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才讓
(青海省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獸醫(yī)站 810499)
牦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的科學防治
扎西才讓
(青海省祁連縣野牛溝鄉(xiāng)獸醫(yī)站 810499)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本病又稱紅鼻病或傳染性壞死性鼻炎,臨床特征是發(fā)熱、高度呼吸困難、上呼吸道黏膜發(fā)炎、水腫、出血、形成壞死斑點,鼻炎、竇炎等。本病的臨床癥狀多樣,隨著病毒毒力強弱、牛的年齡、飼養(yǎng)管理條件的不同而呈現輕重不同的癥狀。本病廣泛分布于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我國亦有本病的發(fā)生,造成養(yǎng)牛業(yè)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危害較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應做好綜合的防控措施,預防本病的發(fā)生。
牦牛;傳染性鼻氣管炎;防治
牦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也稱為牛皰疹病毒I型感染、紅鼻病、牛傳染性壞死性鼻炎。近些年,由于牦牛飼養(yǎng)數量逐年增加,國際貿易和地區(qū)運輸等因素的影響,本病呈增加的趨勢,給我國養(yǎng)牛業(yè)造成較為嚴重的危害和損失。本病臨床表現形式多樣,以呼吸道癥狀為主,伴有發(fā)熱、鼻炎、竇炎、結膜炎、流產、乳腺炎、陰道炎等表現。本病呈世界性分布,OIE將其列為B類動物疫病,現通過病原學、發(fā)病特點、臨床癥狀、防治措施等幾個方面對牦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的科學防治介紹如下。
病原是牛皰疹病毒I型,屬于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甲亞科。病毒較為耐低溫,在-60℃可保存9個月之久,但不耐熱,37℃條件下10d即死亡,63℃以上僅可存活數秒。常用的消毒藥物如2%濃度的火堿,或者季銨鹽類的消毒藥物均可作為消毒劑。
本病發(fā)病急,傳染性強,發(fā)病牦牛和帶毒牦牛是傳染源,由于患病康復后的牦牛仍可長期帶毒,有的可達17個月以上,成為了威脅健康牦牛的主要原因[1]。病毒存在于鼻、眼和陰道的分泌物中,公牦牛的精液中也可帶毒,易感牛通過接觸污染的環(huán)境或與帶毒牛交配即可被傳染,蜱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播本病。飼喂不科學、環(huán)境條件差、長途運輸、氣候突變,牦牛抵抗力低等條件均可增加發(fā)病的機會。本病在秋、冬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但是病死率較低,各種年齡的牦牛均易感,犢牛最易感,且病死率較高。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4~6d,長的可達20d以上,臨床可分為呼吸道型、生殖道型、流產型、眼炎型和腦炎型等多種類型。
呼吸道型為最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為發(fā)熱,精神萎頓,厭食,反芻減少,流淚,流黏膿性鼻液。鼻黏膜高度充血,呈火紅色,所以本病也有“紅鼻病”之稱[2]。病牛表現高度呼吸困難,犢牛的發(fā)病癥狀較急,發(fā)病較重,死亡原因多與窒息和繼發(fā)感染有關。死后主要病變?yōu)楸?、喉頭和氣管炎性水腫,黏膜表面附有灰色的假膜,有散在的灰黃小膿皰或淺而小的潰瘍。
生殖道型主要見于性成熟的牦牛,多由交配而傳染[3]。母牛表現陰門、陰道黏膜充血,表現不安,頻尿,排尿時因疼痛而尾部高舉。有時表面有散在性灰黃色、粟粒大的膿皰,陰道內見有多量的粘膿性分泌物,有的被覆偽膜,并有潰瘍。公牦牛表現為龜頭包皮炎,精囊腺出現變性、壞死。通常在出現病變后一周開始痊愈,公牦牛發(fā)病后應立即淘汰,因為已經失去配種能力。
流產型多見于初產母牦牛,妊娠后期發(fā)生較多,可出現早產或者死胎。流產后可出現胎衣滯留,流產胎兒一般不見有特征性的肉眼病變。
眼炎型表現為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眼、鼻流漿性或膿性分泌物,有的角膜輕度混濁。嚴重的病例可在結膜部位形成灰黃色的小顆粒,或者融合成顆粒狀的壞死膜[4]。
腦膜炎型多發(fā)于3~4月齡以內的犢牛,發(fā)病初期有發(fā)熱表現,流鼻涕,眼睛流淚,呼吸困難,鼻腔黏膜充血,之后出現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異常癥狀,如角弓反張,共濟失調,肌肉痙攣,磨牙,興奮或沉郁,腦膜炎型的病例病死率較高,可達50%甚至更高。病理變化檢查頭部,可見腦膜輕度充血。
此外,還可出現腸炎型,如出現腹瀉,血便癥狀。
根據本病的發(fā)病特點、主要癥狀表現和剖檢的病理變化,一般都能作出初步診斷,但是要確診本病要進一步做病毒分離和病毒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病料采集可以使用鼻腔拭子采集膿性鼻液,或者采集其他病變部位的分泌物,儲存于4℃環(huán)境下,并快速送檢[5]。
診斷時注意與牛流行熱、巴氏桿菌病區(qū)別。
由于本病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發(fā)病后應立即隔離病牛,消毒環(huán)境及用具,飼喂易消化的飼料,給予充足的飲水,使用抗生素控制繼發(fā)感染,黏膜消毒可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部,發(fā)熱的牛采用安乃近注射液退熱,并根據其他的癥狀對癥治療。
預防本病主要采取接種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弱毒疫苗或滅活疫苗的方法。加強引種的檢疫工作,不從疫源地引種。平時增強牛的體質和抗病力,尤其是在冬春易發(fā)病的季節(jié)。
對病死牛及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經常巡視觀察牛群,對牛的飲食、排泄等情況要有所了解,發(fā)現異常要及時處理。
[1]蔡慶雙,侯喜林.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4(12):118.
[2]王永艷,王仲兵,鄭明學,等.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流行與防控 [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0(1):112-115.
[3]王志亮,張永強,王淑娟.牛傳染性鼻氣管炎[J].中國畜牧雜志,2011(14):30-34.
[4]范小蕊.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防治[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2(11):74.
[5]霍蕾,霍烽.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檢疫及防控[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