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是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門戶,由我們看得見的外鼻孔與外界空氣相通,由后上方的后鼻孔與鼻咽部相通。鼻腔由前部的鼻前庭(內覆蓋皮膚)和固有鼻腔(內覆蓋粘膜)組成,又由鼻中隔分割為左右兩腔,外壁有三個突起入鼻腔的鼻甲,分別稱上、中、下鼻甲,將鼻腔分為上、中、下鼻道。鼻粘膜具有豐富的血液循環(huán),與鼻毛、粘膜分泌的粘液一起,共同完成對于我們吸入空氣的過濾和加溫加濕功能。
鼻竇,也叫副鼻竇或鼻旁竇,是鼻周圍顱骨內含氣空腔,各自通過小的孔道與鼻腔相通。人體有左右對稱的四對八個鼻竇,分別為上頜竇、額竇、篩竇和蝶竇。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竇腔充滿空氣,內壁附有粘膜,可以分泌少量黏液。鼻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幫助鼻腔溫潤我們吸入的空氣,還是我們發(fā)聲的共鳴音響。
鼻竇炎
指鼻竇粘膜腫脹、發(fā)炎、鼻竇積液積膿。
病因:
常見原因是各種疾病導致鼻竇引流不暢,引發(fā)鼻竇積液,繼而可以發(fā)生各種病原體感染。常見如感冒(鼻粘膜充血腫脹)、過敏性鼻炎(粘膜變應性腫脹)、鼻息肉(長期炎癥導致鼻粘膜增生)、其他各類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等。
分類:
急性鼻竇炎:突然發(fā)作,癥狀類似感冒,如流清涕,鼻塞,面部疼痛等,但是這些癥狀持續(xù)超過10~14天仍不消失。急性鼻竇炎通常持續(xù)4周以內。
亞急性鼻竇炎:炎癥持續(xù)4至8周。
慢性鼻竇炎:竇炎癥癥狀持續(xù)8周或更長的時間。
復發(fā)性鼻竇炎:一年內可反復發(fā)作數(shù)次。
危險因素:
鼻竇炎是常見疾病,人罹患鼻竇炎的危險因素包括:感冒、過敏性鼻炎等導致鼻粘膜腫脹持續(xù)不愈;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導致鼻腔正常結構發(fā)生改變,導致鼻竇引流不暢或阻塞;免疫缺陷或者服用免疫抑制劑。
對于兒童而言,常見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過敏、在幼兒園或學校傳染感染性疾病、含奶瓶睡覺的不良習慣以及二手煙環(huán)境,在成年人,最常見的是感染和吸煙。
鼻竇炎的癥狀和體征是什么?
急性鼻竇炎主要癥狀:鼻周圍面部疼痛或者壓痛壓力;鼻塞;鼻腔分泌物;嗅覺喪失;咳嗽或喘息。
其他癥狀:發(fā)燒,口臭,疲勞,牙齒疼痛。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癥狀和/或有綠色或黃色的膿涕時,可以考慮診斷急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主要癥狀和體征:鼻周面部脹滿、疼痛感,間歇性或者持續(xù)性鼻塞,鼻腔內膿涕,發(fā)燒,膿性鼻涕后漏或者后吸。
其他癥狀可能包括:頭痛,口臭,疲勞,牙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頜竇象一個茶壺,出口位置高于主體,白天人直立是更不利于引流;而晚間平臥睡眠時常有大量鼻竇腔膿液引流而集聚在鼻咽部,所以,晨起吐大量鼻涕樣膿痰,是上頜竇炎的一個特征性表現(xiàn)。
診斷:
病史、癥狀聞訊和常規(guī)體檢見以上癥狀體征部分。
輔助性檢查包括:常規(guī)血液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上升;鼻腔分泌物化驗可以檢出病原體、必要時可以做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X-射線平片可以顯示竇腔周圍骨骼炎癥、竇腔黏膜增厚和積液;鼻竇CT掃描大致同X-射線平片,顯示更清楚;過敏原測試可以明確過敏原,也可以作為脫敏治療的依據;以及鼻內鏡檢查。
鼻內鏡檢查:可以直視鼻腔以及鼻后孔的結構變化,對于明確引發(fā)鼻竇引流障礙的原因,對于慢性鼻竇炎和復發(fā)性鼻竇炎的病因診斷優(yōu)顯重要。
治療:
急性鼻竇炎,對于單純的急性鼻竇炎,給予減輕鼻粘膜充血劑,如鹽酸偽麻黃堿和蒸汽吸入,或者使用減充血劑、滴鼻劑或噴霧劑等非處方藥,促進鼻竇引流恢復通常,往往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癥狀。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使用這些藥物3~5天,癥狀不見好轉或者加重,則應該考慮給予給予抗生素治療,療程通常需要10~14天,直至癥狀消失。另一個錯誤是,使用抗生素療程不足,過早停藥,是導致鼻竇炎遷延不愈甚至轉變成慢性鼻竇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慢性鼻竇炎,溫暖潮濕的空氣或者水蒸氣吸入可以緩解鼻腔粘膜充血。局部熱敷可以以減輕疼痛。鹽水滴鼻液或者用洗鼻壺沖洗也是一種有效方法。非處方藥減充血劑、滴鼻劑或噴霧劑,可有效的控制癥狀。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或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消除引發(fā)各種阻礙鼻竇引流的急慢性因素,保持鼻竇引流通常。
除各種藥物治療外,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戒煙和大量飲水,對于消除危險因素也非常重要。
手術治療:
如果以上治療都不能奏效,尤其是對于那些由于鼻腔結構與改變導致鼻竇引流障礙引發(fā)的復發(fā)作性鼻竇炎,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比如鼻息肉切除術、肥大鼻甲切削術等。后者的代價是鼻腔對于吸入空氣的過濾、加溫加濕作用的破壞,寒冷季節(jié)容易導致冷、燥空氣直接刺激咽喉部引發(fā)咳嗽。
嚴重并發(fā)癥:
在沒有抗生素年代,這些嚴重并發(fā)癥常見,如鼻竇周圍骨骼化膿性感染,甚至侵蝕骨骼引發(fā)腦膜炎或腦膿腫等。隨著抗生素的應用,這些并發(fā)癥已經極其罕見,只出現(xiàn)于長期延誤診療的極端病例。
來源: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