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為價值論對象的信息文明

2016-02-11 11:36肖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100089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價值

肖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9)

?

作為價值論對象的信息文明

肖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9)

[摘要]“信息文明”不僅是一種事實存在,而且也是一種價值現(xiàn)象,包含著“應然”的屬性和“善惡”的問題,這是因為信息文明不僅是一種“物本”性的文明,更是一種“人本”性的文明,人在建構信息文明時,難免要將自己的價值傾向或價值追求“植入”其中。對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可以從總體性和局部性的側面展開,還包含有這種價值是前置的還是后置的學術紛爭,表明了信息文明作為價值論對象的復雜性。[關鍵詞]信息文明;價值;善惡,雙重效應

作為一種哲學視野,價值論是我們全面把握事物的一個必要維度,信息文明也不例外。作為一種新型的文明形態(tài),信息文明不僅需要從本體論上把握它“是什么”的事實,還需要進一步從價值論上把握我們?yōu)槭裁葱枰畔⑽拿鳎克热皇莻€“好東西”,為什么還會有種種負面評價?我們還能對信息文明提出哪些“應然”的要求?也就是進一步解決信息文明中的若干價值關系問題,如好壞問題、應該問題、價值取向問題,如此等等。

一、納入價值論視野的信息文明

價值論的起點就是區(qū)分事實與價值。納入價值論的視野后,信息文明就不僅是一種事實現(xiàn)象,而且是一種價值現(xiàn)象,具有價值屬性,包含很多價值問題,甚至存在許多價值分歧和價值悖論;正因為如此,所以人們盡管生活在信息文明的社會中,享受它帶來的種種改變和“好處”,但并不一定都持“贊美”它的態(tài)度;也正因為如此,信息文明需要通過價值論對其價值屬性或“善惡問題”加以揭示,為人們對待信息文明的“態(tài)度分歧”尋找原因。

在本體論視野中,信息文明是描述的對象,它作為“事實”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而在價值論視野中,信息文明是評價的對象,被置于人的理想和希求的尺度之下,加以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判斷”,表達了信息文明對人的需要、發(fā)展的肯定或否定的性質、程度等。其實,對信息文明的哲學研究,很大程度上不是去重點描述關于信息文明的事實(這由研究信息文明的具體科學去進行),而是揭示信息文明的價值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價值問題的根源,提供處理這些價值問題的態(tài)度和原則。

在我們與信息文明的“接觸”中,不僅會碰到諸如“信息文明興起于20世紀下半葉”這樣的事實描述,更多地會看到人們圍繞信息文明時代的某一“產物”所展開的爭論,如“計算機是解放人的智力,還是使人的智力退化?”“互聯(lián)網是增加了人的社會交往,還是使人陷入新的孤獨?”“google使人越來越聰明還是越變越傻?”“微信使我們見多識廣還是無所適從?”如此等等,這些爭論實際就是關于信息文明的價值爭論,即對于信息文明圍繞“有用性”、“善性”和“重要性”等價值維度上所給出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判斷,對于它給人帶來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的評價性認識,這是每一個生活在信息文明時代的人都時時會遭逢的“價值問題”。更一般地說,不同的人對信息文明可能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對新技術常懷恐懼感的人或“技術落伍者”(如“數(shù)字難民”),會感到信息文明的信息化使其不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他們因為不能操作新的信息設備而不能從中直接受益甚至還會“受害”(如失去工作),因此他們對信息文明的評價就更有可能是負面的。更廣義地說,給人類帶來信息文明的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與之發(fā)生關系的各種“相關群體”是存在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的,由此是難以回避價值屬性問題的。這種價值認識上的分歧甚至導致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對待信息文明的不同態(tài)度,形成“接受”還是“拒斥”的分歧。

如果進入到對信息文明的“人文思考”,就更可能會遭遇人文學者們的不同價值評價,尤其是當“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價值被用來衡量信息文明的效果時,就更是見仁見智,紛爭不息:它是更有助于實現(xiàn)人的自由、平等和民主,還是加重了對人的束縛、異化和不平等(如數(shù)字鴻溝),進而它是文明的進步還是文明的退步?它是從所有意義上給人帶來好處還是只從某種意義上給人帶來好處?它給所有人帶來好處還是只給一部分人帶來好處而給另一些人帶來壞處?由此難免會形成關于信息文明評價上的“價值沖突”。無論我們用“悖論”還是用“困境”來表達這種沖突,都表明了信息文明中價值問題或“差異問題”、“分歧問題”的存在。

甚至信息文明還常常被置于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的語境中來考察,這一“人文關懷”可以說是對信息文明的“最高”價值評價。而一旦涉及這一評價,所謂“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價值分歧就鮮明地顯現(xiàn)出來,如“人工智能將造福人類”和“人工智能終將毀滅人類”就是這種分歧的一種寫照。這種相反的評價也表明了“價值”的雙重性(即“正價值”與“負價值”)。當我們評價某對象“有價值”時,通常是指其具有正向的積極的價值,此時就相當于評價該對象“有用”、“重要”、“寶貴”或者“好”、“善”、“美”等等。

