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沈從文作品的英語譯介探究——以《湘西散記》為例

2015-11-09 13:35:10鄒小娟李源琪
長江叢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戴乃迭散記楊憲益

鄒小娟 李源琪

沈從文作品的英語譯介探究——以《湘西散記》為例

鄒小娟李源琪

鄒小娟,女,文學博士。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比較文學和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譯介活動是世界文學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新文學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西方文學影響分不開,大部分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家都有過文學譯介的經歷。新文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從某種角度來說,與作家的翻譯活動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然而,20世紀中國新文學對外的譯介卻遠遠落后于西方文學在中國的譯介。

1931年6月1日,由美國人威廉·阿蘭與蕭乾共同策劃的英語周刊《中國簡報》(China in Brief)是第一份翻譯中國文學的報刊。1936年,在燕京大學任教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編譯的《活的中國——中國短篇小說選》英文版出版;1953年創(chuàng)刊的另外一種雜志英文刊物《中國文學》(Chinese Literature)面世,標志著中國文學對外譯介的成熟。該刊物持續(xù)長達50年之久,在這段時期內,承擔著對外介紹中國文學的重任。最初,由楊憲益與其夫人戴乃迭和美國人沙博理三位擔任譯者,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主要由楊憲益夫婦翻譯。80年代,《中國文學》雜志發(fā)行空前繁榮,雜志社為了擴大《中國文學》在國外的影響力,同時還編撰了英文版的“熊貓叢書”,介紹更多中國當代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90年代后,譯介活動范圍更廣,更多優(yōu)秀作品被譯介到國外,中外文學交流活動頻繁。

沈從文作品的英譯活動主要集中于上個世紀80年代。據(jù)香港理工大學學者徐慧敏統(tǒng)計:沈從文的作品英譯文本達到70篇(部),其中4篇是部分翻譯(重印本未計),44篇英譯小說,其中有17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譯本。譯者有29位,17位華人,12位西方人,華人身份的譯者大多數(shù)為學者,海外有王際真(哥倫比亞比較文學教授)、許芥昱(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比較文學教授)、葉威廉、夏志清、歐陽禎、李德培和翟氏父子等,國內有袁家驊(北大教授,方言學家),西方譯者有戴乃迭(Margret Gladys Taylor),金介甫(Kinkley,J.)威廉·麥克唐納德(Willian MacDonald)、卜立德(David Pollard)、路易斯·羅賓遜(Lewis Robinson)等人,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金介甫,他集歷史學、漢學和沈從文學家為一身。其次為英國女翻譯家戴乃迭女士,是中國翻譯家楊憲益的夫人。本文以戴乃迭所翻譯沈從文作品《湘西散記》為研究對象,探討原作者與譯者,原作品與譯作的內在文學關系。

《湘西散記》(Recollections of West Hunan)為譯者楊憲益與戴乃迭從沈從文不同作品集子中選編并翻譯成英文的一部選譯本,其內容來自于沈作四個不同性質的散文集,沈從文對選譯本的內容比較滿意,認為是他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幾年中的作品,也是用筆比較成熟階段的作品。全書收錄了11篇作品,寫作時間不同,主題各異。第一部分來自于《從文自傳》的前兩章;第二部分選擇了沈從文的散文《湘行散記》中的四篇;第三部分從散文集《湘西》中選出的四篇;第四部分是三段沈從文的回憶錄。這四部分性質不同、時間背景不同、寫作情緒也不大相同,卻似乎有某種共同性貫穿其中,那就是作品中浸透著一種“鄉(xiāng)土性抒情詩”氣氛,帶著一分淡淡的孤獨悲涼,仿佛所接觸到的種種,常具有一種“悲憫”感。

英譯本《湘西散記》從語言藝術和文化內涵層面上看,毫不遜色于原作。雖然文學翻譯被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是文藝的再創(chuàng)造,但譯者楊憲益與戴乃迭與原作者沈從文在文學氣質、文化價值取向等因素方面的近似,譯文和原文之間通過譯者熟練運用兩種語言的藝術,譯者與原作者在藝術上的契合,超越于傅雷所提出的“翻譯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之說,譯作在形似和神似兩個層面上還原沈作的藝術風格。

(一)形似

沈從文的散文寫作風格,首先是語言的獨特性。沈從文自己在寫作中非常注意語言的使用藝術?!拔淖滞伭弦粯?,本身是死的,會用它就會活?!粋€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縱有好思想也表達不出。”五四女作家蘇雪林稱贊沈從文的文字:

