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山,張艷,姚超,鄒大偉(.山東省泰安市氣象臺,山東泰安7000;.山東省泰安市科技服務中心,山東泰安7000)
短期氣候研究在全球變化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氣候變化對全球以及區(qū)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對短期氣候變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目前,對全球及北半球范圍的氣候變化研究較多,但對區(qū)域氣候變化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山東省氣候變化與全國氣候變化趨勢大體一致,又表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特色[1-3],因此對該地區(qū)進行區(qū)域性季節(jié)氣候特征分析十分必要。筆者在此統(tǒng)計分析了2014年12月~2015年2月泰安市的降水、氣溫和日照資料,得出2015年冬季泰安市氣候基本特征,并統(tǒng)計了2015年冬季的主要氣候事件。
降水、氣溫、日照等資料來自泰安5站(泰安、肥城、東平、寧陽、新泰)地面氣候旬(月)報。降水、氣溫、日照等歷史資料由山東省氣候中心資料室提供。氣候平均值以1981~2010年為基準。評價降水的算法標準采用中國氣象局《全國氣候影響評價》[4]的標準,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來劃分;評價氣溫的算法標準采用中國氣象局《全國氣候影響評價》[4]的標準,利用月平均氣溫距平P與標準差Q的比值來判斷氣溫是否異常。
2.1 降水量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4.4 mm,較常年同期(21.9 mm)偏多 11.4%,屬降水正常年份。降水量分布不均,2014年12月降水量為2.0 mm,較常年(7.0 mm)偏少71.4%,降水顯著偏少;2015年1月降水量為6.4 mm,較常年(5.7 mm)偏多12.3%,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多;2 月降水量為16.0 mm,較常年(9.2 mm)偏多 73.9%,降水顯著偏多。冬季寧陽降水量最多,為34.8 mm,比常年(24.2 mm)偏多 43.8%;新泰降水量 25.7 mm,較常年(23.5 mm)偏多9.4%;東平降水量 24.3 mm,較常年(20.0 mm)偏多21.5%;泰安降水量 20.2 mm,較常年(22.3 mm)偏少9.4%;肥城降水量 17.5 mm,比常年(19.8 mm)偏少11.6%,為全市降水量最少。從冬季泰安歷年(1971~2015年)降水量距平演變情況(表1)看出,2005年以來除2013年降水量異常偏多外,其他年份降水量均接近常年。
表1 1971~2015年冬季泰安平均降水量距平 mm
2.2 平均氣溫 2015年冬季全市平均氣溫1.3℃,較常年(0.4℃)偏高0.9℃;其中2014年12月平均氣溫0℃,比常年(0.6℃)偏低0.6℃;2015年1月平均氣溫0.9℃,比常年(-1.3℃)偏高2.2 ℃;2月平均氣溫3.0 ℃,比常年(1.8℃)偏高1.2℃。冬季極端最低氣溫-11.4℃,1月1日出現(xiàn)在肥城,極端最高氣溫17.4℃,2月14日出現(xiàn)在寧陽。從冬季歷年(1971~2015年)平均氣溫距平變化(表2)得知,全市冬季平均氣溫具有年代際變化,1990年以前以負距平為主,1991年開始,平均氣溫振蕩上升,以正距平為主,從2011年開始連續(xù)3年冬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2014、2015年氣溫距平又出現(xiàn)反彈。
表2 1971~2015年冬季泰安平均氣溫距平 ℃
2.3 日照時數(shù) 2015年冬季全市平均日照時數(shù)487.5 h,比常年(468.2 h)偏多19.3 h。肥城日照時數(shù)最多,為567.2 h,比常年(456.6 h)偏多110.6 h,其次是泰安 528.5 h,比常年(501.8 h)偏多 26.7 h,新泰 457.5 h,比常年(451.1 h)偏多6.4 h,其他2站日照時數(shù)均比常年偏少,東平日照時數(shù)457.3 h,比常年(479.4 h)偏少 22.1 h,寧陽最少,為 427.1 h,比常年(451.9 h)偏少24.8 h。從冬季歷年(1971 ~2015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距平變化(表3)得知,全市冬季平均日照時數(shù)自2005年開始除2009、2011和2015年以外均是負距平,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偏少。