信息文明之所以會遭逢價值問題,是因為信息文明不是或不僅僅是一種“物本”性的文明,更是一種“人本”性的文明。人是有價值傾向或價值追求的,于是人在建構信息文明時,就難免要將之“植入”其中,使其帶上“價值”的痕跡或屬性。關于這一點,技術的社會建構論也給予了專門的論證,這一理論指出“技術是社會行動者的產物,他們的旨趣和世界觀影響著技術的設計與使用?!雹偎雇械敲窢柛用鞔_地指出:“脫離了它的人文背景,技術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義上的理解。人類社會并不是一個裝有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容器。那些設計、接受和維持技術的人的價值與世界觀、聰明與愚蠢、傾向與既得利益都必將體現(xiàn)在技術的身上?!雹?/p>

信息文明是由特殊的技術形態(tài)、經濟形態(tài)和意識形態(tài)組成的,其中的技術形態(tài)是基石(信息文明就是以信息技術為物質基礎的文明,就是信息技術的技術文明形態(tài)),當作為技術形態(tài)的信息文明在社會建構中已經負載了價值的影響時,就必然延伸到整個信息文明使其負載價值,或者說信息文明的價值負載一定意義上可追隨到信息技術的價值負載。這表明了信息文明作為“對象”本身就已經具有了價值屬性,而當信息文明納入到人的“評價”中時,還會因為評價者本身的價值取向而使其更富價值色彩。

另外,從一些習以為常的表述中也可以間接地析出信息文明的價值屬性,例如當我們說“互聯(lián)網是一種更先進的生產力”時,一方面將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更先進的生產力聯(lián)系了起來,另一方面也包含了這樣的價值內涵:在人群中,是否與先進生產力相一致,就會對互聯(lián)網持不同的態(tài)度,從而互聯(lián)網本身也會呈現(xiàn)出對不同人的利弊區(qū)別。

基于這樣的視角,我們無疑要十分重視價值論維度的信息文明。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我們不能僅僅用“事實論”的思維去觀察信息文明,而且更要用“價值論”的思維去分析信息文明,將“信息文明應該是什么”或“目前的信息文明還有什么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發(fā)掘出來,通過將信息文明作為一種事實存在到作為一種價值存在的推進研究,提煉其中蘊含的價值導向,反過來引導作為事實存在的信息文明的發(fā)展。

二、對信息文明進行價值分析的不同層次

如果以上表明了信息文明需要進行價值論分析,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對其進行價值論分析。

馬克思在評論瓦格納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說:“‘價值’,這個普通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③,如果簡要地認為價值是對象滿足人的需要的屬性,那么對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就需要分別探討它滿足了人的哪些需要以及滿足了哪些人的需要?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總體需要”和“局部需要”來加以分析。所謂“總體需要”,就是指信息文明對于人類的解放、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所具有的意義,這也是對信息文明所進行的最高層次或最大范圍的評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也是一種總體性的價值分歧,如從總體上認為信息文明替代先前的文明是一種文明的進步還是退步。如果關聯(lián)到信息文明對未來的影響,人們還會關注信息文明將把人類帶向何處,它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的未來圖景,信息文明中蘊含的巨大技術能力從而也是巨大風險對人類意味著是福還是禍?對這些“總體問題”的看法已經存在著價值分野,如偏向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不同評價,極端化的表現(xiàn)就是所謂信息“烏托邦”和信息“敵托邦”的紛爭,像托夫勒、奈斯比特等未來學家對“第三次浪潮”和“信息社會”的充分肯定和美好展望就被視為前者的典型;而新盧德主義曾認為工業(yè)文明及其產生的后果對人類來說是一場災難,這種視野延伸到信息文明也會做出同樣的價值判斷,因此可視為關于信息文明敵托邦的典型。凱文·凱利認為信息時代的新文明帶來了一個巨大復雜的系統(tǒng),當人造世界像天然世界一樣后,它們就獲得了野性,我們就失去了對它們的控制力。④因此他將人類最終的命運歸結為“失控”,體現(xiàn)出一種對信息文明的總體性悲觀情結。情感主義者普瑞爾曼(MichaelPerelman)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人們通常以為現(xiàn)代計算機和通訊技術會使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社會中,但不幸的是這種預言跟現(xiàn)實正好相反,不少科幻小說中對未來的“敵托邦”描寫反而更貼近現(xiàn)實。甚至還有這樣一種擔憂:隨著人類社會在信息化方面的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就有可能按照一個寫好的程序去運行,人類可以預見未來的一切,人類文明的意義便可能就此終結。技術悲觀主義對技術的恐懼在當今尤其表現(xiàn)為對信息技術的恐懼,如對人工智能超過人的智能、對機器人統(tǒng)治人、對大數(shù)據(jù)無所不在地監(jiān)控人等等的恐懼,就是一種對于信息文明時代人將加深異化甚至走向“滅亡”的悲觀評價。

