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建立采用多壁碳納米管(MWCNTs)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 為吸附劑的分散固相萃取 (dSPE)凈化、氣相色譜測定水果中六六六殘留量的方法。[方法]水果樣品用乙腈提取,再加入 NaCl 和無水 MgSO4液液分離,然后在樣品提取液中加入無水 MgSO4、PSA和多壁碳納米管進行分散固相凈化。[結果]所測定的4種六六六的質(zhì)量濃度在0.005~0.200 mg/L范圍內(nèi)與其峰面積比呈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2)均大于0.998 8,方法對所測定的9種物質(zhì)的檢出限均小于1.000 mg/L,樣品加標回收率為80%~110%,相對標準偏差(n=6)為2.42%~5.99%。[結論]該方法有較好的靈敏度,能夠滿足樣品測定的要求。
關鍵詞分散固相萃取;六六六;多壁碳納米管
中圖分類號S481+.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05-199-02
基金項目新疆自治區(qū)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朱然(1986- ),女,山東單縣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色譜分析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2
六六六(BHC)即六氯環(huán)己烷,曾是廣泛使用和生產(chǎn)的有機氯類農(nóng)藥,具有穩(wěn)定性強、不易分解的特點,大量使用除了會直接對農(nóng)作物造成污染外,還具有高度持久性和生物蓄積性的特點。雖然我國已經(jīng)禁止使用,但長期使用后它們可以通過長期的生物富集依然能夠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1]。國標中規(guī)定六六六農(nóng)藥的殘留限量為再殘留限量[2]。再殘留限量是指一些持久性農(nóng)藥雖已禁用,但還長期存在環(huán)境中,從而再次在食品中形成殘留,為控制該類農(nóng)藥殘留物對食品的污染而制定的其在食品中的殘留限量即為再殘留限量。
水果中本身含有糖類、氨基酸、蛋白質(zhì)、色素、維生素、有機酸、無機鹽等復雜的化學成分,對農(nóng)藥殘留量的測定產(chǎn)生嚴重干擾。近年來,QuEChERS方法[3]以其準確、快速、簡便、成本低廉的優(yōu)點,迅速成為農(nóng)藥多殘留的高效分析方法。目前,該方法已成為歐洲標準委員會認可的試驗方法。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經(jīng)過不斷改良,主要用于各類食品、蔬菜、水果等樣品的前處理。碳納米管由于其具有納米級別的中空管狀結構、大的比表面積、某些表面功能團和疏水的表面能強烈吸附某些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化合物,而成為一種新的固相萃取吸附劑廣泛應用于分析領域[4-5]。近年來碳納米管材料作為固相萃取填料在農(nóng)獸藥殘留分析中有一定的應用[6-8],但作為分散固相萃取劑的應用較少。為此,筆者通過對QuEChERS方法的改良和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器建立了一種水果中六六六的殘留量分析檢測方法,以期為水果中六六六殘留檢測提供借鑒。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儀器。
美國Thermo Trace 1300氣相色譜儀(配有電子捕獲檢測器ECD);超聲波清洗器;熱電低溫高速離心機;渦旋混勻器。
1.1.2試劑。α-BHC、β-BHC、γ-BHC、δ-BHC 4種標準品均購自農(nóng)業(yè)部環(huán)境保護科研監(jiān)測所。乙腈、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均為色譜純,無水硫酸鎂(650 ℃灼燒4 h)。PSA和多壁碳納米管均購自天津艾杰爾公司。氮氣:純度≥99.999%。
1.2方法
1.2.1標準溶液配制。分別移取4種六六六標準儲備液 100 μl至10 ml 容量瓶中,乙腈定容,配成 10 mg/L 混合標準溶液。用空白樣品提取液配成不同濃度的基質(zhì)匹配標準工作溶液,用于求取標準工作曲線?;|(zhì)混合標準工作溶液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瞻讟悠窞榱礄z出的水果樣品。
1.2.2氣相色譜條件。
色譜柱:美國Thermo TR-5毛細管柱(30.0 m×0.32 mm,0.25 μm)。程序升溫:100 ℃保持1 min,以10 ℃/min的速率升溫至150 ℃,保持1 min;以5 ℃/min的速率升溫至270 ℃,保持5 min;以280 ℃后運行2 min。進樣口溫度:230 ℃,進樣量:1 μl。氮氣流量:1.2 ml/min。ECD檢測器溫度:320 ℃。
1.2.3樣品處理。
1.2.3.1提取。稱取新鮮水果樣品約10 g(精確到0.000 1 g)置于50 ml離心管中,加20 ml乙腈,超聲提取0.5 h。加入5 g固體NaCl,離心分層。
1.2.3.2凈化。取上清液 2 ml 于已加入 400 mg 無水 MgSO4、50 mg PSA和 60 mg多壁碳納米管的離心管中,渦旋2 min,以10 000 r/min 離心5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 有機濾膜;取濾液于進樣小瓶中,待測。
2結果與分析
2.1色譜行為六六六的標準色譜見圖1。
