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 李畢松 梁子銳 劉旭 張宏光
(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四川盆地龍王廟期巖相古地理及有利相帶特征
朱祥李畢松梁子銳劉旭張宏光
(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查明地質時期有利儲集相帶展布是四川盆地碳酸鹽巖區(qū)油氣勘探的重點。依據露頭剖面和鉆井沉積相分析,結合地震資料的綜合應用,采用等時面優(yōu)勢相成圖方法編制了四川盆地龍王廟期巖相古地理圖。認為龍王廟期由緩坡臺地向鑲邊臺地演化,縱向為兩期向上變淺的沉積旋回,古地理格局北西高南東低,橫向依次為濱岸相、局限臺地相、開闊臺地相、臺地邊緣相和斜坡—盆地相。發(fā)育磨溪—通南巴潮間淺灘、綦江—利川障壁淺灘、花垣—恩施和城口—鎮(zhèn)巴臺緣淺灘3類有利相帶,淺灘疊加早期大氣淡水溶蝕、表生期暴露溶蝕和后期埋藏溶蝕形成優(yōu)質儲層。
四川盆地龍王廟組巖相古地理淺灘鑲邊臺地地震相
四川盆地寒武系油氣勘探已經歷了近50年的歷史,近期川中安岳磨溪地區(qū)龍王廟組獲得重大突破,顯示了較好的勘探前景[1],前期地質認識不足和試油工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勘探突破[2]。龍王廟組儲層主要受沉積相和成巖作用控制,開展巖相古地理展布研究對油氣勘探具有重要意義。前人已經作了大量工作[3-7],沉積模式存在鑲邊臺地、緩坡不同的認識。通過對露頭、巖心、單井和連井沉積相分析,結合地震資料的綜合應用,明確了龍王廟期沉積模式和巖相古地理展布,根據有利儲集相帶特征,結合古構造背景分析,預測了有利勘探目標區(qū),希望對龍王廟組油氣勘探進一步發(fā)現提供一些幫助。
龍王廟期發(fā)育多套同期異相地層:龍王廟組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地區(qū),厚25~158 m,為顆粒、晶粒白云巖夾少量砂泥巖;孔明洞組分布在米倉山地區(qū),厚83~146 m,下部為鮞粒灰?guī)r、粉砂巖,上部為砂質白云巖夾砂泥巖;石龍洞組分布于川東、湘鄂西一帶,厚80~280 m,下段為灰?guī)r,上段為顆粒白云巖、泥質白云巖;清虛洞組廣泛分布于川南、黔北及渝西一帶,底部普遍發(fā)育一套厚約幾米的鮞粒(豆粒)灰?guī)r,下段為灰?guī)r,上段以白云巖、膏云巖為主,厚164~800 m。橫向上巖性具有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陸源碎屑減少,碳酸鹽巖增多,地層厚度橫向上呈波狀起伏,底界以下伏碎屑巖地層頂為界,頂界以上覆碎屑巖地層或大套泥灰?guī)r出現作為識別標志。
古地理格局展布受構造及海平面升降綜合控制,上揚子地臺北緣為城口—房縣深大斷裂,斷裂帶在宏觀上控制了地臺區(qū)、斜坡—盆地區(qū)古地理位置[8],東為銅仁—大庸(銅庸斷裂)北東向基底斷裂活動,銅庸斷裂西北側上升為淺水碳酸鹽巖臺地沉積區(qū),而東南側下降為較深水沉積區(qū)。斜坡帶發(fā)育重力流沉積,坡折帶與陸架邊緣高能帶重合,具有鑲邊臺地沉積模式的沉積特征。盆內被古隆起圍限(圖1),自北向南依次為漢南古陸、川中古隆起和康滇古陸,整體西高東低,漢南古陸經過滄浪鋪期大幅剝蝕后演變?yōu)榈桶鹆甑孛?,濱岸以細粒沉積物為主,川中古隆起為水下隆起,已初具雛形。由北西向南東依次發(fā)育有濱岸、局限臺地、開闊臺地、臺地邊緣和斜坡—盆地。
圖1 四川盆地早寒武世龍王廟期巖相古地理(上:據文獻[5]6,[7]8修編)和沉積模式圖(下)
