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冠浩
?
現(xiàn)代性問題與形而上學的重建
——兼論孫正聿的本體觀革命*
田冠浩**
形而上學的沒落,蘊含著使現(xiàn)代文明趨向衰落的巨大風險,因為形而上學為社會生活進而人類共同自由的生成提供了最深層的思想共識。現(xiàn)代文明的更新必然伴隨著形而上學的復興。只不過,形而上學將不再是壓制個人的絕對權威和教條。作為一種“本體論追求”而非“本體論承諾”,未來的形而上學在建構社會整體性、統(tǒng)一性的同時,將始終保持對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和社會實踐的開放性的充分尊重。唯當如此,現(xiàn)代文明才能成為不斷進取的、自由的文明。
現(xiàn)代性;本體論;康德;黑格爾;未來形而上學
對于現(xiàn)代哲學來說“形而上學”已經(jīng)很久不是一個光彩、體面的字眼了。正如孫正聿教授在《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中所言:“‘拒斥形而上學’不僅成為20世紀哲學最為時尚的‘關鍵詞’,而且真實地構成了20世紀占主導地位的‘哲學理念’?!雹賹O正聿:《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249頁。在現(xiàn)代西方科學主義思潮看來,形而上學對普遍性真理的追求只是以想象代替了科學解釋;形而上學命題超出了可被經(jīng)驗確證的范圍,只能提供知識的幻想,不能提供客觀有效的知識。同樣,在現(xiàn)代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看來,形而上學把人的情感、意志、想象、體驗、個性等人的全部豐富性都異化給了非人或超人的對象或思維;形而上學的普遍性、同一性目標對個體生存價值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應當對“奧斯維辛”式的現(xiàn)代人道災難負責?,F(xiàn)代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由此主張拒斥形而上學的“絕對真理”,并轉向對個人生存的關切。事實上,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這種轉向是整個現(xiàn)代性文明進程的一個必然結果?,F(xiàn)代性以關注個人欲望的實現(xiàn)為起點,個體滿足的實效性是現(xiàn)代性文明的基本訴求,普遍性目標僅僅在能夠滿足這一訴求的前提下才能獲得現(xiàn)代人的認同。與此相應,相比于理論上的“拒斥形而上學”,現(xiàn)代生活的務實取向和虛無主
義氛圍則對“形而上學”的存在本身構成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甚至康德在寫作純粹理性批判時,就已經(jīng)感到“今則時代之好尚已變,以致賤視玄學”。②[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3頁?!靶味蠈W”早已沒落,這一點孫正聿教授顯然非常清楚,但是在孫正聿教授看來,放任“形而上學的沒落”,也同樣蘊含著使現(xiàn)代文明趨向衰落的巨大風險。而這一點正是促使孫正聿教授重新思考形而上學本體論,從而對傳統(tǒng)本體觀進行變革的根本原因。
在前現(xiàn)代社會,本體論問題對于人類文明(文化共同體)的構成來說具某種優(yōu)先地位。孫正聿教授就曾以中世紀的“上帝本體論”為例指出,對于某種終極實體的認識和追求為一種文明樣式提供了關于“人和世界何以可能”的根據(jù)、標準和尺度,從而在根本上規(guī)范了“每個人的全部思想和行為”。③孫正聿:《哲學的目光》,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04頁。孫正聿教授的這一見解深刻地把握到了本體論問題的社會政治哲學意義。就人的存在方式而言,在思想和行動上維持基本的共識和統(tǒng)一性,是人類個體超越自身孤立的自然感受和本能,形成新的理性和社會力量的前提條件。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中就曾指出:“作為第一個偉大的生產力出現(xiàn)的是共同體本身?!?《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8頁。由此可見,本體論問題對于前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提供了社會共同生活所必須的關于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自身關系的統(tǒng)一性理解,賦予了個體生命及其行動以道德意義和倫理規(guī)范。特定的形而上學本體觀也在這個意義上構成了識別一種文明的標志。