他的文字雖然很有疵病,而永遠不肯落他人窠臼,永遠新鮮活潑,永遠表現(xiàn)自己。他獲到這套工具之后,無論什么平凡的題材也能寫出不平凡的文字來?!诙Y構多變化,……他雖然寫了許多短篇小說,差不多每篇都有一個新結構,不使讀者感到單調與重復,其組織力之偉大,果然值得贊美?!浞ǘ糖秃喚殻挥袉渭兊拿馈?,第三造語新奇,有時想入非、非,令人發(fā)笑?!?/p>

蘇雪林對沈從文的文字極為贊賞,用“新鮮活潑”、“單純的美”、“新奇”等語詞概括出沈從文的語言特點。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這樣的稱贊極為不易。出生于1902年的沈從文,從小接受封建傳統(tǒng)教育,成年后,中國社會文化新舊轉型,如何能從古文的束縛中掙脫,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白話文是五四作家所面臨的挑戰(zhàn)。相對于古文的晦澀、呆板、單調,沈從文的文字猶如鄉(xiāng)間甜美的春風,帶著青草的味道迎面撲來,從審美的層面上找到了屬于自己風格的文字。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家們對沈從文的語言特點概括更為全面:

沈從文的文學語言較為奇特,有真意,去偽飾,具個性,追求純和真的美文效果。他在生機勃勃的湘西口語基礎上,吸取了書面語、文言語的特長,使得他的小說長句精確、曲折而富韌性,短句重感性,活泛有靈氣。……他的文筆任意識的流動縱情寫去,多暗示,富情感美,色彩美?!淖謴娜荨⒂哪?,……他的慣有寫法是在自然樸素的敘述中,注入詩的節(jié)奏,實現(xiàn)物我渾一的形象的流動。

錢理群等人對沈從文的文字的評價已經超過蘇雪林的評說。沈從文的文字靈活多樣,富有流動的生命力,而且還具有詩的節(jié)奏感,兼有英國隨筆的幽默。

由于沈從文的語言的獨特魅力,對于譯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但是譯者處理得相當成功,顯現(xiàn)出譯者深厚的兩種語言功底,以相當嫻熟的翻譯能力,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全部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能夠像讀原作一樣得到審美層面的怡情效果。這種翻譯絕對不是單純技術性的語言外在轉換,而是將語言內在的藝術和譯者自己的美學價值、思想深度和感情結合起來,運用適合的文學語言,表達出原作的藝術。以下具體論述。

該譯本中的第一篇《我讀一本小說同時又讀一本大書》(I Study a Small Book and at the Same Time a Big Book)為原作者回顧其童年時期的讀書生活。原作者運用充滿童趣的語言記敘其童年時代對讀書生活的記憶,所以,譯者抓住了原作主題,用符合描寫兒童特征的語詞,展現(xiàn)出既活潑、可愛又頑皮、淘氣的小家伙形象。原文語言簡化明了,譯文流暢、細膩,更形象化,充滿了鮮活的生趣和無盡的意味。

原文:我從小到四歲左右,始終健全肥壯如一只小豚。四歲時母親一面告給我認方字,外祖母一面便給我糖吃,到認完六百生字時,腹中生了蛔蟲……。

譯文:Up to the age of four,I was plump and sturdy as a piglet.When I turned four,Mother taught me to read characters printed on squares of paper while Granny,her mother,fed me sweets.By the time I knew six hundred characters I had worms…….

劃線部分為重點討論對象。原文描寫沈從文孩童時代的可愛形象。外表壯如小豚,一方面必須認字,一方面又受到外祖母的寵愛。譯文將原文中未能表現(xiàn)出來的童趣挖掘了出來。首先,英文詞匯“plump and sturdy as a piglet”,piglet為小豬的意思,而且修飾語用plump,plump本意指人或動物身體之部分圓胖的,豐滿的,常用來形容兒童和婦女;sturdy,形容詞,堅實的,強壯的,常修飾孩子;Piglet形象化的可愛小豬。第二處:原文中“給糖吃”,譯文中fed有“喂養(yǎng)”幼崽的意思,四歲的孩子,外祖母應該非常疼愛,祖母會將糖塊直接塞進孩子的嘴里,所以,譯文比原文用詞更具體和生動。第三處,原文“腹中生了蛔蟲”,譯文用“I had worm”,生了蟲子,以兒童的眼光打量蛔蟲,并非有惡心之感,僅僅是蟲子罷了,所以譯者選擇了一個比較常見的模糊詞語“軟體蟲子”。譯文將原文的意義模糊化,更能體現(xiàn)出兒童的純真,兒童視野中的所有生靈具有純美、清新的特點。

