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xué)生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大學(xué)生自殺事件的頻繁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高校對大學(xué)生進行生命教育的缺失。道家特別強調(diào)珍視生命,它勸導(dǎo)人們重生輕物、重生輕名、清靜寡欲以養(yǎng)生、尊道重德以養(yǎng)生,道家的這些思想對于加強對大學(xué)生進行生命教育,有著積極的教育作用。
【關(guān)鍵詞】道家;重生思想;大學(xué)生;教育作用
近些年,大學(xué)生自殺事件頻繁發(fā)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我國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道家思想特別強調(diào)珍視生命,運用道家的重生思想對大學(xué)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有助于引導(dǎo)大學(xué)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一、道家教育人們重生輕物
中國古語就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之說。在當今市場經(jīng)濟的環(huán)境下,少數(shù)大學(xué)生也把追求物質(zhì)財富當做是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其中就有人因不能享受奢侈的物質(zhì)生活而輕生。這種生命觀與道家的重生思想是完全相違背的。
道家認為,生命是第一位的,而財富只是身外之物。故老子說:“身與貨孰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保ǖ谒氖恼拢┻@里,老子把生命看作是遠重于貨利的東西。他知道,只有適度追求物質(zhì)財富,才能使生命獲得長久。鹖冠子則說:“河中失船,一壺千金”。(學(xué)問)水壺本身不值錢,但當它在能挽救人的生命關(guān)鍵時候,它就很值錢。這就說明生命價值之珍貴。因此,聰明的人總是先重生命,后重財富,故呂不韋說“古之人有不肯富貴者,由重生故也。”(本生)而重財富而不重生命是可悲的,故莊子說:“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寓言)
道家的上述思想告訴我們,生命是最珍貴的。因為,物質(zhì)財富是為人服務(wù)的,只有人活著,人才能去享受物質(zhì)財富,生命如果不存在了,物質(zhì)財富便失去了它服務(wù)的對象,那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因此,人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人的生命,大學(xué)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其生命更是無價之寶,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
二、道家教育人們重生輕名
80后90后的大學(xué)生,一般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往往處于中心地位,家人都要圍繞他們轉(zhuǎn)。因此很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思維習(xí)慣。一旦這種尊貴的地位受到傷害,他們往往難以接受,甚至走上輕生的極端道路。道家認為,這種看法是非常愚蠢的。
莊子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尊貴地位和至高的榮耀在生命面前都是次要的。他說:“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養(yǎng)生也?!庇终f:“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讓王)也就是說,生命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完成帝王的功業(yè),享有帝王之尊貴,也比不上擁有生命重要,就更不用說其它的地位和名譽了。他批評那些居高官而輕生命的人說:“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寓言)重高位而輕生命,可謂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所以莊子對這些人的做法是大為困惑。
在論及生命的重要性時,呂不韋說:“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重己)可見,在呂不韋也認為,即使是天子的地位和榮耀也沒有生命重要。
道家的上述思想告訴我們,榮譽、地位的載體是人的身體。生命存在,人的身體才能存在,人的地位和榮譽才能有所歸屬。生命沒有了,榮譽和地位就會消失。大學(xué)生其實已經(jīng)擁有較高的地位和名譽,但人們羨慕的大學(xué)生,是有生命存在的大學(xué)生。如果我們失去了生命,又有誰羨慕我們呢?可見,生命與榮譽、地位相比,生命仍然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想保有地位和榮譽,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珍惜我們的生命。
三、道家教育人們清靜寡欲以養(yǎng)生
大學(xué)生自殺的原因除了受社會、家庭等環(huán)境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學(xué)生不能正確看待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大多數(shù)大學(xué)生自殺都是因為自己的愿望過高,而現(xiàn)實又非常殘酷,致使在追求自己愿望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挫折,而他們又不能正確看待挫折,以至于對生活喪失信心而自殺。
