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宇強
我國對制售假劣農藥、化肥行為的相關處罰條例
文 張宇強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7條規(guī)定,生產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那么如何確定生產遭受損失的程度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一般以損失金額2萬元為起點;“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一般是指被害人因使用偽劣農藥、種子,使農田失收、減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0 萬元以上的;而“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一般是指因上述原因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0萬元以上。如果制假、售假行為未構成刑法147條規(guī)定之罪,但其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也應當依刑法第140條的規(guī)定處罰。根據(jù)銷售金額的多少,140條對量刑的設置從拘役至無期徒刑,罰金數(shù)額也隨之升高。此外,如果單位涉嫌生產、銷售假農藥、假種子,也應當承擔相應刑事責任,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147條或140條的規(guī)定處罰。
種子市場的規(guī)范,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對農村乃至全社會的穩(wěn)定意義重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對種子的經營管理進行了規(guī)范。該法第26條規(guī)定,種子經營者必須先取得種子經營許可證后,方可憑種子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或者變更營業(yè)執(zhí)照。該法第17條還規(guī)定,應當審定的農作物品種未經審定通過的,不得發(fā)布廣告、不得經營推廣。因此,對于違反《種子法》,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對于經營未經審定種子行為的處罰,主要依據(jù)《種子法》第64條的規(guī)定,即違反本法規(guī)定,經營、推廣應當審定而未經審定通過的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種子的經營、推廣,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并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