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琳
摘 要:我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國家,隨著近幾年來人們對國學的推崇,古詩詞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人們對古典文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教師和家長也意識到古詩詞文化的重要性。不難看出,在現(xiàn)階段我國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這部分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針對這些問題以及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部分對策方案,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增強其民族意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意境教學;對策;鑒賞能力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語文古詩詞部分的內(nèi)容和所占比重也不斷變化。近幾年來,像白居易的《草》、李白的《贈汪倫》《靜夜思》以及李紳的《憫農(nóng)》等經(jīng)典詩詞繼續(xù)保留,新增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等一些朗朗上口的宋代詩詞。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熱愛古詩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是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而形成的。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多重視背誦,忽視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興趣的培養(yǎng)
重讀寫、輕理解,這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通病。受傳統(tǒng)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拿過一首詩詞,首先要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求學生背誦,不管學生對這首古詩詞理解與否,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先背誦并默寫。這便是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對古詩詞的教學方式。該種方式雖然滿足了對應(yīng)試教育的要求,使學生在考試中圓滿完成設(shè)置的考題,但是學生這樣并不能領(lǐng)會詩中所寫,更不能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小學生還處于語言文字的認知階段,這種教學方法將會直接降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甚至對古詩詞產(chǎn)生畏懼感。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多重視內(nèi)容講解,忽視了學生對古詩詞意境的理解
由于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快地背誦詩詞,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幫助學生理解詩詞的內(nèi)容。在教師看來,只有學生先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在背誦的時候才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
但是,不論是唐代詩歌還是宋代詩詞,每一首古詩詞都具有非常優(yōu)美的意境,這些意境都是由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組成,教師在講解這些古詩詞的時候,完全忽視對意境的描述,使學生在最美好的時代錯過了古詩詞意境中的美感。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僅供參考。
1.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這是不可改變的。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真品味古詩詞的文字以及韻律,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古詩詞對學生的感情熏陶。
2.帶領(lǐng)學生朗誦詩詞,領(lǐng)略古詩詞的意境美
由于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有限,想讓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中,需要教師的幫助。以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題西林壁》為例,《題西林壁》是蘇軾在游廬山的時候在西林寺墻壁上題的一首詩。初讀此詩,便可感受廬山之秀美景色。千人千面,兩個人對古詩詞的感受不會一樣。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準備一些作者蘇軾的生平和其他著作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這位詩人,由此及彼,更深入地理解古詩詞?!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痹娭星皟删涿枋隽藦]山不同角度的形態(tài)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側(cè)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后兩句寫出了蘇軾的感悟:之所以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全詩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哲理,耐人尋味。
3.幫助學生逐句分析,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
充分理解古詩詞,這也是教學目標之一。小學課文選取的古詩詞都是傳承下來的經(jīng)典,通常一個字詞就可以表達作者深遠的意境。一首古詩詞,僅僅幾十個字,便可以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面,所以,每一首古詩詞都蘊含著細膩而深刻的寓意,通過幫助學生逐句分析理解,讓學生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
綜上所述,古代詩詞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詩詞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語文古詩詞具有朗朗上口、含義簡單易懂等特點,教學還是應(yīng)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熱愛古詩詞,教師要及時將古詩詞中的意境有效地轉(zhuǎn)化在現(xiàn)實當中,做到讓學生“心中有畫、畫中有詩”。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有效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亞勤.小學語文古詩意境教學的新途徑[J].文教資料,2009(03).
[2]孫芳芳,安晶.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0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