那么,怎樣才能解決主觀與客觀之間的矛盾呢?道家給我們提供非常好的解決方法。老子教給我們的方法是要懂得“知足”。老子說:“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其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懂得“知足”,那么,雖然在客觀上我們擁有的財富不多,但是在主觀上我們亦可自認為富有。相反,如果不懂得“知足”,就會給自己給社會帶來禍害。故老子又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保ǖ谒氖拢╄b于此,老子要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第八十一章)
莊子教給我們的方法是“守靜”。他說:“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俞者,憂患能處,年奉長矣。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在莊子看來,清靜無為,平淡寡欲,便可免除災(zāi)患,“年奉長矣”。
呂不韋和鬼谷子教育給我們的方法是“適欲”。呂不韋則指出:世之人“莫不欲長生久視,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之長也,順之也;使生不順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適欲?!保ㄖ丶海┮簿褪钦f,過分的欲望是有害于生命的,要想生命長久,就必須節(jié)制欲望。鬼谷子則說:“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故心氣一,則欲不徨,欲望不徨,則志氣不衰,志氣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于胸中?!保ū窘?jīng)陰符)也就是說,欲望過多,會導(dǎo)致人心煩意亂,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在主觀與客觀的關(guān)系問題上,作為大學(xué)生應(yīng)該知道,主觀努力都要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因此,我們只能在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前提下去追求我們目標和愿望。這就要求我們的目標和愿望都要適度。因此,道家提出了“知足”、“適欲”、“順自然”等適度思想。適度的欲望不僅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它讓我們欲望更容易得以實現(xiàn),讓我們的心情更加穩(wěn)定和舒暢,從
(下轉(zhuǎn)第3頁)
(上接第2頁)
而讓我們能夠保持氣血的順暢,使我們身體更加健康而長壽。而且,適度的欲望不斷地得以實現(xiàn),能夠增強我們克服困難、勇敢地生活的信心,從而避免因?qū)ι顔适判亩p生。
四、道家教育人們尊“道”重“德”以養(yǎng)生
當然,大學(xué)生自殺的根本內(nèi)因,是他們頭腦中沒有強烈的生命力觀念支撐著他們活著,他們對人的生命缺乏足夠的敬畏和信仰。因而,他們往往僅憑一時的沖動,或者稀里糊涂就走上了輕生的道路。道家認為,人首先心目中要有“道”的信仰,然后再遵從“道”的精神去做,才能養(yǎng)護生命。
老子特別強調(diào)擁有“道”對生命的重大意義。他說:“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其意思是說,得道之人的生命才能長久,終生沒有危險。
那么,怎樣才能按“道”行事養(yǎng)生呢?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這就要求我們要順著事物的發(fā)展趨勢去行為。為此,老子說:“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第七十五章)。即是說,不勉強地去追求生命的長久,才是最好的珍惜生命的辦法。
對此,莊子也告誡我們說:“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保ㄗ屚酰┢湟馑际钦f,不順自然,而強行而為,就會傷害到身體而折壽。呂不韋則說:“凡生之長也,順之也”。(重己)
當然,順自然雖然有利于養(yǎng)護生命,卻不能免死。對此,列子論道:“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天罰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罰也??梢陨梢运?,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無奈何?!保ㄌ烀┧?,面對死亡,人們應(yīng)該做的就是順其自然。
道家的思想告訴我們,依“道”而行,生命才能長久。而“道”的表現(xiàn)就是“法自然”。生老病死是生命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生要自然,死也要自然,該活著的時候就要活著,該死去的時候才能死去。大學(xué)生正值生命旺盛之時,自殺顯然不符合“順自然”的宗旨。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物,都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這是生命存在的“自然”。人為萬物之靈,人的生命當然要比世界上的其它生命更珍貴,因此,人珍惜生命,更應(yīng)該成為“自然”。
(論文屬于廣東省社科規(guī)劃辦課題“大學(xué)生輕生事件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研究”(GD11XZZ01)的課題論文。)
【參考文獻】
[1]《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
[2]《莊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鹖冠子》,張清華主編,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呂氏春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5]《鬼谷子》,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6]《淮南子》,顧遷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1月版
[7]《列子》,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版
【作者簡介】
李程(1965—),男,籍貫:湖北大悟,韓山師范學(xué)院思政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傳統(tǒng)文化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