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沈陽 110161)
玉米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最重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全國的26.8%,占全國總產量的32.3%,其產量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1]。然而,東北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干旱或半干旱區(qū),存在春季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少、無灌溉條件等諸多問題,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選擇耐深播的玉米品種對東北玉米生產意義重大。適當的播種深度是促進東北地區(qū)玉米春播保墑、提高田間出苗質量等的重要措施[2]。本試驗以11份玉米雜交種為材料,在播深5,10 cm和15 cm條件下進行相關指標的分析,篩選出耐深播品種,是保證東北玉米高產、穩(wěn)產的有效途徑之一。
以我國北方地區(qū)廣泛種植的不同類型的11個玉米雜交種先玉335、遼單565、鄭單958、遼單1211、丹玉39、沈玉21、遼單566、遼單527、遼單145、遼單506和遼單588為供試材料,均為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所檢驗室收集提供。
于2014年4月25日在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沈北新區(qū)試驗基地進行。分別對11個玉米雜交種設置3個播種深度處理5,10,15 cm,每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行長5 m,行距0.6 m,每行播種50粒。
隨機抽取100 粒完整種子,3次重復。播種前在室內做標準發(fā)芽試驗,掌握種子基礎芽率,芽率超過85%的種子方可參加試驗。
1.3.1 室內標準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
每個處理100粒種子,4次重復。用蒸餾水將消毒的沙子拌勻,置于發(fā)芽盤中,厚度3 cm左右,然后將玉米種子均勻有序排列,再蓋上2 cm濕沙。放入25 ℃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中。第4天統(tǒng)計種子發(fā)芽勢,第7天統(tǒng)計種子發(fā)芽率。
1.3.2 出苗率調查
以幼苗出土2 cm左右為出苗標準,50%以上達到1 葉1心為出苗,計算出苗率[3]。
出苗率(%)=出苗數/播種數×100%。
1.3.3 測定干物質
苗期取10株沖根,分別取根部和葉片于105 ℃殺青1 h,85 ℃烘至恒重,分別稱其干重。
試驗用種是2013年生產雜交種的種子。各品種室內標準發(fā)芽率都在90%以上,可進行田間播深實驗。其中遼單566、沈玉21和遼單588發(fā)芽勢較其他品種達到顯著水平,說明有較強的拱土能力;遼單1211、遼單145和遼單588的發(fā)芽率最高,較其他品種達到顯著水平。
表1 各玉米品種標準發(fā)芽率結果
品種發(fā)芽勢發(fā)芽率 先玉335 82bBC 94abcAB 遼單565 77cC 95abcAB 鄭單958 64eE 95abcAB 遼單1211 83bAB 97aA 丹玉39 60fE 92cB 沈玉21 87aAB 93cAB 遼單566 88aA 96abAB 遼單527 70dD 93bcAB 遼單145 82bBC 97aA 遼單506 82bBC 96abAB 遼單588 86aAB 97aA
注:表中小寫字母和大寫字母分別代表0.05顯著水平和0.01極顯著水平。
方差分析結果(表2)表明,3個性狀中只有出苗率在品種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根干重和葉干重不顯著。說明出苗率在雜交種間存在遺傳上的差異,進行耐深播栽培工作時進行選擇是有效的。3個性狀在播深間的方差分析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隨著深度的增加,3個性狀在播種深度間的變化較大。3個性狀在品種與播深互作間差異也達到極顯著。說明不同雜交種對深度的敏感程度不同,耐深播品種敏感程度較低,不耐深播品種敏感程度較高。
表2 不同播種深度下玉米品種出苗率及干物質積累指標的方差分析
變異來源自由度F值出苗率根干重葉干重品種間106.45??1.922.23播深間232.94??14.42??18.06??品種×播深204.76??201.53??6.44??
