263-11264.
[9] 袁志發(fā),周靜芋.多元統(tǒng)計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