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鵬輝
(鞏義市中醫(yī)院 外三科 河南鞏義 451200)
顱腦損傷死亡率較高,通常是由車禍、擊打、高空墜落等外力作用所致,患者經(jīng)顱腦損傷后可出現(xiàn)顱骨骨折、腦損傷、顱內軟組織損傷等相關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1-2]。臨床上針對顱腦損傷患者較為常用的一種手術方式是標準去骨瓣減壓術,其具有消除血腫、降低腦疝發(fā)生率等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術中出血量大、術后不易恢復等弊端。為探究更為有效的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達到幫助患者改善預后的效果,鞏義市中醫(yī)院對改良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顱腦損傷的療效做出相關研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鞏義市中醫(yī)院進行診治的48例顱腦損傷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觀察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16~58歲,平均(31.48±3.17)歲;因車禍致傷12例,高空墜落5例,擊打7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9例;年齡15~60歲,平均年齡(31.57±3.21)歲;因車禍致傷11例,高空墜落5例,擊打8例。兩組患者各項相關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就診后均給予一級監(jiān)護,密切觀察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進行顱內壓治療,如患者出現(xiàn)呼吸循環(huán)障礙,及時給予心肺復蘇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標準去骨瓣減壓治療。觀察組患者進行改良去骨瓣減壓治療,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于中線旁2~3 cm發(fā)際處作一切口,在同側頂結前以弧形向顳部翻轉,選取頂部骨瓣旁開正中矢狀線,長度4~5 cm,隨后繼續(xù)前下,直至顴骨中點為止。對患者的顴突后方額骨、部分蝶谷進行咬除,充分暴露前顱凹底后,對蝶骨嵴向深部進行咬平,直至顴弓水平暴露于中顱凹底后。成人的骨窗面積一般為(8~10)cm×(9~12)cm,具體根據(jù)患者創(chuàng)傷的實際情況而定。
1.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顱內壓穩(wěn)定時間,并作為相關指標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病情均得到了一定改善,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顱內壓穩(wěn)定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顱內壓穩(wěn)定時間/h 24 61.35 ±19.36 101.71 ±20.07 2.37 ±1.51對照組 24 73.82 ±20.19 128.29 ±20.89 3.69 ±1.27 t觀察組2.18 4.5 3.28 P<0.05<0.05<0.05
對于顱腦損傷患者,采用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雖能夠對患者進行較為有效的救治,但基于該方法術中出血量大、術后不易恢復等缺陷,可能會導致患者預后受到較大的不良影響,甚至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3]。改良去骨瓣減壓術是在標準去骨瓣減壓術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一種手術方式,經(jīng)改良后對患者進行各組織修補及硬腦膜縫合處理等操作時,不僅可對術中急性腦膨出現(xiàn)象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同時還能夠達到更充分的減壓作用,有效避免了繼發(fā)性腦水腫的加重情況[4]。另一方面,改良去骨瓣減壓術在進行顳肌筋膜及硬膜減張縫合等操作時,可利用修復硬膜下腔的方式,對腦組織過度膨出、術后硬膜下積液等現(xiàn)象起到預防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改良去骨瓣減壓術的觀察組各項相關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標準去骨瓣減壓術的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改良去骨瓣減壓術在顱腦損傷的治療中可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同時也能相對減輕患者的痛苦,對于幫助患者改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應用價值較高。
[1]王波,宋天喜,李祥.改良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顱腦損傷的臨床價值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1):1864.
[2]范魯鼎,張玉清,曹勇.改良去骨瓣減壓術與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15-416.
[3]何源.改良去骨瓣減壓術與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6):243 -244.
[4]楊登峰.改良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guī)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2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