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春
?
孔子生辰問題的再探討
□楊德春
孔子為萬世師表,若以孔子生日為教師節(jié)日,則孔子生年、月、日必須研究清楚??鬃幼鳛槲幕?,若要紀念孔子,其生年、月、日也必須研究清楚。除開此種實際需求不談,就是作為一個純粹學術(shù)問題,孔子生年、月、日也應(yīng)該而且必須研究清楚。否則,與此相關(guān)的其他學術(shù)問題便無從談起。
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十五:“附案:《左氏春秋》不書孔子之生,《公》《穀》俱書于襄公二十一年,然《公羊》書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于是年之末,《穀梁》書庚子孔子生于十月之后,微有不同,而《史》獨稱二十二年生。從《公》《穀》者,《索隱》《外紀》《黃氏日鈔》及宋濂《孔子生卒歲月辨》之類也,從《史》者杜注《左傳》《拾遺記》《續(xù)博物志》《古史》《大記》《路史》、朱子《論語序說》《通鑒前編》、余姚黃氏宗羲《南雷文約》之類也?!保河窭K《史記志疑》,中華書局1981年,第1112頁)
孔廣牧《先圣生卒年月考》羅列兩派人名即本于此,錢穆《孔子生年考》羅列兩派人名本于孔廣牧《先圣生卒年月考》,實亦本于此。僅僅羅列兩派人名是無益于孔子生年月日問題解決的,對于兩派觀點必須考鏡源流,方可辨彰孔子生年月日問題。
《魯迅全集·日記》癸丑日記(一九一三年)九月:
二十八日……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總長令部員往國子監(jiān),且須跪拜,眾已嘩然。晨七時往視之,則至者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錢念敂又從旁大聲而罵,頃刻間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話。聞此舉由夏穗卿主動,陰鷙可畏也。
這是中華民國成立后教育部第一次祭孔,魯迅時在教育部任職,故于日記中記其事,以公歷9月28日祭孔蓋始于此。魯襄公二十一年夏歷八月二十一日一般轉(zhuǎn)換為公歷當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歷八月二十七日一般轉(zhuǎn)換為公歷當為公元前551年10月3日,無論如何也轉(zhuǎn)換不出公歷9月28日的結(jié)果。公歷9月28日的結(jié)果很可能是由公元1913年9月1日是夏歷八月朔日,教育部可能以此為依據(jù),并結(jié)合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生日的記載,造出了公歷9月28日這一孔子的所謂公歷生日。
祭孔的目的之一即是尊師重學,為人師表就要誠,而求學就要求真,以毫無科學依據(jù)的公歷9月28日作為孔子生日,不僅是一笑話,對于教育亦有害。
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平廬文存·孔子誕辰紀念日平議》載:
我是相信甲說(楊德春按:指夏歷八月二十一日)的,但是對政府決定采用習用已久的乙說(楊德春按:指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為紀念日,也并不反對。因為這只是我們后人對于先師孔子表示崇敬,選定一個日子來紀念他;同時又定為教師節(jié),倡導尊師重道主義,并使教師們能夠效法孔子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為達到這個目的,也就夠了,真正孔子生日的考定,是一回事;擇一個日子來紀念孔子,又是一回事。后者目的達到了就不必再去爭論前者。過去我似乎有點太認真,不免過予(楊德春按:當作于)強調(diào)甲說,想起來自覺好笑。
為人師表就要誠,而求學就要求真,教育事業(yè)和學術(shù)事業(yè)不同于社會的其他事業(yè),社會的其他事業(yè)可以隨便選定一個日子來作為紀念日,教育事業(yè)和學術(shù)事業(yè)以誠實求真為根本,絕不可以隨便選定一個日子來作為紀念日。董作賓說他過去似乎有點太認真,不免過于強調(diào)甲說,想起來自覺好笑。我認為,做學問就要認真,認真并不好笑。
中華民國時期有直接以公歷8月27日為孔子生日以紀念孔子之事,直接把所謂的孔子生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當做或轉(zhuǎn)換為公歷8月27日以紀念孔子。紀念孔子是一項莊重嚴肅的活動或儀式,隨隨便便擇一個日子來紀念孔子,如同兒戲,根本起不到紀念孔子的作用,反而褻瀆了孔子,褻瀆了嚴肅認真的教育事業(yè)和學術(shù)事業(yè)。以公歷8月27日紀念孔子實在是不能夠喚起紀念孔子的莊嚴感和神圣感,更無法體現(xiàn)紀念孔子的嚴肅性和教育性,中華民國又改回以公歷9月28日紀念孔子,公歷9月28日作為所謂的孔子生日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在隨便擇一個日子來紀念孔子上與公歷8月27日毫無二致。
