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二小樓
眼前那團慈和的光芒,令人無所適從。我駐足不前,成了蠟人。
從酥軟麻醉的狀態(tài)醒悟過來,我叫來攝影展的負責人,問他這件作品是從哪里來的?他說是一位業(yè)余作者寄來的大賽參展作品,劉老,您對它感興趣?我說你能給我復制一張嗎?他回答沒問題,現(xiàn)在是數(shù)碼時代了,你又是我們這次大賽的評委會主席。
沒過三天,家里來了兩位從斯里蘭卡來的比丘尼,聽說她們有宿命通,知曉一些神秘的事情。老實說,我的家是個雜貨鋪,三教九流的人經(jīng)常匯集。身居京城,到我這討信息的人自然很多。我拿出圖片給她們看,說你們要是能說出這個人來歷,我今天親自下廚布齋。
劉老肯這樣,我們當然愿意效勞。說著接過圖片,那年長的脫口而出,這個人,是生生世世住茅蓬的。南傳佛教被說成小乘,可她們比所謂的大乘管用。
那年幼的,搶過去,細一端詳,說而且是不倒單的。
你們何以見得,僅憑一個背景?
劉老,這是秘密。不信,你把這個老和尚請來,一問不就知道了?
我不認識這個人,也不知道這人此時在何方。
就憑您老的威德權(quán)勢,找個人,還不容易?
看來,我這個雜貨鋪主人,要有活干了??烧娴拿钇饋恚ь^萬緒又成了一堆亂麻。先要弄明白參賽作者,這個較容易,雖然作品是匿名展出,我通過那個主任把作者的信息打聽出來,人是西北的。秘書小王跟她聯(lián)系,她說這是三年前拍的,但具體是哪個寺廟,她記不清了。人,沒接觸,只是匆匆擦肩而過。
我陷入了我設計的圈套,所能做的,便是把它擺放在我的床頭,讓這個普通的相片變成不同凡響的背影陪伴我。
我晨昏作息有規(guī)律。如不外出拍照,早晨晨光乍露,起身沐浴后,就去院子里打一套拳,然后用早餐。而這幾天卻懶得起床,人歲數(shù)大了,這“覺”就少得可憐,老伴在時挨枕即著,沒她在身邊,入眠就難了,輾轉(zhuǎn)反側(cè)迷糊過去,感覺就那么一會兒,像手機充足了電,嘀的一聲,人又醒了。
不愿意起床,睜著一雙眼等天光,窗簾泛白了,漸漸強烈起來,風一吹,那布簾掀開一道縫,一束光手一樣伸了進來,抓住老和尚的背影就走。背影沒了,拐杖在。讓那淡淡的灰布半褂,隨風而去吧。
為了這件舊了吧唧的僧褂,我請教了許多人。
和尚朋友說,僧褂分三種:一是長褂,法師要常年穿著它,顯示身份;二是短褂,出家人出坡勞動時穿的,便于伸開手腳;三是半褂,僧人的地位既不高也不低,才穿它。
看來這個和尚到老,還沒有混上個法師當當??伤谋秤埃瑸楹文敲从辛α??透露出來的信息是如此豐富:和諧、智慧、無畏,沒有一點僵硬,硬邦邦的感覺,它是由一團柔和的水包裹并流溢出美的華彩。一個“妙”字,也形容不出來?那只有“空”了。
唉,老了老了,難道我動了心不成。若是妙齡少女,還合乎人性。一個老和尚的后脊背,這個“心”動的,不值得??烧f一千道一萬,它迷惑我的,到底是什么呢?
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終于抓住了它。此時,我不能否定。拿不出理由呀。如此熟悉,像千年一夢。一束光的手點醒了我。我要找到他,這個人到底是誰?
正好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組團去大西北采風,我報名參加了。
到了古城西安,秘書小王與《背影>的作者聯(lián)系上了。她說她已記起在哪兒得來的靈感了,她說出了廟的名字??晌掖藭r人在廣西,不能陪你們過去了。
第二天,我和小王驅(qū)車前往。
中午時分,趕到那所寺院,入得山門,那條游廊仍在,只是不再斑駁。新油漆遮蓋住了舊日的風塵。背影,自然是空了。
我們拿出照片,大殿香燈師一眼就認出這位老和尚。這是如幻老法師,不會認錯的,就是他。
他人呢?