沈從文

縱觀這一篇譯作,譯者能很好把握兒童的心理,所以選詞和造句貼切而傳神,充分表現(xiàn)出童年時代沈從文既聰明又頑劣的個性特征。消解大人所認為嚴重的事件。又比如:

原文:(父親)把將軍希望留在弟弟身上,在家鄉(xiāng)從一種極輕微的疾病中便瞑目。

譯文:Finally a minor illness carried him off at home.譯者用詞組carry off,表達了父親被迫離世的結果。按理來說父親的死對于一個未成年孩子來說,應該是非常悲痛的事情,但孩子對于悲傷事件的記憶也容易淡忘。

第三、四、五和第六篇作品選自于沈從文《湘行散記》,敘述風格與第一部分《自傳》區(qū)別很大。這部分主要記敘了沈從文1933年從北京回湘西,乘船順湘西沅水而上的途中所見所聞。主要描寫山水和本地人,輕松而富有趣味,但字里行間隱藏著作者的悲憫之情。此部分譯者使用了語調較為沉重的詞匯,表達原作者觀察表面平靜的事物背后所流露出淡淡悲哀的情緒。

原文:天快黃昏時落了一陣子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氣真冷。

譯文:Towards dusk it started snowing,but soon the snow stopped,it was bitterly cold.

副詞“真”,譯者選用“bitterly”,有寒冷刺骨之意,也同時有難以忍受的,引起悲傷的含義。原文的寫景,本身就是為了烘托氣氛含有深深的悲涼之意。

原文:這些人的疲勞與寂寞是從這些房子中可以一律解除的。地方既好看,又好玩。

譯文:They could shake off their weariness and loneliness in these houses,.So the place,besides being attractive,provided distractions.

顯然,譯文比原文更能體現(xiàn)水手、旅行者和過路人生活的不易,從而突出這些人生活的艱辛。“shake off”有“抖落”的意思,房子可以使得這些人抖掉疲勞和孤寂,除了好看之外,還可以分散注意力。比原文“又好玩”更符合原作的內在涵義,表現(xiàn)出這些湘西人更深的生存痛苦。

在第四篇《一個多情水手和一個多情婦人》中,原作者在描寫水手的多情特點上頗有下功夫。

原文:聽到水手的辱罵,我方明白那個快樂多情的水手,原來得了蘋果后,并不即返船,仍然又到吊腳樓人家去了。他一定把蘋果的來源,說來說去,到后來自然又輪著來聽婦人說的癡話,所以把下河的時間完全忘掉了。

譯文:From the boatman’s curses I realized that the cheerful,amorous youngster had taken the apples not to his boat but up to the stilt-house instead.He must have given them to the woman there,telling her where they came from,after which it would naturally be her turn to talk nonsense again,making him completely forget that it was time to go back to the river.

前文中譯者將中文“癡話”譯為“silly talk”,本句將“癡話”巧妙改譯為“talk nonsense”,將婦人的癡情表現(xiàn)出來,而婦人的癡話讓水手忘記了下河的時間,實際上,水手和婦人一樣癡情。譯文從行文上比原文更加連貫,譯文因為有語態(tài)的明顯標志,涵義更為貼切。He must have given to women there.“must have given”虛擬語氣表示猜測,作者并不能肯定水手一定是去吊腳樓送蘋果了,所以,譯者這樣文字處理比原作更高一籌。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譯作在語言和結構層面上,表達出原作的感情特征。譯者楊憲益與戴乃迭夫婦能準確把握原作的藝術特征,與他們深厚的文學造詣和豐富的翻譯經驗有著緊密的關系。

