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濤
(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長春130021)
南烏江六級水電站位于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豐沙里省境內(nèi),為南烏江七級開發(fā)方案的第六級。壩址位于南烏江右岸支流南艾河(Nam Ngay)河口下游約1 km ~南龍河(Nam Long)河口間長約3 km的河段內(nèi),距下游的哈灑(HatXa)渡口約3.7 km。
電站主要建筑物包括:堆石壩、引水隧洞、地面廠房、溢洪道、導流兼泄洪洞、導流兼泄洪放空洞等。電站裝機容量180 MW,保證出力72.8 MW,多年平均發(fā)電量7.39 億kW·h。電站采用堤壩式開發(fā),以發(fā)電為主,壩址部位多年平均徑流量161 m3/s,水庫死水位495 m,正常蓄水位510 m,相應庫容4.09 ×108m3,調(diào)節(jié)庫容1.99 ×108m3,具有季調(diào)節(jié)性能。其中:堆石壩壩頂長352 m,壩頂高程515 m,最低建基面高程427 m,最大壩高88 m;壩頂寬度為8 m,上下游壩坡坡度均為1∶1.6,下游壩坡在高程458 m設置一條馬道,馬道寬3 m。壩體最大剖面圖見圖1。
電站為二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擋水、泄洪和引水發(fā)電建筑物)級別為2 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3 級,臨時建筑物級別為4 級。本工程的壅水及泄洪建筑物按500 a一遇洪水設計,按入庫可能最大洪水(PMF)校核;引水發(fā)電建筑物按100 a一遇洪水設計,500 a一遇洪水校核;泄洪消能防沖建筑物按50 a一遇洪水設計[1-2]。
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和計算要求,建立以下計算模型:
X 軸為順河向,向下游為正。上游邊界為從上游壩腳向上游方向50m,下游邊界為從下游壩趾向下游方向取50 m。
Y 軸為壩軸線向(橫河向),向左岸為正。計算邊界取左右岸壩肩各50 m。
Z 軸為豎直向,向上方為正。計算邊界向下一般截取至壩基以下0.5 ~1 倍壩高,本計算取50 m(最大壩高88 m);向上按實際地形[3-4]。
對上述計算域進行網(wǎng)格剖分,得到有限元計算網(wǎng)格。壩體網(wǎng)格以空間六面體等參單元為主,在壩建基面等某些部位適當填充空間五面體等參單元,以更好地適應大壩建基面幾何形狀的劇烈變化。整個計算區(qū)域共剖分結(jié)點15 228個,單元13 397個,有限元網(wǎng)格見圖2。
圖1 壩體最大剖面圖
圖2 三維有限元計算網(wǎng)格
靜力計算選取表1 中的3個典型工況進行計算。
表1 靜力計算工況
三維有限元計算中壩體材料本構關系采用鄧肯張E -B 本構模型,壩基巖體采用彈性本構模型,考慮到壩體材料較軟,根據(jù)經(jīng)驗,對常規(guī)實驗參數(shù)建議值進行了適當?shù)慕档停?-6]。各種堆石料的鄧肯E -B 模型計算參數(shù)根據(jù)工程類比及經(jīng)驗值確定如表2所示。
表2 三維靜力有限元計算參數(shù)
經(jīng)計算,得各種工況下壩體順河向與豎向最大位移如表3 所示。
水平位移以指向下游為正,指向上游為負;豎向位移以向上為正,向下為負;壩軸線方向水平位移以指向左岸為正,指向右岸為負;應力以壓應力為正,拉應力為負[7]。
表3 最大剖面在各工況下的最大位移值
最大剖面在上述3 種工況下的位移等值線圖如圖3、圖4 所示。
圖3、圖4 分別為填筑到壩頂高程時最大剖面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值線圖。最大沉降為82.4 cm,位于壩軸線附近1/2 壩高左右。壩體上游部分的水平位移呈向上游移動的趨勢,最大值為27.7 cm,發(fā)生在壩體中下部靠近上游壩面附近;壩體下游部分的位移呈向下游移動的趨勢,最大位移為26.4 cm,發(fā)生在壩體中下部靠近下游壩面附近。順河向的水平位移等值線圖沿壩軸線近似呈對稱分布[8]。
圖3 最大剖面施工期沉降等值線圖
圖4 最大剖面施工期水平位移等值線圖
圖5、圖6 分別為蓄水至正常水位時最大剖面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值線圖。正常蓄水位工況下,壩體沉降分布規(guī)律與竣工期相似,僅數(shù)值有所變化,最大沉降從竣工期的82.4 cm增大到85.2 cm,變化不是很明顯,說明壩體沉降在竣工時已基本完成[9]。
