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震宇(莊河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遼寧 莊河 116400)
?
周劑量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在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價值觀察
宋震宇
(莊河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遼寧 莊河 116400)
【摘要】目的 探討周劑量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在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32例均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紫杉醇采用周療法(第1天、第8天),卡鉑為第2天,21 d為1個治療周期。結果 32例患者治療有效率為31.25%,中位生存期為10.4個月;其中15例(46.88%)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改善,11例(34.38%)生活質量無明顯變化,6例(18.75%)生活質量下降。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脫發(fā)、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等。結論 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效果理想,不良反應均可耐受。
【關鍵詞】紫杉醇;卡鉑;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
肺癌為臨床常見惡性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特別是對于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來說,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較差,生存質量較低[1]。為進一步探討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該病患者3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現(xiàn)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3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上述患者均經由病理及細胞學檢查確診,男24例,女8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53.2±2.4)歲,局限期9例,廣泛期23例。上述患者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檢查均顯示正常,且近期內均未接受過抗腫瘤治療。32例患者預計生存期均>3個月,經由患者及家屬同意后簽署知情書。
1.2 方法:32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治療,紫杉醇分別于治療第1天、第8天用藥,135~170 mg/m2,卡鉑依照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5給藥,將治療第2天及第21天作為1個周期。采用紫杉醇治療前,首先采用地塞米松(10 mg)靜脈推注,后給予苯海拉明(20 mg)肌內注射,治療過程中可依照患者情況給予西米替丁(600 mg)加水靜點,以此減少過敏反應情況,并視患者情況給予拮抗劑止吐。治療及用藥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心電監(jiān)護。上述患者均于治療1個周期后進行療效判定。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上述32例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統(tǒng)計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1.4 判定標準[2-3]:依照WHO制定的療效及抗癌藥物毒性評價標準進行治療效果判定,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及進展四個等級。治療有效率為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患者化療毒性反應分級參照WHO抗癌亞藥物不良反應分級標準。
采用歐洲癌癥和治療組織編制的QLQ-C30生存質量核心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價,共含有30個條目,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等5個功能量表、疼痛、疲乏、惡心和嘔吐等3個癥狀量表、失眠、便秘、腹瀉、呼吸困難、食欲減退等6個單項測量條目、1個總體健康狀況量表和1個整體生活質量量表。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32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的32例患者中,治療結果顯示完全緩解3例(9.38%),部分緩解7例(21.88%),進展9例(28.13%),進展13例(40.63%),治療有效率為31.25%。32例患者中位生存為10.4個月,生活質量同治療前相比,15例(46.88%)明顯改善,11例(34.38%)生活質量無明顯變化,6例(18.75%)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2.2 32例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患者不良反應為血紅蛋白下降4例(12.5%),血小板下降6例(18.8%),惡心嘔吐8例(25.0%),周圍神經毒性5例(15.6%),脫發(fā)25例(78.1%),肝功能損傷6例(18.8%),心律失常2例(6.3%),關節(jié)肌肉酸痛3例(9.4%),白細胞減少20例(62.5%)。
肺癌為臨床常見肺部惡性腫瘤疾病,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肺癌病死率居于癌癥患者之首,為15%~18%,且絕大多數(shù)肺癌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4]。雖然小細胞肺癌發(fā)生率在整體肺癌患者中的比例相對較低,但是由于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較高,且具有易復發(fā)的特點,造成其病死率也相對較高,因此加強對降低小細胞肺癌復發(fā)率及延長患者生存期限的研究,是當前臨床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的重點研究方向。
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具有疾病進展迅速、侵襲性高及早期轉移的特點,足葉乙苷聯(lián)合鉑類是當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標準一線化療方案。在近年來國內的以紫杉醇為主的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癌的臨床報道中,治療有效率在30%~70%,而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有效率為31.25%,同臨床報道基本相符。紫杉醇主要是經由紫衫樹干、樹皮中提出的抗癌藥物,屬于二菇類化合物的一種,其作用機制同以往的抗微管藥物有所不同,其是一種能夠有效促進微管聚合的藥物,同時促進微管蛋白聚合為團塊并穩(wěn)定,最終達到抑制微管網重組的目的,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另有臨床研究表明[5],紫杉醇可促使微管蛋白及微管蛋白二聚體喪失動態(tài)平衡,造成癌細胞分裂停滯并死亡,對耐藥的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具有顯著治療效果。而正是由于該種藥物作用獨特且治療效果明顯、較差耐藥少,其在當前已經成為臨床中廣泛應用的抗癌藥物。但是有臨床報道表明,紫杉醇應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嚴重毒性反應,采用該種藥物治療前應嚴格依照預防性用藥要求,從而減少嚴重毒性反應的發(fā)生。
臨床報道顯示[6],小細胞肺癌患者對初次化療較為敏感,部分患者容易出現(xiàn)治療后病情進展或復發(fā)情況,且大約有80%被初診為局限期及廣泛期的患者需要接受二線方案治療。且臨床研究證實,初次治療結束及病情進展的間隔時間是二線治療效果的重要取決因素,而初次化療反應狀態(tài)及藥物種類也均會對二線治療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本次研究中,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藥物常見不良反應主要為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白細胞減少、脫發(fā)、肝功能損傷、心律失常、惡心嘔吐、周圍神經毒性、關節(jié)肌肉疼痛、腎功能損傷等,這些不良反應經對癥處理后均可緩解,并未影響到治療的正常進行。綜上所述,周劑量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在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其不良反應的處理,從而提升該治療方法耐受度。
參考文獻
[1] 梁穎,林勇斌,陳麗昆,等.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每周方案與三周方案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18):1463-1466.
[2] 邱波.多西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6):467-468.
[3] 王玉萍.紫杉醇每周用藥聯(lián)合卡鉑方案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4):127-128.
[4] 謝艾維.紫杉醇的不良反應及其合理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1):34-35.
[5] 肖宏宇,唐海波,盧義.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紫杉醇化療后神經毒性反應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0(12):40-41.
[6] 張琴陽,周永青,丁海斌,等.伊立替康聯(lián)合順鉑與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治療難治性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10):1974-1976.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8-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