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紅英
(資中縣中醫(yī)院,四川 內(nèi)江 641200)
?
中藥成方制劑配伍應用及療效探討
詹紅英
(資中縣中醫(yī)院,四川 內(nèi)江 641200)
中藥成方制劑以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為指導,根據(jù)經(jīng)驗處方、固定處方選擇配伍用藥。藥物組方的作用機制會直接影響其臨床療效,中藥材質(zhì)量與加工炮制均會影響組方制劑的療效。中藥最初用藥為單一用藥,當患者病情復雜時,單味用藥難以奏效,因此,將多種中藥進行成方制劑組合。實際應用中藥物療效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中藥成方制劑的配伍合理應用及臨床療效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組方用藥提供更準確的依據(jù)。
中藥制方制劑;配伍合理;療效
在臨床應用中,中藥成方制劑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思想,通過辨證用藥發(fā)揮最佳療效,保證用藥的準確性。因此,臨床上應了解中藥組方與藥物配伍特點,用藥用量準確,合理配伍[1]。
中藥成方中藥材品種會影響中藥成方制劑的臨床療效。其中,某些中藥材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使中藥成方制劑用藥準確性受到影響;某些貴重中藥材真?zhèn)纬霈F(xiàn)混淆,同種藥材性狀相同或相似,其藥效截然不同;某些地區(qū)用藥習慣未統(tǒng)一,例如淮南地區(qū)習慣用柴胡地上部分,淮北則喜用根部用藥,而藥典則規(guī)定柴胡用藥為傘形科柴胡、狹葉柴胡干燥根。中藥材質(zhì)量會受遺傳、基因等因素影響,在栽培時以質(zhì)量為第一要素,其次考慮產(chǎn)量,多數(shù)中藥材栽培由不同類別組成,不同類型植物學質(zhì)量或產(chǎn)量差異明顯。因此,提高優(yōu)良中藥材資源育種研究工作,有助于中藥用藥質(zhì)量得到保證[2]。
最早開始使用中西藥配伍的是近代張錫純,提出了石膏阿司匹林湯。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里明確記載了中藥石膏與西藥阿司匹林配伍的應用效果,可使內(nèi)郁熱由表解散,中西藥配伍相得益彰。
香連丸和廣譜抗菌藥甲氧芐啶可聯(lián)合應用,有效提高抗菌活性。復方丹參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聯(lián)合應用,能提高心肌梗死搶救的成功率。中藥參附注射液和阿拉明等升壓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提高降壓藥物的效果,也能降低患者對升壓藥物的過度依賴。丹參可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提高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強心臟的收縮功能。患者若在應用阿拉明等藥物無法維持血壓時發(fā)生休克,可配合參附注射液使用,快速平穩(wěn)患者血壓,停止使用升壓藥后,也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提前使用參附注射液,患者停止使用升壓藥,可較好地保持血壓穩(wěn)定。生脈散與丹參注射液、莨菪堿等藥物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患者病態(tài)的竇房結綜合征,提高患者心率,改善患者血液循環(huán),緩解患者心臟缺血、缺氧等情況,實現(xiàn)標本兼治。十全大補丸與杞菊地黃丸等藥物配伍應用,可降低放化療后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免疫力。補中益氣湯與六味地黃丸配伍應用,可延長胃癌患者的生存期[3]。
中藥成方制劑中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組方配伍應用,可擴大治療范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例如臨床中牛黃解毒丸與清胃黃連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胃熱牙痛及口臭咽痛,提高臨床療效。牛黃解毒丸與導赤丸配伍,可有效治療心火舌腫或尿赤等疾病。養(yǎng)陰清肺糖漿與清音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肺陰虛造成的聲音嘶啞。防風通圣丸與連翹敗毒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臨床效果大大提高。得生丸與舒肝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肝郁氣滯導致的閉經(jīng),臨床效果理想。四神丸與理中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五更瀉[4]。乳癖消與舒肝和胃丸或逍遙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乳癖,明顯提高臨床療效。
不同中藥成方制劑有著不同的功能,但經(jīng)過配伍應用后,可起到互相補充的效果,提高臨床療效,還可兼治其他病癥。例如知柏地黃丸與腦立清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陰虛型高血壓,也能治療陽亢型高血壓。杞菊地黃丸與逍遙丸配伍應用后,可有效治療肝腎陰虛型的慢性及遷延性肝炎。香連丸與附子理中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寒熱互結造成的嘔吐及瀉泄等疾病。知柏地黃丸與鎖陽固精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女性的濕熱帶下等疾病。大金丹與磁朱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失眠癥。銀翹解毒丸與山楂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小兒風熱感冒、食積等疾病?;粝阏龤馔枧c保和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外感暑濕及內(nèi)傷飲食重癥。附子理中丸與六合定中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受寒腹痛、腹瀉等疾病。牛黃清心丸與磁朱丸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高血壓、頭暈、失眠等疾病。八珍益母丸與伍香砂枳術配伍應用,可有效治療氣血不足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疾病[5]。
中藥成方制劑與中藥湯劑配伍應用方法有以下幾種:中藥成方制劑與湯藥同服,或與湯藥交替服用。例如患者服用安宮牛黃丸可同時服用清熱解毒涼血湯劑,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在服用逍遙丸時可送服二仙湯,具有調(diào)攝沖任與疏肝解郁的效果。藥引可將藥力快速引導至疾病所處經(jīng)絡或臟腑,明顯增強藥效。常用藥引包括:大棗、生姜、紅糖、蔥白、蜂蜜、竹葉等,其中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寧神的作用,臨床多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或中氣不足患者,經(jīng)藥物配伍可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效果;生姜有解表止咳、溫中散寒的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可用生姜水煎服。同樣病癥的中藥成方制劑可選擇九味羌活丸或者理中丸等,配合藥引服用,可起到引藥歸經(jīng)的目的,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等成方制劑多以蜂蜜調(diào)水送服,養(yǎng)心安神類藥物方劑多選擇酸棗仁煎湯送服,補益脾胃類方劑多應用竹葉煎湯送服。因此,藥引可促使方劑發(fā)揮更好的藥效,提高藥物臨床療效。
藥物治療也會受其毒副作用的影響,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多可克服該問題,使藥物發(fā)揮理想效果,減少毒副作用。例如,為避免放化療后的毒副作用、撤停激素應用后的反彈情況,中藥服用可避免胃腸道產(chǎn)生的副作用。中西藥配伍應用會破壞部分藥物有效成分,如黃連上清丸和乳酶配伍應用,會導致乳酸桿菌失去活性,造成藥物失效,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采用辨證施治方法,兩種及以上中藥制劑合理配伍應用,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降低藥物毒副作用。因此,中藥成方制劑配伍合理應用,可促使藥物組方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1] 孔丹.試述中藥及中藥制劑與西藥合用在臨床上的配伍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4,12(1):2292-2293.
[2] 刁秋艷.中成藥配伍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藥,2010,23(4):602-603.
[3] 馬娟.中藥制劑的安全及合理使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3,6(6C):41.
[4] 李連達.正確認識中藥不良反應,努力提高中藥質(zhì)量、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國中藥雜志,2011,17(14):169-171.
[5] 張曉梅,倪文.加強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C].全國藥品不良反應與臨床安全用藥學術會議暨首屆上海藥物流行病學與臨床合理用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9:163-164.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5-06-26
詹紅英(1975-),女,四川省資中縣中醫(yī)院主管中藥師,研究方向為中藥成方制劑配伍應用及療效。
R286
A
1673-2197(2015)22-0139-02
10.11954/ytctyy.20152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