兩年前,他離開了。
問去處,香燈師搖頭。
后來,驚動了方丈,和尚引我們?nèi)胝墒移凡?,才知曉如幻老法師的不簡單。他是個培養(yǎng)法師的老法師。
如幻老法師到我這兒掛長單,是在他從佛學院病退之后。咳,我們大西北就這么一所佛學院。和尚哪有退休的道理?這“病退”,是他自己的說辭。生病了,他就主動從副院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他得了腦血栓,佛學院送他到北京和上海瞧病,第一次去了,第二次讓去,他說什么也不去。怕花常住的錢!病大好一些,他干脆向佛學院告了長假,到我這兒來住。他不愿吃閑飯,成為別人的拖累。我出于敬重,生活起居安排得稍好一點,他又告假,走了。
如幻老法師就是這樣一個人。
那他為何穿半褂?
打從我認識他那天起,他就是這身打扮,幾乎沒變過。為人低調(diào)。
如幻老法師哪的人?
他小說,我也沒問。出家人,英雄不問來處嘛。
天已向晚,城是回不去了。我和小王,還有司機,只能住在廟里。吃了齋飯,我在寺院各處走動,拍了些照片。
西北的寺院建筑風格,雖沒有江南寺院曲徑通幽,一步一景,也是很有看頭的。它的粗放,雄奇,形成另一種風格。這里畢竟原是皇城,天子腳下,豈能沒有霸氣?如今成了廢都,連陪都的身架都不如,可大地里的脈氣,仍然不可小覷。
夜氣襲來,我倚欄望著那游廊的幽深處……
雖撲了個空,可我并沒有死心,又去了趟佛學院。山城重慶的霧氣裹挾著我來到城的郊外,佛學院院長知我來意,把一份檔案材料遞到我手里。我又一次成了蠟人。
那前額眉心間米粒大小的紅痣。
難道是他嗎?
湖北太子縣人。按照登記表上的年齡來推算,他今年應為86歲。我的心一陣絞痛,秘書小王忙掏出速效救心丸。我從沙發(fā)上緩過勁來,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心想,老伙計,這么多年苦了你啦。怪不得,我的日光一觸到《背影》,便亂了分寸。
于是,我開始了馬不停蹄地尋找,穿梭于寺院之間。
正如佛學院院長說的那樣,如幻老法師桃李滿天下,差不多大半個西北寺院住持皆為他的學僧。
很難找的。
猶如大海撈針。
但我不死心,我欠他的債這輩子小還,下輩子哪還能還得上?
我尋著如幻老法師的蛛絲馬跡, 一個寺院又一個寺院追尋他的背影??墒悄潜秤霸谖已矍皡s漸漸模糊了。遠行而去。如夢幻泡影。
我想,我可能失去了方向,沒找對路了。我開始記筆記,和他曾教過的學僧和接觸過的居士聊天,聊的人多了,我記了大半本子,他的背影又清晰起來,大有呼之欲出之態(tài)勢……
如老是個夠格的僧人,見到他我就落淚了。像自己的祖父,心完全是敞開的,沒有欲求,沒有一點障礙阻隔。一句話,通透。他也不跟你說什么,只沖著你微笑,給你拿東西吃,可是,你就覺得待在他身邊特舒服,平靜而溫暖,你被一束光籠罩著。這平靜,你通過禪修是可能得到的,可“溫暖”不常有呀,這種大智慧大修行帶給我的內(nèi)在心里的溫暖,對于我來說是平生的第一次。今后,還能不能遇到,我不知道。