2.1濱岸相
包括混積潮坪和澙湖亞相。澙湖是海岸障壁島后面的淺水盆地,位于潮下,以石英砂巖、頁巖為主?;旆e潮坪位于潮間—潮上帶,以含陸源碎屑石英砂、泥質巖的碳酸鹽巖(圖2a)為特征,具波痕、脈狀及透鏡狀層理和泥裂等暴露標志,局部見交錯層理。
2.2局限臺地相
臺地向陸一側十分平緩的海岸地帶和極淺水沉積區(qū),包括潮坪、澙湖及淺灘3種亞相。潮坪地形平坦、隨潮汐漲落而周期性淹沒,水上與水下頻繁交替。主要為泥—粉晶白云巖等,夾薄層風暴成因的顆粒巖,間夾紋層。水平層理發(fā)育,常見干裂(圖2b)、石膏假晶等暴露構造。澙湖是臺地內相對低洼的地區(qū),由于障壁作用,水體循環(huán)受到限制,鹽度高,環(huán)境能量低,發(fā)育厚層塊狀白云巖及膏鹽巖,如座3井(圖3)。淺灘可劃分為潮間淺灘和障壁淺灘,潮間淺灘受水下隆起控制,發(fā)育于向陸一側潮間帶,障壁淺灘發(fā)育于臺內向廣海一側海底高地,位于澙湖邊緣。淺灘受潮汐和波浪作用的影響,沉積水體能量較高,顆粒巖為主,發(fā)育交錯層理、粒序層理等沉積構造。潮間淺灘如磨溪8井以晶粒云巖為主[3]62,障壁淺灘如丁山1井、林1井,主要為砂屑白云巖夾薄層膏鹽巖,局部發(fā)育高孔滲段(圖2c)。利1井上部為晶粒云巖夾鮞粒云巖,溶蝕孔洞發(fā)育,碳、氧同位素呈現較大負值,Z值小于120[9],早期暴露,淡水溶蝕特征明顯。
圖2 龍王廟期主要巖性和沉積構造特征圖
2.3開闊臺地相
指臺地上的廣闊淺海,包括淺灘及灘間海亞相。淺灘形成局部高地,受潮汐和波浪作用的控制,單個灘體的厚度多為1~7 m,局部灘體暴露溶蝕。灘間海沉積物粒度細,以泥晶灰?guī)r為主,如長生1井以白云質灰?guī)r為主。灘間沉積經后期改造也能形成儲層,如湄潭白石壩上部以粉晶白云巖為主,局部溶蝕孔洞發(fā)育,中下部為粉晶白云質灰?guī)r、顆?;?guī)r。
2.4臺地邊緣相
指臺地坡折帶,水動力強,位于正常浪底與平均海平面之間,包括臺地邊緣礁和淺灘,主要以點礁、疊層藻礁為主,如湘西漁塘[10-11]為塊狀礁灰?guī)r,礁前塌積角礫巖發(fā)育。當臺地邊緣的沉積條件不利于形成障壁礁時,只形成淺灘,主要由顆粒白云巖和粒屑灰?guī)r等組成,生長快縱向加積常呈凸起狀,厚度大。江口—花垣—恩施一帶為臺地邊緣淺灘相帶,如龍山茨巖塘上部溶孔殘余鮞粒白云巖發(fā)育。萬源—城口一帶處于同沉積斷裂地臺區(qū)坡折帶,鎮(zhèn)巴巴山底部為瘤狀灰?guī)r,上部為溶孔殘余鮞粒白云巖(圖2d)和針孔狀白云巖為主,粒內和粒間溶孔發(fā)育(圖2e),δ13CPDB=-1.94~-1.27,δ18OPDB=-8.24~-7.98,Z值小于120,明顯受大氣淡水影響,坡折帶沿城口斷裂展布,推測城口南部一帶為臺地邊緣淺灘發(fā)育區(qū)。
2.5斜坡—盆地相
位于臺地向海傾斜的深水沉積相區(qū),其基底呈一角度向盆地傾斜,斜坡的沉積物來源于淺海,主要有面流和遠洋沉積、重力流沉積作用,以及各種底流的沉積。如鎮(zhèn)巴小洋星子山,為大套瘤狀灰?guī)r(圖2f)、泥質斑紋灰?guī)r構成。盆地相主要為碳質頁巖,偶夾有泥灰?guī)r,局部為硅質頁巖,主要分布于北大巴山、湖北張家界、貴州銅仁一線以東。
2.6沉積相橫向對比
以天星1井至果2井(圖3)對比分析為例:龍王廟期可劃分為一個三級層序兩個四級層序,具有快速海侵和緩慢海退的特點。下旋回(SSQ1)層序頂底界面為巖性巖相轉換面,海侵體系域以泥質含量增加為特征。高位體系域水體逐漸變淺,天星1井以砂質白云巖為主,磨溪地區(qū)開始大面積成灘,且處于灘體核部,厚度大,川南地區(qū)因構造沉降,坳陷區(qū)為澙湖中心,膏鹽巖發(fā)育,澙湖邊緣丁山1井一帶以顆?;?guī)r為主,向上澙湖范圍擴大,以膏巖和藻灰?guī)r互層為主,長生1井以云質灰?guī)r和顆?;?guī)r為主。
