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婷
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
傍晚的上海商城步行街,歌手張藝坐在路邊彈唱爵士調(diào)的歌曲,路人或駐足,或在街邊長凳坐下,聽罷幾曲,掏出一二十元錢,投入擺在攤位前的琴盒里。50米開外,手工藝人李雄剛正在為客人用易拉罐材料制作十二生肖,技法嫻熟。
不遠處,商場保安巡邏張望,但并不驅(qū)趕。
上海商城位處上海南京西路,是一座高端的綜合性商業(yè)貿(mào)易大樓,安保嚴格。張藝和李雄剛是這個區(qū)域僅有的兩處“小攤”,因而十分顯眼。他們得以與保安共處的“護身符”是一張“上海街頭藝人節(jié)目審核許可證”,張藝的編號是BO01,李雄剛是A006。每周除了周二、周五,晚上5點到7點,只要不下雨,上海商城前都有這樣的“合法”路演。全上海目前僅在靜安區(qū)允許街頭表演。
李雄剛是做易拉罐工藝品的老藝人。他做這行已經(jīng)17年,也有了身份和名氣,要回歸街頭,李雄剛的妻子有過顧慮,街頭賣藝總是和“乞討”“要飯”聯(lián)系在一起,上街擺攤有點白降身份的意味。但李雄剛喜歡人來人往的街頭,每次出攤,他都會帶上幾幅展示性作品,再多帶三把凳子,供客人坐下欣賞。路人好奇,同行想切磋技藝,買家想定做,他都樂意陪他們坐一會兒,聽聽對作品的意見,為創(chuàng)作打開思路。
每次陸昕一一襲黑衣站在街頭,把四個水晶頭玩弄于手掌之中時,總能吸引路人圍觀。2005年從瑞士本科畢業(yè)回國后,陸昕一一直從事魔術(shù)表演,直到2008年迷戀上水品頭。陸昕一是第一批候補成員,他的上崗證三月一換,演出必須遵循“定點、定時、定人、定事”原則,如有違規(guī)行為或隨意改變演出時間、地點、內(nèi)容,將被取消表演資格。
沒尊嚴的表演
在貓和老鼠游戲里,感觸最深的是氣球兄弟王士平和王路平。
穿著小丑服、戴著紅色假發(fā)的兄弟倆能熟練制作近三百種氣球造型,在靜安公園人氣頗高。在上海的最初幾年,兄弟倆端盤子洗菜睡天橋,做氣球表演,收入不高,但能使他們在這座城市得以體面地活著??伤麄兟殬I(yè)的起點,嚴格意義上是“非法”的。有一段時間他們一人一件專業(yè)釣魚的背心,渾身都是口袋,城管來了,把氣球往口袋里一塞,瞬間變身路人甲。
2010年世博會期間,城管抓得緊,三個月時間里,他們沒有一分錢收入,天天去河里撈魚,表面平靜,內(nèi)心煎熬。那年“十一”長假,兄弟倆狠心拿出550元攤位費,第一次參加了長風(fēng)公園的街頭集市。
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最好的一天,10元一個氣球,他們賺了3700元,11天的集市,一共賺了一萬多。王士平的最高紀錄,是一個小時吹800個氣球,“那感覺比喝醉酒都難過?!?/p>
街頭難題
作為老上海人,上海戲劇學(xué)院教授羅懷臻始終覺得,現(xiàn)在上海的街市雖然整沾大氣,但少了點煙火氣。“把街頭還給藝人,不是開創(chuàng),是返還,是還給城市應(yīng)有的風(fēng)景?!?/p>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上海已試點八個多月,很多管理經(jīng)驗需積累和提高,而可供表演的公共空間奇缺仍是最大的問題。
臺北市對街頭藝人的管理上已經(jīng)先行大陸十年。目前,臺北市一年頒發(fā)1000多張證照,每年舉行兩次公開“藝考”,通過率一般在20%以下。
6月23日,深圳市福田區(qū)給68組街頭藝人頒發(fā)了首批藝人證。他們共分三個門類,表演藝術(shù)類11個,視覺藝術(shù)類37個,創(chuàng)意工藝類20個。深圳借鑒臺北模式,通過抽簽派號決定7月份的場地分配。
深圳成為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嘗試對街頭藝人進行管理的城市,深圳的步子邁得比上海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