兩人年輕時候在英國都主修文學課程,受到西方文學的熏陶,自然會對語言非常敏感。楊憲益在中學時代就開始試圖把外國文學作品譯成中文,曾經大量翻譯過西方名著,例如:英國詩人雪萊的詩歌《云雀》、《西風》,美國詩人朗費羅的《生命頌》,英國詩人彌爾頓的《歡樂》和《憂思》,轉譯過希臘女詩人薩福的兩三個斷句,以及莎劇中的一兩首歌詞。到英國讀書后,他用英文試圖翻譯過中國文學作品,有魯迅的《野草》和《阿Q正傳》,一些陶淵明的詩和楚辭的部分作品,如《離騷》、《九歌》和《招魂》。1940年回國后,楊憲益夫婦在編譯館開始把《資治通鑒》譯成英文,后又翻譯陶淵明的詩和溫庭筠的詞,以及一些唐代變文和梁武帝時代有關神不滅論的辯論,魯迅的《朝花夕拾》、《吶喊》和《彷徨》,艾青和田間的詩作,郭沫若的劇本《屈原》和陽翰笙的劇本《天國春秋》。2009年9月,楊憲益獲得翻譯家個人最高的獎項“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繼季羨林之后第二位獲此獎項之人。楊氏夫婦的翻譯成就毫不夸張地被譽為“翻譯了整個中國”的人,他們不僅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翻譯,而且還包括現(xiàn)代和當代文學。從先秦散文到中國古典小說《儒林外史》和《紅樓夢》的全譯本。尤其是上個世紀50年代,兩人作為《中國文學》雜志的主要翻譯家,將中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到歐美國家,對于推廣中國文學的國際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兩人合作從事翻譯活動,從可謂中西聯(lián)袂,珠聯(lián)璧合。到了五十年代,翻譯日趨嫻熟,翻譯出好的作品對于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二)神似

沈作的真正魅力在于作者運用清麗的語言,唱出了具有濃烈地域文化氣息的湘西歌謠。作者極力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腐朽之氣,同時,目光轉向了自己的想象出的家鄉(xiāng),贊美湘西本土文化的純美,在自己的“希臘小廟”里建構生命之美。作者以“純粹”的文人氣質盡情描寫湘西文化的瑰麗和奇特,字里行間隱藏著絲絲蒼涼。譯者戴乃迭女士很好地把握住了原作的精神核心,采用跨文化的翻譯策略,力求表達出沈作所表達的文化特征。

原文:二十年后我“不安于當前事務,卻傾心于現(xiàn)世光色,對于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這分性格的形成,便應當溯源于小時在私塾中的逃學習慣。

《湘行散記》插圖本

譯文:Twenty years later I was“discontent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but fascinated by the light and colors’of our world,thoroughlyskeptical about all conventions and old concepts,yet often filled with dreams of the future.”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no doubt the result of my habit of playing truant as a boy,obviously,this influenced my later writing.

原文是選自沈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主要記敘他學童時期討厭傳統(tǒng)的私塾教育,醉心于課本之外的世界的經歷。譯者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補充說明這種獨特性格對后來創(chuàng)作的明顯影響。(obviously,this influenced my later writing.)這種翻譯策略應該被稱為厚譯,對于原文語義較模糊的句子進行擴充,使得讀者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現(xiàn)象更好理解。

原文:他把這一碗水的妙用形容得將更驚心動魄。使他舌底翻蓮的原因,或者是他自己十分寂寞,或者是對于客人具有天賦同情,所以常常把書上沒有的也說到了。

譯文:Que gives even more thrilling descriptions of the efficacy of this bowl of water. He exaggerates either because he feels so lonely or because of his innate sympathy for the guest. So he often speaks of things not found in books.

本句選自《沅陵的人》一文,原文主要敘述姓闕的有道之士具有“趕尸”的特殊本領。其本領來源于一碗水。作者用本句概括他的特征?!吧嗟追彙笔撬渍Z,意為能說會道的意思,具有貶義。譯者用“exaggerate”表達出善于表達的意思,與“舌底翻蓮”意義最為相近。俗語和成語在跨文化的交際過程中最具有挑戰(zhàn)性,如何傳遞“他者”文化中的異質因子是譯者必須解決好的問題。戴乃迭女士在處理此跨文化現(xiàn)象時采取了合理的意譯翻譯策略,簡單化了原本繁瑣的文化現(xiàn)象,達到譯文與原文神韻上的近似。

原文:苗人放蠱的傳說,由這個地方出發(fā)。辰州符的實驗者,以這個地方為集中地。三楚子弟的游俠氣概,這個地方因屯丁子弟兵制度,所以保留得特別多。在宗教儀式上,這個地方有很多特別處,宗教情緒(好鬼信巫的情緒)因社會環(huán)境特殊,熱烈專誠到不可想象。

