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
一、微神,這個題目在1933年發(fā)表時后面用了一個小括號標上英文“version”,中文“微神”是老舍音譯過來的。有夢幻,迷幻的意思,就像林語堂把humor譯為幽默一樣,這一種轉譯方式,既揭示詞語本身的意思,同時使他的所指帶有中國文化的新解。故事情節(jié)相當簡單樸實,以第一人稱敘述“我”的初戀,講述了一段青年男女無奈而又憂傷的愛情悲劇,兩人曾經(jīng)相愛,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能說出口,后來男主人公去南洋留學,女主人公家里敗落,淪為暗娼,幾年后,男主人公回國之后得知此事依然要娶這女子,然而這女子自知對不起兩人的愛情自殺。在舒乙先生對微神的解讀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段故事的原型取自老舍先生的親身經(jīng)歷,那個女孩子是曾經(jīng)資助過老舍先生的劉壽眠 ——當時京城里的有錢的大善人的女兒,后來家境中落,遁入空門當了尼姑,這與故事中結局大不相同。據(jù)老舍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曾經(jīng)坦言自己不會處理兩性感情,但是,這篇帶有自敘色彩的愛情小說確實是老舍描寫愛情的得意之作。對于它的語言形式,意境鋪敘,抒情手法,既是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在大量的進行文體的探索和引進,也沒有放棄對傳統(tǒng)的繼承。
二、看完這篇小說之后,對于文本的感覺非常熟悉,有一種“與君初相見,疑似故人來”的錯覺。我想,互文法,或許是解讀這個文本的一個比較恰當?shù)姆椒?。首先從整體的敘述角度來看,它是通過夢境來展示整個故事,這既暗合了題目,也同時營造了一個現(xiàn)實和非現(xiàn)實的交織錯雜的審美空間,似真似幻,這種錯亂,似乎是作者有意為之,在試圖找出真相的過程中,閱讀者可以獲得多重的審美愉悅。小說中的主要敘述部分是有夢里完成的,而這個敘述,就如回憶一樣,真實而且?guī)в袕娏业膫€人感情,然而,在夢中,已經(jīng)死掉的她卻在吊唁時又出現(xiàn)了,帶著夢境里的不合理,真實和虛幻的在不斷地變化中,這也是,為什么《微神》看起來語言樸實,情節(jié)簡單,但是卻不易解讀清楚,前幾年,日本學者伊藤近一花了二十年將《微神》逐句解讀,由此可見他的奇妙復雜難言。這不禁讓人想到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歌特色,幽微曖昧。其實,在這部作品中,借鑒傳統(tǒng)的痕跡是很明顯的,當在夢境中她又出現(xiàn)的在我的面前敘述自己的死和愛情這一幕,我們在唐傳奇中,經(jīng)常見到,如《霍小玉傳》里的霍小玉臨死的指摘負心人,元明清戲曲中,如《牡丹亭》中杜麗娘的還魂似乎都能找到影子,傳遞出那一句“情不知所起,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古典的美和哀怨,也透露出,老舍先生筆下的理想女性形象應該是具有傳統(tǒng)的美的女性,這一點,我們也能在《月牙兒》里找到佐證。兩片綠葉似得綠拖鞋,天邊的一鉤月牙兒這樣的美好的,古典的,帶著淡淡的輕愁,為著生活的壓力,能夠委屈自己撐起整個家,但是卻永遠的希望能夠保留心目中最純潔的一塊凈土,愛和希望,甚至可以為之犧牲自己的性命。所以,不管是題材上的選擇,還是形象的塑造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中國古典文化傳統(tǒng)美。這個,或許是這篇文章吸引眾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三、另外一個方面應該就是這部小說的現(xiàn)代藝術性。意識流手法的使用的很巧妙,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視覺效果?!疤镏械那寰G輕輕地上了小山,因為嬌弱怕累得慌,似乎是,越高綠色越淺了些;山頂上還是些黃多于綠的紋縷呢”正是在這種滿眼的綠色中意識慢慢流動,經(jīng)過了那些奇妙的顏色,落到那雙綠拖鞋上,開始了初戀的回憶。最后“東方的黑云更厚了,柳條的綠色加深了許多,綠得有些凄慘。心中茫然,只想起那雙小綠拖鞋,象兩片樹葉在永生的樹上作著春夢?!币粓鰤舻慕Y束,回到現(xiàn)實,只能看到柳葉的嫩綠在眼前。這種意識的流動,看似毫無章法,卻透露出對于初戀的悵恨,在這樣一個契機之下被完全勾起來。