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珺玉
摘 要:《菊與刀》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論的指導下運用文化遙距法研究日本國民性的經典之作,本尼迪克特開門見山地指出:“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但是之類的詞語被用于描述日本人”[1]2,關于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的描寫更是貫穿全書。本文通過對本尼迪克特所寫內容的簡要梳理,重新審視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特征,認為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只是其行為的外在表現,這種“矛盾性”最終統(tǒng)一于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
關鍵詞:《菊與刀》;等級制;“情理”;恥感文化
中圖分類號:G0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3-0095-02
本尼迪克特認為,人類行為的本質要在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探究,因此對于日本國民性的研究就要求研究者“研究出這些公認的行為和判斷是如何形成日本人觀察現存事物的角度”[1]121。通觀全書,日本的國民性是等級制、“恩情”和“情理”、恥感文化三個因素共同塑造的產物。
一、《菊與刀》內容簡析
(一)深受等級制浸淫的國民性
1.戰(zhàn)爭源于對等級制的絕對信仰衍生而出的荒謬責任感。美國人認為二戰(zhàn)的根源在于軸心國的侵略,本尼迪克特的分析則讓我們洞察二戰(zhàn)源于日本人對等級制的絕對信仰。天皇的神圣性在等級制中居于最高地位,雖然事實上對皇室的忠誠與軍國主義侵略完全是兩碼事,但軍國主義者的鼓吹使日本士兵將這兩件事情合二為一。等級制觀念被日本人荒謬地由自我文化移植到了他者文化之中。日本人開始認為各國的絕對主權使世界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他們有為世界秩序奮起而戰(zhàn)的神圣責任,戰(zhàn)爭隨即爆發(fā)。
2.基于等級制的各得其所的生活常態(tài)?!案鞯闷渌笔橇私馊毡救说某霭l(fā)點,由等級制而生的不平等是日本人組織生活的準則,“各得其所”是對這種生活常態(tài)的精確概括,體現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的長子從小就習得負有責任的氣派;鞠躬意味著承認施禮者愿意被受禮者干預以及受禮者要承擔其幫助施禮者的責任;輩分、性別、年齡本身就意味著特權;規(guī)矩、特權以及特權間的界限不可褻瀆。萬事萬物“各歸其位”“各得其所”是日本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3.由信仰等級制的明治政治家們推行的明治維新。以“尊王攘夷”為號角聲的明治維新標志著近代日本的到來。等級制植根于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中,明治政治家們必須維護并強化日本國民對此全盤接受。“凡事關等級特權,日本人就會接受由此產生的所有后果,這并非因為他們同意這項政策,而是他們不贊成逾越特權之間的界限”[1]64。日本政府在推行新政時也不會采取硬性推廣方式,因為順應國民意愿也是“各得其所”的體現。
日本人將等級制奉為圭臬并將井然有序的等級社會視為理想社會。然而,日本人把深受等級制浸淫的文化向外輸出時卻遭到了慘敗,日本人并未意識到,“各得其所”只是日本本土文化的產物,并不適用于其他國家。
(二)被“恩情”和“情理”包裹的國民性