2004年10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孔子誕辰255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杜維明發(fā)表了以《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為題的主題演講,杜維明《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建議國際儒聯(lián)的朋友們共同努力,將孔子誕辰(9月28日)定為全球社群的教師節(jié)。先從我們自己做起,從文化中國做起,其實臺、港、澳和海外華人社會,已經(jīng)把9月28日定為教師節(jié)了?!?/p>
以公歷10月9日紀念孔子誕辰明顯是以夏歷八月二十一日為孔子生日,而杜維明在主題演講中又要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的所謂孔子誕辰(公歷9月28日)定為全球社群的教師節(jié),自相矛盾。更為重要的是所謂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
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十五:“二十一年是己酉,二十二年是庚戌,當從《史記》為的。其徵有三:襄二十一年日食,必非生圣人之歲,一也?!豆贰斗Y》皆口授,《公羊》著于漢景之時,《穀梁》顯于漢宣之代,歷世既久,寧得無偽,二也。”
梁玉繩所謂第二條理由完全是強詞奪理,若依梁玉繩之高論,司馬遷武帝時成《太史公書》,藏之深山,副在京師,至宣帝時其外孫楊惲始對外宣布,傳抄流布,文字竄誤不可勝數(shù),又經(jīng)多人修補,歷世既久,寧得無偽,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之說斷不可信。
《公》《穀》皆口授之說不確,《穀梁》于先秦時即有古文文本,說詳見拙文《〈春秋穀梁傳〉的產(chǎn)生與成書先于〈春秋公羊傳〉》(《遼東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春秋穀梁傳〉在先秦時代即有古文文本流傳》(《南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洞呵锓Y梁傳》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薄洞呵锕騻鳌废骞荒辏骸笆幸辉?,庚子,孔子生?!毙鞆┦枰夺屛摹吩疲骸耙槐咀鳌辉赂印直緹o此句。”則可知《春秋公羊傳》原無此句,因其意在排突《春秋穀梁傳》而高自位置,抄襲《春秋穀梁傳》而變異之,未料竟然畫蛇添足。司馬遷從董仲舒習《春秋公羊傳》學,據(jù)十一月庚子而變異之。
崔適《史記探源》:“且《公》、《穀》全體釋經(jīng),此言何以入傳?當由二家經(jīng)師附記于旁,后乃誤入正文爾。其始附于二十二年‘公會諸侯于沙隨’之下,一本誤脫,而誤補于二十一年‘公會諸侯于商任’ 之下。上文相似,易于致誤。一本誤則各本皆誤,一傳誤則二傳并誤。正當引《史記》以糾二傳,豈應(yīng)信《公》《穀》以難《世家》耶?惟《世家》無月日,當取二傳補之?!豆騻鳌纷鳌幸辉赂樱鬃由?。 《釋文》曰:‘傳文上有十月庚辰朔,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無此句?!福骸斗Y梁傳》亦無此句,有者特三本之一,且證以‘十月庚辰朔’,則庚子不在十一月。凡有‘十一月’句,衍也?!?/p>
《史記·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薄妒酚浰麟[》:“《家語》云‘梁紇娶魯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顏氏徵在,從父命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蓋謂梁紇老而徵在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謂不合禮儀。故《論語》云‘野哉由也’,又‘先進于禮樂,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禮耳?!?/p>
《史記正義》:“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橐鲞^此者,皆為野合。故《家語》云‘梁紇娶魯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于顏氏,顏氏有三女,小女徵在’。據(jù)此,婚過六十四矣。”
