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緣陳坦李煜樊國盛
(1西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旅游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滇池北岸大清河濕地景觀植物配置研究
肖雪緣1陳坦2李煜1樊國盛1
(1西南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旅游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大清河(肖雪緣 攝
通過對大清河濕地植物分層次的篩選,根據生態(tài)學、濕地學、植物學、美學相關理論,依據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及濕地的區(qū)域劃分,將大清河濕地劃分為深水區(qū)、淺水區(qū)、沼澤區(qū)、水邊及岸帶區(qū)和陸地區(qū)五大區(qū)域,并分層次進行相應的植物配置,提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片植、單層喬木片植、草本+挺水植物、喬木+灌木+草本6種配置模式。
植物配置;大清河濕地;景觀;滇池北岸;云南昆明
近年來,因富營養(yǎng)化引起的藍藻大量繁殖影響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題在我國日趨突出,特別是在我國多數水體已受到藻類瘋長危害的情況下(Ken-ichi?Harad?a,1996),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滇池也不例外,由于無良好水源的注入以及有限的自凈能力,滇池現成為國內“三河三湖”中治理難度最大的湖泊(李保根,2014),滇池北岸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最為嚴重,導致藻類季節(jié)性爆發(fā),如何應用濕地植物凈化滇池北岸水體并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大清河入湖河口濕地是昆明滇池湖濱的第一塊規(guī)?;娜斯竦?,位于滇池外海北部、大清河與海河入湖口之間,占地面積約1.33?hm2(王偉,2008)。通過對大清河濕地植物現狀實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清河濕地常用植物共16種,其中喬木4種,灌木4種,草本2種,挺水植物2種,浮水植物2種,沉水植物2種。喬木以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為普遍種植樹種,地被種類單一,僅白鳶尾Iris?ochroleuca及萼距花Cuphea?hookeriana,水生植物群落密度略低,挺水植物種類以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為優(yōu)勢種,浮水植物以浮萍Lemna?minor?、鳳眼蓮Eichhornia?crassipes、大薸Pistia?stratiotes為優(yōu)勢群落,還有狐尾藻Myriophyllum?verticillatum等沉水植物。
對大清河濕地中16種植物進行樣本調查,根據植物的頻度、密度、顯著度確定其在特定群落中的重要值(表1)。結果表明,目前大清河濕地重要值最高的5種植物分別是浮萍、水杉、蘆葦、萼距花、白鳶尾。
表1 大清河濕地現狀植物重要值
2.1 植物群落結構簡化
具有較高景觀價值的濕地植物目前尚未得到開發(fā)利用,尤其是對鄉(xiāng)土濕地植物利用較少,植物群落層次單一、結構簡化,造成整體景觀不夠豐富,難以滿足濕地生物多樣化需求。
2.2 植物間搭配單一
植物間搭配形式簡單,季相變化單調,陸地層常綠植物與季節(jié)性植物比例失調,蘆葦群落秋冬季枯敗景象嚴重,影響濕地的凈化效果及景觀效果。
2.3 水面景觀效果欠佳
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浮萍大量蔓延,不僅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生長,而且極大地消弱了水體的鏡面作用,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透視線(吳彩蕓,2006),不易于形成良好的湖面景觀效果(圖1)。
2.4 水生區(qū)域與岸帶割裂
濕地植物配置中常常忽略了水陸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過渡區(qū)域,在植物的篩選與配置過程中將水生區(qū)域與岸帶割裂開來,導致植物間景觀表達削弱,不利于植物景觀多樣性的營造。
根據大清河濕地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水域或陸地形式以及水深的高低,將大清河濕地劃分為深水區(qū)、淺水區(qū)、沼澤區(qū)、水邊及岸帶區(qū)和陸地區(qū)五大生態(tài)區(qū)域(圖2)。一般濕地中多數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深水區(qū);淺水區(qū)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沼澤區(qū)是景觀最豐富的區(qū)域,也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紐帶;水邊及岸帶區(qū)是濕地中水域和陸地或沼澤地的過渡帶,水深較淺,土壤濕潤,具有較好的景觀功能性;陸地區(qū)植物種類最豐富,可建立多層次的陸生植物群落。
圖1 濕地景觀現狀
圖2 生態(tài)區(qū)域規(guī)劃圖
昆明市2013年4月下發(fā)執(zhí)行的《滇池湖濱生態(tài)帶植物物種推薦名錄》中共提出212種植物,其中喬木66種、灌木37種、草本109種,以下植物均選自《名錄》推薦樹種(李自超,2013)。
表2 大清河濕地喬木植物
4.1 陸地植物的選擇
