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
摘 要:詞語,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學生去發(fā)現(xiàn),更需要老師的慧眼去捕捉,引導學生抓住一個或幾個關(guān)鍵詞,進行必要的語言文字訓練,在品味詞語中激活表達,在情境表演中想象畫面,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中聆聽學生內(nèi)心的聲音,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關(guān)鍵詞:詞語;品味;想象;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8-082-1
詞語,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學生去發(fā)現(xiàn),更需要老師的慧眼去捕捉,引導學生抓住一個或幾個關(guān)鍵詞,進行必要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一、激活表達,品味詞語中的情感
漢字有表情達意的功能,文本中的詞語是作者情感的表達。教學時有效捕捉詞語引導學生全文上下貫通,前后勾連,就可以通過詞語感受到作者蘊含在文中的情感世界,從而達到教師、學生及作者共鳴,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我在上《姥姥的剪紙》一課時,引導學生進行了多角度的語言文字訓練。
師: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剪紙?
生: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師:什么是“熟能生巧”?
生:技能熟練就能生出靈巧的辦法。
師:從這個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生:姥姥高超的技藝。
師:姥姥剪紙為什么會有這么高超的技藝嗎?
生:姥姥剪得多,剪的時間長。
生:姥姥長年累月地練習著。
師: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會用這樣的句式說話嗎?
出示:(姥姥剪紙)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 )熟能生巧,總( ),( )都有準頭了。
(生紛紛舉手)
……
師:(引說)因為熟能生巧,所以——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
師:之所以熟能生巧,是因為——
生: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抹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一個“熟能生巧”,學生理解本義并不難,查查工具書、拆詞解字即可理解。明白具體語境中的詞意,學生非品讀文本不可。在此基礎(chǔ)上,對“熟能生巧”作了遷移訓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峰回路轉(zhuǎn),一個“熟能生巧”集中牽出了文本中突出人物形象的語言,姥姥的剪紙在學生的心中也就活起來了。詞語的生命也浸潤了學生的情感。
二、情境表演,想象詞語中的畫面
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說:“當老師站在舞臺上時你就已經(jīng)開始表演了?!睆埧禈蚶蠋熢凇度鐗袅睢分杏帽硌菀龑W生進入詞的意境,去想象,去體驗,去體會,讓學生回到語言的發(fā)生點上,學生思維被激活了。
師:什么是鷗鷺?沙邊的叫沙鷗,海邊的叫海鷗,水邊的叫水鷗,白色的叫白鷗。
師:一灘鷗鷺是多少鷗鷺???
生:很多很多。
師:你們是一群整齊的鷗鷺,飛的動作都是一樣的。
師:這群鷗鷺是怎么樣的?
生:是受驚的鷗鷺。
師:受驚飛起來后會是什么情景呢?有的鷗鷺——
……
師:把你做到的,想到的投入到朗讀中去。
(師生邊表演邊朗讀,教師一聲令下:定!學生飛得形態(tài)各異)
教學中抓住“一灘鷗鷺”做了番文章。他帶領(lǐng)學生一邊飽含感情地配樂朗讀,一邊入情入境地表演,并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引領(lǐng)學生感悟了其中的意境和奧妙。
誠然在表演時要注意三點:(1)表演不是目的,是手段,是為學生發(fā)展服務(wù)的,重要的是促進學生感悟文本,不是一味地評價誰演得好不好。(2)去除表演的功利性,不要過分關(guān)注視覺效果,關(guān)鍵看這個動作和文本之間是否吻合,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鼓勵學生自我解讀文本,自由表達。(3)表演是一種資源,不在美丑,不在對錯。教教材,用教材,更要用資源教,處理好工具與目的的關(guān)系。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聆聽詞語中的聲音
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的知識不是單純通過教師的傳授“學得”,而是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自主建構(gòu)“習得”的。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雪兒》這篇課文,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飛上藍天的事。課文結(jié)尾處寫道:我把雪兒輕輕捧起,雪兒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藍天飛去。這段文字的配圖是:一個小女孩面帶微笑,眼含不舍,望著在空中久久不愿離去的鴿子?!拔摇焙瓦@只可愛的“雪兒”之間的“祝?!笔且环嗝葱腋5漠嬅姘?!靈機一動,我和學生們進行了現(xiàn)場分角色的對話。
教學中,抓住“祝?!边@條感情線索,我引導學生在“祝福”中說話,聆聽到學生內(nèi)心“祝?!钡穆曇?,字里行間充滿著濃濃的“人鳥之情”。在情境中學生不僅理解了這個詞語,也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蘊。
一個個詞語中有細膩的情感,有美妙的意境,有靈動的音符,有鮮活的畫面,有豐富的內(nèi)涵……捕捉到一個個詞語,感悟出一處處精彩!教師要“讓詞在兒童的意識里活起來,歡蹦亂跳,使詞成為兒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識的工具?!边@樣才有助于學生感受和理解文本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