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十五:“案:古婚禮頗重,一禮未備,即謂之奔,謂之野合,故自行媒、納采、納徵、問名、卜吉、請期而后告廟。顏氏從父命為婚,豈有六禮不備者。《檀弓疏》及《索隱》、《正義》以婚姻過期為野合,亦無所據(jù)。蓋因紇偕顏禱于尼山而為之說耳。野合二字,殊不雅訓,至若《博物志》所引異說,則更妄誕極矣?!?/p>
崔適《史記探源》:“案:此文疑本作‘紇與顏氏女禱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于尼邱’。埽地為祭天之壇而禱之,猶《詩》所謂‘以弗無子’也;遂感而生孔子,猶《詩》所謂‘履帝武敏歆’也。故曰‘野合’?!陡咦姹炯o》:‘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础对姟俘R、魯、韓、《春秋》公羊?qū)W家所謂圣人皆‘感天’而生,此所謂‘野合’而生也?!饭允苊弁踝鹂鬃庸试茽??!端麟[》謂‘梁紇老而徵在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此說謬甚。老夫得其女妻,未聞謂之野合也。且詩人稱述文王,歸美太任,《世家》表揚孔子,譏其父母可乎?”
由梁玉繩、崔適之論可見《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對于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的解釋均為無稽之談,不足為據(jù)。崔適疑《孔子世家》原文當作“紇與顏氏女禱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于尼邱”。此說固然有一定道理,然亦未必是。今所見《孔子世家》先言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后以禱于尼丘得孔子作補充說明,亦未嘗不可。我認為至為重要者當以野合與禱于尼丘二者互為參照,不可孤立觀之,如此則野合必在野外之尼丘,崔適所謂“埽地為祭天之壇而禱之”,其言未為無據(jù)。野合實即野外茍合,此論不可移易。春秋穀梁、公羊之學以孔子當新王,太史公從董仲舒習公羊之學,太史公記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又補充禱于尼丘得孔子,無非是言孔子感天而生,實乃以受命帝王尊孔子,乃公羊之學在歷史學上的反映,但也無意中暴露了孔子實乃紇與顏氏女野外茍合所生。因野合之意為野外茍合,后儒遂以野合不雅訓,為孔子粉飾掩飾,然皆為無稽之談。
筆者以前考孔子生年月日,皆就生年月日以論生年月日,未嘗跳出此藩籬,故其成就固不足觀。自洪興祖以下多言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一日,又有言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七日,若其果然如此,則以十月懷胎計,紇與顏氏女茍合之時日,亦即顏氏女懷孔子時日,當在夏歷十月二十一日,此時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根本不具備野外茍合之條件,今以紇與顏氏女野外茍合而生孔子考之,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一日與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皆不可信。
《史記·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薄妒酚浰麟[》:“圩音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考之,孔子之生而首上圩頂實為鹵門未長成所致,即孔子之生而首上圩頂實為早產(chǎn)之典型癥狀,以早產(chǎn)逾一月則實難成活考之,孔子早產(chǎn)之時間當在半個月左右。以此再考紇與顏氏女茍合之時日,若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以十月懷胎計,紇與顏氏女茍合之時日,亦即顏氏女懷孔子之時日,當在夏歷十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計入早產(chǎn)半個月,則已入夏歷十一月上旬或中旬,此時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根本不具備野外茍合之條件,加之紇老女幼,如何可能赤身裸體野外茍合于冰天雪地之中?若茍合于尼邱,則山上氣候更加寒冷,如何可能野外茍合?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一日與孔子生于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皆根本不能成立。
