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利
(淮北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安徽 淮北235000)
中國與印度雖有高山瀚海之隔,但自古以來文化交往卻源遠流長。就體育文明而言,印度有享譽世界的瑜伽,中國則有自成一體的導引術(shù)。瑜伽起源于古印度,其原典《瑜伽經(jīng)》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學界尚無定論,“大抵認同是由缽顛門者梨(Patanjali)編纂而成,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而現(xiàn)存《瑜伽經(jīng)》則大約在公元四五世紀成型”[1]。導引術(shù)起源于中國先秦,而據(jù)《引書》和《導引圖》等考古資料證實,其于公元前2世紀早期已被著之于書帛。自西漢張騫通西域之后,古代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文化貿(mào)易往來漸趨頻繁,尤其是隋唐時期,中印之間的交往更是達到一個高峰。既然如此,瑜伽與導引術(shù),這兩種類似的體育文明成果間是否也有過交集或碰撞?對此,體育學界大多予以肯定。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受瑜伽于世界范圍內(nèi)盛行的推動,出現(xiàn)了對古印度瑜伽對外傳播和影響夸大的學術(shù)傾向,并進而形成了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曾受古代印度瑜伽影響的學說。該學說的先導是中國古代導引功法“天竺國按摩”和“婆羅門導引法”為印度婆羅門教或佛教功法說。其“始作俑者”應為郭希汾。郭希汾在其民國初年出版的《中國體育史》之“達摩之十八手”部分中曾講:“予按印度婆羅門教徒有按摩十八勢、婆羅門導引法十二法,以一定之時間行之,其結(jié)果有身體強健之征驗,則達摩之十八手,或即按摩法、導引法之變相歟?!保?]此語中的“按摩十八勢”,即指孫思邈《千金要方》載錄的“天竺國按摩”十八勢,而“婆羅門導引法十二法”則指晚于“天竺國按摩”的、在《攝生纂錄》《遵生八箋》等文獻中載錄的“婆羅門導引法”??梢姡7谡J為這兩種導引按摩法來自印度,且為印度婆羅門教的功法。其后,著名體育史家唐豪先生首先因襲了郭氏的觀點,他曾講:“生于隋初的大醫(yī)家孫思邈,在他的遺著《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十二養(yǎng)性篇里,還保存著印度傳來的‘婆羅門十八勢’?!保?]二十多年后,這類說法中的婆羅門教則被代之以佛教,演變成了“天竺國按摩”十八勢為印度佛教導引按摩說。
以“天竺國按摩”和“婆羅門導引法”為印度婆羅門教或佛教功法說為先導,自1990年代,體育學界又形成了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受古印度瑜伽影響的學說。該學說最典型的闡述是陳麗霞和史兵等在其《瑜伽的中國化進程研究》[4]一文中的論述:“自西漢以來,印度教的瑜伽行派開始傳入我國,南北朝時期流行的“易筋經(jīng)”、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流行的“婆羅門導引法”均是受瑜伽的影響而形成的?!痹搶W說雖振振有詞,但細究起來是需大可懷疑的。對此,有的體育學著作中已敏銳地感覺到了問題的存在,如王亞瓊等著《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中就講:“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以‘天竺’、‘婆羅門’為名的一些導引術(shù),表明了導引術(shù)與古印度瑜伽術(shù)在某種程度上的結(jié)合。但細究這些功法,除個別以外,大多是中國傳統(tǒng)的導引術(shù)式,只是冠以外國或佛教名稱而已?!保?]此處,作者雖然承認導引術(shù)與古印度瑜伽有某種程度的結(jié)合,但又認為所謂“天竺按摩法”“婆羅門導引法”僅是冠以外國或佛教之名而已,大部分實質(zhì)內(nèi)容并非外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解開“易筋經(jīng)”“天竺按摩法”和“婆羅門導引法”的“身世之謎”,是驗證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受古印度瑜伽影響學說是否成立的關(guān)鍵。
陳麗霞和史兵等在《瑜伽的中國化進程研究》一文中不僅提出了南北朝時流行的“易筋經(jīng)”是受印度瑜伽影響而形成的觀點,而且還作了如下論證。
