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梅 楊絮 程恒金 葉環(huán)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3年5月1日~2014年1月31日期間我院明確診斷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8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均接受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干預組接受傳統(tǒng)護理的同時接受心理干預。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和干預9個月后均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進行評估。 結果 心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SAS和SF-36評估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SDS、SAS及SF-36的評估結果、治療依從性較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SAS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心理干預;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生活質量;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35-013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apnea syndrome sleep (SA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poor mood,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Selected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with sleep apnea syndrome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1st May 2013 to 31st Jan 2014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with 40 cases.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ed before and 9 months after the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concise Health Questionnaire(SF-36)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F-36, SAS and SD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The results of SF-36, SAS and SD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A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leep apnea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狀態(tài)下反復呼吸暫停和 (或)通氣不足,使體內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發(fā)生病理生理的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睡眠時明顯的鼾聲、呼吸暫停和呼吸表淺,夜間反復出現(xiàn)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及睡眠結構紊亂,繼而出現(xiàn)明顯的嗜睡、疲勞感、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并產(chǎn)生一系列的軀體并發(fā)癥和心理、生理功能紊亂[1]。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具有一定的致死風險,可以誘發(fā)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心肺系統(tǒng)疾病、情緒障礙和認知障礙、內分泌疾病等,嚴重者可能會在睡眠時猝死[2,3]。在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在香港的患病率為4.1%,上海為3.62%,長春市為4.81%,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率更高[4],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及生活質量的首要疾病。
近年來生活質量的研究倍受關注,且國內對此研究甚少。生活質量是指處于一定的文化和價值體系背景中的個體對與其生存的目的、期望、標準及與其關注的事情相關的生存狀況的一種自我體驗[5]。本研究通過對我科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對一般資料、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等生活質量指標進行分析評估[6],進而探討心理干預對患者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總數(shù)為80例,均為2013年5月1日~2014年1月31日期間就診我院呼吸科,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金標準多導睡眠系統(tǒng)(PSG)診斷為SAS的患者[7]。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干預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34例,女6例;年齡19~69歲,平均(43.50±4.01)歲;干預組男32例,女8例;年齡21~71歲,平均(44.12±3.21)歲。研究方案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相關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SAS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史等。80例患者均有SAS的典型癥狀,如打鼾、夜間憋氣及白天困倦嗜睡,均經(jīng)過多導睡眠監(jiān)測系統(tǒng)(PSG,德國萬曼公司)進行全夜(7~9)h連續(xù)的多指標同步監(jiān)測,記錄心電、腦電、眼動、肌電、口鼻呼吸氣流、血氧飽和度、胸腹呼吸運動、體位等指標,原始數(shù)據(jù)自動記錄并分析。監(jiān)測結束后,觀察自動分析儀記錄的AHI和夜間最低SaO2能反映病情的指標,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做出診斷。
SAS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白天嗜睡、頭暈乏力、反應遲鈍、性格改變;夜間打鼾和呼吸暫停的間歇,興奮、多動、焦慮、出汗、異常睡眠行為;大多數(shù)人身形肥胖,煙酒成癮,主訴有高血壓疾病、心臟疾病、神經(jīng)衰弱、記憶力減退等。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為(28~52)次/h,氧飽和度(SaO2)最低為70%。兩組患者就診前未行任何相關治療,且均無對睡眠、心理及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的疾病。
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不同意接受調查;②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嚴重的心、肝、腎疾患;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1.2 研究方法
參加統(tǒng)一培訓的研究人員進行一致性評估;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分別接受第一次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8]、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9,10]的早期評估。常規(guī)日常護理對照組,干預組在給予常規(guī)日常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兩組均于9個月后進行第2次SF-36、SDS和SAS的評估。所有試驗患者應獨立完成問卷,由于病情原因不能獨立完成調查則由一位研究人員協(xié)助完成。問卷時間15~20 min。
