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麗梅 朱衛(wèi)豐 屈寶華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現(xiàn)代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昌0004;2.南昌縣婦幼保健院 南昌0200;.南昌工學院 南昌0108)
油水分散制劑是在表面活性劑作用下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強化界面膜的作用下形成的的水包油或油包水型的半固體制劑。粒徑的大小能夠反映油水分散制劑的穩(wěn)定性及藥物的吸收性,是分散制劑的重要評價指標。影響粒徑大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分散制劑的乳化工藝,例如乳化溫度,乳化時間,攪拌速度等。每種乳化劑都其最適溫度,低于或高于此溫度,乳化劑的乳化性能或HLB值也會發(fā)生變化,對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構建的乳化體系來說,溫度過高使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親水基的水化程度減少,疏水基周圍的結構破壞,相對的親油性增加,使體系從水包油型轉化為油包水型,此時溫度為臨界轉化溫度,也是最佳乳化溫度[1]。適宜的乳化時間是不僅能夠保證分散制劑細膩度,而且能夠提高效率節(jié)約能源。然而乳化時間和攪拌時間并不屬于同一概念,攪拌時間等于乳化時間加上3~5s[2]。乳化必須是分散大于聚結,當其他條件確定后,轉速不能低于臨界值稱為臨界分散轉速。但轉速也不能太大,轉速太大不僅會帶入大量的氣泡,還會破壞基質膜使儲存期降低,轉速太低不能產生強烈的湍流,顆粒粗大,穩(wěn)定性低甚至乳化不完全。本文討論了在制備乳膏過程中,乳化溫度,乳化時間,攪拌轉速對乳滴粒徑的影響。
1.1 儀器 SZ-93自動雙重純水蒸餾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恒溫數(shù)顯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FA25高剪切乳化器(上海弗魯克流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Nano-ZS激光粒度儀(英國馬爾文制造)。
1.2 試劑 十六十八醇(泰國科寧);司盤6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液體石蠟(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吐溫6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重蒸水(自制)。
2.1 處方 十六十八醇,液體石蠟,司盤,吐溫,重餾水至全量。
2.2 方法
2.2.1 制備工藝 稱取處方量油相和水相,分別加熱至所需溫度,在規(guī)定的溫度和轉速條件下將水相緩緩加入油相中,保溫乳化所需時間,取一定量的乳液用同溫度的重蒸水稀釋所需的倍數(shù),測量其粒徑。
2.2.2 粒徑測量方法的建立 稱取處方量油相和水相,分別加熱至 80℃,將水相加至油相并在10000r/min的條件下高剪切1min,待其冷卻至室溫備用。取一定量的乳液用同溫度的重蒸水分別稀釋25,50,100,200 倍,測量粒徑,結果見表 1。
2.2.3 單因素試驗 選取乳化溫度(60℃,70℃,80℃,90℃),乳化時間(1,3,5,9,13min),乳化轉速(1 0 0 0 0,1 6 0 0 0,1 9 0 0 0,2 2 0 0 0,2 5 0 0 0,28 000r/min)3個可能影響乳膏粒徑及穩(wěn)定性的因素,按2.2.1制備工藝和2.2.2測量方法進行單因素試驗,以確定相關的實驗因素和取值范圍。
2.2.4 響應面法實驗分析 根據(jù)CCD中心組合設計的實驗原理和單因素實驗結果,選擇乳化時間,乳化轉速2個因素,按照2.2.1制備工藝和2.2.2測量方法,進行2因素3水平共11個實驗點(5個中心點)進行響應面分析實驗,使用Design-expert soft-ware 7.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求出數(shù)學模型,進而得最佳工藝參數(shù)。
表1 粒徑測量結果(±s,n=3)
表1 粒徑測量結果(±s,n=3)
25 50 100 200 Ave/nm 1 360±75.50 1 450 ±70.00 1 436.67±30.551 450±210.00 PDI 0.91±0.079 0.84±0.18 0.79±0.18 0.92 ±0.15
圖1 時間對粒徑的影響
圖2 轉速對粒徑的影響
圖3 溫度對粒徑的影響
3.1 粒徑測定方法建立 PDI(Polydispersity index)為多分散系數(shù),PDI=SD/d,式中,d-平均粒徑;SD-粒徑的標準偏差。PDI越小表示液滴分布越均勻。從上表中顯示,當乳液稀釋至100倍時,分布最均勻,故選擇稀釋100倍進行測量。