《易筋經(jīng)》傳授的功法,大致可以分為練形、練氣、練意,這與印度古典瑜伽提出的“八支行法”即內(nèi)修、外修、調(diào)息、練意大體相似。如果把《易筋經(jīng)》十二勢與印度瑜伽相比較,可以看出:在運氣與身體姿勢方面有些相似,如“到(應為‘倒’)拽九牛尾”與瑜伽“牛頭功”,“韋馱獻杵”與“勇士功”,“出爪亮翅”與“孔雀功”等都很相似。[4]
細究此論證,不僅存在對印度古典瑜伽“八支行法”的認識和表述不夠準確的問題,也有與易筋經(jīng)之功法隨意附會之嫌疑。對瑜伽“八支行法”的翻譯有多種,有的譯作“持戒、精進、坐法、調(diào)息、攝心、專注、冥想和三昧”[6],有的譯作“禁制、勸制、坐法、調(diào)息、制感、執(zhí)持、禪定、三昧”[7]等,一般沒有“內(nèi)修、外修、練意”之類譯法。此類譯法太過于附會中國式功法,有失古典瑜伽“八支行法”之本義。
退一步講,暫且不論“易筋經(jīng)”是否曾受過印度瑜伽的影響,就上文所引該學說中的“南北朝時期流行的‘易筋經(jīng)’”之語而言,顯然,此語背后的根據(jù)是相信“易筋經(jīng)”功法或《易筋經(jīng)》一書的達摩創(chuàng)始說,而此創(chuàng)始說早已被清代學者凌延堪,民國學者徐哲東、唐豪以及當代學者周偉良等質(zhì)疑并否定掉了。尤其是周偉良對《易筋經(jīng)》一書之版本流傳、內(nèi)容增演等考證尤為精詳。按照他的觀點,目前《易筋經(jīng)》一書的現(xiàn)存最早的版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部所藏的明代抄本“西諦本《易筋經(jīng)經(jīng)義》”,而人們常言的“易筋經(jīng)十二勢”最早見于清道光年間出版的“來章氏輯本《易筋經(jīng)》”[8]。由此,“南北朝時期流行的‘易筋經(jīng)’”的提法不僅是輕率的,也是無視近代以來關(guān)于“易筋經(jīng)”研究重要成果的表現(xiàn),而南北朝時流行的“易筋經(jīng)”是受印度瑜伽影響而形成的說法也更是子虛烏有,殊難成立。
據(jù)現(xiàn)存文獻證實,“婆羅門導引法”最早見于唐代王仲丘(邱)的《攝生纂錄》,后來被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載錄。此導引功法雖冠以“婆羅門”的名號,卻不一定與印度或瑜伽有關(guān),而與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關(guān)系確切。請看下頁表1。
由表1可知,“婆羅門導引法”中共有導引術(shù)式12節(jié),其中有8節(jié)能在“天竺國按摩”中找到相同或近似者,可見它們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攝生纂錄》的作者是王仲丘(名冰,字仲丘),宋代陳振孫認為他是唐“寶應中人”[11]?!皩殤睘樘拼诶钤ツ晏?,為公歷762~763年?!秱浼鼻Ы鹨健窞椤皩O思邈著于晚年,時在初唐”[12],要早于王仲丘著《攝生纂錄》至少百余年。由此推論,《攝生纂錄》中的“婆羅門導引法”肯定是既以《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為藍本,又秉承“天竺國按摩”中“此是婆羅門法”一語之意指,順便將其新創(chuàng)功法命名為“婆羅門導引法”。當然,完成此事的人應該是王仲丘本人,因為他曾在注釋《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的序言中自稱“弱齡慕道,夙好養(yǎng)生”[13],所以創(chuàng)編此導引功法也在情理之中。
總之,“婆羅門導引法”應該是唐代王仲丘以“天竺國按摩”為基礎(chǔ),編排和重新命名而成的。如果細究其功法內(nèi)容,不僅其術(shù)式名稱中的“龍”“龜”“鸞”“麟”“鳳凰”和“仙人”等名詞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而且每個術(shù)式的動作特征也與中國本土的導引術(shù)式相符,所以看不出有受印度瑜伽影響的信息。
表1:“婆羅門導引法”與“天竺國按摩”中相同或相近的導引術(shù)式一覽表
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受古印度瑜伽影響學說認為,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是自印度傳入的,或是吸收了印度瑜伽的某些術(shù)式。這一論斷全是依據(jù)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此是婆羅門法”[10]481之語作出的,除此之外,再無其它更具體的證明。僅憑孫思邈的一己之說,即下此論斷,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所以有必要對“天竺國按摩”中的具體功法之來源考證后,再下論斷也不遲。對此,有的學者已發(fā)現(xiàn),“天竺國按摩”中的功法是來自東晉道林的《太清道林攝生論》[14]。表2 是將此二者中的導引術(shù)式進行的對比。
