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曉
分層次目標教學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通過對物理課程采取不同形式的分層教學,對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等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實行分層次目標教學是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實際應用中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可行的分層教學策略。
物理教學 分層次 目標教學
高中物理是一門思維性和拓展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由于學生個人智能的差異,對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如果教師教學方式比較死板,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就會造成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創(chuàng)造力難以發(fā)揮,認為高中物理學習內容比較枯燥,以致于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中物理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發(fā)展。
分層次目標教學是在物理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是“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學中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過建立分層小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實施分層次目標教學,促進學生差異化的發(fā)展,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科學的分層小組
我們發(fā)現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不同,進而導致對知識理解的差異現象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認識能力方面。一方面表現為學生對物理現象認識的結果上的差別,另一方面表現為不同的學生對新知識的領會和掌握上的差別。為了更好地研究學生的差異,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分層小組。
問卷是教師了解學生情況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千差萬別,從而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興趣愛好、智力發(fā)展等方面的情況。從對學生的問卷答案分析中可以得出每個學生的心理、生理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為教學中制定有效的分層次目標教學提供重要的基礎。
溝通是教師了解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物理課本有簡諧振動的教學內容,為了了解每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教師與學生交談的方式,通過交談了解學生對簡諧振動現象和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
如果學生能詳細說出簡諧振動的相關參數及計算方法,說明學生掌握了簡諧振動的教學內容。如果學生對計算參數不能清楚解釋,說明學生對簡諧振動還沒有掌握,這時應對學生理解還不清的知識點進行重點教學。
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反饋測試,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依據。能力是一個逐漸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綜合狀況制定教學策略,把學生之間的差異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因材施教,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和提高,從而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根據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方面的興趣、能力、基礎等三個維度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然后再適當考慮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如可將學生按AC、CB、BA組合進行搭配組成學習小組。這種分層、分組的教學方式不但給教學帶來便利,而且有利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可促進學生之間形成優(yōu)勢互補。為便于統(tǒng)一管理,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學習和共同發(fā)展,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并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等情況實行動態(tài)管理,防止學生出現心理壓力。根據學生階段性的表現情況、學習效果及時對分層小組進行調整,如:對于進步明顯的可由原來的小組上調一個等級,退步的由原來的等級組下調至下一個等級小組。通過實踐發(fā)現,進行分層、分組動態(tài)管理,很多學生可快速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品質。
二、教學內容分層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高中物理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如通過學習活動單來反饋),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分層次教學策略和計劃,使知識點和能力點教學的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根據目前高中物理課標和教學要求,教師可將教學目標的分層分解為課時分層目標、階段教學分層目標、長期教學分層目標。對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分層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分層對學生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增強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成就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時目標分層主要從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即:對學科素養(yǎng)發(fā)展點的分層、對知識點的理解分層、對能力點的培養(yǎng)分層,合理劃分哪些小組需要機械記憶,哪些小組需要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對于階段性目標分層主要是進行階段性知識的考核,并對不同層次的小組進行知識點和單元結構劃分。長期目標分層主要是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記憶存儲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穩(wěn)定性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歸納、概括、分析及綜合方面的能力。教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課堂、單元、階段監(jiān)測,對一些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還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個性化的幫助和指導,肯定成績,找出不足,特別要加強心理輔導,這樣才能增強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主動思考自己存在的問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改善學習品質。
三、教學過程分層
教學過程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教學媒體、作業(yè)布置等方面綜合考慮學生所處的層次。在課堂上學生是知識的接受體,在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同時,應注意授課的方法與方式,確保所講授的內容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的考慮,也兼顧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以提高分層次教學的效果。復式教學是教學過程比較常見的一種,在一定的階段,可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使學生在教師教學中學會獨立思考,并能將教學內容進行自述、自思、自練等。為了增強學生之間對問題的交流,可以先讓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和展示交流等活動。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情況,找準教學內容的難易度和學生之間的差異的切入點進行教學,圍繞一條貫穿教學的主線,協(xié)調各層次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存在著緊密關系,教師要把教學的實施過程作為教學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過程。例如:對一些基礎內容可實行全班同時授課,在教學時,教師可先進行30分鐘左右的集中講解,然后留下15分鐘左右分組指導和鞏固;有時A、B組聽15分鐘左右的課程,30分鐘左右的自學、提問、練習,而C組聽30分鐘左右課,練習15分鐘左右,比較收到的教學效果。根據不同教學方法收到的效果不同,采用板書或多媒體等對全體學習的內容和分層教學的內容進行綜合講授,才能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習品質,完成超層次目標內容的學習,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作業(yè)是教師考查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一種手段,主要分為課內、課外兩種形式,課內作業(yè)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的任務,課外作業(yè)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設計,特別要根據學生課內作業(yè)上表現出的對當堂課物理知識點掌握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四、校本課程分層
根據最新的高考政策,語文、數學、英語根據行政班級授課還行,但物理課的走班制授課大勢所趨,因此國家物理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勢在必行,實施分層次目標教學的意義更加突出,這是新教育教學改革對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新常態(tài)下教學的新挑戰(zhàn),也是目前所需解決的重要新課題。對高一物理在根據行政班進行必修課教學的同時,要進行適當的物理校本選修教學。物理校本選修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物理校本知識講解的一種方式,不同層次的小組在學習時教學內容層次是不一樣的。對于接受知識能力強的小組,通過建立物理興趣小組,可達到提高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對處于中等層次的小組,通過小組之間成員的互相交流,達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對于能力差的小組,通過成立輔導小組,幫助他們盡快趕上來。物理校本課程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自學、分層次討論、演講等靈活的形式,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通過物理校本選修學習才能較好地進行進一步學習生涯的規(guī)劃。
五、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效果好壞可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評價,根據新課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階段、分層次評價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師的“必修課”。分階段、分層次評價應綜合考慮評價對象之間的差異性、及時性和激勵性,及時了解學生的選擇和所需達到的分層教學目標,采取相應的分階段、分層次激勵措施,并讓學生理解進行分層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調動學生進行分層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通過科學的分階段、分層次的評價,才能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特長和明確自己發(fā)展的方向,增強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成就感。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最好以個體評價為主,并采取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的做法,幫助學生在失誤、失敗時能正確面對,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例如在進行統(tǒng)考時,可在試題上進行優(yōu)化設計,分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思維靈活,能正確做出高一級試題的學生,可酌情加2~5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的物理新課程教學改革現狀,教師通過采取分層次目標教學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找準自己選擇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準確地自我定位、自我調整,從而達到提高分層次目標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新元.分層教學促進個性發(fā)展[J].成功(教育),2008(5).
[2] 王巧珍.運用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J].教育科研論壇,2008(8).
[3] 林正富.分層教學異步達標——學科班內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08(6).
[4] 陳宇新.分層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8(1).
【責任編輯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