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泓,張其成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學院,北京 100029;2.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北京 100043)
《黃帝內經》的自然觀主要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天地萬物整體衡動,協(xié)調運行,生生不息,周而復始。最能體現(xiàn)《黃帝內經》自然觀的莫過于陰陽五行學說及五運六氣學說,此兩種學說蘊含著豐富的“應時”思想。正是在此基礎上,一個“四時五藏陰陽”(《素問·經脈別論》)為核心,“五運更始,上應天期”(《素問·氣交變大論》)的宇宙生命巨系統(tǒng)才得以構建。
陰陽之本義是明暗。陰,《說文解字》解為:“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标?,《說文解字》解為:“高明也?!北M管“水之南、山之北”是一個方位概念,但明暗之形成與變化實源于太陽的運動,屬于時間范疇?!渡袝x》云:“盤庚……晝參日景,夜考極星,以至相其陰陽?!毕妊詴円苟笱躁庩?,時間是陰陽的首要內涵之一[1]。哲學意義的陰陽概念據《國語·周語》記載出現(xiàn)于西周末年,具體是指陰陽二氣?!兑讉鳌分须m無陰陽二字,但通過卦爻符號的變化反映了陰陽變易的觀念,發(fā)揮了陰陽的屬性涵義,即《莊子·天下》所說的“易以道陰陽”。
天地萬物之所以有生長收藏的四時現(xiàn)象,皆出于陰陽二氣升降離合的變化,所謂“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保ā豆茏印こ笋R》)“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畢上,故萬物長;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冬者,陰氣畢下,故萬物藏。故春夏生長,秋冬收藏,四時之節(jié)也?!保ā豆茏印ば蝿萁狻罚┩瑯?,陰陽的動態(tài)變化也正是在“時”的變化中得以呈現(xiàn)?!笆枪剃庩栒撸斓刂罄硪?;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保ā豆茏印に臅r》)“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保ā肚f子·知北游》)“四時也,則曰陰陽?!保ā赌印まo過》)[2]“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保ā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保ā端貑枴へ收摗罚┕省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則以“四時陰陽”或“陰陽四時”并稱為“萬物之根本也”,“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陰陽四時作為萬物生滅變化的根本法則,逆之則生災,應之則得道。因此,從根本上來說,陰陽是一個時間范疇,言“陰陽”則“時”在其中,言“法陰陽”則“應四時”在其中。
天地間陰陽四時的轉化有著精確的節(jié)點,到時方至,應時而轉。古人通過“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周禮·考工記·匠人》)的方法記錄這些節(jié)點,《周髀算經》詳細記載了依據正午時八尺之表所產生的晷影長短以確定時令的方法。即夏至點日中晷影最短,長一尺六寸,為陽極生陰;冬至點日中晷影最長,長一丈三尺五寸,為陰極生陽。用同樣的方法,其余22個節(jié)點也可以精確測定出來,把24個節(jié)點進行連接,就構成了準確的太極陰陽圖式(圖1)??梢姡钅荏w現(xiàn)陰陽學說的太極圖不僅是一張意象圖,其還有著嚴格的時令和數(shù)字基礎,反映著精確的應時思想。
五行的內涵歷代有著不同的解釋,代表性觀點主要有:五材說(《左傳》《國語》)、五性說(《尚書·洪范》)、五德說(《尚書·甘誓》)、五類說(《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等。以上觀點除五性說可以從屬性和功能的角度解釋五行相生相克關系之外,其余學說對“金生水”“金克木”等均難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事實上,五行與四時的淵源可能更為久遠。據《史記·歷書》記載:“黃帝考定星歷,以立五行?!薄豆茏印の逍小芬噍d:“昔黃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行出自黃帝雖不可考,但五行用于“考星歷”“正天時”則明矣。遠古先民在觀象授時過程中,除懸象著明之日月外,可以用肉眼逐漸發(fā)現(xiàn)木、火、土、金、水五星有規(guī)律的運動,此即“天有五行”之由來,此五行就是指辰星、太白星、熒惑星、歲星和鎮(zhèn)星。同時,遠古先民還發(fā)現(xiàn)五星的運動與四時氣候變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故“五星不失行,則年谷豐昌”(《漢書·藝文志》)?!豆茏印の逍小匪d的五行歷遺義,將一年365日分為5個時段,以木、火、土、金、水分別統(tǒng)配,并構建了五氣流行圖,按五行相生次序依次流轉。正是以此為基礎,《黃帝內經》七篇大論深入具體地描述了五星與運氣的相關性變化。
