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
刑事司法視野下的輿論監(jiān)督
——基于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分析
●楊希
輿論監(jiān)督對司法形如一把雙刃劍,適當?shù)妮浾摫O(jiān)督能增強司法活動的透明度、促進司法公正,而超出必要限度的輿論監(jiān)督行為也可能讓案件陷入“輿論審判”。因此,正視輿論監(jiān)督給我國刑事司法造成的困境,協(xié)調好輿論監(jiān)督與司法活動的關系,完善輿論監(jiān)督的相關機制,是我國司法改革背景之下的重要理論課題。筆者全面考察近年來引起輿論監(jiān)督熱潮的刑事案件,從媒體、法院、公眾幾方面的反應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深入剖析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起因,并對先進立法國家的相關法律狀況進行考察,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于輿論監(jiān)督制度構建的幾點思考。
刑事 輿論監(jiān)督 公共事件
近年來,刑事案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了。這些刑事司法公共事件的發(fā)生對于推進司法民主、傳播法治精神、推進高效廉潔司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那些訴諸個人情感和常識的輿論呼聲往往帶有濃重的道德色彩,當人們激憤的情緒淹沒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評判代替了法律的分析,嚴懲罪犯的愿望壓倒了正當程序的要求,司法便很容易陷入尷尬的境地。
以下是近年來頗具代表性的五起刑事司法事件,這些案件都是在媒體推動下迅速發(fā)展成為輿論焦點并在訴訟程序中受到輿論的微妙影響:
許霆案。許霆案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一審法院對許霆作出無期徒刑的判決后,引起輿論浪潮,人們通過網(wǎng)絡,報刊等各種方式對一審判決紛紛表示質疑。網(wǎng)友幾乎一邊倒的認為一審法院判得過重,九成的網(wǎng)友認為銀行有錯在先,法院不應重判許霆,在網(wǎng)易專設的投票專區(qū)上,有數(shù)十萬網(wǎng)友參與投票,認為許霆不該獲重刑的占總投票人數(shù)的百分之九十。還有許多的法學專家、律師等表露身份,參與討論。
鄧玉嬌案。此判決一出,公眾為之歡呼,法律界卻是一片嘩然。鄧玉嬌案被披露之初,輿論與司法便展開了激烈的互動,民眾出于對鄧玉嬌弱者地位的同情,出于對無良官員無恥行為的憤慨,一致站在了鄧玉嬌一方。
杭州飆車案?!案欢弊菜馈捌椒策M步青年”、警方關于車速“70碼”的草率認定、巨額死亡賠償金……這一事件從一開始就極具話題性。在這一事件中,網(wǎng)絡媒體的人肉搜索、見證人調查、論壇討論、網(wǎng)站民意測驗等多種手段不同程度地發(fā)揮著輿論監(jiān)督司法的作用,見證著輿論監(jiān)督形式的越發(fā)豐富。
藥家鑫案。這名撞傷人后又殘忍捅死受害者的年輕大學生,引發(fā)了中國輿論關于法律、道德以及家庭教育的復雜爭論。關注此事件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在此案中,輿論堅持了其一貫的態(tài)度:同情弱者,嚴懲罪犯,民意與司法的矛盾空前尖銳。5名教授保藥的聯(lián)名呼吁書遭到網(wǎng)友諷刺,建議寬刑的法學家被網(wǎng)友炮轟。
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這起中國矚目的大案之所以吸引人們注意,不僅因為被貼上了“滬上名?!?、“高學歷仇殺”等醒目標簽,更因早早卷入了死刑存廢之爭的輿論漩渦。
從以上刑事司法事件中我們看出,公眾、媒體、和法院有以下表現(xiàn):
(一)公眾方面
如今我們身處自媒體時代,每一位民眾對案件的意見表達都可能對公眾評判產生影響。但是我們在這種民眾監(jiān)督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一方面:公眾的情緒和對案件的評價往往處于一種非理性的狀態(tài),他們對于事件所涉當事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的關注大于對法律的關注,例如在“鄧玉嬌事件”和“藥家鑫事件”民眾情緒的對比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民眾呼吁寬刑鄧玉嬌而嚴懲藥家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眾排斥強者而同情弱者,仇恨所謂“官二代”的身份,力挺弱勢群體,這種輿論監(jiān)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法律的軌道,也必然會使輿論監(jiān)督陷入無序狀態(tài)。另一方面,公眾對于司法缺乏信任,在案件之初就強勢介入,頗有向法院施壓的態(tài)勢。例如在“許霆案”中,網(wǎng)友紛紛聲援許霆,聲討法官量刑過重,從一審法院的無期徒刑到二審法院的“五年有期徒刑”,輿論的強勢介入不得不使法院考量民意的訴求,這使得法院的審判獨立受到威脅。
(二)新聞媒體方面