1.3 護理
兩組患者均給予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常規(guī)護理,如睡眠時側臥位、戒煙酒、減少危險因素等護理,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1.3.1 制定個體化心理干預計劃 了解患者的基本心理和生理狀況。在認識患者基本狀況的基礎上,對其精神狀態(tài)、個性特征、應對方式和認知能力進行評估。然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創(chuàng)建一個配置文件,最后制定個體化的心理干預計劃并由研究者執(zhí)行。
1.3.2 心理干預的實施 SAS患者夜間缺氧嚴重,睡眠結構顯著改變,導致有不同程度的白天嗜睡、疲勞、短暫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給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從而患者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煩躁等不良心理,針對患者種種復雜的心理,及時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主動聯(lián)系患者,聽其訴說,掌握其病情變化及心理狀態(tài),遇到問題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康復的最佳精神狀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2)認知干預 將患有相同病情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采取講座、小組討論、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冊等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根據(jù)“克服消極看法”等心理學原理,采用漸進式放松訓練,如靜坐、想象一個喜悅或者能夠獲得幸福感的畫面等方法來積極調整患者的心態(tài),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其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更好地接受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生活質量。(3)行為干預 逐漸糾正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飲食,不吸煙不喝酒,定時運動,為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出院患者由研究者組成的心理干預小組定期進行電話訪問和家訪,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及自我心理輔導。每月輔導兩次,每次30~60 min,評估其近期的心理、行為情況并給予適當?shù)母深A,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平衡調節(ji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11]。(4)社會支持 與家屬、親友做好溝通,爭取得到他們支持,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通過醫(yī)生、護士、患者及家屬共同努力,一起克服疾病。(5)隨訪 每個月進行門診隨訪及多導睡眠儀監(jiān)測,進行壓力滴定,睡眠時多采用側臥位等。
1.4 觀察指標
①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 采用國際通用的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50分為存在焦慮狀態(tài))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53分為存在抑郁狀態(tài))、SF-36對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9]。36條目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是由美國研究人員在蘭德公司健康保險項目有關研究的基礎上修訂而成[10],共36個條目,分為8個維度,分別是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均采用國內統(tǒng)一標準計分方式并換算得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PSG監(jiān)測當日首先完成該量表填寫。②治療依從性 由醫(yī)學專家和心理學專家共同進行研究探討,制定出詳細的就診依從性調查問卷。待兩組患者均填寫完畢之后,及時回收問卷。然后對問卷進行篩選,剔除無效問卷。并對有效問卷的內容進行匯總和分析。主要采用等級法,即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完全不依從,完全依從:完全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治療,按照規(guī)定用藥;部分依從:超過或不足量用藥,增加或減少用藥次數(shù);完全不依從:完全不聽從醫(yī)生囑咐,自行用藥。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DS和SAS比較
心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干預后,干預組的SDS和SAS評分與干預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干預前,各組患者之間的SF-36評分均無明顯差異;心理干預9個月后,干預組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3 討論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紊亂的慢性疾病,發(fā)病率高,且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其治療周期長,治療方法主要是消除病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降低死亡率。其主要表現(xiàn)為夜間鼾聲不規(guī)律,呼吸暫停,興奮多動不安,并出現(xiàn)睡眠結構紊亂,其次是白天嗜睡、頭暈、乏力、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并產(chǎn)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礙等,家庭和社會生活均受一定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過度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逐漸增多,隨之出現(xiàn)患有SAS的人群比例也越來越高[12,1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也逐漸被認識并成為倍受重視的疾病。隨著人們對SAS認識的逐步深入,SAS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已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14]。研究已經(jīng)表明,SAS患者的認知功能與生活質量的下降呈正相關,兩者可能相互影響、相互損害[15]。一方面隨著病情逐漸發(fā)展SAS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肺動脈高壓、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fā)癥[2,3],另一方面因睡眠結構紊亂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白天嗜睡、乏力、短期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如開車、與人交談、參加重要會議的時候出現(xiàn)困倦,嚴重影響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16],這些因素都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由于患者平時疏忽這方面的保健,有癥狀時不去就醫(yī),使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導致惡性循環(huán)。