注:表中數據后“**”和“*”分別表示相關性達1%和5%顯著水平,下同。
由表3可看出,隨著播深的增加各品種田間出苗率、根干重和葉干重呈下降趨勢,除了品種遼單506以外,其他品種隨著播深的增加3個性狀均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說明其他品種3個性狀隨播深增加受影響較大,而遼單506隨播深增加3個性狀變化差異較小,對播種深度不敏感。
由表4可看出,各玉米品種在15 cm播深時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品種間出苗率,根干重,葉干重都有顯著差異,其中遼單527在干物質積累方面均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從出苗率來看遼單527,遼單145,遼單506和遼單588較其他品種差異顯著,為耐深播品種。
表3 不同播種深度處理下玉米品種的平均出苗率
品種播深(cm)出苗率根干重葉干重575aA44.8aA125.3aA先玉3351041bB10.5bB80.4bB1539bB10.1bB80.8bB588aA36aA160.6aA遼單5651045bB17.4bB115.3bB1527cB8.2cC95.8cB586aA30.5aA98.7aA遼單12111066bB13.3bB90.8aA1555bB10.5cC65.6bB590aA35.7aA145.5aA鄭單9581025bB12.1bB90.8bB1527bB11.5bB75.4bB578aA33.5aA125.8aA沈玉211033bB24.6bB115.4abA1532bB22.2cC105.7bA594aA34.8aA145.2aA遼單5661071bB18.5bB95.5bB1563bB16.6cB105.7bB591aA40.1cC135.7aA遼單5271083cB57.1aA130.8aB1574bC45.2bB120.4bA595aA22.8aA120.6aA遼單1451085bB18.2bB125.7aA1577bB15.9cC90.3bB587aA16.5aA115.6aA遼單5061083aAB15.5aA115.8aA1574.6aAB16.5aA100.7aA595aA27.1aA160.8aA遼單5881085abA17.6bB130.3bB1578bB10.5cC95.5cC579aA37.7aA132.7aA丹玉391043bB35.9bA115.8bA1547bB23cB122.4abA
注:不同字母表示同一品種在不同播種深度間的差異,其中小寫字母和大寫字母分別代表0.05 和0.01 水平上差異顯著。下同。
表4 不同品種在15 cm播深出苗率
品種出苗率根干重葉干重先玉33539deCDE10.1dDE80.8cdeCDE遼單56564abAB8.2eE95.8bcBCD遼單121159bcBC10.5dD65.6eE鄭單95827eE11.5dD75.4deDE沈玉2132eDE22.2bB105.7abAB遼單56663abAB16.6cC105.7abAB遼單52774aA45.2aA120.4aA遼單14577aA15.9cC90.3bcdBCD遼單50675aA16.5cC100.7bABC遼單58878aA10.5dD95.5bcBCD丹玉3947cdBCD23bB122.4aA
本試驗在不同播深條件下,對11份東北地區(qū)主栽的玉米品種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得出:所有參試品種其田間出苗率隨著播種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播深增加時建議不可單粒播種,可適當增加播種密度,以保證正常的田間出苗率[4-5]。當播深達到15 cm時,品種遼單527,遼單145,遼單506和遼單588在田間出苗率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為耐播深品種。不同玉米品種對播種深度的反應有所不同,遼單506在不同播深條件下出苗率、葉干重和根干重變化差異不大,說明該品種對播深最不敏感。通過室內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的結果與深播后田間出苗率的對比,發(fā)現(xiàn)室內發(fā)芽率、發(fā)芽勢高的玉米品種在深播后未必有較好的田間出苗質量。而遼單588在室內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上較其他品種都高,與田間出苗率結果相同,說明單獨的室內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結果不能做為鑒定耐深播的指標。因此,用室內發(fā)芽勢、發(fā)芽率、根干重、葉干重等多個指標分析11份雜交種的耐深播性,可客觀鑒定品種在深播條件下的出苗率,評價其耐深播性。這與張磊等[6-7]研究結果類似。
春季播種是東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影響玉米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選擇耐深播品種是抵御春季干旱、提高玉米產量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對玉米自交系的耐深播研究較多,對雜交種特別是有針對地區(qū)的品種來說很少。鐘改榮等[8-10]研究表明,在華北地區(qū)長根莖耐深播品種在播深20 cm能正常出苗,解決了干旱地區(qū)產量不高不穩(wěn)的問題。孫仕軍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無灌溉條件下,深耕與淺耕區(qū)生長狀況差異不大,淺播區(qū)產量略高于深播區(qū)。而適合東北地區(qū)的耐深播品種研究得還很少,本研究通過對東北地區(qū)常栽品種的耐深播篩選,選出了遼單527等4個品種,對東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的玉米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1]王斌,魏永霞,張忠學,等.坐水種對東北半干旱地區(qū)玉米前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農業(yè)系統(tǒng)科學與綜合研究,2004(4):36-37,41.
[2]白秀英,薛連珍,康玉福.抗旱耐深播玉米雜交種抗38[J].中國種業(yè),2000(4):41.
[3]吳海燕,崔彥宏,孫昌鳳.不同類型玉米雜交種播種深度與出苗相關性的研究[J].玉米科學,2011,19(2):114-118.
[4]王會肖.土壤溫度水分脅迫和播種深度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出苗的影響[J].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1995,3(4):70-74.
[5]Molatudi R L,Mariga I K,馬志強(譯).玉米種子大小和播深對出苗和幼苗活力的影響[J].中國種業(yè),2010(7):59-60.
[6]張磊,劉志增,黃亞群,等. 46個玉米自交系耐深播特性分析[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5(3):17-21.
[7]王斌,魏永霞,張忠學,等. 坐水種對東北半干旱地區(qū)玉米前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農業(yè)系統(tǒng)科學與綜合研究,2004,11(4):275-280.
[8]鐘改榮,白永新,孟俊文.淺談抗旱耐深播高產玉米新品種的利用與開發(fā)[J].玉米科學,1998(1):29-31.
[9]張奮山,張善柱.可播深20 cm的抗旱耐深播玉米“40107”[J].現(xiàn)代農業(yè),1999(3):19.
[10]王早榮,鐘改榮,孟俊文.耐深播抗旱玉米雜交種“42107”的選育及應用[J].玉米科學,1994,2(3):9-10.
[11]孫仕軍,閆瀛,張旭東,等.不同耕作深度對玉米田間土壤水分和生長狀況的影響[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41(4):45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