《史記·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薄端麟[》:“《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為二十二年,蓋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故誤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歲,每少一歲也?!薄妒酚浰麟[》之作者司馬貞所見之《史記·孔子世家》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歲、且所記之孔子年歲少一歲,而今本《史記·孔子世家》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三歲,且所記之孔子年歲有少一歲者,亦有未少一歲者,可見,今本《史記·孔子世家》在司馬貞之后仍有人進行修補。司馬貞所見《史記·孔子世家》以為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至哀公十六年孔子卒云七十二歲,司馬貞所見《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享年為實歲或周歲,且所記孔子年歲每少一歲,則其所記之孔子年歲也必為實歲而非虛歲,如此則由襄公二十一年起算未少一歲的孔子享年七十三歲也必為實歲而非虛歲。由此可見,孔子年壽之爭實質(zhì)上是周歲與虛歲轉(zhuǎn)換而產(chǎn)生的問題。春秋時期尚有周歲、虛歲混用之例,入漢以后虛歲漸漸成為通行慣例,遂出現(xiàn)周歲與虛歲轉(zhuǎn)換而產(chǎn)生的問題。
《史記·孔子世家》:“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現(xiàn)以入漢以后漸漸通行的虛歲來算,以《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起算,魯昭公二十年孔子正三十歲,《史記·孔子世家》卻用一“蓋”字,蓋者,大約之意,《史記·孔子世家》明顯不是用后世通行的虛歲算孔子年歲,孔子此年實歲二十九周歲,故《史記·孔子世家》用一“蓋”字表示孔子大約三十歲。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贝四隇槎ü?,以入漢以后漸漸通行的虛歲來算,以《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起算,此年孔子年歲當為四十三歲,而《史記·孔子世家》明確記載孔子年四十二,則《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年歲必為實歲或周歲而非虛歲。
《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币匀霛h以后通行的虛歲來算,以《史記·孔子世家》所記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起算,定公九年孔子年歲當為五十一歲,而《史記·孔子世家》明確記載是時孔子年五十,則《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的孔子年歲必為實歲或周歲而非虛歲。
《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史記·孔子世家》:“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薄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笆菤q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薄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翱鬃幽昶呤贼敯Ч晁脑录撼笞?。”《史記·孔子世家》以上四條所記孔子年歲以魯襄公二十二年為起算點,皆為虛歲,孔子年七十三與司馬貞《史記索隱》所記之“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歲”矛盾,前三條所記孔子年歲也未如司馬貞所言每少一歲。此三條材料的孔子年歲為司馬貞之后有人修補《史記·孔子世家》所形成的。
崔適《史記探源》載:“案:各本五十一之‘一’字脫,今依上下文補。是篇凡言孔子之年者十,皆足與生年相印證,后儒或以《公》《穀》二傳‘孔子生’句在襄公二十一年,疑《史記》之二十二為誤,豈有十處皆誤之理?第知以生年校生年,不知以昭、定、哀之世言孔子之年者校生年,何其愚也!”崔適《史記探源》擅改《史記》文字為五十一,那么,“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又作何解釋?七十三又作何解釋?“蓋”字又作何解釋?
