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摘 要:從積累素材、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生活、修改習作四個方面,研究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語文;作文;教學;途徑;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1-0064-01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也是令有些師生頭痛的難題。在語文教學中,有的教師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指導作文、批改作文上,可是有的學生見到作文仍是頭疼,寫作能力較差。文章從四個方面探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
一、積累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要有好素材。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不像成人能夠分辨真正的好詞佳句,因此,指導學生收集素材應該先從詞語入手。首先,重視詞語的積累。調查發(fā)現,每個學生手上擁有課外書情況各不相同,有些學生課外書很多,有些同學沒有一本像樣的課外書。在這種狀況下,讓學生注重課外閱讀,積累好詞佳句,有的學生會相對較難??尚械霓k法是開設一個“圖書角”,讓每位學生從家里帶來一本書與同學共享,解決書籍少的問題。其次,提高理解、分類、優(yōu)化和運用詞語的能力。部分家長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去指導學生積累詞語。如果教師也缺少指導和監(jiān)督,學生對詞語積累將會失去興趣。針對學校實際情況,應該探討解決之道。第一,開設故事課。讓學生在課外搜集精彩的故事到講臺前演講,講完之后讓學生互相評價。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勇于在集體中表現自己,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評價別人的能力。第二,運用表揚法。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定期評出“閱讀王”“詞匯星”等先進個人。第三,讓學生盡量理解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有的學生積累了很多詞語,仍不能寫出好作文,因此,他們還要學習把詞語連成句子,再把句子連成文章??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一是從日常生活中收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把生活中接觸到的有趣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經驗和教訓等,用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二是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記錄下自己的奇思妙想。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聽不到學生抱怨的聲音,而是一篇篇有趣的好文章。
二、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說明,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的重要因素。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要利用這個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新學期班級來了位新同學,學生肯定都很好奇。這個時候,不如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寫好人物。根據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的年齡特征,教師應該開設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比如,定期開展課前閱讀活動,讓學生自己朗讀一些好文章,或者是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或者是自己寫的讀書心得。為了在教師、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學生會認真思考,努力寫作,進而逐步提高個人寫作水平。
三、聯(lián)系生活
有的學生怕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缺少個性,“假大空”是現在學生作文的通病。別人怎么寫,他也怎么寫,學生的作文大同小異,缺乏自己的見解,許多作文都是一個模式。例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學生最后大多進行這樣的總結:“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或是“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艷了”。有的學生的作文多是虛假事例,如“媽媽生病陪夜”“在公園拾金不昧”。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能一味地怪罪學生。因為學生若沒有內容可寫,又要完成任務,只能瞎編。其實,寫作文就是寫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作為寫作素材。例如,可以介紹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傾吐自己的快樂和煩惱,更可以寫寫自己發(fā)現的“新大陸”等等,這些內容寫出來就是作文。老師不應固定寫作模式,應該尊重學生的選擇與表達,對學生不可有過高的寫作要求。教師布置作文時,可以嘗試規(guī)定范圍但不命題,以讓學生有話可說,鼓勵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表達出自己真情,讓一位位個性鮮明的“我”在作文中充分展現。教師應幫助學生根據習作要求聯(lián)系生活,讓作文來源于生活。例如,寫一篇“春天的到來”,教師可讓學生先觀察自己發(fā)現的春天的變化,可以是上學路上看見的,也可以是校園、公園等地的變化,再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有的學生把春雨比作畫家:春雨染綠了柳樹,染紅了桃花……這樣的句子,寫得很形象生動,與其仔細觀察、想象豐富是分不開的。
四、修改習作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把作文當成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種閱讀的交流,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人們辛苦地做完一件事情,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學生寫作文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及時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若教師有時批改作文不及時,可以讓學生自改作文,或學生相互交換修改作文。這并不是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任意修改同學的作文,而是要有明確的修改目的,要求學生做到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語言通順,層次分明。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也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結束語
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非幾次寫作指導就可以得到提高。這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總結,讓習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上習作,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構建出一個五彩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吳立崗.當前中小學作文教學改革須關注的三大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4(07).
[2]李乾明.作文教學的轉型與動因[J].教育研究,2006(12).
[3]丁風萍.小學作文教學“四步曲”[J].甘肅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