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戲劇戲劇,戲和劇,都是嬉戲娛樂的意思,他們原本是可以通用的。但北方人更喜歡劇烈的劇,南方人則更喜歡游戲的戲。
天地玄黃,五谷雜糧,男人女人,北方南方。
南方和北方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南方和北方吃的不一樣,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米就是“去皮后的作物子實”,如稻米、薏米、花生米。由此及彼,凡粒狀也都叫米,如江米、蝦米、高粱米。面本寫作一個麥字加一個丐字,也寫作知,就是麥子磨成的粉,所以粉狀的東西都叫面,如豆面、藥面、胡椒面。北方人以面食為主,甭管是吃包子、餃子、饅頭、面條、餅,都先得把麥子磨成粉再說。南方人不磨面,要磨也是磨漿,比如豆?jié){米漿。
米飯不能單吃,得有菜,所以南方得烹調(diào),功夫花在菜上。八大菜系,基本上是南方人大顯身手,沒北方人多少戲。北方廚師的用武之地在白案。那麥子磨成的粉,可以做出好多花樣來。光是條狀的,就有拉面、搟面、壓面、揪面、掛面、刀削面、撥魚子等等。南方人弄不清這么多名堂,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面”。要細分,也就是寬面細面、湯面炒面、云吞面炸醬面。
可見,活法不一樣,說法也不一樣。
說法不一樣,唱法也不一樣。北方人唱歌,南方人唱曲,叫“南曲北歌”。北方人唱的是燕趙悲歌,蒼涼激越,聲遏行云,氣吞萬里;南方人唱的是吳越小曲,玲瓏剔透,凄婉雋永,韻味無窮。歌變劇(歌?。⑶儜颍☉蚯?。所以宋元時期的戲劇,北方的叫“雜劇”,南方叫“戲文”,這就叫“北劇南戲”。
戲劇戲劇,戲和劇,都是嬉戲娛樂的意思,他們原本是可以通用的。但北方人更喜歡劇烈的劇,南方人則更喜歡游戲的戲。在這方面,南方人似乎比北方人更固執(zhí)。北方人只不過劇字用得多一點,有時也說“戲”。南方卻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前,還拒絕使用“劇”這個字。一應與戲劇有關的詞,均以“戲”字命名,如戲子、戲臺、戲園、戲班、古裝戲、時裝戲、木偶戲、文明戲。文明戲就是話劇,而電影則叫影戲。1939年,上海的報紙上開始提倡“越劇”這個名詞,可老百姓還是管它叫“紹興戲”(紹劇則叫“紹興大班”)。甚至京劇,原本也叫京戲,后來要普及國語,北方話占了上風,京戲才變成京劇。
但如果要較真,就會發(fā)現(xiàn)還是南方吃了虧。叫“劇”的都是大劇種,叫“戲”的則多半是小劇種,最有名的,也只有一個黃梅戲,其它就名不見經(jīng)傳。當然,最牛的還是秦腔,它不叫“戲”,也不叫“劇”,而叫“腔”。說起來秦腔也是有資格牛氣,京?。ㄟ€有漢劇和徽?。├锏摹捌S”;(西皮,二黃)和秦腔都有瓜葛。秦腔從襄陽傳到武昌、漢口就變成了“西皮”;傳到安徽桐城,就變成了“高撥子”;高撥子和吹腔在徽班中又演變成“二黃”。這西皮、二黃、漢調(diào)、徽調(diào),北上京城一攪和,就成京劇了。
南方和北方不一樣的地方還很多,南人睡床,北人睡炕,這叫“南床北炕”。南人坐船,北人騎馬,這叫“南船北馬”。南方人指路,總是說前后左右,北方人指路,總是說東南西北。說前后左右,是以人為坐標;說東南西北,是以物為參照,這也許可以叫“南人北物”。南北的差異為什么這么大?環(huán)境使然。南方潮濕,架床便于通風;北方寒冷,打炕可以取暖。北方多平原,平原上好跑馬;南方多水鄉(xiāng),水鄉(xiāng)里要行船。馬馳平原,視野遼闊,東南西北,一目了然;船行水鄉(xiāng),曲里拐彎,說東南西北也去不了,就只好說前后左右了。
就連打架,南方和北方都不一樣。南方人喜歡用拳,北方人喜歡用腿,叫“南拳北腿”。南方人個子小,打架的地方也小,深街小巷,擠擠巴巴,難以施展,還是用拳頭便當。北方人天高地闊,一馬平川,好漢們又一個個人高馬大,一腳飛起,能把對方踢出二三里地去,很是過癮,所以愿意在腿腳上下功夫。也所以,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關系曖昧,在南方就叫“有一手”,在北方就叫“有一腿”。
南方和北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