日本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引俞樾曰:“至生年為襄二十一則兩傳皆同,襄三十一年《左傳正義》引二十一年賈逵注:經(jīng)云:此年仲尼生。哀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卒,七十三年。又引昭二十四年服虔載賈逵語云:是歲孟僖子卒,屬其子使事仲尼,仲尼是年三十五,計自襄二十一至昭二十四,正三十五歲。是孔子以襄二十一年生,賈、服舊說皆同,自襄二十一至哀十六,共七十四年,而賈逵云年七十三者,猶絳縣老人生于文十一年,至襄三十年,亦是七十四年,而傳稱七十三年也。杜預(yù)不達此義,乃從《史記》作襄二十二年生,朱子《論語序說》亦云:襄二十二年十有一月庚子生,胥失之矣。今定孔子于襄二十一年十月庚子生,是月庚辰朔,則庚子二十一日也,周十月,夏八月,為今八月二十一日?!?/p>
司馬遷與《史記》之修補者也與杜預(yù)犯了同樣的錯誤,即司馬遷與《史記》之修補者在參考今本《左傳》主體部分原本時,對于其中七十三年產(chǎn)生了誤解,其本為實歲,以此上推孔子生年,便為魯襄公二十一年而孔子生,而司馬遷與《史記》修補者皆誤以此七十三年為虛歲,轉(zhuǎn)換為實歲即為七十二歲,司馬遷與《史記》修補者以此上推孔子生年,便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但此七十二歲系實歲,司馬貞尚知此,司馬貞《史記索隱》之后,有妄人不知此七十二歲系實歲,而妄改為通行之虛歲七十三歲,《史記·孔子世家》所載其他孔子年歲也妄改為通行的虛歲,其中又有多處疏漏。孔子當生于魯襄公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系由實歲與虛歲轉(zhuǎn)換所致誤。
《史記·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薄端麟[》:“《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為二十二年,蓋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故誤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歲,每少一歲也。”
毛奇齡《古今無慶生日文》:“司馬《索隱》曰:《公羊》作二十一年,而此饒一年者,以周正十一月屬之明年,故誤也。此猶可怪者,從來三正推法,只以后月屬前月,并無以前月屬后月者。周正十一月第能為夏正九月,未聞又能倒而為夏正之正月者,真笑話也?!?/p>
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十五:“《隸釋》、邊韶《老子銘》以孔子生于周靈王二十年,亦從《公》《榖》。若《索隱》言《史》誤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大謬矣。從來三正推法,只以后月屬前月,并無以前月屬后月。周正十一月第能為夏正九月,未聞倒而為夏正之正月者?!绷河窭K之說顯系抄自毛奇齡。毛奇齡、梁玉繩之說仍然有失察之處,現(xiàn)假設(shè)毛奇齡、梁玉繩未有以前月屬后月而倒推三正之說為正確,那么,司馬遷是太史令,掌文史星歷,司馬遷當然不會以前月屬后月而倒推三正,但《史記》成書情況甚為復(fù)雜,繼司馬遷之后,《史記》經(jīng)眾手修補,歷時既久,傳寫竄亂舛誤,在所難免。故不能排除妄人以前月屬后月而倒推三正,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而造成孔子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之誤。
更為重要的是毛奇齡、梁玉繩“未有以前月屬后月而倒推三正”之說不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情況,當然也是錯誤的。宋濂《孔子生卒歲月辨》:“曰:洪興祖謂周之十月即夏之八月者,然乎?曰:非也。三代雖異建,而月則未嘗改也。殷嘗建丑矣,《書》則曰惟元祀十有二月,殷嘗建亥矣,史則曰元年冬十月。舉前后以例之,則周制可之??鬃幼鳌洞呵铩沸邢闹畷r,為萬世法,不過截子丑二月于前歲之終耳,月固不之改也。否則春入于夏,夏入于秋,錯亂而不成歲矣?!?/p>