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在賓館的床上雙腳半盤不盤地對我說。她穿著男人半大褲衩子, 一臉的無邪。夏天,窗外有風吹過。此時,她笑嘻嘻的臉上,在提到如幻時忽然莊重起來。她談起初次見到如幻時內(nèi)心的感受。當時,她在追人大學南傳佛教一位副教授。她的追,方式是直接的。我覺得她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不是她不夠城府。她的人生就是感受型的,小胡同趕豬似的,直來直去,對方卻十分理性。我一見到她所謂的男朋友,便知沒戲。當今學佛方式有多種多樣,她是因為追隨男朋友而學佛的。
接著,她又說道:
他是樸素的一位老人、長者。還有,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的天真如童,平凡如實,所以,到了他的禪房心就塌實,心安了。不再躁動,無形中就把你的心收服了,像入了佛地。
印象中,如老的生活起居非常儉樸。在外人看來這個老和尚沒啥了不起,只是一個飯僧。他和咱學僧的關系非常密切,對咱們非常關心。當咱們有啥心里話啦,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啦,問題啦,咱便去找他,跟他聊。他和咱們有親切感。他是個耐人尋味的老和尚,在平凡中顯現(xiàn)出不平凡。咱為啥這么講,咱覺得,這個老人確實是完完全全把名與利,這個常人丟不掉的東西,偏偏他就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它。咱舉個例子,這件事一般人的心態(tài)是小能夠做到的。像他這樣一個老人,在佛學院從事佛教教育工作這么多年,但是他,始終就是個副院長。后來,換了多位院長,我們說像如老這樣慈悲的人,他的為人、他的學問、他的品德,做個院長綽綽有余。可他總是笑一笑,一笑了之。
一位比丘的面相,修成女相且遠遠望去像個老婆婆的僧人,說著他老師種種品德。近了,我們彼此站著,時間久了站成了兩棵樹。此時,從他的聲調(diào)和舉止更具有中年女性的慈悲了。從我和佛教出家二眾打交道兩三年光景,他們的圈子讓人著迷。有一種說法,十個僧人八個怪,彼此脾氣秉性各異。他們講緣分,沒這個,任何人介紹去找他,他見你一而,一句話不說抹頭就走。啥禮數(shù)呀,禮節(jié)呀,是全然不顧的。
老法師穿衣服也很樸素的。佛學院時常有結(jié)緣黃色的僧衣和新海青,他不穿,送別人。他穿老修行的衣服。他愿意穿灰色的僧服。冬天呢,他就穿一件圓領大棉襖,腰間用一根帶子系上,就行了。就像古代老修行那種風范。他給人很儉樸的印象。
咱是在讀三年級的時候,從學僧宿舍搬到法師宿舍里去的。搬到他那邊去,我和如老接觸的機會就更多了。在佛學院讀書,所有的學僧早晨上完殿之后要出坡,要掃地,這是規(guī)矩。如老自己呢,一個大院子,整個教務處一個大院子,自己掃,每天自己掃。一年四季掃。我要幫他,他不讓。他說,這是我的,你不可以代勞。
佛法是什么?首先是教化,然后才是佛性。如果連人性都沒有,人情味都沒有,哪有佛性呀。人可以學佛,但人的思想和觀念沒到佛的境界上,他還是個凡夫。我覺得如老,每當我想起來就感動,他的音容笑貌,總也忘不了。
