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le
1、浮生
我看的第一本《浮生物語》是在紹興文理學院,那天是12月19號,天很冷,但是有太陽。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會記得一些奇奇怪怪的日子,記得奇奇怪怪的日子里的事,但是卻想不起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也許就是因為昨天晚上吃的東西不奇怪所以我記不得吧。那天看到獵獅那一篇,講的內容是什么我早就不記得了,但是我記得老板娘說,她也是射手座。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射手座的寫手,還是我很喜歡的寫手。今天用一天看完一本前傳,老板娘對她未出生的孩子“未知”說,也許未知趕得及的話,就會和媽媽一個星座,到時候他們倆就可以在同一陣營對抗未知的爸爸敖熾玩掃地機的游戲。
他們是很好玩的一群人。
老板娘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傳達著一個又一個的道理,雖然,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也許也從別人那里聽過,都爛熟于心了,可是借由老板娘的故事那里得來,卻又是另一種感覺。老板娘從一個小樹妖變成了一個老樹妖,從一個老板娘變成了敖熾的老婆,現(xiàn)在又是一個準媽媽,故事的時間跨度,從遠古到現(xiàn)在。也許明朝崇禎皇帝你很熟悉,老板娘卻給了你一個關于友情的故事,不再孤單和不再有束縛;也許你覺得溥儀和婉容是清代最懦弱的皇帝和妃子,可是老板娘卻給你看到一個關于信任的故事……
我喜歡《不?!?,也許一生都不懂那杯叫做浮生的茶,但是這不影響我會看著浮生,然后帶著喜歡的心情扎實成長。
2、成長
要洗澡前室友問我說,你腿上的疤怎么來的你還記得嗎?我說記得。
那些日子里的事情我記得的少,畢竟未足六歲(也許更?。?,不記得熱水倒下去時的痛覺,不記得哭的時候多么慘烈。只記得是因為水壺壓著一把小剪刀,我怕小剪刀痛就把小剪刀抽出來,水壺便由于慣性倒了下來。說起來的時候還被室友罵說那么笨不會把水壺抬起來嗎?我試過的,但是那時候力氣太小。
為了不讓剪刀痛我留了個很大的疤要陪我過一輩子。
再大一點的時候,小學一年級和媽媽去阿姨那里,回來的時候搭乘摩的,在講價,媽媽說我們來的時候才四塊錢,現(xiàn)在你怎么就要收五塊。我在旁邊說,不是啊,來的時候是五塊,被媽媽捂住了嘴。
小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好多原始的品質都還鮮活地在自己的身上閃光,誠實、善良,雖然膽小卻過得舒心。
到了現(xiàn)在不誠實,好多話都違心,好多事都讓自己心堵,不再想去麻煩自己幫助別人,因為吃力不討好,開始了以自我為中心。明知哪些不對,哪些不好卻不愿意去改,然而不是因為懶。
《浮生》里說,不要讓小人站在你的右肩捂住你的右眼,這樣會看不到好多美好的東西,看到的就都是嫉妒,最后毀滅的到底還是自己。道理我懂,但是忘記了。
《浮生》里說,不要因為一次不信任就否定所有。我知道,但是我差點對所有人都產生懷疑。
我知道我懂的道理很多但是很少是自己親身所得。我知道生活時而鈍痛難忍,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邊跌跌撞撞一邊慢慢成長,所以每次難過的時候我都在忍,在等,忍到受不了了就會大哭,哭完就什么都沒有了,然后繼續(xù)往前走。
甜頭和跟頭,一樣都不會少。
3、 不停
看書大概是我不停在做的事情。不管是《浮生物語》還是《踮腳張望》,也許道理你都聽別人講過,你也都知道,但是這不妨礙你愛上一個故事,愛上故事里的人。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