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已經(jīng)不再困惑于一個問題——要如何回答別人的問題才能顯出自己的好。
記得還沒畢業(yè)那會兒,凡是別人問我意見,我都會盡可能地找到對方的優(yōu)點進行評述,對此還沾沾自喜過。后來,開始對事情有了自己的態(tài)度和分析。每次別人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就會很認真地說:“是這樣的,我對這件事情有幾個看法……”
我說得格外透徹、特別誠懇,把自己都感動了,心里想著:你看,除了我,誰還會那么在乎你??!
某一次參加審片,看了其他欄目組的節(jié)目,我仔細記錄了一整頁的建議,列出了節(jié)目里的十大硬傷,以及造成這些硬傷的原因。輪到我發(fā)言的時候,才說到第四點,對方節(jié)目的制片人已經(jīng)滿臉通紅。為什么我那么認真地說出你想聽到的答案,你反而不開心了呢?
其實每次我意識到自己身上有某種問題時,就會竭盡全力去調(diào)整自己的軌道,讓自己不要繼續(xù)朝錯誤的方向前進。可當我意識到自己總是為了讓對方開心而去說假話時,我就再也不能允許自己繼續(xù)諂媚下去了。
有一年過年回家,我給家里的馬桶買了一個智能加熱坐墊,我媽偏不要。
我就努力說服她,說這個坐墊有什么什么作用,對你們會多么多么好。
我媽和我吵了兩個小時,我脾氣倔,我媽就只能用痛哭來表達她的憤怒。我媽一哭,我就傻了,趕緊說:“我說的一直是對的??!你干嗎要哭???”然后,我媽就說:“我管你道理對不對,你的態(tài)度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當時我就蒙了。
道理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態(tài)度對了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媽在我成長之后,給我上的一堂極其深刻的思想教育課。
有時候,道理可以不用說得太明白,只要用正確且對方能接受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必然皆大歡喜。
小時候,因為對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努力讓自己看任何事物都有態(tài)度。后來慢慢成熟了,理解到即使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也不必一一說出來,你的態(tài)度有時無聲勝有聲。
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喋喋不休,一種是沉默不語。前者令人厭惡,后者令人敬畏。當你從喋喋不休地解釋,到不再用語言去解釋,基本上,你的未來不會在“解釋”這件事情上浪費時間,你只會選擇做給對方看。
當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再細細回想過去那些令人覺得無助崩潰的時刻,多半會覺得那些事情在現(xiàn)在看來就是一個笑談,你根本想不明白那時的自己怎么會那么糾結(jié),浪費那么多時間。為了讓多年后的自己給現(xiàn)在的自己點個贊,請珍愛自己,遠離作戲。
【素材運用】與人交際,我們可以對他人的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但喋喋不休地抱著“為你好”的態(tài)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未免魯莽無知,令人反感。與其如此,不如沉默不語,讓對方自己意會你的觀點,更得人心。
【速用名言】
1.沉默較之言不由衷的話更有益于社交。
——法國思想家 蒙田
2.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樂也愈大?!敶骷?冰心
【適用話題】沉默是金;虛偽與真誠;道理與態(tài)度
(特約教師 魏曉暉)
【同類素材庫】
在美國第30任總統(tǒng)卡爾文·柯立芝還是議員時,有名議員和他擔任同樣的職務(wù),他們每天都要接待許多訪客,事務(wù)繁雜。但那名議員難得能在晚上9點以前離開辦公室,而柯立芝卻總是能在5點左右下班。另一名議員問他是怎么辦到的,柯立芝說:“接待訪客時,話少說一點?!钡拇_,沉默不僅能讓你遠離諂媚、作戲,還能讓你少受外界的影響,令你心靜、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