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們都知道,京劇、豫劇、秦腔、川劇等很多戲種中都有《王寶釧》一劇,其中有出《三擊掌》的唱段,敘述主人公與家人擊掌約誓,愿離開相府,嫁給乞丐薛平貴。這里的擊掌是盟誓時的動作,表示自己說話算數(shù),絕不反悔。這和勾手指的動作異曲同工,效果相似。
但擊掌起初并不是約誓的動作,而是一種舞蹈形式。
隨樂起舞時,舞者手舞足蹈,隨著音樂節(jié)奏來回?fù)粽苹钴S氣氛,增強效果。新疆克孜爾石窟就存有古人舞蹈時擊掌的壁畫。估計后來興起的鼓掌,便是從觀看舞蹈的貴族配合舞蹈的節(jié)奏而擊掌,演變?yōu)閾粽浦d的。
古人情緒激昂之時也常常不住擊掌,借此宣泄某種情緒。由于手掌在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后來便以擊掌表示交換掌印,鄭重地代表盟誓。
明清時期,擊掌逐漸成為盟誓時經(jīng)常使用的動作。如《三俠五義》中的展昭與白玉堂便是彼此擊掌約定比賽事宜,《聊齋志異·胡四娘》中的丫鬟們也是擊掌為誓。 (文/任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