1.“恩情”重負下的歷史欠債者。“在日本,所謂‘義就是確認自己在各人相互欠債的巨大網絡中所處的地位,既包括對祖先,也包括對同時代的人”[1]68。日本人認為自己從呱呱墜地時就蒙受重恩,所以日本人不是歷史的繼承者而是歷史的欠債者,盡孝是報父母之恩,忠誠是報天皇之恩。雖然積極報恩是日本人公認的美德,然而恩卻是日本人的頸上重負,扔不得,只好扛起來。本尼迪克特在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日本人表示感謝不是明言“謝謝”,而是以“這如何得了”取而代之,這種誠惶誠恐受恩的態(tài)度是對“恩”之重負的準確揭示,因為在日本人看來,“萬難報恩于萬一”[1]71。負有恩情債,早晚總要歸還,否則便會心存不快。
2.作為動機、名譽和困境之源的“情理”?!扒槔怼卑▽ι鐣那槔砗蛯γu的情理,前者是對契約關系的履行,后者代表對名聲的珍視?!扒槔怼睙o異于日本人的行為動機,若行為發(fā)自內心便可被認為是合乎“情理”。而對名譽的情理就是要力保不受污名,這使得日本人擁有近乎神經敏感般的自我防御態(tài)度,日本人諱言別人的失誤,也避免直接競爭,甚至推崇為恢復名譽的自殺行為,只因名譽是他們的最高追求目標?!扒槔怼痹谀承r候也會成為日本人的困境,當日本人面對失敗、挫折時,對“名譽”的情理使得日本人傾向于自我折磨。
(三)追求適度感官享受和注重自我修養(yǎng)的國民性
1.不妨礙人生大事的感官享受。日本人享樂的準則是不能耽于享樂。同時,日本人認為犧牲感官享受是培養(yǎng)意志的有效途徑,比如采用沖涼水的途徑強身,不預防感冒以提高兒童身體的免疫力,甚至把絕食當作是檢測一個人堅強意志的試金石。
2.以培養(yǎng)能力和圓熟為目標的自我修養(yǎng)。日本人將自我犧牲和為他人犧牲而做的事視為互惠,自我犧牲比如孩子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訓練會使其人生變得開闊,為他人犧牲則會得到回報。因此,日本人對能力的培養(yǎng)一以貫穿著自律精神,他們力求完善自己駕馭生活的能力,而且不擅長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托詞?!皥A熟”則意味著“意志與行動之間‘絲毫無間的經驗”[1]163,以無我為基礎的像死人一樣地活著是“圓熟”的最高境界,也標志著自我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3.“旁觀自我”視角下的兒童學習。作為對成年期嚴格約束自我的補償,日本人允許幼兒和老人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不過,日本父母會堅持訓練孩子的便溺習慣和糾正孩子的姿勢,并且會常常嘲笑孩子,這兩件事會使日本兒童樹立“旁觀自我”的觀念,為追求他人的贊揚,兒童成人之后便會嚴格要求自己,力爭成為受到外界肯定的人。
二、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統(tǒng)一于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
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無處不在:“(1)愛美又黷武;(2)尚禮又好斗;(3)喜新又頑固;(4)服從又不馴”[2]。菊與刀是對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的點睛概括:菊是恬適靜美的皇室家徽,刀是堅韌黷武的武士文化,看似處于兩個極端的事物特性卻在日本人身上兼而有之。同時,充滿“矛盾性”的日本人卻能毫無精神負擔地轉變自己的行為,這著實讓人費解。本尼迪克特指出,西方人的生活世界是善惡轉換的世界,而日本人的生活世界不包括“惡的世界”,人生是一出隨時根據幕景變更行為與態(tài)度的戲,西方人眼中的“矛盾性”在日本人看來一點都不矛盾,日本人只要遵守這出戲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即可。
(一)等級制的預設最高倫理價值是天皇至上