曾經(jīng)有一次,那是1993年的時候。記得那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丁香花開得旺盛,佛學院天王殿有個角門,大白披風上面有一根電線,直接通到后面的廁所里。不知為什么,一只烏鴉就吊在電線上。作為一個出家人,佛教徒,咱看到這情形——烏鴉在張著嘴,死命地叫,在呼救——我還能袖手旁觀嗎?在當時,用東北的話講,我在冒虎氣,沖上去,上了樹,就要去救這只烏鴉。如老看見了,就把我往樹下拽,說國家和佛教培養(yǎng)你這么多年,你為了救一只烏鴉,摔壞了,電死了,多可惜呀。不行,堅決不行。你想一想,老人家覺得一個法師比一只烏鴉重要。但是,咱不能旁觀呀,不管。咱在樹下,就跟如老捉起迷藏,非要救烏鴉不可……最終,還是如老想辦法,把烏鴉救了。
我感觸最深的,如老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能保持那一份童心。我倒沒想到他的性格,偏于南方還是北方。從認識如老時起,他60歲左右吧,哎,一個老人怎么會蹲在那看一條蟲子,在那玩,或看螞蟻搬家。好奇怪!現(xiàn)在他還是這個樣子,我們在樹底下散步時,地上有蟲子,他就會在那兒看。哎,死的,還是活的。他還碰一碰它。
平時,他是很隨意的。你想,我們一塊去買菜,然后回來。如老有一個小的電爐子,我們就在那個鍋里燒什么豆角、香菇,再加一把香菜。那時候如老做菜是很有特色的。切點香菇絲,多放油,在鍋里煎一煎,然后放進蔬菜,再放香菜,便會很香。他一切皆隨和。佛學院有時候要買筆墨紙硯,如老就會騎著學校的小三輪車去采購。買好了,他再騎回來。一副自在的樣子,也挺好玩的。每當他騎著小三輪車買菜回來,半路上總有學僧上前攔截,把黃瓜啦、西紅柿啦,隨便地拿走,當水果吃了。
那時候,如老早晨起來喂鳥。我們隔三差五,就會去買5斤小米。喂不了一個星期,又得去買。他一吃飯便想起喂鳥,這碗還沒端到嘴邊嘞。每次都對我說,你看還有一家人沒吃飯呢。我開始沒聽懂,就問:哪一家人?就那一家鳥。他說的是常見的小鳥,俗稱麻雀,老家賊。在他屋前面,那時候還有個屋檐嘛,他就把小米撒在屋檐下的水泥地上。一會兒,他還嘴發(fā)噓聲,噓、噓噓,叫它們。然后,這些鳥兒就過來,騎在樹杈上,嘰嘰喳喳地歡叫。如老就偷偷地把門開一道小縫,看那條走廊,一會兒,鳥兒就落'卜來了,一只、兩只……密密麻麻一地,整個密密麻麻一片,全都是,你就覺得特可愛,那頭一啄一啄的,起起落落……
向我說故事的是一位與如幻學書法的小女孩。她的口音讓我想起60年前和我相好的姑娘。她不是因?qū)W佛認識如幻的,而是另一門藝術:書法。
如幻老和尚真的是我60年前的那位老戰(zhàn)友嗎?不像呀。他那時候,只是一個戰(zhàn)士,一個兵??赡穷w紅痣,又是多么的相似啊。老穆呀,老穆,是我對不起你,讓你吃盡了苦頭。
我在仙人岙的那間茅蓬,面積只有兩張單人床那樣大,很逼仄。其中,在一張單人床那么大的地方,起了個灶臺,做飯。灶臺旁邊還挖了一個大坑。那個坑是干什么的?埋糧食的,要不然玉米和地瓜沒辦法儲藏。那坑,有點像北方的菜窖。在坑底部,往外擴,擴成一個寬敞的圓洞。再儲存些青菜。
住茅蓬,有兩件事要特別留心,一個是蛇,一個是熊。它們?nèi)菀子洺穑軙洺?,特別是熊,輕易不能傷害它們。
生活非常艱苦,去買米得走三天。路程是如此之遠。入冬以前,也就是大雪封山以前,要去買米。準矯過冬必備的食物和物品。當時修苦行,赤足,不穿鞋子,兩年半不倒單??墒遣坏箚?,并不能開悟。