在長長的的夢境之前是大量的景色描寫,似喜實悲,這樣美麗的暮春時節(jié),和風徐徐,然而卻總有一種悲哀揮散不去。就像那幾段描寫,“我的心靈象要往那兒飛似的”“那邊是些看不甚清的樹,樹中有些低矮的村舍;一陣小風吹來極細的一聲雞叫?!薄靶∩降南阄吨荒荛]著眼吸取,省得勞神去找香氣的來源,你看,連去年的落葉都怪好聞的。那邊有幾只小白山羊,叫的聲兒恰巧使欣喜不至過度,因為有些悲意。”每一次似乎能夠順著意識自由灑脫,飄渺無定,都能夠被一種尖銳的痛感刺醒。最終不得不回憶起那段幽恨的情感。這種意識的流動被情感推著,很能挑動讀者的感情,跟著一起神游。象征手法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夢境中那個三角的場地有金黃的和大紅的,有黑色,有極美的粉色,有最后最深刻的綠色;一雙綠拖鞋,海棠花,都是極具韻味的。其中恐怕中間的那個三角場地是最耐猜的,可以說她和我戀情開始的熾烈如火,金黃的,大紅的,隨之中間兩人的離別,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宿命,愛情灰暗沒有未來,等到最后,這剩下最深刻的綠色,代表著心中永遠的追憶。海棠花的象征也是極美的,這讓我想起了《茵夢湖》里邊那段關于白蓮的描寫:漸漸地,四周的一篇夜色在他眼前化成一個寬闊幽深的大湖,那黑乎乎的湖水,一浪接一浪的向前涌去,涌向地處,涌向遠方,越涌越遠,在遠的老人目力所不及的地方,在那寬寬的葉片之間,孤零零的漂浮著一朵白蓮。這段描寫和《微神》里的那個山坡上的描寫是何其相似,那朵孤零零的白蓮,和海棠花,綠拖鞋幾乎承受著同樣的情感追憶。綠拖鞋可以說主要的意象,就像她說的“顏色是更持久的,顏色畫成咱們的記憶??茨请p小鞋,綠的,是點顏色,你我永遠認識它們?!弊詈笏械恼Z言和行動,所有的情感都想被淡化了一樣,唯一留下的是最深刻的愛情的印記。老舍先生說自己不會處理兩性關系的描寫,在這雙綠拖鞋的選擇上,似乎也是借鑒了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中的那雙拖鞋的描寫,兩人的最初的感情,充滿了激情和愛欲,真摯情熱。是一切青年男女最美好的開始。到做好兩人無奈的結局,在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記,就是那雙承載著最驚艷,最情真的綠拖鞋。
浪漫主義的情調彌漫在整部文章中。上面《茵夢湖》的描寫和這部小說的比較已經(jīng)是非常明顯,文本中充滿了非現(xiàn)實的,夢幻的敘述,注重精神和感情。“從此你我無緣再見了!我愿住在你的心中,現(xiàn)在不行了;我愿在你心中永遠是青春。”“我命定的只能住在你心中,生存在一首詩里,生死有什么區(qū)別?”納博科夫在《文學講稿》中說所謂浪漫主義,取決于他的心里的素質,這里的她時時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最后甚至為了維護這個精神世界不惜毀掉現(xiàn)實世界——自殺,結束肉體的存在。她的表白是表明他們的愛情生活在一個非現(xiàn)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一切是那樣自由和純潔。夢境的描寫更加加重這一感覺。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夢,也可以說是一場真實的回憶,在這種虛虛實實當中,那兩片綠葉似得拖鞋成為最真實的存在。
《微神》是老舍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創(chuàng)作的以愛情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從我自己的閱讀過程中,是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中都沒有獲得的一種奇妙的體驗。從接受的角度來看,這部小說應該是老舍小說中最適合閱讀的一篇。事實上,這篇小說也是讀者雖然敘述故事非常樸實簡單,但是精致的古典意境,變幻的現(xiàn)代手法,浪漫主義的抒情情調,在這部小說里交織錯雜,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1]老舍著.微神北京印象[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施托姆著.茵夢湖施托姆抒情小說選[M].葉文、劉德中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3]納博科夫著.文學講稿[M].申慧輝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