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倩,應(yīng)勝建,楊 琤
(浙江省糧油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
浙江省粳稻谷質(zhì)量分析
駱 倩,應(yīng)勝建,楊 琤
(浙江省糧油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
對2005-2013年浙江省收獲的粳稻谷質(zhì)量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粳稻谷出糙率為78.7%~81.5%,出糙率三等以上比例為82.3%~100.0%。整精米率為64.2%~68.5%,整精米率三等以上比例為96.7%~100.0%。不完善??偭繛?.85%~8.25%,未熟粒占不完善??偭勘壤?4.2%;不同年份不完善粒總量、未熟粒、生霉粒、蟲蝕粒和生芽粒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分別為-0.970 0,-0.897 3,-0.743 2,-0.699 6和-0.618 3。水分為13.96%~14.70%,合格率51.1%~84.4%。雜質(zhì)0.84%~1.05%,合格率67.8%~85.6%。秀水09、秀水110、秀水03、秀水114、甬優(yōu)1號和嘉禾218出糙率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0.25~0.29百分點、0.49~0.61百分點、0.67百分點、0.28百分點、0.40百分點和0.93百分點;秀水09、秀水123、秀水128、嘉花1號、寧81和寧88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0.91~2.16百分點、2.33百分點、0.48百分點、0.72百分點、1.28百分點和1.02百分點。
粳稻谷;質(zhì)量;浙江
文獻著錄格式:駱倩,應(yīng)勝建,楊琤.浙江省粳稻谷質(zhì)量分析[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56(1):110-1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136
據(jù)2004年我國糧食消費調(diào)查統(tǒng)計,城鄉(xiāng)居民口糧中大米占59.4%,大米已成為城鄉(xiāng)居民口糧的主食,其數(shù)量和品質(zhì)變化都直接影響糧食的供求形勢,因此備受社會關(guān)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消費總量中,粳米消費比例上升,許多原來以秈米為主食的人,也逐漸接受柔軟度較好的粳米,粳米市場呈現(xiàn)出擴大趨勢。在地方儲備糧中,浙江省要求適當(dāng)調(diào)整地方儲備糧品種結(jié)構(gòu)以符合居民口糧消費習(xí)慣。本研究對2005-2013年浙江省收獲的粳稻樣品質(zhì)量進行分析,以全面了解浙江省粳稻生產(chǎn)的質(zhì)量狀況,為相關(guān)研究及政府決策提供基礎(chǔ)數(shù)據(jù)支持。
根據(jù)浙江水稻種植制度和品種類型,粳稻主要分布在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浙西北丘陵山區(qū)。因此,于2005-2013年,對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紹興市和湖州市43個縣(市、區(qū)),每年調(diào)查當(dāng)?shù)厥斋@的粳稻樣品422~568份,共計4 671份。調(diào)查項目主要包括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及分類、水分、雜質(zhì)等。
2.1 粳稻質(zhì)量主要指標(biāo)
2.1.1 出糙率
浙江省2005-2013年粳稻出糙率在78.7%~81.5%,其中,2005年出糙率平均值較低(二等以下),2006年和2012年出糙率較高(一等以上)。出糙率等內(nèi)比例在98.30%~100.00%,出糙率三等以上比例在82.3%~100.0%。其中,2005年出糙率三等以上比例較低,2006,2009,2011年和2012年出糙率三等以上比例較高??傮w來看,2005-2013年浙江省粳稻出糙率等級分布為二等>一等>三等>四等>五等>等外(圖1)。
2.1.2 整精米率
浙江省2005-2013年粳稻整精米率為64.2%~68.5%,其中,2005年整精米率平均值較低,在65%以下;2011年和2012年整精米率平均值較高,在68%以上;其余年份均在66%~68%。整精米率等內(nèi)比例在99.2~100.0%,整精米率三等以上比例為96.7~100.0%,其中,2005年和2013年整精米率三等以上比例較低,在98%以下;2007和2011年整精米率三等以上比例較高,達到合格率在66.8%~85.6%,其中2008-2009,2012-2013年雜質(zhì)合格率較高,>80%;其余<80%(圖5)。
圖1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出糙率及等級分布
圖2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整精米率及等級分布
圖3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不完善粒總量
2.2 不完善粒分類及總量與平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
圖4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水分含量及合格率
圖5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雜質(zhì)及合格率