不過,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本體論雖然承擔了從理論上維護社會共同生活、守護文明的重要職能,但是伴隨著傳統(tǒng)社會規(guī)模的擴大和特殊社會生活部門(行業(yè)分工)的發(fā)展,形而上學所承諾的普遍根據(jù)、普遍價值逐漸與個人生活相疏離。而與此同時,文明力量的壯大和發(fā)展也越來體現(xiàn)為它在探索和利用自然方面的豐富性上。個人的自由探索、自我實現(xiàn)由此逐漸被突顯為社會共同生活的首要目標以及維持社會活力的根本手段?,F(xiàn)代性文明正是由此走上了一條在理論上消解傳統(tǒng)形而上學本體論,在實踐上消解傳統(tǒng)社會共同體的道路。孫正聿教授認為,傳統(tǒng)形而上學本體論所承諾的關于世界的終極根據(jù)、終極解釋、終極價值,本質上是一種與個人自由、個體參與相違背的“沒有選擇的標準”,是一種“本質主義的肆虐”,依據(jù)這種本體論所構成的世界圖景、倫理觀念也因此逐漸喪失了對個人的吸引力和對社會生活的約束力。*參見孫正聿:《辯證法:黑格爾、馬克思與后形而上學》,《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第39頁。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最終放棄了以上帝觀念規(guī)范塵世生活的“基督教帝國”理想,轉而從個體最切近的畏死和自利經(jīng)驗著手思考人性、尋求秩序?,F(xiàn)代人由此走上了一條自由決斷、自立法度、自我實現(xiàn)的道路。但也正因如此,現(xiàn)代性在其開端即帶有濃厚的自然主義和個人主義色彩,從而不可避免地敗壞世道人心。因為自然主義過分執(zhí)迷于人類激情,抹殺了意志的自律性,只能使人淪為功利欲望的奴隸。同樣,個人的自我關注也不足以解釋文明社會的必然性和創(chuàng)造力量,因為合作與交換的社會行為,在根本上要求超越個體的獨立性,要求個體自我否定。個人主義事實上表明現(xiàn)代人還缺乏理解和掌控其社會生活的能力。正是這種生活,賦予了人類超越本能的力量,在自然之外開辟了自由和文明的“新大陸”。就此而言,喪失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對文明整體性、統(tǒng)一性原理的承諾,可以看作是功利主義、虛無主義等所有現(xiàn)代性問題最深刻的根據(jù)。在霍布斯、洛克之后,雖然以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試圖以理性思維的普遍性重新為現(xiàn)代性奠定形而上學基礎,但是在孫正聿教授看來,這種理性哲學本質上同樣沒能解決與人的存在經(jīng)驗的一致性問題,它們在本質上依然是一種“無人身的理性”和“理性主義的放蕩”,經(jīng)不起存在主義哲學訴諸個人情感、意志、想象乃至潛意識對其所做的批判。而現(xiàn)代哲學和現(xiàn)代生活也正是因此陷入孫正聿教授所謂的“沒有標準的選擇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存在主義的焦慮”。*同上。
顯而易見,孫正聿教授對于現(xiàn)代性問題的診斷獨特而又根本。在他看來,傳統(tǒng)本體論哲學的思路是錯誤的,但在這種錯誤中卻飽含著某種認識人的形上本性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深刻努力,只有通著這樣一種努力人類才能對自身的存在方式獲得一種整體性的自覺和把握,而這本身同時又是現(xiàn)代文明理解自身困境,改變自身發(fā)展道路的前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孫正聿教授提出以“本體論追求”的概念取代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本體概念。他認為本體論作為“一種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一種理論思維的無窮無盡的指向性,一種指向無限性的終極關懷”,其最基本的三重內涵是:第一,探究作為世界統(tǒng)一性“終極存在”,建構能為人類所把握的整體性的世界圖景;第二,探究作為知識統(tǒng)一性的“終極解釋”,引導人類更深入、全面地認識自身與世界;第三,探究作為意義統(tǒng)一性的“終極價值”,為人類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這樣一種終極性的追求,在根本上源于人類自我超越、自我實現(xiàn)的無限性。*孫正聿:《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第258—262頁。但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傳統(tǒng)本體論承諾不變的終極本體既出于人的本性,又違背人的本性。因為人類社會為了實現(xiàn)自身的自由和無限性,必須建立某種統(tǒng)一的世界圖景、知識體系和價值觀,但是人類作為有限的存在,其對終極本體的探究也總是有限的,承諾不變的本體既不符合人的有限的存在經(jīng)驗,又在根本上阻礙了人類改善自身有限經(jīng)驗的無限進程。為此,孫正聿教授引證了恩格斯的著名論斷:“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是至上的和無限的;按它的個別實現(xiàn)情況和每次的現(xiàn)實來說,又是不至上和有限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7頁。以此表明,基于人的本性,本體論只能被合理地理解為一種本體論追求,它指向人的無限自我超越、提升的理想,又不脫離個人和社會的特定歷史存在條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孫正聿教授認為傳統(tǒng)本體論是一種“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形而上學恐怖”,而現(xiàn)代哲學也不過是一種“知其不可而不為”的“對形而上學的拒斥”,只有一種堅持“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本體論追求,才能真正把握人作為理想的無限性存在與現(xiàn)實的有限性存在之間的矛盾,為解決現(xiàn)代性問題提供真正有前途的形而上學方案。*孫正聿:《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第242頁。
