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永,文史學(xué)者,石家莊市政協(xié)原副秘書長,石家莊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出版歷史文化研究著作《留住城市的根》《石家莊歷史文化百題》《回望滹沱河》等;主編《石家莊歷史文化精華》等十?dāng)?shù)部專著。
東垣在秦末成為恒山國都城,恒山王張耳是其接納的第一個諸侯王。只是因其歷時極短,如曇花一現(xiàn),所以被人們忽略或遺忘。張耳去世后,他的葬墓在距東垣故城西南約四五華里原石家莊市郊區(qū)小沿村一帶(今石家莊市區(qū)豐收路北)。
秦漢時期,東垣(真定)城作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是由兩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是作為一級區(qū)域政區(qū)——郡的治所,即恒山(常山)郡城,二是作為諸侯分封地——諸侯國的國都。東垣(真定)作為分封王國的都城,先后經(jīng)歷了恒山國、真定國,前后共計150多年。
東垣在秦末成為恒山國都城,恒山王張耳是其接納的第一個諸侯王。只是因其歷時極短,如曇花一現(xiàn),所以被人們忽略或遺忘。
說起來,這個恒山王張耳,年輕時是個有抱負(fù)、講義氣的人。他是魏國大梁(開封)人。時值戰(zhàn)國末期,有錢有勢的公子哥兒時興養(yǎng)門客。魏公子無忌是當(dāng)時戰(zhàn)國三大名公子之一,遠(yuǎn)近的名流、閑客都慕名投到門下,張耳自然不肯在家閑居,也投到魏公子手下為門客,還沒等施展才干,就因犯事不得不逃到了外黃。
是金子在哪里都發(fā)光。在外黃,雖然人生地不熟,但他畢竟是隔著窗戶吹喇叭——名聲在外的人,有人知道他有出息,就給他牽線做月下老,成就了對他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樁姻緣,在他人生博弈的棋盤上投下了重要的棋子。
事情是這樣的。在外黃當(dāng)?shù)?,有一個大戶人家,生了一個天仙般的女兒??墒?,陰差陽錯,天仙女嫁了一個愚蠢庸碌的男人。她不甘心和這樣一個沒出息的丈夫生活下去,毅然離家,投奔自己父親昔日的一個賓客,向他述說了自己的不如意婚姻。這位賓客也是個熱心腸的人,不忍心看著一朵鮮花插在了一攤牛糞上,就決意為她重新找一個有出息的丈夫。他早有耳聞,張耳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就對她說:“你決意要嫁一個好丈夫,那就嫁給張耳吧。”女子同意了。
張耳娶了有錢的夫人,經(jīng)濟上得到資助,一下子如虎添翼,出任了外黃令,由一個流浪漢一躍而為縣太爺。這一來,他的名聲更大了,遠(yuǎn)近的賓客聞名而來。
在這些賓客中,有一個叫陳余的人,和他是老鄉(xiāng)。這陳余也不是平凡之人,是個好儒術(shù)的“白面書生”,曾經(jīng)幾次到趙國的苦陘(今石家莊市無極縣)游歷。陳余雖然年紀(jì)比張耳小,但是兩人意氣相投,到了同生死的地步。
還有一個常來常往的賓客,就是此時還是一介布衣的劉邦,有時在張耳這里一住就是幾個月,其相與之深,可見一斑。
此時,秦國已滅了魏國好幾年,聽說張耳、陳余是魏國的名士,就分別懸賞千金和500金找他們。兩人一起逃匿陳國,隱姓埋名,充當(dāng)里門守衛(wèi),掙口飯吃。
寄人籬下,免不了受人欺負(fù)。有一天,有里吏看陳余不順眼,就揚起鞭子抽了過來。陳余跳起來,要反抗。張耳急忙把陳余按住,讓他乖乖地挨揍。等那里吏打夠了,揚長而去,張耳才把陳余拉到一棵桑樹下,不但不安慰,反而責(zé)備說:“我以前是怎么和你說的,你都忘了?小不忍則亂大謀。你想把自己的性命送在這個家伙手里?”陳余這才恍然大悟,點頭,承認(rèn)張耳有理。
通過這件事的處理,可以看出張耳的過人之處。也分辨出了張耳、陳余的高下。
陳勝起兵反秦,兩人便去投奔陳勝,陳勝也早已聞聽兩人有才,很高興地接納了他們。他們進言陳勝不要急于稱王,而應(yīng)急速向西進軍,訪立六國后裔作為反秦的黨援。但是,陳勝聽不進他們的勸阻,還是執(zhí)意自立為王。陳勝分兵西進時,陳余又建議說:“臣曾經(jīng)游歷趙地,知道那里的豪杰,熟悉地形,愿請奇兵北略趙地。”這一回,陳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公元前209年8月,陳勝命親信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撥給3000人馬,進軍趙地,很快平定了趙地。
張耳、陳余眼見陳勝不是可保之主,就鼓動武臣自立為趙王。武臣接受了建議,做了趙王,任命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拒絕隨陳勝入關(guān),而是派韓廣北略燕地,派李良北略恒山,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范圍。