1.媒體失范報道案件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通過梳理近年來頗受關注的刑事公共事件,筆者發(fā)現(xiàn)媒體常有以下越權行為:在報道案件時頻現(xiàn)不符合法律規(guī)范的詞匯;為博取公眾關注而做出夸張甚至不實的報道;對司法機關的判決胡亂猜測,擾亂公眾的判斷;媒體報道立場失衡,在刑事案件中充當一方“代言人”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另外,有媒體為追求新聞的趣味性和關注度,不惜對新聞素材進行一些“軟處理”,對原本嚴肅的法制案件報道強行注入“娛樂元素”,拿案件當事人的私生活做文章,以此吸引公眾關注,謀取利益。
2.媒介權力呈現(xiàn)異化趨勢,媒體越俎代庖,公開發(fā)起“輿論審判”。輿論審判(trialbymassmedia)一詞源于西方,是指媒體通過報道形成某種輿論壓力而妨礙司法獨立的行為。①魏永征:《新聞傳播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頁。由于法律對傳媒報道訴訟案件缺乏完善的制度設計,“輿論審判”作為一種嚴重的權利越位現(xiàn)象,嚴重侵蝕著司法獨立和司法權威。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輿論審判”作為司法民意的集中爆發(fā),它代表著一定范圍的民眾的基本價值觀和感情流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常理、常情。②萬志鵬:《論“媒體審判”對司法的影響——以湘潭“黃靜”案為視角》,載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在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演化成為刑事司法公共事件之后,民意與法官自由心證的博弈也成為了法官必須面對的難題。
(三)法院方面
隨著司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級法院在司法信息平臺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積極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推進裁判文書上網(wǎng)等,這對于法院及時公布信息、促進與公眾、媒體良性互動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但是在刑事司法公共事件中,法院對于輿論明顯處于被動地位。首先,法院對出于公眾關注之中的案件信息更新緩慢,信息不對稱為民眾無端猜疑和惡意炒作預留了空間。其次,法院時常被公眾和媒體輿論牽著鼻子走,對輿論的引導能力較弱。再次,在輿論監(jiān)督超過必要限度,明顯干擾法官獨立審判時,更是缺少應對措施和必要的懲戒手段。
(一)司法權威的缺失是形成危機的根本原因
眾所周知,司法機關是公民權利的捍衛(wèi)者,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防線,一個對法治孜孜以求的國家,對于司法權威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一般意義上的司法權威包含兩方面內容:即司法的至上地位和公眾對司法的絕對尊重。在我國,由于這些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復雜原因,使得司法在我國從未贏得應有的尊重,與司法程序相比,人們寧愿相信“媒體的正義”。
(二)特定的群體心理喚醒機制是司法困境生成的心理原因
1.群體壓力使公眾意見趨于統(tǒng)一
在輿論形成初期,大眾的觀點和意見呈現(xiàn)分散和多樣的狀態(tài),隨著媒體對案件的跟進報道,公眾間的相互交流和感染也逐步深入,在群體壓力(所謂群體壓力是指群體大多數(shù)成員的意見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使群體內每一個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保持著與大多數(shù)人的一致性。)的作用下,人們的意見開始趨于統(tǒng)一。這樣,人們通過話語表達就形成了一定范圍的社會輿論。正如勒龐所說:“在某些既定的條件下,并且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部都轉到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雹劾正嫞骸稙鹾现姟蟊娦睦硌芯俊?,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頁。所以,輿論的形成機制往往并非是“理性討論的結果”,而是“群體意見”作用于人們懼怕孤立的心理,從而使人們自覺的遵循多數(shù)人的意見。當傳統(tǒng)媒體、網(wǎng)絡公眾的聲音和知識界取得一致的時候,輿論導向便初步形成。
2.“群體觀念極化”效應促使輿論走向極端
“群體觀念極化”效應作為一種心理學現(xiàn)象,在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簡而言之,“群體觀念極化”是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群體內的成員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之后,整個群體會形成比討論前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更加極端的結論。④姜斌:《司法中群體觀念的形成機制——司法如何應對民意的前提考量》,載《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全面轉型時期,“群體觀念極化”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最可能頻繁發(fā)生。尤其是當案件涉及到貧富差距以及國家權力時,更容易觸及到公眾敏感的神經,因此社會輿論也會達到空前統(tǒng)一。