進一步來說,在孫正聿教授看來,一種形而上學的本體論追求又能對現(xiàn)代社會的重建有何作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孫正聿教授早年關于“本體中介化”問題的論斷。傳統(tǒng)本體論或者是將世界存在的根據(jù)還原為精神,或者是將世界存在的根據(jù)還原為自然,以此抽象地表征人類生存的能動性和客觀性,但卻在這二者之間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鴻溝,從而無法真實地說明人類不斷改善提升自身客觀經(jīng)驗的自由本性。*孫正聿:《哲學觀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頁?,F(xiàn)代哲學則超越了這樣一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它意識到自然本身只有在人類精神的關照之下才能構成“屬人世界”的自然基礎,而精神也非抽象的觀念和意志,它只有見諸自然,將自身表現(xiàn)為理解和利用自然的精神才能成為實現(xiàn)了的精神。自然和人的精神都不能獨立地被認識,相反只有使二者中介化的人的歷史實踐和社會存在方式,才能使二者的本質同時獲得顯現(xiàn),或者說這種顯現(xiàn)本身就立足于物的尺度與人的尺度,客觀規(guī)律與主觀目的在社會實踐上的統(tǒng)一。*同上,第64、67頁。無疑,這樣一種本體中介化的哲學思維方式既立足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又與海德格爾的現(xiàn)象學存在論本質相通。哲學的目光在此重新被投向了人的在世生存。它從而能夠在根本上拒絕高于人的絕對確定性的真理——無論是機械論的,還是目的論的——轉而以人在歷史活動中所生成、創(chuàng)造的對于真善美的最高理解、追求,構成人類安身立命的最高支撐點。在這里,“本體中介化”最終是將人的社會生活理解為“本體”,而本體論追求也因此表征著人類因其獨特的社會性存在方式而具有的自由和文明的無限超越性??梢?,正是本體的中介化使本體論能夠作為一種歷史性的本體論追求,作為一種“相對的絕對性”在人類的現(xiàn)實實踐活動中承擔起引導人類社會、文化向上提升的使命。
進言之,現(xiàn)代性、現(xiàn)代社會本身建立在一種有缺陷的形而上學立場之上。從起源上看這種社會過分關注個人的自然本能,忽視統(tǒng)一性的社會目標和倫理價值對于人類共同自由的決定性貢獻,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理性知識和市場經(jīng)濟雖然在一定程度能夠作為這種個體功利取向的有益補充,使現(xiàn)代社會生活呈現(xiàn)出某種最基本的共識和行動上的團結,但是卻不能阻止整個社會超出自身的需要、以危害個人和社會整體自由的方式去追求利潤的無限增長,并造成對自然資源、人類勞動時間的盲目浪費以及人類自身生命意義的失落。這一點正像孫正聿教授所概括的那樣,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方面造成了最深刻的危機:“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說,現(xiàn)代化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時代性問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從人與社會的關系說,現(xiàn)代化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時代性問題是由資本的邏輯所構成的人對物的依賴關系的‘異化’問題;從人與自我的關系說,現(xiàn)代性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時代性問題則是‘恥言理想、躲避崇高’的虛無主義的文化危機問題?!?孫正聿:《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問題》,《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年第3期。顯而易見,現(xiàn)代社會的上述三方面危機從本質上看都是對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缺少根本性理解的表現(xiàn),而這只有通過重建一種現(xiàn)代本體論追求,才能為現(xiàn)代社會找到新的出路。