通過多導睡眠監(jiān)測的開展,提高人們對SAS的認識水平,盡早重視,及早就醫(yī),從而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治療。監(jiān)測后,通過健康宣教及后續(xù)隨訪,讓患者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從而減輕相關癥狀,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早干預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影響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就診依從性的因素很多,已有學者提出[17]:身體無不適不愿治療和害怕呼吸機治療以及相關醫(yī)學常識缺乏、經(jīng)濟困難等。其中,相關醫(yī)學常識缺乏和身體無不適不愿治療是兩個主要的影響因素。一些患者自身身體狀態(tài)相對較好,病情較輕,身體無明顯的不適感,因此處于懶惰等心理,不愿接受治療。還有一些患者缺乏關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醫(yī)學常識,自我保健意識較弱,不明白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自身的危害性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辨別方法等,因此在患病后不注意及時就診接受治療。另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需要耗費一定的費用,一些患者自身經(jīng)濟條件較差,無法負擔治療費用,也是導致依從性較低的原因之一[18,19]。因此,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知水平,增強治療的信心,進而提高治療依從率。
本項研究表明,心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無顯著差異,根據(j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9個月后,干預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狀況有所好轉,睡眠質量有所改善,生活質量、治療依從率較干預前及對照組均顯著提高,心理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首先讓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的過程中積極配合執(zhí)行醫(yī)護人員的健康指導,學習康復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重新認識SAS疾病的相關知識,以糾正打鼾患者的誤解,增強對SAS疾病的觀察和自我管理,提高應對自身問題的能力。然后根據(j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及時對其進行系統(tǒng)、有針對性、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定期和及時安排治療、護理,加強醫(yī)患溝通,指導其改變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合理控制體重,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增加自信心,為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有效地改善睡眠,增強患者的舒適性,幫助患者減少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使其睡眠質量得到改善,進而可以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幫助其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應對疾病的挑戰(zhàn),積極配合治療,最終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201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9-12.
[2] 曹永生,戴煌,倪竟全,等.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多器官疾病關系的長期隨訪[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37(2):95-98.
[3] 侯婷婷,謝萍,張文靜,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多系統(tǒng)疾病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J]. 醫(yī)藥前沿,2014,(7):22-23.
[4] 尤黎明,吳瑛.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16-119.
[5] 方積乾. 生存質量測量方法及應用[M]. 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12-17,24-30,230-243.
[6] 趙曉霞,李美藝,牛敬忠,等. 加巴噴丁對偏頭痛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20(4):218-221.
[7] 張會芳,黃桂珍,詹劍梅,等.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醫(yī)學的臨床應用[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5):482-483.
[8] 劉朝杰,李寧秀,任曉暉,等. 36條目簡明量表在中國人群中的適用性研究[J]. 華師醫(yī)大學報,2001,32(1):39-42.
[9] 鄭綺雯,丁小容,于蘭芳,等. 心理護理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5):3-4.
[10] Ware JE Jr,Sherbourne CD. 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 I.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 Med Care,1992,30(6):473-483.
[11] 李繼紅,吳秀明,曹士勤.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09, 7(9A):2435-2436.
[12] Osada N. Sleep apnea syndrome:SAS[J]. Nihon Rinsho,2014,72(8):1440-1447.
[13] Ayas N,THirsch A A,Laher I,et al. New frontier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 Clin Sci (Lond),2014,127(4):209-216.
[14] 葉任高,陸再英.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8.
[15] 陽書坤,余勤,張佳賓,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關系[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2):133-136.
[16] Busetto L,Enzi G,Inelmen E M,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morbid obesity:Effects of intragastric balloon[J]. Chest,2005,128(2):618-623.
[17] 鐘春榮,朱薇儀,劉燕娜,等. 護理干預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家庭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13):1984-1987.
[18] 金杰. 健康行為干預護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6):119-120,123.
[19] 胡建花,陸華東. 人性化護理對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16):145-147.
(收稿日期: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