2005-2013年浙江省粳稻的不完善??偭恐兄饕俏词炝?,占不完善粒總量的74.2%,其余依次是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和蟲蝕粒,分別占不完善??偭康?2.3%,11.2%,2.0%和0.6%(圖6)。不同年份不完善粒總量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為-0.970 0,回歸方程Y=-0.665 8X+84.037 1;不同年份的未熟粒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為-0.897 3,回歸方程分別為Y=-1.024 8X+84.594 0;不同年份的生芽粒、生霉粒和蟲蝕粒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分別為-0.618 3,-0.743 2和-0.699 6,回歸方程分別為Y=-0.970 1X+80.750 3,Y=-8.524 3X+81.105 6和Y=-15.838 3X+80.639 0(圖7)。
2.3 不同地區(qū)粳稻質(zhì)量項目分析
圖6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的各類不完善粒
除2008和2013年外,本研究中各地區(qū)出產(chǎn)粳稻出糙率平均值差異不大(最大極差為1.3%,≤3倍檢驗誤差)。其中,2008年嘉興市較高,杭州市較低;2013年杭州市較高,寧波市較低。不完善粒平均值以寧波市和紹興市較高,分別高出全省平均值9.47和1.19百分點;杭州市和嘉興市年均不完善粒平均值較低,分別低于全省平均值7.21和3.85百分點。除2012年外,各地區(qū)整精米率平均值差異不大(最大絕對差為4.2%,≤3倍檢驗誤差)。其中,2012年整精米率平均值以紹興市較高,湖州市較低(圖8)。
2.4 主栽品種主要質(zhì)量項目分析
選取前8位主栽品種,分2005-2010年和2008-2013年2個時間段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2005-2010年,秀水09、秀水110、甬優(yōu)1號和秀水03的出糙率平均值較高,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0.25,0.61,0.40和0.67百分點;2008-2013年,秀水09、秀水110、嘉禾218和秀水114的出糙率平均值較高,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0.29,0.49,0.93和0.28百分點(圖9)。不完善??偭科骄蹬c出糙率平均值結(jié)果相反,2005-2010年,秀水09、秀水110、甬優(yōu)1號和秀水03分別比全省平均值低4.54,13.34,21.06和17.3百分點;2008-2013年,秀水09、秀水110、嘉禾218和秀水114分別比全省平均值低7.22,9.30,32.72和14.36百分點;甬粳18、寧88、秀水123和秀水134不完善粒高于全省平均值(圖10)。2005-2010年,秀水09、嘉花1號和秀水128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0.91,0.72和0.48百分點;2008-2013年,秀水09、寧88、秀水123、寧81和秀水114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別比全省平均值高2.16,1.02,2.33,1.28和0.30百分點;甬粳18、甬優(yōu)1號、秀水110和嘉禾218整精米率平均值低于全省平均值(圖11)。
圖7 浙江省粳稻2005-2013年各類不完善粒與出糙率的相關(guān)性
圖8 浙江省各地粳稻2005-2013年的出糙率、不完善粒總量和整精米率
圖9 浙江省各主栽品種2005-2013年的出糙率
圖10 浙江省各主栽品種2005-2013年的不完善粒
圖11 浙江省各主栽品種2005-2013年的整精米率
本研究表明,浙江省2005-2013年粳稻出糙率平均值為78.7%~81.5%,三等以上比例在82.3%~100.0%,每年的出糙率平均值達到國標(biāo)三等(77%)及以上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能滿足各級儲備糧中等及以上的質(zhì)量要求。浙江省2005-2013年粳稻谷整精米率平均值在64.2%~68.5%,三等以上比例在96.7%~100%,整精米率平均值達到國標(biāo)一等(61%)及以上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2005-2013年粳稻水分平均值在13.96%~14.70%,合格率在51.1%~84.4%,比中晚秈稻谷低2.35~29.06百分點,合格率較低,需要通過烘干等設(shè)備降低水分才能滿足糧食安全儲存水分的要求。浙江省2005-2013年中晚稻谷雜質(zhì)平均值在0.84%~1.05%,合格率為66.8%~85.6%,還需要通過人工除雜才能滿足糧食質(zhì)量和儲存要求。在調(diào)查量前8位的主栽品種中,秀水09、秀水114、秀水128、秀水03和寧81的出糙率平均值、整精米率平均值和不完善??偭科骄稻鶅?yōu)于全省平均值。
[1] 朱德峰,陳惠哲,章秀福,等.浙江水稻種植制的變化與種植區(qū)劃[J].浙江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07,19(6):423-426.
[2] 紀(jì)國成,毛國娟,陳葉平.淺談?wù)憬〉久桩a(chǎn)業(y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稻米,2006(2):54-55.
[3] 駱倩,應(yīng)勝建,楊琤.浙江省早秈稻谷質(zhì)量分析[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4(6):892-896.
(責(zé)任編輯:高 峻)
S 511
A
0528?9017(2015)01?0110?05
2014?11?13
全省糧食質(zhì)量調(diào)查和品質(zhì)測報項目
駱 倩(1958-),女,浙江義烏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糧油質(zhì)量檢驗工作。E?mail:lq5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