1.投降源于對天皇的絕對忠誠。二戰(zhàn)中的日本戰(zhàn)俘這樣說:“只要天皇一聲令下,日本人即使手中只有竹竿也會毫不猶豫馬上投入戰(zhàn)斗。同樣地,只要天皇下令,也會迅速停止戰(zhàn)斗”[1]24。1945年8月15日,素來認為投降可恥的日本人坦然接受了這一行為,因為此乃天皇敕詔。日本投降以后,日本輿論對天皇無條件的忠誠與對其他人的指責形成鮮明對照,天皇至上作為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自始至終都沒有對錯之分,天皇要為重建世界秩序而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人就會奮不顧身;天皇要選擇投降,日本人便自然地改弦更張不再戰(zhàn)斗。
2.各得其所的生活常態(tài)皈依于天皇生而神圣。單從精神層面上看,把日本人對于天皇的信仰比擬成宗教皈依,并不為過。日本人以社會地位中的各得其所為信條,但這并不能使封建領主們安于其位。領主們互相嫉妒彼此的權力和封地,各自混戰(zhàn),武士們威風凜凜,隨時準備為自己的大名或將軍向敵對勢力拔劍。權力雖然在不同的封建領主之間發(fā)生更替,朝代卻從未更替。在“云上所”里居住的天皇必須是這個家族內部的人,領主和家臣沖突不斷,天皇始終神圣。
3.對天皇的義務是明治維新的大好時機。明治維新不是觀念上的革新,而是一項把日本變?yōu)閺妵膶嶋H工作。明治政治家們“尊王復古”,把天皇推上權力之巔。在對天皇的絕對義務之下,仍舊是各得其所的等級常態(tài),這使得日本政府不必像西方政府一樣考慮選民的意見,從而強有力地促進了新政的實施并且成效顯著。經由明治維新,日本國力一躍而增。
(二)“恩情”與“情理”的預設最高倫理價值是報恩與盡忠
1.為償還恩情債而報恩。日本人認為自己身受天皇、父母、老師、主人之恩,對天皇的忠誠、對父母的孝道、對老師和主人在困境時的幫助都是報恩之舉?!岸髑椤钡牧α客苿尤藗內σ愿暗貓蠖鳌H欢?,當“恩情”過重時,就會變成使受恩者難以接受的痛苦。本尼迪克特在書中描述了一個失去妻子的男人,他為了孩子不再續(xù)弦,子女反而因為意識到父親如此巨大的“恩情”之后反感父親。不過,日本人雖然對“恩情”的反應矛盾而復雜,但報恩仍是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倘若暫時無法報恩,社會道德要求日本人至少要心懷愧疚。
2.“情理”不可違,“忠”更勝一籌。日本人認為對名分的“情理”不屬于“恩情”的范疇,而只是保護自己榮譽的問題,必要時可以以牙還牙,采取報復或者自殺維護自身名聲都未嘗不可。不過,在“情理”與“忠”出現矛盾時,盡忠成為最高倫理價值。日本的民族史詩《四十七士》講述的故事如下:四十七士為完成其主人淺野侯對“名分的情理”的義務,決定向主人的敵人吉良侯復仇。為達到使吉良侯放松警惕的目的,他們矢口否認復仇計劃,有的縱情聲色被人們看不起,有的為籌資金而把妻子賣為娼妓,有的采用美人計把自己的妹妹送給吉良侯以獲取信息。終于,他們大仇得報,殺了吉良侯,報答了主人淺野侯的“恩情”,然而由于他們曾為報仇而“變節(jié)”,唯有一死方能兩全。
(三)感官享受與自我修養(yǎng)的預設最高倫理價值是恥感文化統(tǒng)治下的他人評價
1.適度享受源于肉體與靈魂的共存。強調自我約束的日本人并不像清教徒那樣約束自我欲望的滿足,乍看令人不解。日本人并不承認西方哲學中肉體與靈魂是生命中此消彼長的兩個力量的觀點,他們認為肉體并不邪惡,因此享受無可厚非。恥感文化下的日本人又注重他人及社會的評價,故而享受又要適度,不能妨礙人生大事。
2.自我修養(yǎng)同樣源于恥感文化。真正的恥感文化依靠外界輿論評判自身價值,日本即是如此。日本人要想成為眾口傳頌之人,必須加強自我修養(yǎng),既要完善自己駕馭生活的能力,又要使人生境界力臻圓熟。日本小孩從小就對鏡子有特殊感情,因為鏡子是“旁觀自我”的象征,自律精神是日本人追求旁觀者的高度評價的產物。
綜上所述,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統(tǒng)一于預設的最高倫理價值。真正了解日本國民性的“矛盾性”,才能真正把握日本人對待歷史問題的態(tài)度及其根源所在,對于研究中日文化的差異性,正確處理中日關系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
[2]趙小平.從《菊與刀》來看日本社會國民性——矛盾性[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