表2:《備急千金要方》之“天竺國按摩”與《太清道林攝生論》之“按摩法”中相同或相近的導引術(shù)式一覽表
通過上表可知,《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與《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都有18個導引術(shù)式,其中,兩者相對應的第1、6、7、9、11、16式的文字表述完全相同,而對應的第2、4、5、8、10、12、17、18式的文字表述略有差異,只有對應的第3、13、14、15式的文字差異稍大些,但它們的動作本質(zhì)仍然是相同的,其中的差異應該是在傳抄時有意無意間產(chǎn)生的。兩者導引術(shù)式的相似性,證明兩者間存在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有學者考證,《太清道林攝生論》為東晉道士道林著作之殘卷[16],而孫思邈編著《備急千金要方》是在晚于東晉200年左右的唐代,那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則應是源于《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其實,除“天竺國按摩”外,《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直接以“道林養(yǎng)性第二”為標題,轉(zhuǎn)錄了《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其它一些內(nèi)容。由此推論,《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肯定是直接以《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為源頭的。
上文已提到,《太清道林攝生論》為東晉道士道林作品之殘卷,受佛教或瑜伽文化影響的可能性極小。從該道書編撰的文化背景來看,東晉時以佛教為代表的印度文化雖然已在中國漢地傳播,但當時人們對其認可度還不很高,佛道之爭還較激烈,所以很難想象,作為道教徒的道林會主動吸收人們不太認可的異族文化的東西。更何況,對導引按摩之類養(yǎng)生功法而言,中國自古并不缺,可以自給自足。最重要的是,東晉時瑜伽還不一定傳到中國漢地,畢竟瑜伽與佛教不是一碼事。古印度瑜伽是一種完整的信仰修持體系,而非近代以來強調(diào)動作造型而輕視信仰修持的現(xiàn)代瑜伽可比。因此,即使古印度瑜伽獨自或借助佛教向中國有過傳播,那也不能只傳播其中所包含的導引按摩動作,而不負載其它瑜伽文化信息。的確,不僅《太清道林攝生論》之“按摩法”中沒有佛教或瑜伽文化的蛛絲馬跡,此“按摩法”之外的其它內(nèi)容也找不到它們的影子??傊梢钥隙ā短宓懒謹z生論》及其“按摩法”完全是中國本土文化的產(chǎn)物,沒有受過外來文化影響的跡象。
《太清道林攝生論》之“按摩法”緣何又在道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變成了“天竺國按摩”?這應該還是與文化背景有關(guān)。孫思邈所在的隋唐時期,佛教已十分興盛,“中國或許出現(xiàn)過崇尚古代印度文化的思想潮流,再加上人們貴遠賤近思維習慣,造成有人故意把這套本來無具體名稱的導引按摩法冠之以“天竺國”和“婆羅門”的名號”[17]。其“始作俑者”,吳志超認為正是孫思邈[18]。孫思邈他將《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轉(zhuǎn)錄到他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并更名為“道林養(yǎng)性”,而在抄錄《太清道林攝生論》之“按摩法”部分時,由于受當時文化氛圍的影響,順便將原文中的“此是神仙上法”[15]471,改為《備急千金要方》中的“此是婆羅門法”[10]481。如此,或許有利于此導引功法的傳播,卻也給后世造成了極大的誤會。
另外,在南北朝時的道書《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中有“導引十九法”[19],不僅其所含導引術(shù)式中有十八式與《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或《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大致相同,而且其說明文字中也未有“天竺國”或“婆羅門”等外來文化的信息??梢姡恕皩б欧ā被蛟S恰好來自《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或與其同源,但非來自域外。
結(jié)論
