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韶
夜色漸晚,推開紅樟木窗,一陣清風(fēng)涌入,沾染海棠花香。
碩大的海棠花披上一層淡黃色的月光,半開在綠葉間。房主點亮走廊上的紅色燈籠,沏了一壺茶給我,順手將一件大褂披在我肩頭。一陣溫柔的觸感掠過我的肩頭,并伴有一縷茉莉花香,這讓我想起了已故的奶奶,她總愛在鬢間別幾朵潔白、芬芳的茉莉花。心里溫暖而哀傷。
忘了說,房主是一位慈祥的阿婆,兒女不常在身邊,老伴已不在。
阿婆交代幾句,便闔門而去。我倚著窗子,對著溫柔的月光,輕抿著茶。忽然生出想出去走走的念頭,便闔了窗,和阿婆打過招呼。阿婆從櫥柜上拿下頗舊的紙燈籠,擦拭完灰塵,點上蠟燭,遞給我,笑著說:“你們這些人,總愛這些古舊玩意兒,天也黑,拿去照吧?!?/p>
驚喜地接過,推開沉重的木門,走入麗江的夜色中。
想起一句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我緩緩地走在古老的青苔石板上,輕輕地,不帶一點聲息,靜心感受每塊石板那遙遠滄桑的故事。
遇見一座老橋,默默地立在水面之上,就著月光,低頭看著水中倒影,歲月在它身上刻滿痕跡。千古歲月,人間俗事,喜樂悲凄,人生聚散,都打它身上走過。青苔爬滿石階,原先光滑的石欄,也被蹉跎歲月磨得粗糙。
盡量放慢腳步,輕輕走過石橋,不想讓它再承受更多。手撫過凹凸的橋欄,一聲沉重的嘆息順著指間傳入心底。我望著天上的彎月,沾染一絲悲傷的情緒。
一陣清風(fēng)掠過河面,河水泛起溫柔的漣漪,清風(fēng)紛亂了我額前的劉海兒。渲染上月光的白裙,輕輕綻開,我微微旋轉(zhuǎn)裙邊,燈籠里的燭光欣喜跳動,與風(fēng)共舞。
一場歡喜與風(fēng)相遇過后,婉約的哀愁升起?;厥淄?,夜色愈濃,溫度更低了些,月亮隱進云層,光芒暗淡朦朧,地上浮起一層氤氳白霧,不覺已走了許久,便打著燈籠回去。
那首詩、那段愁,融入那淡淡的月光、那濃郁的夜色。我在心里默唱:“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本文作者系江西省貴溪市第一中學(xué)21601班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楊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