從一氣的角度看,陰陽與五行都是氣的分化,陰陽是二氣,五行是五氣,木、火屬陽,木是氣的生發(fā)時象,火是氣的長養(yǎng)時象,故木為少陽,火為太陽;金水屬陰,金是氣的收斂時象,水是氣的閉藏時象,故金為少陰,水為太陰。土居中樞斡旋,使一氣得以周流不息。故《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曰:“心……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薄饵S帝內經》中五臟陰陽五行屬性正是依據此理而確定?!端貑枴饨蛔兇笳摗吩疲骸拔暹\終始,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因此,五行即是兩對陰陽加一個中樞(中土),應春夏秋冬而遷,如圜環(huán)之無端,五行即是陰陽的二分[4]49。
正是以五行時象作為基礎,《素問·五運行大論》構建了一個統(tǒng)攝天、地、人的“六生五在十二其三傷三勝神系”,“神系”以闡發(fā)本系內的相關特征為主,而輔以討論與其他系的相互關系[5]。正如劉長林所言:“五行系統(tǒng)模型是以春夏秋冬的遞嬗為動力和節(jié)律,形成一個循環(huán)不已的大系統(tǒng),宇宙萬物就在這個統(tǒng)一的大系統(tǒng)中生化不息。”[6]
“六氣”的概念在先秦典籍里具有多重涵義,最早是指自然氣候變化的6種現(xiàn)象:陰、陽、風、雨、晦、明。“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保ā蹲髠鳌ふ压辍罚┒肚f子·逍遙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中的“六氣”據成玄英疏引李頤的說法則指朝旦之氣(朝霞)、日中之氣(正陽)、日沒之氣(飛泉)、夜半之氣(沆瀣)、天之氣、地之氣?!豆茏印そ洹分幸灿小傲鶜狻敝?,“圣人齊滋味而時動靜,御正六氣之變,禁止聲色之淫”。尹知章注為:“六氣,即好、惡、喜、怒、哀、樂?!敝痢饵S帝內經》成書,除《靈樞·決氣》特指為人體內的精、氣、津、液、血、脈外,余篇中的“六氣”皆指風、火、熱、濕、燥、寒六種氣候的轉變。所謂“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素問·天元紀大論》)即風化厥陰、熱化少陰、火化少陽、濕化太陰、燥化陽明、寒化太陽。六氣分為歲氣、主氣和客氣三種,歲氣分為司天與在泉之氣;主氣是將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分為六個時段,四個節(jié)氣構成一氣,主氣的變化遵循嚴格的時間節(jié)律,周流不息,應時而至;客氣是指時令氣候異常變化,每年不同,如客之往來無常。因此,六氣是陰陽的三分,其中主氣為常,客氣為變,常中有變,變中有常,每年應時而至,因序而行。因此,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說是個時間性的概念[7]。
問題是四時為何要演變?yōu)閺碗s的六氣?二陰二陽發(fā)展到三陰三陽的過程中又為何要增加一陰與二陽?王玉川[7]認為:《黃帝內經》的許多篇可以用《周易》的老少陰陽說解釋。但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一些問題用二分法不能滿足理論的需要,所以一些醫(yī)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陽明”與“厥陰”,所謂“兩陽合于前,故曰陽明……兩陰交盡,故曰厥陰?!保ā鹅`樞·陰陽系日月》)漸由二分法轉變?yōu)槿址?。張其成認為,《黃帝內經》用三陰三陽劃分的依據是陰陽之氣的多少盛衰。氣的多少盛衰的不同,對生命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就用三陰三陽來表示,即“氣有多少,異用也。”(《素問·至真要大論》)三陰三陽是標記“氣”的數(shù)量、層次的符號[4]204-205。
此外,陰陽的三分較之二分更精確地呈現(xiàn)了氣的動態(tài)變化,即開、合、樞的不同?!叭栔x合,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保ā鹅`樞·根結》)依照開、合、樞的功能,三陰三陽依然可以統(tǒng)于四時:少陽應于春,為陽之漸長;太陽應于夏,為陽開陰藏;陽明應于秋,為陽之閉合;少陰亦應于秋,為陰之漸長;太陰應于冬,為陰開陽藏;厥陰亦應于春,為陰之閉合。后世《傷寒論》的三陰三陽辨證體系與此一脈相承,更為有效地指導了中醫(yī)的臨床實踐。
