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國崛起的步伐,似乎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股災打亂了節(jié)奏。
始于2015年6月中旬的股市大跳水,到7月8日政府緊急救市,再到8月25日A股跌破3000點,構成了近8年來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股市危機。如果說中國經(jīng)濟戰(zhàn)車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波瀾不驚,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有驚無險的話,那么,到了2015年6月至8月這個時間段上,由股災引爆的證券公司——銀行——股民的多米諾效應,確實令中國經(jīng)濟危機重重。
從這個角度說,股市確實拌了“中國夢”一跤,一大跤。
如果一切按照預期,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中國內地股市的牛市行情,應當是“慢?!?,持續(xù)到2015年10月份,IPO制度由審批制順利過渡到注冊制。這樣,中國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將避免像從前那樣得不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從而奔赴境外上市融資,或者受制于資金短缺而無法成長。
讓中國資本市場與中國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通過本土資本紐帶,實現(xiàn)良性互動,然后螺旋式上升,進而完成“中國制造”升級,進入“中國智造”通道,為2025年“中國制造”奠定初步基礎,這應當是李克強總理的萬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宏偉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惜,愿景雖然美好,但踐行愿景的路很曲折,充滿著不確定性。
不平坦或者曲折,既是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從6月15日至7月8日,約18個交易日內,中國股市從5178點到跌破3500點,跌幅達到32%,蒸發(fā)市值達2.36萬億美元。
2.3萬億美元是個什么概念?
搞得歐洲雞犬不寧的希臘債務危機,充其量也就2300多億美元。換言之,中國股市這次暴跌掉的市值,可以挽救10次希臘債務危機。
到了8月,更為驚心動魄的一幕上演了。自8月17日到24日,A股總市值蒸發(fā)10.72萬億元,這相當于2.5個蘋果公司,或者6個中國石油的市值。其中,最慘烈的8月24日, A股市值總蒸發(fā)3.96萬億元,約合股民人均損失4.25萬元,相當于4個阿里巴巴的市值。
這樣一想,2015年股市的這場大跌,已經(jīng)不止是拌了“中國夢”一跤了,簡直是險些葬送“中國夢”!
盡管如此,股市依然是“中國夢”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托。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增長,證券市場由現(xiàn)在的40多萬億元擴容到100萬億元可能是很快的事情。市場增容快于市場的成熟,將是中國證券市場的主旋律。
讓股市為“中國夢”助力插翅、少惹是非,尤其是不搞突然爆炸襲擊,是我們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