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春水洗鉛華
文_沈善書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張志和《漁歌子》
節(jié)氣,風物,光景。以及,最好的年歲。
谷雨節(jié)氣,宜做一些溫潤的事。譬如,雨聲潺潺時什么都不做,只是靜靜地搬著木板凳坐在屋檐下聽雨。雨停后,去閑庭賞花,去山寺問禪,去渡口等船,去街巷深處邂逅未知的風月,抑或是把時間浪費在讀書寫字的寂靜中。賭書潑茶,倚欄聽雨,做一些旁人看來無用,自己內(nèi)心卻覺得豐盈飽滿之事。
這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筆下的水墨畫卷,好沖淡,好淡泊。他用谷雨的水研墨,染花紅柳綠、青煙流水、薄雨淡霧,鋪陳白鷺鱖魚,寥寥幾筆便把春日輕描淡寫成了最恬靜閑雅的時光。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一眼望上去,便被山谷里的云霧氤氳眼前,要把俗人身上的鉛華浣洗干凈,方準你細細觀賞這一幀煉字設色十分清閑幽淡的漁人陶然打魚的水墨畫卷。
在我們南方深處的田園人家,春日晚上,每每下了一場纏綿的雨后,翌日清晨醒來,總能聞到空氣的清冽,看見山中纏繞的薄薄霧氣,而后,又由陽光把昨晚被雨水打濕的村莊收拾干凈。雨霽初晴,那些在雨水浣洗過的炊煙人家又開始忙碌著一天的生活。男子攜孩童去河里捕魚,愛念叨的婦人在家中生火做飯,慈眉善目的老人坐在堂屋里懶懶地曬著溫煦太陽,身旁睡著一只小狗。待炊煙升起時,下河捕魚的男子知道這是要吃飯的信號,也帶著收獲回家了。你看,這是田園人家雨后的日常,雖然素樸,卻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愛意。只是呵,時光如雨,你聽著滴滴答答的雨聲入了迷,卻不知那些花好月圓的日子都在慢慢老去。
張志和筆下的這首《漁歌子》見證了谷雨時節(jié)田園人家的生活。不過,張志和又好似借漁人的“愚”告訴現(xiàn)世的我們學會大智若愚,學會虛懷若谷,懂得見素抱樸,做一個從容清簡的人,像這世間澄澈清冽的雨水,明心見性,潔凈無暇,不管流年紛擾,不理人情寡淡險惡,守住內(nèi)心一隅的繁華,平和,安然,返璞歸真,內(nèi)心淡如清風,閑如流云。
在谷雨節(jié)氣,舊時百姓們注重兩件事,一是熱鬧歡盛的上巳節(jié),即以農(nóng)歷三月上旬的巳日為節(jié)。在唐代,白居易寫:“何處春深好,春深上巳家。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婦車。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斜?!痹谒未翖壖矊懀骸吧纤蕊L光好放懷。憶君猶未看花回。茂林映帶誰家竹,曲水流傳第幾杯。摛錦繡,寫玫瑰。長年富貴屬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來?!?/p>
上巳節(jié)當天,男子們手執(zhí)扇、腰掛玉,一身白衣飄飄,風度翩翩。女子精心梳妝打扮,臨水為鏡,摘花作簪,眉目清秀,淺笑盈盈。那些懷春的男女們一起結(jié)伴踏青,賞花過節(jié),吟詩作賦,一言一語之間曖昧情愫蔓延蕩開,訴說著青春私語,山盟海誓。同時,亦有人們來到河邊舀春水洗手,寓意舊的一年鉛華褪去,洗掉晦氣,或是去山中采摘草藥沐浴,祈禱歲歲平安。
關(guān)于上巳節(jié),早在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還有這樣的記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鼻饔x,這是上巳節(jié)的民俗趣味之一,說的是晉代文人雅士之間流行的酒令助興游戲,那些名士們擇天高云淡的日子雅集于溪畔亭閣里,撫琴吟詩,對酒作歌,下棋品茶。
除了上巳節(jié),另外一件事則是采茶。谷雨節(jié)氣的茶,稱為“雨前茶”,唐代詩僧齊已在《謝中上人寄茶》一詩中寫:“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币灿小懊髑安琛币徽f,為清明節(jié)前采的茶。一盞用潔凈雨水泡過的茶,好似空靈的禪,品第一回褪去塵世中的煩憂,第二回忘卻紅塵俗慮,第三回放下俗務,內(nèi)心清凈隨緣。關(guān)于明前茶,明代茶人許次紓在《茶疏》中這樣寫道:“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
也許會有那么一天,與往事握手言和,與紅塵俗事了無瓜葛,得與失,聚與散,善與惡,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不讓來日回首今朝時后悔就好。畢竟,比起霧里看花的未來,珍惜當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