濕地景觀中陸地區(qū)域的植物主要為營造陸地空間層次及打造湖岸線景觀帶,使整個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更為穩(wěn)定,一般主要為喬灌草的搭配,在植物選擇上應具有較強的耐水濕特性,并且兼顧防風固土的功能。
選擇種類豐富的色葉或開花樹種,形成豐富的林相季相景觀(表2)。
選擇葉色常綠或者花期較長的花灌木,形成多彩的林下四季景觀,同時搭配葉形舒展的大灌木,營造出多層次的空間效果(表3)。
選擇色彩鮮艷、種類多樣的一年生及多年生草花地被,在疏林區(qū)布置花境,以形成“四季花海”的秀麗景致(表4)。
4.2 水生植物的選擇
水生植物可分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它是濕地的主要組成部分,水生植物的選擇影響濕地的凈化能力,它不但直接攝取利用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而且輸送氧氣到根區(qū),提供根區(qū)微生物生長、繁殖和降解對氧的需求(成水平,2002),同時根據水生植物與浮游藻類具有相互抑制的特性,在治理滇池富營養(yǎng)化水體的過程中水生植物的作用無可替代。
在淺水區(qū)主要配置挺水植物,不僅能夠有效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同時對氮磷及重金屬進行了去除,發(fā)達的根系對固體懸浮物(SS)也有很好的吸附與分解作用(表5)。
浮水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在水體表面釋放氧氣,在根部形成好氧反應區(qū),植物通過營養(yǎng)的吸收和后期收割去除有機物,對去除COD?和SS尤其有效(表6)。
沉水植物淹沒于水中,其對水質要求較高,對氮磷吸附作用較好,主要用于提高濕地水體質量(表7)。
表3 大清河濕地灌木植物
表4 大清河濕地草本植物
大清河濕地植物配置應建立在環(huán)境學、生態(tài)學和園林美學三者結合的基礎之上,植物的凈化功能與其生長狀況及植物間的合理搭配有著密切的關系,濕地植物生長越是良好、搭配越合理,對水質的凈化功能越強(Chorng-Bin?Hsua,2011),根據環(huán)境條件和植物群落的特征,按一定比例在空間分布和時間分布方面進行安排,不僅滿足濕地的凈化功能,也體現植物群落的景觀效果,最終形成穩(wěn)定可持續(xù)利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王圣瑞,2004)。在借鑒傳統(tǒng)植物造景手法的基礎上,根據大清河濕地的生態(tài)區(qū)域劃分和新選擇的植物種性及生態(tài)習性,將濕地植物歸納為6種基本配置模式。
5.1 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配置模式
此模式較多應用于深水區(qū),從生態(tài)學角度,將濕地的凈化功能作為主要考慮因素。多數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這一區(qū)域,去除TN、TP有相對搭配優(yōu)勢的植物為菹草、金魚藻、鳳眼蓮等,此配置模式也適宜一些水生觀賞植物生長,如睡蓮與荷花組景,通過荷花的連片種植,形成突出夏景為主題的專類園,在豎向設計上盡量疏密有致、高低錯落,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意境(吳彩蕓,2006)。
5.2 挺水植物+浮水植物配置模式
在淺水區(qū)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既可以單種群落成片種植,如睡蓮群落、香蒲群落、水生美人蕉群落等,也可采用多種水生植物群落搭配組景,多數選擇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的配置模式,如菖蒲、水生美人蕉、鳳眼蓮組景,或香蒲、燈芯草、睡蓮組景等,這些組合均能有效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繁殖,并且通過多種水生植物的交錯配置,形成層次鮮明、色彩豐富的水生植物景觀。
表5 大清河濕地挺水植物
表6 大清河濕地浮水植物
表7 大清河濕地沉水植物
5.3 挺水植物片植模式
沼澤區(qū)植被豐富,主要為沼生、濕生和挺水植物群落,可成片種植蘆葦,不僅能有效抑制藻類繁殖,秋季蘆花漫天,形成一派壯麗景象。水域部分宜配置濕生高草叢,例如香蒲、菖蒲組景,此配置方法對于去除水體中的CODcr、TP、TN具有良好的效果;還可利用水蔥、燈芯草組景,將植物點綴湖畔,形成倒影映襯、疏落有致的景象。
5.4 單層喬木片植模式
在沼澤區(qū)還可單層種植濕生喬木,如水杉、中山杉等以樹陣式單種群落種植或混交林種植,相對于種植挺水植物而言,這種配置模式對大清河濕地淤積和湖泊水體造成二次污染的隱患小,每年不必進行收割打撈,維護管理強度和成本可大幅下降,又因其樹形高大、耐水濕、抗風性強,并且能有效吸收水體中的氮、磷和有害重金屬物質,現已逐步推進滇池“草本濕地”向“木本濕地”的轉變。
5.5 草本+挺水植物配置模式
水邊及岸帶區(qū)可采用多年生草本花卉搭配挺水植物布置景觀花帶,如報春花、白鳶尾、滇百合、馬蹄蓮、燈芯草組景,或西南鳶尾、水生美人蕉、菖蒲組景,或水鳳仙、蔥蘭、水蔥組景,此模式觀賞性較強,通常作為景觀點綴使用,從而形成色彩斑斕的植物景觀特色。
5.6 喬木+灌木+草本配置模式
此模式應用于岸帶或陸地區(qū)植物配置,岸帶植物配置首先考慮植物的護坡功能,通常選用耐水性強、有防風固土作用的植物,設計時以常綠喬木為背景,前方配置色彩鮮艷的花灌草以提高其觀賞效果,可選擇的植物如頭狀四照花、香樟、木槿、杜鵑花、西南鳶尾、馬蹄蓮等;或選用形態(tài)優(yōu)美,花期景觀效果好的喬灌木沿水種植,如垂柳、藍花楹、紅花紫荊、櫻花、夾竹桃、黃花決明、云南黃素馨、萼距花等,使湖岸線條自然柔和,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觀。對于大面積的陸地區(qū),可考慮用疏林草地的形式逐漸延伸至水邊,可選擇的植物如滇樸、復羽葉欒樹、川滇榿木、夾竹桃、黃花決明、水鳳仙、蔥蘭等,此模式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營造透視空間,形成多層次的空間立體效果。