(三)規(guī)范輿論監(jiān)督的相關立法的缺失是形成目前司法困境的直接原因
我國目前還沒有規(guī)范輿論監(jiān)督的專門法律,關于此方面的立法還局限在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政府決定、法院單方面規(guī)定等比較低的立法層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發(fā)布的《關于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jiān)督的若干規(guī)定》中,對于法院和新聞媒體在案件報道方面的活動做出了規(guī)制,但這一規(guī)定最終也因缺乏可操作性而陷于詬病之中。這些雜亂的法律、法規(guī)多是原則性規(guī)定,往往只籠統(tǒng)的規(guī)定了輿論監(jiān)督權,以致留有諸多法律空白;另一方面來講,現(xiàn)有相關立法對于權利義務分配不盡合理,禁止性規(guī)范設計嚴密,授權性規(guī)范則相對薄弱??傊?,立法滯后導致輿論與司法的關系長期得不到規(guī)范,二者頻頻越位行使權利,相關制度的缺失促使了我國目前司法困境的形成。
英國是對媒體監(jiān)督控制比較嚴格的國家。英國的法庭審判實行的是陪審團制度,對案件事實認定的部分是由陪審團成員完成的。英國試圖通過健全的制度設計來阻止輿論對陪審團成員的不良干擾,避免未經專業(yè)法律培訓的陪審團成員受到傾向性報道的影響而做出情緒性判斷,進而從根本上實現(xiàn)陪審團制度的初衷和價值。
報道限制是通過1980年的《英國刑事法庭法》(MagistratesCourtsActs1980)確立的,該法第八條規(guī)定,對于羈押案件,只能大概報道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地址、涉嫌罪名、犯罪大要、辯護人以及法官的姓名,有無交保、開庭時間、法院決定……等九項內容,除非得到法院的特殊許可,所有案件都必須在法院做出審判之后才能對案件進行深度的披露和報道。⑤郭成偉:《外國司法制度概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頁。
在英國諸多規(guī)制媒體與司法關系的立法例中,對行為失范的媒體判處藐視法庭罪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與限制新聞自由有關的藐視法庭罪在議會立法和普通法判例中都有規(guī)定。英國的藐視法庭罪可以說歷史悠久,最早的對媒體處以藐視法庭罪的案例實際上是對普通法中藐視法庭原則的適用。他們用一系列判例確定了這樣的原則:當案件正在由法院積極而不是拖延審理的過程中,任何人不得對案件加以評價。即使你確保自己的評論是誠實的,但只要是在法庭審定以前過早地說出真情,也會被認為是藐視法庭的行為,并受到相應的處罰。⑥景漢朝:《中國司法改革策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頁。1981年,在總結一系列普通法判例的基礎上,英國國會制定了《藐視法庭法》(ContemptofCourtAct)。新的《藐視法庭法》采用了嚴格責任原則,并確立了藐視法庭罪法律界限,即新聞報道和評論對司法公正構成嚴重妨礙或危害的重大風險的才是違法。同時在該法第五條還特別為新聞媒體設置了公共利益的抗辯事由,即有關的言論如果是對公共事務或其他公共利益問題的善意討論,而危害到有關司法程序的風險只是有關討論所間接涉及,則免除此種情形的適用。⑦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司法公正與權利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頁。
除此之外,英國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把媒體干擾作為上訴理由請求法院重新審理。這無疑是對媒體所造成的司法偏差的最有效最徹底的糾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同英國相比,作為傳媒大國的美國有著更寬松的輿論空間。美國新聞界強烈反對封閉任何司法程序以實現(xiàn)言論自由權。美國憲法修正案第l條即規(guī)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言論、出版自由的法律,可見言論自由在美國整個權利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司法獨立也是美國一直以來追求的重要司法價值,司法獨立和輿論自由在美國統(tǒng)一在憲法的框架之中。
美國也有藐視法庭罪,但必須符合“明顯且即刻的危險”的標準才能適用。即只有存在著針對正常司法秩序的一種極其嚴重的“實際惡意”和“迫在眉睫”的險情的時候,才可以適用。這使得美國對于藐視法庭罪的適用極其受限,現(xiàn)在美國,無論是聯(lián)邦法院還是州法院都極少阻止傳媒對司法的介入。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可能會因為自救而尋求公眾關注,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律師與媒體相互“勾結”是最可怕的。因為律師很可能將那些具有新聞價值的案件信息透露給媒體,以此作為籌碼換取媒體的協(xié)助,向法院施加壓力。在1966年廣受矚目的謝帕德案的判決中,法院痛斥了媒體干涉司法審判,誤導了陪審團,使得被告不能享受憲法賦予的公平審判的權利,因此最高法院督促各級法院應該拿出“強硬手段”來對抗這些來自法庭外的影響,“任何在法庭內執(zhí)行任務者——律師、檢察官、原告、被告、證人……,都不可以提供信息給媒體,以免癱瘓公平裁判的體制。如果有違反此義務,應該受到紀律的懲戒?!边@就是美國的“訴訟代表制度”。