2.2提取溶劑的選擇
水果基質(zhì)復雜,試驗選擇乙腈、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4種提取劑進行優(yōu)化。結果表明,丙酮、乙酸乙酯對枸杞中的雜質(zhì)提取較多,在色譜圖上雜質(zhì)峰干擾嚴重、基線較差,無法滿足分析檢測需求;正己烷和乙腈提取的樣品雜質(zhì)較少,但正己烷回收率較差;乙腈極性大、穿透性強,適合多農(nóng)藥殘留的提取。因此,選擇乙腈作為提取劑。
2.3QuEChERS方法的優(yōu)化
對葡萄等水果樣品的乙腈提取液用多壁碳納米管替代 PSA 進行分散固相凈化,其效果優(yōu)于 PSA 凈化的效果(圖2)。對多壁碳納米管用量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用量為60 mg時均能得到較好的凈化效果和回收率(圖3)。
PSA有2個氨基,比NH2柱有更強的離子交換能力,能有效去除有機酸、金屬離子和酚類等。試驗進一步研究了50 mg PSA 和60 mg 多壁碳納米管聯(lián)合凈化的效果,結果表明二者聯(lián)合使用優(yōu)于兩者單獨使用。故試驗最終采用50 mg PSA 和60 mg 多壁碳納米管聯(lián)合凈化的方法處理水果樣品。
2.4工作曲線、線性范圍與檢出限
用空白樣品提取液配成不同濃度的基質(zhì)匹配標準工作溶液,用于作標準工作曲線,按“1.2.2”氣相色譜條件對4種農(nóng)藥的標準溶液系列進行測定,4種農(nóng)藥的質(zhì)量濃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與其峰面積比成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n=6)、線性范圍、檢出限結果見表1。
2.5方法的回收率
將3個不同質(zhì)量濃度水平的標樣添加到空白樣品中(n=6),進行樣品前處理和氣相色譜分析,測定添加回收率。由表2可知,回收率在80%~110%,平均回收率大于89%,相對標準偏差(RSD)小于6%,說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2.6實際樣品檢測
采用該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對從市場上采購的葡萄、蘋果、梨、桃、杏、柑橘等水果進行了分析檢測,方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水果的分析,可應用于實際的監(jiān)測分析。
3結論
通過對QuEChERS方法的改良,以多壁碳納米管和 PSA 混合使用進行樣品凈化,能有效去除水果中的基質(zhì)干擾物,
提高了六六六提取效率和檢測靈敏度,建立了一個便捷的凈化處理方法,采用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器測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實現(xiàn)了水果中六六六的殘留量分析檢測。方法簡便、準確、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實際樣品分析。
參考文獻
[1]
劉明陽,劉建華,張馥,等.我國有機氯污染物污染現(xiàn)狀及監(jiān)控對策[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4,27(3):108-111.
[2] 陳小帆,榮曉東,何日榮,等.國內(nèi)外水果農(nóng)藥殘留管理概況[J].植物保護,2006,32(6):18-21.
[3] 劉亞偉,董一威,孫寶利,等.QuEChERS 在食品中農(nóng)藥多殘留檢測的應用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9,3(9):285-289.
[4] 王宗花,羅國安.碳納米管在分析化學領域的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2003,31(8):1004-1009.
[5] 武春霞,王春,王志.碳納米管在分離科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色譜,2011,29(1):6-14.
[6] 李昌秀,譚偉,李楊梅,等.多壁碳納米管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甲氰菊酯農(nóng)藥的殘留量[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3,49(6):709-712.
[7] WANG L P,ZHAO H X,QIU Y M.Determination of four benzodiazepine residues in pork us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ume ,2006,1136:99-105.
[8] RAVELO-PREZ L M,HERNNDEZ-BORGES.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 efficient solid-phase extraction material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from apple,grape,orange and pineapple fruit juic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ume,2008,1211:33-42.
責任編輯張彩麗責任校對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