2.4 冬季逐月氣候概況 2014年12月泰安市降水量顯著偏少,氣溫偏低,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偏多。全市12月平均降水量為2.0 mm,比2013年同期(無降水)偏多2.0 mm,較常年(7.0 mm)偏少 5.0 mm,偏少 71.4%,降水顯著偏少;全市 12月平均氣溫為0℃,比2013年同期(0.1℃)偏低0.1℃,較常年(0.6℃)偏低0.6℃,氣溫略偏低;月內(nèi)極端最低氣溫為-10.5℃,21日出現(xiàn)在肥城;極端最高氣溫為13.8℃,30日出現(xiàn)在東平;全市月均日照時數(shù)為182.1 h,較2013年同期(185.4 h)偏少 3.3 h,較常年(153.3 h)偏多28.8 h。
2015年1月泰安市降水正常略偏多,氣溫異常偏高,日照時數(shù)正常略偏少。全市1月平均降水量6.4 mm,比2014年同期(無降水)偏多 6.4 mm,較常年(5.7 mm)偏多 0.7 mm,降水正常略偏多;全市1月平均氣溫為0.9℃,比2014年同期(1.4 ℃)偏低0.5 ℃,較常年(-1.3 ℃)偏高2.2 ℃,屬氣溫異常偏高月份;月內(nèi)極端最低氣溫為-11.4℃,1日出現(xiàn)在肥城;極端最高氣溫為13.6℃,4日出現(xiàn)在寧陽;全市1月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49.7 h,較2014年同期(147.7 h)偏多2.0 h,較常年(157.6 h)偏少 7.9 h。
表3 1971~2015年冬季泰安平均日照時數(shù)距平 h
2015年2月泰安市降水顯著偏多,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日照時數(shù)接近常年略偏少。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6.0 mm,比2014 年同期(14.4 mm)偏多 1.6 mm,較常年(9.2 mm)偏多6.8 mm,屬于降水顯著偏多月份;2月全市平均氣溫為3.0℃,比2014年同期(1.8℃)偏高1.2℃,較常年(1.8℃)偏高1.2℃,接近常年略偏高;月內(nèi)極端最低氣溫為-10℃,9日出現(xiàn)在泰安;極端最高氣溫為17.4℃,14日出現(xiàn)在寧陽;2月全市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55.7 h,較2014年同期(121.2 h)偏多34.5 h,較常年(157.3 h)偏少1.6 h。
3.1 2014年12月大風、降溫和霧霾天氣頻發(fā) 12月15~17和31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泰安市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陣風達6~7級,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27日,肥城為-13.1℃;12月全市有4次霧霾天氣,出現(xiàn)在4、10、15、27~30日。
3.2 2015年1月溫度異常偏高 1月泰安市平均氣溫0.9℃,較常年偏高2.2℃,氣溫異常偏高,為1951年建站以來歷史同期第三位高值,僅次于2002年的1.5℃和2014年的1.4 ℃。
3.3 2015年2月降水顯著偏多 2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6.0 mm,較常年(9.2 mm)偏多74%,降水顯著偏多;2月份主要有2次降雨,分別出現(xiàn)在15~16、20~21日。2月全市有4 次霧霾天氣,出現(xiàn)在7、14 ~16、22、25 日。
4.1 氣候變化對農(nóng)事生長的影響 氣候變化是通過改變農(nóng)作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光照、熱量、水分的分配而影響其生產(chǎn)力,從而對作物生長、產(chǎn)量、農(nóng)業(yè)布局和種植制度產(chǎn)生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全球氣候變化已對我國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特別是我國北方農(nóng)業(yè)造成重大影響[5]。氣候變暖會間接導致作物減產(chǎn),預計未來100年內(nèi)華北地區(qū)冬小麥產(chǎn)量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減產(chǎn)10.1%,直接威脅我國糧食安全[6]。王建源等通過對1981~2011年山東氣候變化特征和山東省主要作物冬小麥發(fā)育期變化特征的相關性研究也表明,山東省的氣候變化導致了當?shù)囟←湹牟シN期推遲,返青期、拔節(jié)期、抽穗揚花期和成熟期提前[7]。2015年泰安冬季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多、日照時數(shù)接近常年略偏多的氣候特征使農(nóng)作物生長所需的積溫、土壤相對濕度、光照等條件較好,作物的生長期有小幅提前。
