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文
1995年6月《文摘報》摘登了一條消息,說:“經(jīng)過選擇,66名正值豆蔻年華的女孩子踏進北京人民警察學(xué)院的大門,成為名副其實的警花,這些女孩子平均年齡只有22歲,平均身高1.69米。”前不久翻閱小報,又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句子:“這位老人唯一的兒子正值豆蔻年華,卻因攔路搶劫而被判刑5年?!憋@然,這里的“豆蔻年華”都用錯了。央視節(jié)目《幸運52》某期有一道題目:“請問,豆蔻年華是指多大年紀的少男少女?”提供的答案是:“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題目和答案也都是錯誤的。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末夏初開淡黃色花,種子有濃郁的香味,古典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杜牧的詩《贈別》中:“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意思是說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娉娉裊裊,正像二月初的豆蔻梢頭,含苞待放。后用“豆蔻年華”比喻十三四歲少女的青春年華。
前面第二個例子用“豆蔻年華”形容兒子,顯然用錯了對象,固不待言;第一個例子性別倒是沒錯,但年齡相差太遠,平均22歲,早已是青年而非少年了,而且平均1.69米高大健壯的身軀,也與“娉娉裊裊”的形象不無出入。至于某些都市報的娛樂版常把這條成語強加在早已成為少婦的歌星影星身上,更是近于荒唐了??梢娛褂贸烧Z一定要準確理解它的含義,弄清它適用的對象,才不致張冠李戴,甚至鬧出笑話。
(選自《語文世界(初中版) 》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