春秋穀梁學與春秋公羊?qū)W都主張新王受命要改正朔,孔子以《春秋》當新王,必改正朔。自古以來定正朔均屬政治生活中極為重要之事,一方面,定正朔是順天承運,《論語·堯曰》所謂 “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另一方面,人民生產(chǎn)與生活離不開正朔,正朔關(guān)乎國計民生,影響極大。孔子生活的時代,周王仍為天下共主,各諸侯國皆行周正朔,以建子之月為歲首,以夏歷十一月為正月。故各諸侯國史書亦當以周正記事。然孔子作《春秋》,以《春秋》當新王,新王當然不能用舊王之正,即孔子作《春秋》或孔子修《春秋》自然不能用周正朔,必須另立新正朔,夏之正朔利于農(nóng)時,孔子述而不作,遂以夏之建寅之正改周之建子之正??鬃訜o王位,充其量僅為素王,不能頒行夏正朔,只能在《春秋》中借周之正而行夏之時,即若孔子修《春秋》直接用夏之時,因當時各諸侯國皆行周正朔,以建子之月為歲首,則必不為時人所理解,孔子在《春秋》中既要行夏之時,又要顧及時人之理解,不至于驚世駭俗,則必須借周之正而行夏之時,宋儒胡安國用“夏時冠周月”來表達《春秋》借周之正而行夏之時,庶幾近之?!洞呵铩冯[公七年、莊公六年、莊公十二年、莊公十八年、莊公二十四年、莊公二十八年、僖公九年、僖公十二年、僖公十九年、文公十年、成公十一年、襄公四年、襄公六年、襄公十二年、昭公十八年、昭公二十一年、昭公二十八年、定公十年、哀公四年均書“王三月”。周王三月即是新王正月,王是借舊王當新王,或曰以舊王當新王,《春秋》用書“王三月”的方法來暗示改周時行夏時之意,故何休明言:“三月,夏之正月也?!保ㄐ鞆洞呵锕騻髯⑹琛罚?/p>
《春秋公羊傳》莊公六年:“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春秋榖梁傳》莊公六年:“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薄蹲髠鳌非f公六年:“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币浴蹲髠鳌非f公六年所記王正月來看,《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莊公六年所記王三月實際上是夏正正月。何休所謂“三月,夏之正月也”(胡安國《春秋傳》)是可信的,此則孔子作《春秋》或孔子修《春秋》借周之正而行夏之時也應(yīng)當是可信的,宋儒胡安國用“夏時冠周月”來表達《春秋》借周之正而行夏之時也應(yīng)當是可信的。
《春秋左傳正義》襄三十一年引二十一年賈逵注:“經(jīng)云:此言仲尼生。哀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卒,七十三年?!庇忠讯哪攴d賈逵語云:“是歲孟僖子卒,屬其子使事仲尼,仲尼時年三十五?!倍ㄒ钥鬃訛橄宥荒晟?,計自襄二十一年至昭二十四年,正三十五歲,是孔子以襄二十一年生,賈逵、服虔舊說皆同。另外,賈逵所注《左傳》之《春秋經(jīng)》魯襄公二十一年記載有仲尼生,與今本《左傳》之《春秋經(jīng)》未載孔子生不同。
孔子當生于魯襄公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系由周正與夏正轉(zhuǎn)換所致誤。
宋濂《孔子生卒歲月辨》:“濂應(yīng)之曰:公羊、榖梁二氏,傳經(jīng)之家也。傳經(jīng)之家,當有講師,以次相授,且去孔子時,又為甚近,其言必有據(jù)依。司馬遷固良史,則后于穀梁、公羊者也,吾則無征乎爾??鬃铀?,吾當從公羊氏、榖梁氏。然以春秋長歷考之,二十一年己酉十一月無庚子,庚子乃在十月之二十一日??鬃铀拢岙攺臉b梁氏?!?/p>
毛奇齡《古今無慶生日文》:“《榖梁》不記十一月,似乎有見,但于十月后間記曹伯來朝,公會商任兩條,盡十月之事,而后及孔生,則仍在十一月內(nèi),與《公羊》同?!?/p>
羅泌《路史》卷四十三《余論六·孔子生日》云:“《榖梁傳》則系于十月之后,蓋十二月二十二日之庚子也?!?/p>
崔適《史記探源》:“惟二十一年十月庚子為二十一日,二十二年十月庚子為二十七日,《長歷》是月甲戌朔也,周正十月,夏正八月。今以八月二十七日為孔子生日,得之矣?!?/p>
“且《公》《榖》全體釋經(jīng),此言何以入傳?當由二家經(jīng)師附記于旁,后乃誤入正文爾。其始附于二十二年‘公會諸侯于沙隨’之下,一本誤脫,而誤補于二十一年‘公會諸侯于商任’ 之下。上文相似,易于致誤。一本誤則各本皆誤,一傳誤則二傳并誤。正當引《史記》以糾二傳,豈應(yīng)信《公》《榖》以難《世家》耶?惟《世家》無月日,當取二傳補之?!豆騻鳌纷鳌幸辉赂樱鬃由?。 《釋文》曰:‘傳文上有十月庚辰朔,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無此句。’案:《榖梁傳》亦無此句,有者特三本之一,且證以‘十月庚辰朔’,則庚子不在十一月。凡有‘十一月’句,衍也?!?/p>
宋濂之論有一定道理,毛奇齡之論是錯誤的,崔適之論有問題,我認為不是誤入正文,而是孔子學生為紀念孔子而將孔子生日有意附入正文?!洞呵锕騻鳌焚夜辏骸笆窃抡吆危績H逮是月也。何以不日?晦日也?;迍t何以不言晦?《春秋》不書晦也。”《春秋榖梁傳》僖公十六年:“是月也,決不日而月也?!笔窃乱?,即月末也。決不日而月也,即斷不書日而書月也,也即《春秋》不書晦也。晦日指每月的最后一天,即月末。公會諸侯于商任以至月末,《春秋》不書晦,故公會諸侯于商任不日??鬃有抻喺淼摹洞呵铩酚诖颂幱涊d十月之事已畢,孔子謙虛,絕不會自己記載其生日,當是孔子學生為紀念孔子而將其生日有意附入十月正文之后。
