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然
談享受
□應(yīng)然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痹诶献涌磥?,一般的人,對人生都“有余”“有以”,都是有目的,都是在追求、占有,或為金錢、為地位,或為知識、為名利,等等這些,可以理解為“享受”,即享“有余”、受“有以”。
在他看來,有為之人,因有所為,所以有所受;而無為之人,因無所求,故而無所有,也就無所享。但老子馬上又說,有為的人是享受了,但這種享受太短暫,且歡樂過后痛苦隨之而來;而無為之人雖無法享受,卻沒有痛苦,這才是大享受。
老子的說法是否有些偏頗?大享受不也是一種享受嗎?無為之人享受有為之人之為,不也算是種痛苦嗎?人無為,何物享受?所以,他接著又說“而我獨若遺”“而我獨頑似鄙”。在我看來,“獨若遺”應(yīng)是種境界,而不是種行為;“頑似鄙”應(yīng)是對“以”的高層次理解,不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
享受,是一種人的天性。自然之中,草木不也享受陽光雨露嗎?問題在于享受什么,怎樣享受?人的享受,不在于作為與否、得到多少,而在于對生活的理解;不是在追求享受這個結(jié)果,而是去享受這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