譯文:The legends about Miao jinxes originated here.And this was the centre of Chenzhou magic.Here,too,the Cadet Training Corps has kept up much of the chivalrous tradition of the descendants of Chu.This locality also has many distinctive religious observances.Religious feeling(the belief in spirits and sorcery)is exceptionally—inconceivably—ardent,owing to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譯文明顯以更緊湊完整的句式表達鳳凰這個地方的獨特文化現(xiàn)象?!坝蝹b氣概”譯者譯為“chivalrous tradition”,指有“騎士風度的”,符合西方人的審美習慣?!霸谧诮虄x式上,這個地方有很多特別處”,本句譯文為“This locality also has many distinctive religious observances.”,比原文結構更緊湊、更具象。譯者用兩個并列副詞“exceptionally—inconceivably”來修飾形容詞“ardent”(熱情的),強調了熱情的程度達到“出乎意料的”,“非同一般的”。譯文在表達情感的深度方面絕不亞于原文。這來源于譯者對兩種語言高超的駕馭能力和對中西文化熟練轉化的表達能力。

楊憲益認為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或者是一種技巧,而戴乃迭認為翻譯還應該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夫婦兩人中西貫通、中國人楊憲益在英國牛津大學有過6年的求學經歷,專供英國文學,其妻英國人戴乃迭與中國有切不斷的淵源,在牛津大學成為第一位主修中國文學的外國人,后遂夫來中國定居,直到去世。據(jù)楊憲益回憶夫婦二人翻譯合作的情況:

楊老說,我和乃迭相輔相成,對原文的理解,乃迭不如我,;但對外文怎么表達,我又不如她,各自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常常是由楊老先譯成初稿,乃迭再以英國人的眼光修改英文稿子,雙雙合力比翼齊飛,楊老忠實原著,乃迭相信“信達雅”。

因為兩位翻譯家母語和外語正好相互交錯,在翻譯過程中,對于不同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自然可以達到取長補短,正是兩人的默契合作,避免了文化差異所造成文化現(xiàn)象的誤讀和誤解,以致誤譯。當然,因為原作者與譯者之間個體的差異,譯文只能說盡量減少了誤譯、漏譯等問題。整體來說,他們合作翻譯的成就在翻譯界很少有人達到,尤其在中國古典小說的譯介之成就無人超越。

結語

一代著名翻譯家楊憲益與戴乃迭為中國文學的對外譯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文學能走出國門,進入世界文學的格局,譯介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譯者的翻譯能力與藝術鑒賞品味直接關系到譯作的藝術成就。楊憲益、戴乃迭夫婦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著名作家沈從文在個人氣質、審美觀念和文學修養(yǎng)方面的近似,使得譯作《湘西散記》包括《邊城》在內的藝術性達到近似原作的水平,符合嚴復在19世紀末提出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尤其在“雅”的層面上,譯作將原作品的意趣和文化底蘊表達得盡善盡美。譯作《湘西散記》無論是在語言選擇方面,還是文化信息傳遞方面,雖不能避免小瑕疵外,但基本上無可挑剔,毫不夸張地說,此譯作可堪稱為優(yōu)秀作品。

(李源琪,女,武漢大學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比較文學研究。)

注釋:

[1]徐慧敏:《沈從文小說英譯述評》,《外語教學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0年第42卷第3期。

[2]沈從文:《作者序》,沈從文著,楊憲益戴乃迭譯:《湘西散記》(Recollections of West Hunan),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頁。

[3]同上,第21頁。

[4]沈從文:《廢郵存底·給一個讀者》,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1928—1937》,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457頁。

[5]蘇雪林:《沈從文論》,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1928—1937》,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266頁。

[6]錢理群等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4—285頁。

[7]石梅:《譯壇泰斗楊憲益和他的金發(fā)夫人》,楊憲益,文明國:《楊憲益對話集——從〈離騷〉開始,翻譯整個中國》,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頁。

猜你喜歡
戴乃迭散記楊憲益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時光散記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4
學書散記
中國篆刻(2017年8期)2017-09-05 09:44:13
湘行散記
中國三峽(2017年2期)2017-06-09 08:15:30
《金絲小巷忘年交》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發(fā)憤抒情,以情譯詩——楊憲益、戴乃迭《楚辭選》英譯析評
西雙版納散記
讀者(2011年9期)2011-05-14 16:14:09
衡南县| 兴隆县| 土默特右旗| 九江县| 永宁县| 黄梅县| 阳东县| 会同县| 无极县| 新建县| 白玉县| 景德镇市| 太谷县| 峡江县| 雷波县| 昌宁县| 蒲城县| 子长县| 惠东县| 青岛市| 孝义市| 融水| 年辖:市辖区| 南华县| 河南省| 柘荣县| 穆棱市| 深泽县| 平昌县| 灌阳县| 锡林郭勒盟| 和平区| 开封市| 黄冈市| 四子王旗| 双流县| 乌鲁木齐市| 成武县| 五大连池市| 阿鲁科尔沁旗|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