圖3 天星1井—果2井龍王廟組沉積相與儲層對比圖(井位置見圖1)
上旋回(SSQ2)水體較下旋回變淺,海侵體系域泥質含量相對增加,海侵規(guī)模較小,但鹽度降低,膏鹽澙湖范圍縮小(座3井);高位體系域水體繼續(xù)變淺,海水向東南方向退去,沉積相帶向東南方向擴展,由于障壁作用川南地區(qū)澙湖范圍擴大,高能帶顆粒灘含量增加,利1井垂向建隆,地層增厚,花垣—恩施臺緣帶顆粒灘疊置加積。高位體系域晚期,區(qū)域構造活動活躍,隆坳加劇,古地貌高地暴露地表:磨溪地區(qū)見大量花斑狀白云巖,利1井經暴露溶蝕,溶蝕溶洞發(fā)育。
龍王廟期整體地貌呈現西高東低(圖1),混積潮坪分布在西鄉(xiāng)—廣元—漢源一帶呈北東南西向展布[12]。在磨溪—通南巴一帶發(fā)育潮間淺灘,圍繞川中古隆、漢南古陸起呈環(huán)帶透鏡狀分布。盆地內部北東向的華鎣山斷裂、齊岳山斷裂和北西向的樂山—長寧斷裂、平昌—開縣斷裂控制了地臺內隆坳格局[5]6,宣漢—瀘州一帶為坳陷區(qū),發(fā)育厚層膏鹽巖。澙湖東側綦江—利川一帶發(fā)育障壁淺灘,為顆粒白云巖夾薄層膏鹽巖。巫山—湄潭白石壩一帶為開闊臺地相,主要為灰?guī)r、泥晶白云巖?;ㄔ魇⒊强凇?zhèn)巴地區(qū)受同沉積斷裂控制,坡折帶為臺地邊緣相,花垣地區(qū)生物礁發(fā)育,鎮(zhèn)巴一帶邊緣淺灘發(fā)育。鎮(zhèn)巴至安康一帶和東部湘、渝邊界以東地區(qū),為斜坡—盆地相,沉積瘤狀灰?guī)r、泥頁巖等。
4.1潮間淺灘
磨溪—高石梯地區(qū)發(fā)育大規(guī)模的顆粒灘,云化作用強,經歷準同生期的大氣水溶蝕、龍王廟末期隆升暴露溶蝕和中加里東—中海西期的順層巖溶三期溶蝕作用[13],形成了優(yōu)質儲層。川北通南巴地區(qū)位于漢南古陸南斜坡,處于潮間淺灘發(fā)育帶,龍王廟末期區(qū)域隆升,露頭區(qū)剖面見暴露溶蝕特征。川北地區(qū)受“南鄭上升”影響大面積缺失中上寒武統至中、下奧陶統地層[14],區(qū)域隆升有利順層溶蝕作用發(fā)育。通過建立井旁地震響應模式,以地震相為預測手段,過川中磨溪—川東南丁山1井二維地震剖面(圖4),磨溪地區(qū)為潮間淺灘、云坪,地震響應為連續(xù)—較連續(xù)、低頻、中強振幅,儲層具“亮點”特征[3]63;臨7井為膏云質澙湖,地震響應為多相位弱—中強變振幅斷續(xù)反射、雜亂反射,揉皺、呈上拱下拉現象明顯;丁山1井為障壁淺灘—開闊臺地,為中—強振幅較連續(xù)反射特征。對過川北南江—川東北普光二維地震剖面,通過上覆穩(wěn)定標志層拉平,去除斷層復雜帶影響,天星1井實鉆為混積潮坪(圖5),普光地區(qū)強振幅、雜亂發(fā)射為膏云質澙湖,川北通南巴地區(qū)連續(xù)—較連續(xù)、中強振幅反射,“亮點”特征明顯,推測川北通南巴地區(qū)淺灘相儲層發(fā)育。
圖4 過川中磨溪—川東南丁山1井二維地震剖面圖(測線位置見圖1)
圖5 過川北南江—川東北普光二維地震剖面圖(測線位置見圖1)
4.2障壁淺灘
障壁淺灘位于膏鹽澙湖東側,通過相面法追蹤識別,呈北東南西向展布。石柱—利川北部一帶,地震資料上垂向加積地層明顯增厚,“亮點”響應特性明顯,推測障壁淺灘發(fā)育,且該地區(qū)古巖溶改造明顯,川東隔擋式滑脫褶皺帶石柱復向斜,東、西兩側分別由齊岳山斷裂、方斗山斷裂夾持,發(fā)育多個圈閉,緊鄰湘鄂西烴源中心,具備較好的油氣聚集條件,為勘探突破有利目標區(qū)。
1)四川盆地龍王廟期由緩坡臺地向鑲邊臺地演化,古地理格局北西高南東低,依次發(fā)育濱岸相、局限臺地相、開闊臺地相、臺地邊緣相和斜坡—盆地相。