住茅蓬,就意味著自力更生。種地、擔水、劈柴、做飯,樣樣要自己來。沒什么大事,了不起的事,一天吃兩頓飯。九十點鐘,一頓;三四點鐘,一頓。不做三頓飯,沒時間。
到晚上孤零零一個人害怕?。?/p>
你怕還住山?怕就別住山。
生存的主要來源是靠打柴,和到深山老林子刨草藥,到由下去賣。那時候(解放后),很少有施主。或者根本就沒有。人們?nèi)兆佣己芸?,家里沒有剩余的閑錢。不像現(xiàn)在。賣一次,兩擔柴,塊八角的。草藥,錢多一點。但也多不到哪去,且風險大。這錢,用米買鹽和過冬用的糧食。油和其它調(diào)味品,根本不敢想。菜,自己種,也種地瓜和土豆等一些耐寒的東西。
在有水源的地方修茅蓬。那時候有土匪,住茅蓬,不能帶手表,不能請金佛像,不能穿好的。和尚越窮越好,少煩惱??蓻]錢也煩惱,有時連八分錢都沒有。小能寫信。后幾年,大茅蓬冬天打佛七,我就上山打柴護七,幫著干些粗活……
我摘抄一本日記。是一位老法師記錄下來的。他和他曾經(jīng)是同事,佛教叫同參道友。共同教書育人,結(jié)下不同凡響的道誼。
如幻老法師真的是我60年前的老戰(zhàn)友嗎?不像呀。他那時候,只是一個戰(zhàn)士,一個兵??赡穷w紅痣,又是多么的相似啊。老穆呀,老穆,是我對不起你,讓你吃盡了苦頭。
咳,真讓那兩位比匠尼說準啦。老穆真的住過茅蓬。當和尚也真不容易,什么苦都吃。那時候我在哪?在軍區(qū)大院里,吃香的、喝辣的。一步之差,各自的日子竟遠隔千里,各自的生活如此不同。可事實上:當時,應該我去做和尚。
我現(xiàn)存的任務,是盡快找到老穆,了結(jié)心頭之痛。
這癰,己擱在心頭60余年了。
可他總像一股風,時而在我面前吹過,時而又了無蹤影,無法捕捉。命運在折磨著我!
一晃,兩年過去,《背影》仍沒有轉(zhuǎn)過身來。
一天,我正在家里小憩。電話來了,是找曾相以老穆的學僧打過來的。他說,您快來,晚了,恐怕就見不到我老師啦。
我急急忙忙趕往飛機場,連秘書小王也沒帶。經(jīng)過一整天的顛簸和煎熬,第二天清晨,于朦朧的晨光中,我在一間小茅蓬里見到一個贏弱的老和尚。
這是我當年相識的老穆嗎?當年那個英姿颯爽的穆志國……
解放了,我在解放區(qū)協(xié)助農(nóng)會搞土改,到處呈現(xiàn)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和老穆是一個警衛(wèi)班的,我出身好,他文化好,大學上了一半,來參軍,擁護共產(chǎn)黨。我與他要好,千什么事總形影小離,形影不離到快成為一個人了。
跟他好,我是有日的的。要他教我學文化。我小學沒畢業(yè),要求上進,喜歡在紙上涂抹,寫點東西他沒架子。大地主家庭出身,就是想拿架子,誰敢?
有一天,他小妹妹來找他,我一見就失了魂魄,漂亮豐腴得活脫脫一個薛寶釵!我們一來二去,二去一來,就好上了。老穆警告我,跟地主家的小姐好上了,是沒前程的。你還要不要前途?我當時年輕,頭腦自然發(fā)熱,哪還管那么多。三整吧兩整吧就把她給睡了。
他家離我們駐地50多里,我恨不得一天跑個來回
那次,我和老穆一起站崗,守衛(wèi)著從地主老財家收繳上來的浮財倉庫。
沒幾天,他妹妹來了。把哥哥叫到一棵大樹下,倆人神色慌張地嘀咕著什么。我離著大老遠,看得見聽不見干著急。她沒有理我就走了。過了兩人,她又來了。這回,讓我把她堵住了。
問她啥事?
