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王烈傳》(裴松之注本)記載,三國時有個人叫王烈,他正直仁義,威望很高,深受鄉(xiāng)里人愛戴。
?有一天,一個人在偷牛時被捉,他趕忙對牛主人說:“我一時糊涂做了錯事,今天任你處置。我今后一定改正。但請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王烈。”王烈還是知道了這件事,且送了一匹布給偷牛人。有人不解:“他偷東西還怕你知道,為何送布給他?”王烈說:“他想改正錯誤又怕我知道,說明他是懂得羞恥善惡的,送布給他能促使他知錯及時改正?!?/p>
?還有一天,一位老人負重趕路,有好心人主動幫他背東西,后來不肯留下姓名就走了。不久那位老人再次出門,不小心將劍丟失,沒想到拾劍者一直在原地等著,到傍晚終于等來了老人。老人一看,拾劍者正是之前幫他背東西的人。老人將此事告訴了王烈,王烈說:“世上竟有如此好人,我一定要找到他看看。”沒多久,王烈找到了那個人,但沒想到的是,那個人就是之前的偷牛人。王烈一匹布感化偷牛賊的事跡,很快在當?shù)貍鳛槊勒劇?/p>
?素材解讀: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心存善念、以德待人,能夠對他人、對社會產(chǎn)生積極深刻的影響。如果做到這一點,既是幫助別人,又是提升自己,還會使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