在孫正聿教授看來,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在本質上就是通過一種本體中介化的方式,重建了一種現(xiàn)代本體論追求。在馬克思那里,作為“本體”的人的社會存在和物質生產活動,構成了理解和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的中介環(huán)節(jié),就此而言,人類對自然的利用,是以實現(xiàn)人類整體的自由和自我提升為限度的,它因此能夠避免為追求資本本身而造成的對自然資源的盲目開發(fā),并以最小的自然代價完成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為人類自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同樣,根據(jù)馬克思的本體觀革命,在人與社會關系的問題上,社會共同生活被看作是人類自由和自我實現(xiàn)的最根本的方式,因此社會經(jīng)濟生產本質上應當是自覺的,被社會的共同計劃所支配,而這就意味著取消資本對現(xiàn)行生產過程的壟斷,進而以盡可能少的人類勞動時間滿足人類物質生活的需要,為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提供物質條件和自由時間的保障。如此一來,人與自然關系以及人與社會關系的改善最終又必然帶來人與自我關系的真正提升,因為人對自然的合理利用、人對社會生活的真正參與和掌控、人類自由時間的增長以及在上述基礎上人的自由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必然從多方面確證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我實現(xiàn),從而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存在感、尊嚴感,并促使人們建立更符合人的自由本性的自我理解和價值追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孫正聿教授指出馬克思的立足于人的實踐性、社會性存在的“本體論追求”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重建而言,仍然構成了最為重要的“根據(jù)、標準和尺度”。*孫正聿:《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第270頁。
孫正聿教授關于哲學的“本體論追求”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定義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它意味著,現(xiàn)代“本體論”革命拒絕占有絕對真理的幻想,即所謂“知其不可”,但是同時“并不拒絕基于人類實踐本性和人類思維本性的本體論追求”,也就是所謂的“知其不可而必為之”。他相信“人類的實踐和認識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總是向著全體自由性的目標邁進”。*同上,第410頁。因為人在本性上既是具有超越性、理想性的無限存在,又是現(xiàn)實性的有限存在,并且人的理想性和超越性總是通過不斷地在現(xiàn)實基礎上否定自己的現(xiàn)實,而把現(xiàn)實提升到更加理想的現(xiàn)實。在這個意義上,作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本體論追求”實際上表征了一種具有最深厚現(xiàn)實根據(jù)的理想主義和超越意識。正如他所言:“這種本體論追求啟發(fā)人類在理想與現(xiàn)實、終極的指向性與歷史的確定性之間,既保持一種‘必要的張力’,又不斷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從而使人類在自己的全部活動中始終保持生機勃勃的求真意識、向善意識和審美意識,永遠敞開自我批判與自我超越的空間?!?同上,第410頁。就總體傾向而言,孫正聿教授的這種本體觀變革無疑有助于現(xiàn)代人更深刻地把握自身的“時代精神”,推動現(xiàn)代性的自我更新。但是在這里我們又必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就是他主張的本體中介化是否能夠在理論上獨立支撐一種作為本體論追求的新形而上學方案,或者換句話說,本體中介化是否能夠完全勝任“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新形而上學立場。
