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每年大雪節(jié)氣過后,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開始,特別是今年的冬季倍感寒冷,前些日子雪后氣溫直線下降至零下10度,讓人從頭冷到腳。
冬天是滋補的最好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愛煲個湯,所以說女人喝湯可以美容讓肌膚有彈性,男人喝湯強身健體,小孩子喝湯增加營養(yǎng)和抵抗力,老人喝些藥膳湯更是延年益壽。
北京人對湯水,原來并沒有什么特殊喜好。嫌棄它小鍋小灶小眉小眼,各種南方食材夾雜的陌生古怪 什么沙參玉竹、蓮藕章魚都能拿來燉了又燉。再加上動輒數(shù)個小時慢火熬燉,簡直是地老天荒綿綿無期的架勢,令性格豪爽的北方人想起來就覺得頭疼。
然而隨著南方人民不斷北上傳遞美食精粹,湯水的妙處也逐漸為北京人所認知。尤其冬季,天氣干燥濕度小,很容易導致口干痰多、腸道紊亂,身體出現(xiàn)莫名疼痛,如果能喝些潤而不燥的溫補湯水就可以輕松避免,在滿足口腹之余也能健康度過寒冬,這實在是好事一樁。
冬季滋補讓我們從喝湯開始吧。
每到冬季我喜歡湯湯水水的吃,下面這款湯里放了白蘿卜、、甜玉米、排骨和海帶結(jié),再配上姜,一起煲湯,非常滋補保健,冬季吃蘿卜尤其有好處,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利大小便等等作用。一到冬天蘿卜便被大家放進了菜籃子,成了老百姓餐桌不可缺少食療佳品。
原料:豬脊骨、玉米、白蘿卜、海帶結(jié)、鹽、大料、姜片、蔥、料酒。
做法:將排骨焯水后放入砂鍋里,加大料、姜片、蔥段和料酒,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燉一個小時后加入海帶結(jié)、切塊的白蘿卜、胡蘿卜和玉米再燉半小時,加入鹽即可。
原料:新鮮的白蘑菇、排骨、花椒、大料、蔥姜蒜、料酒。
做法:排骨、蘑菇分別汆水,砂鍋做清水放入焯好的排骨,加花椒、大料、蔥姜蒜、料酒燒開撇去浮沫,燒至1小時加入白蘑菇再燉20分鐘,出鍋加入鹽和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原料:白菜葉、豬肉餡、雞骨、蔥姜。
做法:豬肉餡加蔥花、姜末、鹽、紹酒、胡椒粉、雞蛋、水淀粉、香油拌勻上勁兒;鍋中做清水放入雞骨架大火燒開熬成濃湯后,汆入丸子待開鍋后撇去浮沫,加料酒、鹽調(diào)味,最后放入嫩白菜葉,滾開后即可關(guān)火,盛入碗中點幾滴香油撒香菜即可。
原料:羊腿、蔥段姜片、白胡椒粒、白洋蔥。
做法:羊腿剁成小塊,放冷水鍋加料酒汆水。羊肉放入高壓鍋,加清水、蔥段姜片、白洋蔥半個、白胡椒粒,大火上氣后轉(zhuǎn)小火燉35分鐘。自然解壓后,把高壓鍋中的羊肉湯換入砂鍋,大火再燉15分鐘,湯色變濃后,挑出蔥段,放鹽調(diào)味,吃前再按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白胡椒粉,放點香菜點綴即可。
隨個人喜好,把各種水果切丁,這里用的是獼猴桃,火龍果,草莓;水燒開后下入小湯圓煮至浮起即可,盛入碗中將水果撒在上面就可以吃啦。水果也可以一同煮下再吃。
湯的功效各有不同,骨湯抗衰老、菜湯抗污染;魚湯防哮喘,煮湯時可適當放些老豆腐,每周可以喝兩到三次。
如今正處于冬天,是滋補的季節(jié),也是人最容易發(fā)胖的季節(jié),因此有人怕在冬日里喝湯容易長胖。這是一個誤解,冬天要多喝湯,冬季喝湯不僅利于消化吸收,更能養(yǎng)生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