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勤
(河北省興隆縣林業(yè)局,興隆067300)
玉露香梨是山西省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以庫爾勒香梨和雪花梨雜交育成,2003年通過省級品種審定。該品種果個大、果心小、可食率高、成熟早,且耐貯藏,果肉多汁、酥脆、含糖高,綜合性狀優(yōu)良。
引種園建在興隆縣北營房鎮(zhèn)姚柵子村,面積2hm2,平地,該區(qū)氣候溫和,年降雨量550~700mm,光照充足,年均氣溫7.3~10.4℃,無霜期140~184天,大于等于10℃的有效積溫3009.5℃,晝夜溫差大。土壤為片麻巖風化而成的礫質(zhì)壤土,pH值6.5~7.0,有機質(zhì)含量0.85%,光、熱、水、氣條件充足,適合玉露香梨生長。
該品種樹冠圓錐形,中大,樹姿較直立。主干及多年生枝灰褐色,較光滑。1年生枝綠褐色,葉片闊卵圓形,長10.3cm,寬7.8cm,深綠色,平展,革質(zhì),幼葉紅褐色。葉柄中粗,長3.5cm,葉緣尖鋸齒且整齊。花白色,花粉少,柱頭5枚,花瓣近圓形,5~6片,平均每序花朵數(shù)7~10朵。
幼樹生長勢強,萌芽率高 (63.4%),成枝力中等,定植后4年結果,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有腋花芽,進入結果期后以短果枝結果為主。
4月上旬花芽萌動,4月20日初花,花期8天,果實9月上旬成熟,果實發(fā)育期126天,10月下旬落葉,生長期210天。
果個大,平均單果重241.8g,最大果重510g;果實橢圓形;果皮黃綠色,果面光潔具蠟質(zhì);陽面有紅暈;萼片殘存或脫落,果皮薄,果心小,可食率90.6%以上;肉質(zhì)細嫩酥脆,多汁,香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品質(zhì)極上。
該品種適應性較強,耐旱,抗寒性較強,無僵芽,花期晚于安梨,凍花發(fā)生幾率低,抗白粉病。
玉露香梨成花容易,坐果率高,豐產(chǎn),4年株產(chǎn)6.1kg,5年株產(chǎn)14.6kg,6年株產(chǎn)30kg,株行距2m×3m,單產(chǎn)3300kg/667m2,市場售價10元/kg,效益明顯。
3.1.1 整地
選擇株行距2m×4m,鉤機整地,挖栽植溝,溝寬1m,深0.8m,表土與底土分開放置,溝底部壓10~15cm厚秸稈,填1層表土,再壓1層秸稈,按每667m2施4000kg腐熟好的牲畜糞的標準,將糞與表土混合填入溝內(nèi),直至距地面30cm,最后用表土填平栽植溝,灌水,沉實。
3.1.2 苗木準備
要求品種純正,砧木為杜梨,苗木以高100~120cm,地徑1cm以上的一級苗木為最佳,苗木要芽體飽滿、充實、木質(zhì)化程度高,苗干無病蟲害和機械傷,苗木根系要主根完整,有20cm以上側(cè)根3~5條,根系無劈裂傷,檢查去除嫁接綁條。
3.1.3 苗木處理
栽前要經(jīng)過修根,剪出劈裂、過長根系,然后按粗度、高度對苗木分級、打捆,為便于栽植,每捆10~20株為宜,隨后進行浸根,每袋雙吉爾GGR6對水20kg,浸根8~12小時,也可以對水10kg浸根30分鐘。
3.1.4 栽植
在清明后至谷雨前進行,栽植前按株行距要求掛線。將苗木立于定植穴中,確保根系舒展開,用表土填埋根系,并輕輕提苗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栽植時苗木根頸處高于地面2~3cm,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法進行栽植。黃冠梨和紅香酥梨做授粉品種,比例為5:1。
3.1.5 澆水和覆膜
栽后澆一次透水,水滲下后封垵,覆蓋1m2黑地膜,根頸部及四周用土壓實,最后做成以苗木為中心的直徑100~150cm的樹盆。因春季風大,為防止苗木吹風后搖動,可將根頸部土堆堆高至30cm,接近萌芽時扒開、整平。
3.1.6 栽后管理
玉露香梨栽植當年根系生長量小,吸收能力差,不必進行土壤追肥,展葉后葉面噴肥2~3次,間隔期15天,噴0.3%的尿素液0.3~0.5%的磷酸二氫鉀液。
3.2.1 增大基肥使用量,適當追肥
基肥宜早施,幼樹9月下旬至落葉前每株施入腐熟好的有機肥20kg。追施尿素2次,時期為萌芽前和新梢速長期,每次株施尿素0.1~0.15kg。追施復合肥1次,7~8月份株施尿素0.2~0.3kg。
施肥方法多選擇穴施和溝施,幼樹宜選擇穴施,穴施每株樹不少于4個穴,施肥位置在樹冠垂直投影部位為宜,結果后施肥方法宜選擇溝施,分放射溝和環(huán)狀溝兩種,并每年變換施肥位置。
施肥中特別注意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尤其是生長后期,氮肥用量大,很容易引發(fā)徒長。
3.2.2 適時灌水
玉露香梨要保證3次灌水,即封凍水、解凍水和幼果膨大水,生長后期視降雨情況決定是否灌水,若遇雨水過大導致果園積水,應及時排澇。
選擇紡錘形樹體結構,幼樹枝條角度小,要注意開角,及早拉枝,將枝條拉向各個方向,并進行刻芽,盡量少疏枝或不疏枝,這樣保證枝葉量同時又緩和了枝條的生長勢,生長勢緩和后,玉露香極易成花。
3.4.1 疏花疏果
玉露香進入結果期后成花容易,而且坐果率高,每序可坐果3~4個,因此必須進行疏花疏果,以花蕾期疏花效果最好,疏果要在生理落果后進行,每20cm留1個果,留邊花坐的果。
3.4.2 果實套袋
選擇透光通氣性好、耐雨水沖刷的蠟質(zhì)袋,在生理落果后進行,套前噴1遍高效殺蟲、殺菌劑,通常選擇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的吡蟲啉5000倍液。
3.4.3 摘袋
采收前25~30天摘袋,適當摘除影響著色的葉片,提高果實著色度。
加強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控制使用氮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
清掃園內(nèi)雜草和落葉,剪出病蟲枝,并集中燒毀或深埋。
花芽鱗片松動期細致噴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可壓低越冬病蟲基數(shù)。
進入雨季每隔15~20天噴1次殺蟲、殺菌劑,殺菌劑選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福星乳油等,殺蟲劑可選擇吡蟲啉、綠箭、樂斯本、阿維菌素等。
梨木虱和黃粉蚜是玉露香梨主要蟲害,梨木虱最佳防治時期在花前、花后和7月中旬,各噴1次10%吡蟲啉5000倍或48%的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即可防治;發(fā)現(xiàn)黃粉蚜危害時可選擇剪出被害蟲梢?guī)С鰣@外燒毀,或者選擇10%吡蟲啉可濕性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