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雜志新近公布的“世界最富有國家和地區(qū)”研究中,卡塔爾、盧森堡和新加坡這三個“袖珍小國”被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位列第6位,美國第7位,中國大陸排名第90位。
研究結果顯示,海灣小國卡塔爾一枝獨秀,自2009年至2013年,一直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2013年人均GDP達到105091美元。歐盟最小國家盧森堡,長期把持“榜眼”之位,人均GDP為79593美元。亞洲“獅城”新加坡,只在 2009年位列第5位,此后便升至“探花”,并保持在三甲之內。緊隨其后的是挪威和文萊,排名第6位的香港特區(qū)2013年人均GDP為53432美元,超過位列第7位的美國(51248美元)。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瑞士和澳大利亞均在十強之列。此外,加拿大排名第11位,臺灣地區(qū)第17位,日本、英國和韓國分列22、23、26位。中國大陸排在第90位,2013年人均GDP為10011美元。在列入統(tǒng)計的184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剛果民主共和國最為貧窮,5年間排名均墊底,2013年的人均GDP僅394美元。津巴布韋、布隆迪和利比里亞也在最貧窮國家之列。
解讀:《全球金融》認為,有兩種標準方法來定義一個國家的富有程度。一是計算總的國內生產總值;二是居民平均的財富水平,這也是最為普遍接受的衡量標準。因此,該雜志選擇使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并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計算,從而考量到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生活水準及通貨膨脹率,比僅以匯率換算較能呈現(xiàn)出各國人民真實所得。據(jù)此,該雜志基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和匯編的數(shù)據(jù),計算了2009年至2013年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并以此將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按照貧窮和富有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