需要指出的是,“二”與“三”的分別以及三陰三陽的排序并不是宇宙萬物的結構分類,而是基于認識角度和思維模型的發(fā)展。“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生五,其氣三。”(《素問·生氣通天論》)可見無論是“二”“三”“五”,其根本仍在陰陽?!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指出:“陰陽者,數(shù)之可十,推之可百,數(shù)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shù),然其要一也?!?/p>
綜上,六氣是陰陽的三分,是“兼三才而兩之”(《周易·系辭上》)的結果,是“六爻之動,三極之道”(《周易·系辭上》)在中醫(yī)學領域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以時間為統(tǒng)屬的時、位、標、本的統(tǒng)一。
五行在天則為五運,“運”即是“行”,指木、火、土、金、水五個階段的相互推移。五運與六氣的結合構成“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其不僅是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學說運用于醫(yī)學領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中國科學技術史·醫(yī)學卷》),還是天地陰陽運動變化的時間坐標。該時間坐標的功用在《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被概括為“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其結構是五行、六氣、十天干、十二地支的有機組合。由此,“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素問·六微旨大論》)。
依據五行與十天干的配屬關系,可以把五運分成歲運(大運或中運)、主運與客運。歲運從值年天干推得,根據“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的規(guī)律,陽干甲、丙、戊、庚、壬為太過,陰干乙、丁、己、辛、癸為不及。歲運統(tǒng)管一年中歲氣的變化,因此可以反映一年的氣候特征、發(fā)病規(guī)律等,其輪轉是按照五行的相生次序每5年循環(huán)一周。主運的初運是木運,客運的初運即是值年的歲運。二者可以依據當年歲運、五行相生規(guī)律和五音太少相生理論推算出來。六氣是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的歲氣,每6年循環(huán)一次。如此運與氣60年而環(huán)會,周而復始,動而不息。故《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薄坝斓刂庩栒?,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huán)會?!彼^“天地之大紀,人神之同應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保ā端貑枴ち⒅即笳摗罚?/p>
現(xiàn)代物理學認為,時間不能獨立存在,只能依賴于事物和物質事件的存在而存在,時間是事物運動變化的標志[8]。五運六氣時間坐標反映了天地萬物整體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著眼于事物整體的運動變化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運動變化的整體統(tǒng)一、恒變相合的步調。該坐標集中體現(xiàn)了天人相應的思想,拓展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框架,闡釋了氣候變化與人體生命活動之間的關系。所謂“一身之氣,皆隨五運六氣興衰而無相反”(《素問玄機原病式》)。只有洞悉五運六氣的變遷規(guī)律,人體寒熱之變、疾病盛衰之情才能有所參照。
[1]程雅君.中醫(yī)整體觀的三重內涵[J].哲學研究,2009(8):59-64.
[2]墨子[M].方勇,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41.
[3]淮南子[M].陳廣忠,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104.
[4]張其成.易學與中醫(yī)[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5]劉力紅.開啟中醫(yī)之門[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31.
[6]劉長林.周易與中國象科學[J].周易研究,2003(1):42-52.
[7]王玉川.運氣探秘[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4-6.
[8]伊戈爾·諾維科夫.時間之河[M].吳王杰,陸雪瑩,閔銳,譯.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