她開始不說,架不住我的猛烈攻勢,她哭符,頭依著我的肩頭說了。
她家快完蛋了,田被沒收分給了別人,現(xiàn)任又被逼催繳浮財。可她家已經(jīng)沒有那些黃白之物,早被抽大煙的二伯父給敗了。但那些人不信,非說她家有,拒不上繳。再過兩天,交不出,就再不照顧軍屬情面。要批斗,并威脅說死人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書!家里人急得快不行了,這才派她找她哥想辦法。我一聽,當時腦袋就大了。怪不得老穆這幾天沒精打采的。
我急中生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每人守符的就是這些東西,國家里來,又國家里去,算不了什么。
夜里,我把老穆騙走,—個人進了倉庫,裝了小半麻袋,又人不知鬼不覺地傳遞給她。
然而,也該那天出事。她在另一個村口,被民兵堵住,東西被查出來了。她死活不說那些東西是從哪兒來的。
消息很快傳過來,我當時沒了主意,老穆也沒辦法。救人要緊。最后,老穆對我說,還是我頂扛吧。你根紅苗正,前途無量,我不想毀了你。何況又是為了我家出的事兒。
我膽怯了,已嚇得不行。
他放下肩膀上的槍,去了。
結(jié)果他被看押了起來。等候處理時,我在一天夜里,把老穆放了。至此,人地兩隔,杳無音訊。他妹妹,我自然沒娶,我娶了我們軍長的女兒,一路飛黃騰達。
一個和尚,一個將軍,相會于60年后的大西北。
茅蓬,也是廟。雖然它小。
始終有團慈和的光,籠罩著我。
如幻和尚見是我,嘴角抽動著,露出笑意,言道:不是說,不見面嘛?
老穆,我讓你吃苦頭啦。
和尚搖頭。那顆米粒大小的觀音痣,在漸明的光芒里,仍紅潤可愛。他說,你是我學佛路上的增上緣,老衲該感謝你。
老兄,我找你來,就是想證明你的清白。
他仍搖頭。頭在枕頭上,臉白,頭發(fā)茬上掛著霜白。
聽說,你為了它,還進了大獄?
上輩子的事,該忘了。
你要給我機會。這心,壓著塊大石頭……
好,把石頭拿來。
說著,他伸出手,在虛空中一擺。
我握住。
它在我的手心漸漸地涼了。
真正的佛教徒喪事要七天。我作為他出家前的老友,當然想再送一送他。入土為安。
他的學僧多。第二天,就來了好多人。有世俗的,但,大多數(shù)為和尚。人們圍著如幻的小茅屋,搭了許多帳篷。茅屋是簡陋的,可帳篷各式各樣,被襯托得有些華麗。當時我想不通。為什么不把他抬出來,找一個大一點的地方,讓人祭奠?而更不盡情理的是,連身干爽衣服也不給換,起碼用溫水擦一擦身子吧?他的一幫弟子,不哭,也不鬧,只是圍著破『日的小茅屋24小時輪班念佛。南無阿彌陀佛,聲震云霄。
我沒事可干,跟著大眾念佛。
他們沒有給我排固定班,讓我想念就念幾句。他們對我說,這阿彌陀佛圣號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我接納這個觀點,但,我不接納他們喪葬禮儀為什么這樣不盡人情。人死了,連翻個身也不行!
七天,是在等大人物來嗎?
果不其然。聽說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要來人,至于佛教協(xié)會的各級組織,都要派人到這個荒山上。這么形式主義?
念佛,我參加晚上的那個班。晚上我睡不著覺。
星空當頭,在城市很難遇到?,F(xiàn)實,啥都污染,連光都被人污染掉。從小就聽大人講,人這條命再賤,天上也有一顆星星與你相對。大一點的人物,再有一點文采的,就叫文曲星。如幻老和尚他那顆星星,是哪一顆?
到了第三天上,人們有些急躁了。各種文稿找人起草,什么追悼會議程啦,地方政府和上級政府怎么排序啦,等等,鬧得人仰馬翻。我坐在夜空下想佛教也不能免俗,這肯定不是如幻愿意看到的。他那性格我知道,更何況他當了這么多年和尚。
時間到了子夜。念佛的聲音有些疲憊。
突然,我模糊的眼前出現(xiàn)了紅光。著火啦,著火啦!睜開眼,只見如幻住的那間茅屋已火光一片,在人們喊著救火呀救火呀的當兒,火勢擴大成了一片火海。一團一團的火焰,有的像一面旗幟,有的像一團火球,不斷向空中竄去,把整個天空染得那么純凈那么光彩……
我向空中望去。那一團旗幟里,突然出現(xiàn)了如幻的面孔。我用手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當再睜開眼,那火紅的旗幟變幻成一團火球,而且火球在擴大,向四周擴展,大出旗幟兩倍多。這次我看得更清楚了。那上面幻化成了老和尚熟悉的背影,隨風向空中飄去。
背影最后化入到星空那片光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