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受古印度瑜伽影響的學說以“天竺國按摩”和“婆羅門導引法”為印度婆羅門教或佛教功法之說為先導,其主要理論依據(jù)是“易筋經(jīng)”“天竺國按摩”和“婆羅門導引法”是由印度傳入或是受印度瑜伽影響的結(jié)果。但通過對此三者的考證得知:
第一,《易筋經(jīng)》一書始見于明代,后來較流行的“易筋經(jīng)十二勢”則出現(xiàn)于清道光年間,二者既非自古印度傳入,也非古印度瑜伽影響下的產(chǎn)物。
第二,《攝生纂錄》中的“婆羅門導引法”以《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等為上源,“天竺國按摩”的原形則是《太清道林攝生論》中的“按摩法”。此三者皆為中國本土的導引功法,其導引術(shù)式非自印度傳入,更沒受過瑜伽影響,只是命名方面,受古印度文化在唐代盛行的影響,被冠之以印度古稱或古教之名。
總之,中國古代導引術(shù)受古印度瑜伽影響學說的主要立論依據(jù)是靠不住的,自然該學說也很難成立。不過,以佛教為代表的古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還是不容低估的。就導引術(shù)而言,也概莫能外。從“天竺國按摩”“婆羅門導引法”的命名到“易筋經(jīng)”被假托于達摩名下,也可算作受印度佛教等文化影響的一種結(jié)果。但是,這種影響是表面的,并未觸及功法實質(zhì),所謂真理不敢越雷池一步,我們不可望文生義或牽強附會而將這種影響隨意夸大。
[1]王慕齡.印度瑜伽經(jīng)與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1.
[2]郭希汾.中國體育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12.
[3]唐豪.舊中國體育史上附會的達摩[M]//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四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58:24.
[4]陳麗霞,史兵,張西平.瑜伽的中國化進程研究[J].體育科學,2009(7).
[5]王亞瓊,楊慶辭,羅曦娟.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78-179.
[6]斯瓦米·帕拉瓦南達.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現(xiàn)在開始講解瑜伽[M].王志成,楊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35.
[7]李建欣.論印度古典瑜伽行法[M].宗教學研究,1999(4).
[8]周偉良.易筋經(jīng)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流變[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
[9]王仲丘.攝生纂錄[A]//道藏,第10冊[C].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707.
[10]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
[1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2.
[12]陳國符.太清經(jīng)考略[A]//陳國符道藏研究論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53.
[13]姚春鵬,譯注.黃帝內(nèi)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10:4.
[14]吳志超.導引養(yǎng)生論稿[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29.
[15]道林.太清道林攝生論[A]//道藏,第34冊[C].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6]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257.
[17]魏燕利.道教導引術(shù)之歷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68.
[18]吳志超.導引健身法解說[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224.
[19]無名氏.正一法文修真旨要[A]//道藏,第32冊[C].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