滇池是我國富營養(yǎng)化程度最為嚴重的湖泊之一,滇池湖濱帶濕地應用的水生植物應能適應富營養(yǎng)化水體,又能有效抑制滇池藻類生長,降低藍藻暴發(fā)頻率,通過吸收并利用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將其轉化為植物的營養(yǎng)成分,再經收割、打撈將污染物徹底根除。科學合理配置植物,兼顧植物造景的藝術原理,不僅可以提高濕地整體凈化效果,還可以美化濕地景觀(李潔,2013),而且對于保持濕地系統(tǒng)物種的多樣性、穩(wěn)定性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完整性也有巨大的功效,濕地植物配置應做到最大限度的優(yōu)化植物群落景觀,將濕地生態(tài)功能與景觀功能恰到好處的融合,達到恢復滇池原貌的理想效果。
成水平,吳振斌,況琪軍.2002.人工濕地植物研究[J].湖泊科學,14(2):179-184
洪喻,胡洪營.2 0 0 9.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研究與應用[J].科學通報,54(3):287-293
李保根,李林,潘珉,等.2 0 1 4.滇池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成因格局特征與分區(qū)分布恢復策略[J].湖泊科學,26(4):485-469
李潔,崔麗娟,李偉,等.2 0 1 3.兼顧景觀功能的人工濕地植物配置模式討論[J].濕地科學與管理,(3):10-13.
李自超.2013.滇池周邊將種212種適種植物云南本土植物占7成[EB/OL].(2013-04-01)[2014-09-30]http:// yn.yunnan.cn/html/2013-04/01/ content_2675344.htm
王偉,梁啟斌.2008.人工濕地在云南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控制中的應用[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7(3):32-35
王圣瑞,年躍剛,侯文華,等.2 0 0 4.人工濕地植物的選擇[J].湖泊科學,16(1):91-96
吳彩蕓,夏宜平.2006.杭州園林水景的水生植物調查及其配置應用[J].中國園林,22(1):83-88
Chorng-Bin Hsua.Hwey-Lian Hsiehb. Lei Yangc.et al.2011.Biodiversity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J].Ecological Engineering, 37(10):1533–1545
Ken-ichi Harada,Motoji Oschikata,Hideaki Uchide, et al. 1996.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the drinking water of Haimen City, China. Natural Toxinx (4):277-283
Plant Configuration of Daqing River Wetland Landscape in the North Shore of Dianchi Lake
XIAO Xue-Yuan1CHEN Tan2LI Yu1FAN Guo-Sheng1
(1 Facul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2 Faculty of Eco-tourism,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Plants were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layers of plants in Daqing River wetland in the north shore of Dianchi Lake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ecology, wetland science, botany, aesthetics. Based on ecological habits of the plants and zonation of the wetland, the Daqing River wetland is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including deep water area, shallow water area, marsh area, waters and coast area, land area. Six layer-based plant configuration models were proposed : emergent plants + floating plants + submerged plants, emergent plants + floating plants, blocks of emergent plants, single layer blocks of arbor trees, herbs + emergent plants, arbor + shrub + herb.
Plant configuration; Wetland landscape; Daqing River; Dianchi Lake; Kunming
10.3969/j.issn.1673-3290.2015.01.02
2014-11-20
肖雪緣(1991-),女,湖北十堰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E-mail:172275 219@qq.com
樊國盛(1963-),男,江西人,教授,主要從事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E-mail:2749555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