4.2 農(nóng)事建議 前期冬季冷空氣勢力較強,麥田苗情參差不齊,進入春季后,應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冷尾、暖頭)加強麥田管理,劃鋤,保墑,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同時,雨后可施有機肥和粉碎秸稈覆蓋,氣溫低于0℃時要確保麥田無明水,防止發(fā)生凍害。進入春季后風干物燥、火險等級高,要做好防火安全;春季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設施農(nóng)業(yè)、大棚蔬菜要加大保溫、除濕、防凍和防風加固管理,要適時做好春耕備播工作,備好農(nóng)藥,注意預防農(nóng)作物病蟲害的發(fā)生。
(1)2015年山東省泰安市冬季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多,日照時數(shù)接近常年略偏多。廉麗姝等研究發(fā)現(xiàn)1961~2001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有顯著的上升趨勢,增溫趨勢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季節(jié)非對稱性,冬季氣溫增幅最大;年降水量呈下降趨勢,減幅為31.7 mm/10a;不同季節(jié)降水的變化趨勢有所不同,冬季降水略有增加[8]。王紹武等分析認為20世紀以來我國氣溫變化趨勢與全球及北半球變化趨勢一致,升溫率為0.44℃/100a,且近20~30年我國氣溫上升趨勢與東亞地區(qū)一致,氣溫回升顯著[9]。陳文海等研究指出在全國的冬季氣候變化趨勢中,山東半島為暖濕氣候態(tài),即溫度上升、降水增多[10]。2015年泰安冬季氣溫小幅上升、降水小幅增多的季氣候特征符合山東省的整體氣候特征變化趨勢。
(2)2014年12月降水量顯著偏少,氣溫偏低,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偏多;2015年1月降水正常略偏多,氣溫異常偏高,日照時數(shù)正常略偏少;2月降水顯著偏多,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日照時數(shù)接近常年略偏少。
(3)2014年12月主要氣候事件是大風、降溫和霧霾天氣頻發(fā);2015年1月主要氣候事件是溫度異常偏高常偏高;2月主要氣候事件是降水顯著偏多,主要有2次降雨,出現(xiàn)在15~16、20~21日。
(4)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農(nóng)業(yè)影響重大,山東省的氣候變化導致了當?shù)囟←湶シN期推遲,返青期、拔節(jié)期、抽穗揚花期和成熟期提前,2015年泰安冬季的氣候特征利于當?shù)刈魑锷L期小幅提前。冬季結束進入春季,應加強麥田管理,防止發(fā)生凍害,注意防火安全,設施農(nóng)業(yè)、大棚要保溫、除濕、防凍和防風。適時做好春耕備播,備好農(nóng)藥,預防農(nóng)作物病蟲害。
[1]郭可彩,賈瑞麗.95年來青島氣候變化分析[G]//丁一匯.中國的氣候變化與氣候影響研究.北京:氣象出版社,1997:314-317.
[2]張國勝,于鳳英.魯西北近50年氣候變化趨勢分析[J].山東氣象,2002,22(3):22 -23.
[3]薛德強,王樹林,馮小云.濟南、青島氣溫變化的晝夜差異特征[J].山東氣象,1998,18(2):26 -29.
[4]陳紅.全國氣候影響評價[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6-16.
[5]唐國平,李秀彬,F(xiàn)ISCHER G,等.氣候變化對中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J].地理學報,2000,55(2):129 -138.
[6]張建平,趙艷霞,王春乙,等.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產(chǎn)量變化模擬[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2007,25(5):208 -213.
[7]王建源,葉文,李曼華,等.氣候變化背景下山東省冬小麥發(fā)育期的變化特征[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29(14):161 -166.
[8]廉麗姝,李為華,朱平盛.山東省近四十年氣候變化特征[J].氣象科技,2006,30(1):57 -61.
[9]王紹武,蔡靜寧,朱錦紅.中國氣候變化的研究[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2,7(2):137 -145.
[10]陳文海,柳艷香,馬柱國.中國1951~1997年氣候變化趨勢的季節(jié)特征[J].高原氣象,2002,21(3):251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