2)發(fā)育磨溪—通南巴潮間淺灘、綦江—利川障壁淺灘、花垣—恩施和城口—鎮(zhèn)巴臺緣淺灘3類有利相帶,儲層受高能灘相和不整合面共同控制。
3)盆地內發(fā)育磨溪—通南巴和綦江—利川兩個有利帶,呈北東南西向展布,預測川北通南巴馬路背為淺灘相儲層發(fā)育區(qū),目前已部署預探井,有待實鉆證實。
[1]杜金虎,鄒才能,徐春春,等.川中古隆起龍王廟組特大型氣田戰(zhàn)略發(fā)現與理論技術創(chuàng)新[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4(3):268-277.
[2]冉隆輝,謝姚祥,戴彈申.四川盆地東南部寒武系含氣前景新認識[J].天然氣工業(yè),2008,28(5):5-9.
[3]李亞林,巫芙蓉,劉定錦,等.樂山—龍女寺古隆起龍王廟組儲層分布規(guī)律及勘探前景[J].天然氣工業(yè),2014,34(3):61-66.
[4]張滿郎,謝增業(yè),李熙喆,等.四川盆地寒武紀巖相古地理特征[J].沉積學報,2010,28(1):128-139.
[5]姚根順,周進高,鄒偉宏,等.四川盆地下寒武統龍王廟組顆粒灘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J].海相油氣地質,2013,18(4):1-8.
[6]馬志鑫,劉偉,張萬平,等.碳酸鹽巖緩坡向鑲邊臺地的轉化:以黔東麻江地區(qū)下寒武統清虛洞組為例[J].地質科技情報,2013,31(4):43-49.
[7]趙文智,沈安江,周進高,等.礁灘儲集層類型、特征、成因及勘探意義:以塔里木和四川盆地為例[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4(3):257-267.
[8]余寬宏,金振奎,董曉東,等.揚子地臺北緣寒武紀同沉積斷裂控制的斜坡沉積特征[J].古地理學報,2013,15(3):401-412.
[9]牛曉燕,李建明,李冬冬.中揚子西部地區(qū)石龍洞組古巖溶儲層控制因素分析[J].石油儀器,2010,24(2):69-72.
[10]鄭榮才,曾允孚.湘西漁塘早寒武世生物礁沉積相特征[J].沉積學報,1988,6(2):61-67.
[11]曾允孚,鄭榮才.湘西鳳凰長坪清虛洞期碳酸鹽重力流沉積及深水蒸發(fā)巖[J].成都地質學院學報,1984(4):13-21.
[12]尹柯惟,劉樹根,宋金民,等.川北南江地區(qū)中下寒武統混積特征研究[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4,8(6):5-8.
[13]鄒才能,杜金虎,徐春春,等.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氣田形成分布、資源潛力及勘探發(fā)現[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4(3):278-293.
[14]陳旭,徐均濤,成漢鈞,等.論漢南古陸及大巴山隆起[J].地層學雜志,1990(2):81-116.
(編輯:盧櫟羽)
B
2095-1132(2015)06-0005-04
10.3969/j.issn.2095-1132.2015.06.002
修訂回稿日期:2015-11-12
中國石化科技項目(P14014);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5-003-003)。
朱祥(1982-),工程師,從事四川盆地石油勘探綜合地質研究工作。E-mail:zhux.ktnf@sinop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