孫正聿教授認為,馬克思以一種本體中介化的方式,將現(xiàn)代哲學的目光引向了對人類自身社會存在和實踐活動的關注,從而以一種歷史性的視野超越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絕對真理觀。這一點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本體中介化更適合于說明人類的社會歷史實踐對于重新理解自然與精神及其相互統(tǒng)一的意義,卻不能有效說明人類實踐和社會生活的自我突破。因此本體中介化與“知其不可而為之”本體論追求,特別是這種本體論追求試圖開放出來的社會不斷自我更新的可能性并不完全等同。究其原因,孫正聿教授提出的本體中介化是以黑格爾哲學的概念對自然和精神的雙向中介為藍本的。在黑格爾那里,“概念是自在的客觀世界對自為的主觀世界的生成,即外部世界轉化為思維規(guī)定;同時概念又是自為的主觀世界對自在的客觀世界的生成,即以觀念的形態(tài)構成思維中的客觀世界。自在的自然與自為的精神、單純的主觀性與單純的客觀性統(tǒng)一于自在自為地概念世界之中”。*孫正聿:《哲學觀研究》,第59頁。孫正聿教授認為,黑格爾正是以這種概念哲學的方式開啟了本體中介化的道路,從而為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現(xiàn)代哲學,通過“實踐”的中介作用說明主客觀的統(tǒng)一,說明“世界對人的生成”奠定了基礎。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因為本體中介化的道路奠定于黑格爾的概念哲學,本體中介化自身也分有了概念哲學的自我封閉性,從而并不足以充分解釋人類實踐的無窮指向性。在黑格爾看來,概念思維構成了文明世界存在的核心與命脈,憑借概念思維的中介,人類就能理解并且掌控文明世界的全部內容,從而贏得自身的現(xiàn)實自由,這種觀點實際上構成了人類“有計劃地統(tǒng)轄社會”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理論先驅。但也是在這里,作為中介的理性概念取得了包攬全部存在的特權,并且在實踐上表現(xiàn)為理性權威和教條對個體獨特性的壓制。黑格爾的“理性國家”最終窒息了個人的自由和社會的開放性。同樣,將作為中介的“概念”換做人的“生存實踐”,也不能解決人類存在經(jīng)驗的自我突破問題,單純的生存可以是生命和意識活動的無限自我重復。就此而言,本體中介化只是解決了問題的一半,它能夠為人類自由的生成提供某種統(tǒng)一性的自我理解和價值訴求,從而鞏固人類自由賴以產生的共同生活,但是卻不能說明人類自由的無限可能性以及人類社會的無限進步。
那么,我們又該如理理解人類實踐、歷史、文化的自我突破呢?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康德哲學可能提供了一個最為重要的補充性思路,只有同時借助這一思路,我們才能理解馬克思所謂的人類自由實踐的無限盡展和人類存在經(jīng)驗的無限提升。對比黑格爾的本體中介化思路,康德的思路可以被看成是一種不徹底的本體中介化思路。在康德那里“物自體”作為自然本體,是無法被人的認識和實踐完全占有的,理性雖然具有某種整理自然經(jīng)驗、約束自然欲望的能力,但是卻不能對知識的完備性和“德福一致”(道德規(guī)律與自然規(guī)律的一致)做出保證。同時,也正是因為“物自體”的存在,人類知識領域和道德領域的無限進展才獲得了必要的空間。進言之,將康德哲學的思路用于理解馬克思所說的人類實踐活動,那就意味著,引導人類實踐的意識、觀念總是不能充分把握它的實踐對象,相對于人的觀念,物的存在永遠有“剩余”,永遠不可窮盡,因此人的實踐意識、實踐方式(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類在共同實踐過程中結成的社會關系也是不可窮盡的、充滿矛盾的。任何封閉的理論體系和理性計劃都不足以把握全部自然存在和社會人心。20世紀蘇聯(lián)計劃經(jīng)濟模式的破產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都從經(jīng)驗上證明了這一點。與此同時,超出人的理解范圍,從而無法被人的實踐活動掌控的“剩余”和“物自體”又并非永遠只是消極的存在,它又可能作為科學認識、藝術風尚、生產工藝等領域的新對象構成人類自由即個人自我實現(xiàn)的豐富性的無限進展的客觀基礎。并且唯當如此,“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形而上學立場才能促成人類實踐上的不斷“有所作為”、“有新作為”。就此而言,當代中國以市場經(jīng)濟取代計劃經(jīng)濟的改革,本身就體現(xiàn)了對“剩余”即客觀存在的不可窮盡性的尊重,從而必然有利于促進個人對客觀世界的獨特探索和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最終不斷拓展可知世界和可控世界的范圍,拓展人們的現(xiàn)實自由。綜上所述,一種真正旨在提升現(xiàn)代社會的形而上學方案即“本體論追求”必須結合黑格爾的本體中介化思路和康德關于本體中介化的不徹底性的認識,以便能夠同時說明人類自由賴以存在的社會統(tǒng)一性的根據(jù)和人類自由趨向于無限進展的客觀前提。
(責任編輯 林 中)
B081.1
A
1000-7660(2016)06-0023-05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馬克思與盧梭的理論傳承關系研究”(13CZX00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研究”(15ZDB0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田冠浩,吉林省吉林市人,(上海 200433)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長春 130012)東北師范大學哲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