不久,李良反叛,率部突襲邯鄲,殺了趙王武臣及左丞相邵騷。多虧了張耳、陳余人緣好,耳目多,得到事變消息,及時逃出邯鄲,收拾殘部,竟也收攏起幾萬人,為安定人心,立六國時趙王的后人趙歇為趙王,住在信都(今邢臺市)。
李良?xì)w降了秦將章邯,引導(dǎo)秦軍一路殺來。秦兵攻破邯鄲,張耳和趙王歇退守巨鹿。秦兵又追蹤而來,將巨鹿團團圍困。這時,陳余北上恒山郡,收集恒山數(shù)萬人馬,駐扎在巨鹿北。秦兵加緊攻打巨鹿。趙歇、張耳困守孤城,形勢危急,張耳多次請陳余率恒山兵向秦軍進攻。而陳余顧慮秦兵勢眾,自己不是秦軍的對手,一直不敢出兵。
張耳十分惱火,就派部將張魘、陳澤潛出城外,捎話給陳余,責(zé)備道:“本來,你我是刎頸之交的朋友,現(xiàn)在趙王和我張耳困在城中,早晚且死,而你擁兵數(shù)萬,不肯相救,這也算是生死之交?如果你信守諾言,為什么不殺向秦軍,讓我們一起赴死呢?何況出戰(zhàn)就未必一定會死,還有幾分獲勝的希望呢?!标愑嘀坏门沙?000人馬,讓張魘、陳澤率領(lǐng)與秦軍交戰(zhàn),結(jié)果全軍覆沒,兩將也戰(zhàn)死沙場。
這樣僵持了幾個月, 張耳看指望不上陳余,急忙派遣使者向楚、齊、魏、燕等反秦武裝求救。在項羽帶領(lǐng)下,各路諸侯武裝打退秦軍,解了巨鹿之圍。
趙王歇和張耳出來向各諸侯致謝。張耳責(zé)備陳余見死不救。陳余申辯,張耳并不相信,陳余賭氣解下印信,扔給張耳:不當(dāng)這個將軍了。張耳一愣,責(zé)備歸責(zé)備,他并沒有收陳余將軍印信的打算。陳余起身如廁,身邊人乘機對張耳說:這是上天賜給你的機會,陳將軍把印信交給你,你不要,這是違背天意。還是順應(yīng)天意,收下吧!張耳茅塞頓開,抓過陳余的印信佩在自己身上。陳余從廁所歸來,見張耳連一聲辭讓都沒有,就不客氣地收了印信,非常不滿,氣沖沖地走了。張耳收服了陳余的部下。張耳、陳余這一對生死之交就此決裂。
趙王歇仍舊住在信都,張耳隨項羽入關(guān)征戰(zhàn)。公元前206年2月,項羽立楚懷王為義帝,大封諸侯王。張耳平時交游廣,人緣好,很多人在項羽面前替他說好話。項羽也曾聽聞張耳賢能,就從趙地分割出一塊,封給張耳,是為恒山國,治所開始在東垣,后移至襄國(今邢臺)。將趙王歇改為代王。在眾人的勸說下,項羽也給陳余封了塊地盤,把南皮附近三縣封給陳余,為南皮侯。
一個是王爺,一個是侯爺,高下立見。張耳高高興興到東垣就國去了。陳余“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越想越氣。他抱怨項羽處事不公,更嫉恨張耳為王,自己只混了個侯爺,曾經(jīng)“相與為刎頸交”,現(xiàn)在要“割袍斷義”了。恰好齊王田榮反叛項羽,陳余便向田榮借兵,再加上自己封地三縣的兵力,毫不念惜往日的情分,發(fā)兵突襲張耳。張耳做夢都想不到,曾經(jīng)“刎頸相交”的盟友,向他舉起了刀槍。張耳毫無防備,吃了敗仗,丟棄了自己的封國,跑到他的舊相識劉邦那里去了。
陳余得勝,自然志滿意得,從代迎回趙歇,仍舊為趙王,趙王歇投桃報李,封陳余為代王。陳余并沒有立即到代地就國,只派夏說為相國前往守代,而自己仍留在趙地,替趙王打里照外。
漢高帝二年,項羽殺死了楚懷王,劉邦聯(lián)合各諸侯征討項羽,楚漢之爭正式上演。劉邦東進擊楚,派使者見趙王歇,相邀出兵共同攻項羽。趙王歇不過是個傀儡,大權(quán)操控在陳余手里。此時的陳余還沒忘向張耳出那口惡氣,提出出兵條件:只要漢王殺了張耳,見到張耳頭顱,就從漢王,立即出兵。
這是給劉邦出了道大難題:劉邦和張耳是什么交情,于情于理,都下不了手哇??墒牵瑸榱私缴琊?,也顧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擺在了陳余面前。陳余仔細(xì)端詳,不是仇人的頭顱,還能是誰的?二話不說,立即集合隊伍,助漢攻楚。
結(jié)果,劉邦不是楚霸王項羽的對手,彭城一戰(zhàn),潰不成軍,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土崩瓦解。這時,陳余得知,張耳的腦袋還好好地長在肩膀上,原來劉邦找了一個和張耳長得一樣的替死鬼,糊弄了陳余。
陳余一氣之下,毫不猶豫選擇了叛漢。這一“叛”也就把自己“叛”上了不歸路。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在戰(zhàn)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zhàn)”中,白面將軍陳余統(tǒng)帥20萬大軍,卻因指揮無方,敗在只統(tǒng)領(lǐng)了5萬人馬的韓信、張耳手下,被斬殺在泜水上。平定燕趙,張耳立了大功。投桃報李,劉邦封張耳為趙王。
張耳去世后,葬回了他的第一個封國恒山王都東垣。張耳的葬墓在距東垣故城西南約四五華里原石家莊市郊區(qū)小沿村一帶(今石家莊市區(qū)豐收路北)。在上世紀(jì)三四十年代,這里地表仍有大土堆,高出地面約15米,方圓約200多米,突兀于一馬平川的平原地,仰望有連云之勢,俯瞰狀如磨盤,故稱云盤山。到上世紀(jì)50年代,高大的封土還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