崔適認為當是由二家經(jīng)師附記于旁而后乃誤入正文,崔適之說為誤。《春秋》之學一字寓褒貶,一下竄入這么多字,絕不可能,此其一也。經(jīng)師為何要附記于旁,就是要紀念孔子,而附記于旁又不能夠真正起到紀念孔子的作用,故必然是將孔子生日有意附入十月正文之后,此其二也。二家經(jīng)師絕不可能不知道《春秋》不書晦,即使是真有誤入正文之事,二家經(jīng)師必然能夠發(fā)現(xiàn)其位置不對,故孔子生日附入十月正文之后必為有意而為之,此其三也。
羅泌《路史》卷四十三《余論六·孔子生日》云:“《五行書》論孔子以庚戌年二月二十三日庚子甲申時生。按:庚戌乃魯襄公二十二年,是歲周靈王之二十一年,而長歷其年二月二十三日實為庚子。以哀公之十六年壬戌歲四月己丑卒,乃敬王之四十三年,享七十有三齡?!薄段逍袝匪浛鬃右愿缒甓露崭由怯捎谡`以己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子生之十二月為周正十二月而屬明年所致。由此類推,十一月亦可以為周正十一月而屬明年,司馬貞《史記索隱》:“《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今以為二十二年,蓋以周正十一月屬明年,故誤也?!彼抉R貞之論是有根據(jù)的,也是正確的。己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子為夏歷,孔子生日即此。
羅泌《路史》卷四十三《余論六·孔子生日》云:“《榖梁傳》則系于十月之后,蓋十二月二十二日之庚子也?!绷_泌《路史》卷四十三《余論六·孔子生日》所謂之十二月二十二日之庚子有誤,當為十二月二十三日之庚子。
《春秋榖梁傳》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當是指夏歷十二月,庚子當為十二月二十三日庚子??鬃赢斏隰斚骞荒晗臍v十二月二十三日。由此上推實際妊娠所需的大約十個月,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外茍合之時日當在夏歷二月二十三日;計入早產(chǎn)半個月左右,則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外茍合之時日當在夏歷三月上旬。《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标柎喝拢号ㄩ_,萬物復(fù)蘇,有所謂三月會,男女載歌載舞,自由尋找情人或約會情人,野合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則罰之。如此既順應(yīng)氣候萬物復(fù)蘇的狀況,與人類自身繁衍的狀況相統(tǒng)一,也只有在如此的氣候和人文環(huán)境下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外茍合才有氣候、人文和生理的可能,才合情合理,才不至于有失圣人體面。
一言以蔽之,孔子當生于魯襄公二十一年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
另外,關(guān)于魯襄公二十一年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轉(zhuǎn)換為公歷的問題,我認為,孔子之誕辰為魯襄公二十一年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完全不必轉(zhuǎn)換為公歷,現(xiàn)在夏歷仍然在民間使用著,春節(jié)就是夏歷元旦,而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又是傳統(tǒng)的小年,距離夏歷元旦有六或七天,如同西方的圣誕節(jié)距離公歷元旦有六天,在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紀念孔子,將孔子與春節(jié)聯(lián)系起來,變?yōu)槿竦墓?jié)日,變?yōu)槿A夏文化的節(jié)日,才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孔子在華夏文化中的地位。如果把教師節(jié)定在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與春節(jié)聯(lián)系起來,變?yōu)槿竦墓?jié)日,變?yōu)槿A夏文化的節(jié)日,才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教師和尊師重學在華夏文化中的地位。
(作者: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郵編05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