與竣工期位移相比,壩體水平位移分布規(guī)律變化較為明顯,由于上游水壓力平衡了上游側(cè)壩體指向上游坡外的部分位移,盡管壩體上游部分的位移仍向上游,但比竣工期相比減少了一大半,最大值為12.8 cm;壩體下游部分的位移呈向下游移動的趨勢,最大位移由26.4 cm增大至31.7 cm,發(fā)生在壩體中下部靠近下游壩面附近。由此說明,蓄水后上游壩坡水壓力對壩體水平位移有很顯著的影響。
圖5 最大剖面正常蓄水期沉降等值線圖
圖6 最大剖面正常蓄水期水平位移等值線圖
圖7、圖8 分別為校核洪水位時最大剖面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值線圖。校核洪水位工況下,壩體垂直和水平位移分布規(guī)律與正常蓄水位工況下的位移分布相似,僅數(shù)值有所變化,最大沉降從85.2 cm 增大到85.8 cm。
壩體上游部分的位移仍向上游,最大值為11.6 cm;壩體下游部分的位移呈向下游移動的趨勢,最大位移由31.7 cm 增大至32.4 cm。
與正常蓄水位下位移相比較,可以看到豎直沉降與水平位移都略有增大,但變化不明顯,這主要是由于校核洪水位與正常蓄水位比較相近。由此也說明,庫水位由正常蓄水位增高到校核洪水位過程中,水壓力增量所產(chǎn)生的位移增量較小。
圖7 最大剖面校核洪水位沉降等值線圖
圖8 最大剖面校核洪水位水平位移等值線圖
對壩體在施工完建期、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3 種工況進行了三維非線性變形計算,分析了壩體在施工完建期、正常蓄水位以及校核洪水位工況下的變形規(guī)律。
從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壩體在上述3 種工況下的變形狀態(tài)基本符合一般規(guī)律。因壩體采用了軟巖堆石料填筑,計算時各區(qū)材料的鄧肯張E-B 模型參數(shù)取值偏于保守,所以,壩體最大沉降值幾乎接近壩高的1%,但也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10]。
若材料參數(shù)取值大一些,壩體的位移可能會小一些,由此說明軟巖堆石料應用于南烏江六級水電站筑壩是可行的。
[1]顧淦臣,束一鳴,沈長松.土石壩工程經(jīng)驗與創(chuàng)新[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29 -3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274—2001 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3]胡東,梁勇,史光宇,姜殿成. 松山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靜力分析[J]. 東北水利水電,2005,23(11):23 -24.
[4]李成,李同春,李宏恩.300m 級心墻堆石壩三維有限元盈利變形分析[J].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01):18 -21.
[5]王娟,李勛峰. 金平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三維有限元數(shù)值分析[J]. 水電能源科學,2007,25(01):71 -74.
[6]黃勁松,閆慧玉,潘燕芳. 芭蕉河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應力變形分析[J].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04(09):75-77.
[7]羅丹,段亞輝,蘇凱,程宵. 江坪河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分析與面板裂縫控制[J].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2,45(01):59 -64.
[8]于躍,黃勁松. 觀音巖水電站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應力變形分析[J]. 湖北水力發(fā)電,2005(01):30 -34.
[9]彭成山,陳曦,黃露劍. 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應力變形分析[J]. 人民黃河,2013,35(06):107 -109.
[10]張存林,金實. 面板堆石壩三維有限元分析[J]. 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30(03):273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