3.2 單因素實驗
3.2.1 乳化轉速對乳膏粒徑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固定乳化時間為1min,乳化溫度為80℃,改變乳化轉速,測量其對粒徑大小的影響。從圖1可看出,隨著乳化轉速的增大,乳膏粒徑先增大后減小。經SPSS軟件統(tǒng)計學分析,當轉速增至22 000r/min以上時,粒徑變化沒有顯著性差異,故響應面實驗中選擇轉速范圍為10 000~22 000r/min。
3.2.2 乳化時間對乳膏粒徑及穩(wěn)定性的影響 固定乳化溫度為80℃,乳化轉速為10 000r/min,改變乳化時間,測量其對粒徑大小的影響。由圖2可知,乳化時間從1~13min時粒徑先減小后增大,因此相應面實驗中選擇乳化時間范圍為1~13min。
3.2.3 乳化溫度對乳膏粒徑及穩(wěn)定性影響 固定乳化時間為1min,乳化轉速為10 000r/min,改變乳化溫度,測量其對粒徑大小的影響。由圖3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粒徑逐漸減小后不再改變,選擇乳化溫度為80℃。
3.3 響應面法實驗結果 乳膏工藝參數(shù)響應面法因素水平和實驗分析設計及結果見表2,表3。
表2 乳膏工藝參數(shù)相應面法實驗因素與水平
表3 乳膏工藝參數(shù)條件中心組合設計方案及實驗結果
以粒徑(Y)為響應值,經回歸擬合后,各因子與響應值的回歸方程為:Y=6920.68-2095.83A-2576.33B -648.25AB+733.29A2-159.21B2
由方差分析結果(表4)可知,上述回歸方程描述了各因子與響應值之間的線性關系的顯著性,有F值檢驗來判定,P值越小,則其相應的變量的顯著性越高。乳化時間,乳化溫度,乳化轉速,乳化時間與乳化轉速的相互作用對乳膏粒徑的大小均有顯著性影響(Pro>F值分別為0.0003,0.0001,0.0001,0.0009)?;貧w方程也是高度顯著性,相關系數(shù)R2=0.9 793,可用此模型來對乳膏粒徑的大小進行分析。
表4 乳膏工藝參數(shù)條件響應面分析擬合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結果
3.4 響應面法分析乳膏工藝參數(shù) 響應面圖形是響應值對各試驗因子A,B所構成的三維空問的曲面圖,從響應面分析圖上可形象地看出最佳參數(shù)及各參數(shù)之間的相互作用,試驗根據(jù)回歸方程進行不同因子的響應面分析,結果如圖4。從圖中可知,當乳化溫度為80℃時,乳化時間與乳化轉速對乳膏粒徑有顯著性的影響,提高轉速和延長乳化時間能夠減小乳膏的粒徑,為了得到最佳的乳化工藝,對回歸方程求一階偏導數(shù)等于零整理得:
圖4 乳膏工藝參數(shù)響應面圖
求解方程組得:A=12.65 B=21954
即乳膏最佳乳化工藝為乳化時間12.65min,乳化溫度為80℃,乳化轉速為21 954r/min,代入方程,得到的粒徑為2 277.6nm。
3.5 乳膏乳化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驗證實驗 取處方量輔料按照優(yōu)化后工藝對實驗模型進行驗證,共進行三次,平均粒徑為 2 270.6,2 280.5,2 250.4nm,該模型工藝穩(wěn)定。
利用響應面法對乳膏基質工藝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并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建立了工藝參數(shù)的二次多項式數(shù)學模型,結果表明,不同的工藝參數(shù)對乳膏粒徑大小以及分布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乳化時間以及乳化轉速對其影響非常顯著,并且兩者之間有相互影響。乳化必須是分散大于聚結,轉速不能低于臨界值,但轉速也不能太大,轉速太大不僅會帶入大量的氣泡,還會破壞基質膜,使儲存期降低。轉速太低不能產生強烈的湍流,顆粒粗大,穩(wěn)定性低甚至乳化不完全。乳化時間對乳膏粒徑減小的程度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乳化時間越長,其粒徑越小,當粒徑減小到一定程度時,粒徑將不再減小。對于采用高剪切為乳化設備時,其轉速的大小對基質的溫度有一定的影響,不同的攪拌轉速,使溶液升溫程度不同,轉速越大,時間越長,升溫越高。
[1]DALAL VB,EIPFSON WE.SINGH NS.Wax emulsion for fresh fhits and vegetables to exend lheir sterage life[J].1nd Fd Packer,197,25(5):9-18.
[2]陳飛,肖才榕.乳化器中攪拌結構及參數(shù)對乳化作用的影響[J].爆破器材,2002,31(4):3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