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于
2014年8到月19日,李銳攜新書《別拿村長不當干部》在北京開始簽售,當時的盛況也許很多人都能想到,但絕不是他能想到的。2015年8月,《爸爸去哪兒3》火熱開播,劉燁之子諾一及鄒市明之子“胖軒”一再被推上微博熱搜,而李銳村長也再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正如《爸爸去哪兒》的總導演謝滌葵對他的感慨:“咱終于咸魚翻身了?!焙芏嗳瞬恢?,李銳這場翻身仗已打了十幾年。
1998年,畢業(yè)于北廣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李銳,幸運地得到了在中央電視臺實習的機會。這樣一個知名度極高的工作單位,讓李銳每次回家都被投以肯定的目光。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北京的生活有多辛苦。彼時,李銳租住在一間地下室,冬天地下室很冷,有一次李銳買了條小金魚放在魚缸里養(yǎng),等到晚上下班回來,竟發(fā)現(xiàn)水和魚都已凍成冰坨了。有天晚上,他無意間看到了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大本營》,他突然有一個念頭,想去長沙。
1999年李銳加入了湖南衛(wèi)視,主持湖南衛(wèi)視《晚間新聞》。因為思維活躍,敢想敢做,他很快將這檔后半夜節(jié)目,做到了同類節(jié)目收視率第一。時任總理的朱镕基甚至曾致電湖南省委夸獎湖南衛(wèi)視、《晚間新聞》和主持的小伙子。然而,這檔曾與《快樂大本營》并列的招牌節(jié)目,最終卻因為與娛樂臺的宗旨相沖突而被取消。
李銳又一次面臨新的選擇,為了能夠有長遠的發(fā)展,他嘗試著用一顆做新聞的心做娛樂。但這幾乎暴露了他所有的短板,別的主持人能夠輕輕松松跟觀眾打招呼,擱在他身上,卻“擰巴出內傷”。那時他有種對人生無法交代的迷失感。
面對這樣的迷茫,他思量著好的解決方法。于是開始主持一檔全新的節(jié)目《商界驚奇》,在這個節(jié)目中所有的案例都以主持人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從說新聞到重表演,就這樣在不斷拓展新的領域中,李銳積累了充分的經驗。這些經驗,用在《爸爸去哪兒》,簡直稱得上是厚積薄發(fā)。
《爸爸去哪兒》一開播,李銳以其風趣的主持風格,親切富有彈性的個人魅力,迅速贏得了一眾“萌娃”的喜愛,使“村長”這個角色恰如其分地貫穿節(jié)目始終。如今已大紅大紫的李銳依舊保持著冷靜的思維,他感慨:“曾經以為在我的職業(yè)生涯里,《晚間新聞》就是頂點了。怎么也沒想到過了40歲,還能收獲《爸爸去哪兒》這樣一個奇跡。盡管奇跡被創(chuàng)造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有多艱難。”
扛得住磨難,才有可能換得來甘甜。李銳深諳這個道理。就像汪涵在《別拿村長不當干部》序言里的說法,主持人有一套“出鏡,出名,出書”的標準程序,如今41歲的李銳終于走到了第三步。只要繼續(xù)保持這種“厚積薄發(fā)”的勢頭,未來一定還有第四步,第五步……
【人物速寫·堅持】
堅持是一條太難走的路,很多人未能到達成功的終點,是因為輸在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上。李銳的堅持之路上,生活的窘迫和理想的受挫都成為其人生的砥礪。從嚴肅新聞主播到娛樂大咖,幾番風雨,厚積而薄發(fā),個人的風格終被肯定。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多給生活一點信心,多給成功一點等待。堅持,就是改變人生,超越自我的力量。
【人物速寫·嘗試】
人太容易把自己的手腳束縛,進而放棄努力,然后離成功越來越遠。這些束縛來自失敗的打擊,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更來自內心的那個“不可能”——誰說新聞主持人不能做娛樂節(jié)目?李銳敢于甩掉不可能,勇于用一種新的風格去挑戰(zhàn),用心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給觀眾帶來了歡樂,也收獲了個人的成功。嘗一嘗,才知雜陳百味;試一試,方曉另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