除了事前的限制令和事后處罰措施,美國在司法實踐中確立了一系列特別的司法程序來防止媒體對司法的干擾,以防止“媒體審判”。主要包括:預先甄選陪審團成員,以排除那些對案件具有傾向性判斷的陪審員;改變審判地;審判期間警示或隔離陪審員等。這些措施以其靈活性和經濟性在當今美國司法活動中越發(fā)顯現(xiàn)出其價值。
(一)以加強量刑說理為重點,提升刑事裁判文書說理性
裁判文書作為審判工作的最終產品,是司法公正的重要載體。說理作為裁判文書的核心和精髓,在我國長期職權主義的影響之下,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量刑說理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強化量刑說理一方面可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將自由心證的過程呈現(xiàn)出來,接受公眾和媒體的監(jiān)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心理層面增加被告人對于判決結果的接受程度。例如在藥家鑫事件中,藥家鑫在案發(fā)后存在自首情節(jié)、同學聯(lián)名請愿等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都應該在裁判文書中予以體現(xiàn),從而避免媒體和公眾斷章取義。
(二)完善法院新聞發(fā)言人制度,構建輿論與司法溝通,對話的常規(guī)渠道
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官一般不會直接面對媒體,法院通過專門的新聞發(fā)言人將案件的相關信息向外界公布。這樣做不僅可以使法官免受輿論干擾,同時也能有效地防止媒體因為不了解案件情況而作出不實報道。目前我國中級以上級別的法院都已在最高法院的要求下建立了新聞發(fā)言人制度,但這一制度的覆蓋范圍還比較有限。筆者認為,中級人民法院同樣應該成為新聞發(fā)言人制度的建設重點,因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重大、復雜或者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件的審判工作都集中在這一級別的法院,而這些案件往往最容易引發(fā)媒體的關注和公眾的熱議。此外,在條件成熟的基層法院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鶎臃ㄔ鹤鳛槌袚^大部分案件的審理和執(zhí)行工作,但目前我國基層法院中還沒有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基層法院話語權的缺失會導致法院在案件發(fā)生后不能及時發(fā)布案件信息,在輿論中陷于被動地位。如鄧玉嬌案、梁麗案,都是由于法院未能及時就案情向社會公布而引發(fā)了公眾和媒體的無端猜測,以致案件在未經法定程序審理案件之前,媒體就已經引導公眾輿論公然展開了“輿論審判”。
(三)法院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面對媒體
據(jù)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研究統(tǒng)計,截止到2012年,中國媒體被起訴時敗訴率是69.27%,而在美國,媒體在遭起訴時的敗訴率僅為8%,美國人普遍認為:一個社會對媒體的容忍的有多大,這個社會進步就有多大,一個文明,民主,法治的社會,都應當充分發(fā)揮傳媒的監(jiān)督作用。由于歷史的和文化的差異,我國民眾對于媒體的錯誤沒有西方國家的寬容態(tài)度。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也逐漸認識到,“拒絕排擠媒體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更違背了社會民主文化發(fā)展的方向?!睂Υ襟w要寬容,而“寬容的要旨是司法既能歡迎傳媒的正面報道,又要容忍傳媒的善意批評?!雹噘R衛(wèi)方:《傳媒與司法三題》,載《法學研究》1998年第6期。
因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法制新聞報道與案件客觀事實存在偏差的現(xiàn)象在所難免。只要媒體本著客觀真實的原則進行報道,司法機關對媒體的一般過失應予以容忍。對于新聞侵權的認定標準我們可以參照英美法中的“實質惡意”原則和“明顯且即刻危險”的原則。否則,會使媒體監(jiān)督成為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如果人人對司法監(jiān)督望而卻步,終究會影響輿論監(jiān)督司法的熱情。司法機關不僅要充分尊重新聞自由的權利,更要最大限度的為媒體報道提供條件.例如在不違反訴訟程序的前提下為媒體報道提供便利,有條件的允許媒體直播案件的審理過程、定期向媒體披露司法活動的相關信息,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配合,促進媒體與法院的合作走向常態(tài)化,制度化。
(作者單位:濟南市天橋區(qū)人民法院)
責任編校:劉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