所謂“局部需要”,說明的是信息文明滿足了人的哪些需要從而具有的局部價值,它可以由總體需要分領域來加以展現(xiàn),如信息文明對人的經濟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和生態(tài)需要的滿足而歸結出信息文明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類似地也可以根據(jù)其已經和將要使人滿足的需要區(qū)分出信息文明的現(xiàn)實價值與潛在價值,還可以根據(jù)其他的分類歸結出信息文明的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或信息文明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以及信息文明的功利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等。

當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進入到這些局部領域之后,其分歧就可能產生于不同的局部價值之間,如有的人可能肯定其經濟價值而否定其政治價值,有的人更看重其精神價值而看輕其物質價值。當然,分歧也可能在同樣的局部價值內產生,如前面提到的關于互聯(lián)網是有助于還是有礙于平等價值的實現(xiàn)等等。

關于第二個問題,是在對“需要”進行分析之后,再對作為價值主體的“人”所進行的分析??梢哉f,前面的分析基本上立足于“總體的人”,即信息文明對“人類”所具有的總體價值和局部價值,即它所能帶來的對人類的效應。但在現(xiàn)實中,“人”又是分為不同群體的,因此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就必然進一步要涉及:它在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中是否存在差別性從而呈現(xiàn)出“價值偏向”?即信息文明在滿足人的需要過程中是否造成了利益的不平衡,從而形成“利益傾向性”,由此遭致不同人群對信息文明的不同價值評價?這是前面問題的必然延伸,因為價值作為對人的“有用性”,其進一步的問題就是“對誰有用”。由于人的需要具有主體差異性,所以同一對象對不同的人就有滿足需要的程度甚至是否滿足需要的差別,使得信息文明看起來并非對所有人概莫能外、一視同仁地產生效果;這樣,信息文明對不同的人的“有用性”的大小或“滿足需要”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甚至是有天壤之別的,就出現(xiàn)了“價值偏向性”的問題。在這里我們進一步看到,信息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還是因人而異的,它對不同人群的效用是有差異的,由此顯現(xiàn)出針對人(主體)的價值差異性。

例如,信息文明時代,對信息技術的熟悉者和不熟悉者之間就顯示出信息文明的價值差異性。維娜·艾莉指出:“早期激烈的知識競爭和由此導致的經濟轉型使很多人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很多人不得不重修專長,重找崗位?!雹萏貏e是隨著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許多普通勞動者的飯碗已經為智能機器人、信息工具等所取代,結構性失業(yè)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信息窮人”已經在相當程度上為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所排斥:“這個新時代充滿殘酷的替代選擇。對于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來說,新時代意味著一個充滿機遇的世界;對于那些沒有新知識的人來說,新時代則意味著,當舊工作消失、舊體制崩潰時,他們將面臨失業(yè)、貧窮、絕望的前景。”⑥而一旦通過學習仍舊掌握不了必要的信息技術,就成為信息文明的“落伍者”,此時他們就會更多地從負面去理解信息文明的價值,或稱其為得到的是“負價值”。

將以上兩個問題結合起來,還可以形成這樣的追問:信息文明是給所有人都帶來福音的社會進步,還是僅僅造福了少數(shù)人而使不平等加???這也是對信息文明的層層深入、不斷展開的價值分析,從這種分析中,我們無疑看到了信息文明的更為豐富的內涵。

在對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上,存在著只看總體效應不看個體效應的問題,導致對信息文明(或信息社會、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等)的評價一概而論。其實,正是個體的差異性或利益的偏向性才是對信息文明進行價值分析的精髓,也才對信息文明建設具有實際意義??梢哉f,信息文明基于群體的價值偏向性之根源,既取決于物的方面,又取決于人的方面。如前所述,人本身是一種價值性的存在,其創(chuàng)造的人工存在就可能被附加上價值。人有人的尺度,人和對象之間的價值關系,就是對象滿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尺度的關系;基于對象的差異和人的差異,具體的對象和具體的人在價值關系上也會表現(xiàn)出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價值偏向性”的根源。由此,信息文明對于不同的人也必然會表現(xiàn)出價值差異性,呈現(xiàn)出對某些人更多的“好處”而對另一些人則不然,甚至帶來“壞處”,由此也導致其“有用性”或“滿足需要”的性質和量度上的不同。從利益差別的意義上來看,信息文明即使可以帶來帕累托改進,但這種改進或獲利的多少對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不可能絕對均衡或完全平等;即使做到了某一方面的平等,也可能兼顧不了另外方面的平等,例如免費上網,使人人獲得了平等上網的權力,但對納稅人和不納稅人甚至納稅多少不等的人的負擔則造成了不公平。由此,信息文明總會遭逢“價值偏向”問題,即價值評價的個體差異問題。

這種個體差異性也表現(xiàn)為不同的價值主體對信息文明“應該如何”會形成分歧。對于作為事實和客觀進程的信息文明,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要求,常常按不同的標準去建構理想藍圖,有的希望藉此以獲更大的自由,有的希望實現(xiàn)體力勞動的徹底解放、有的希望借助信息文明實現(xiàn)社會的跨越發(fā)展……用這些不同的價值尺度去衡量信息文明,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有的視其為生產力的大發(fā)展,有的視其為“貧富差別”的擴增器,有的視其為“制度趨同”的理想結局,有的視其為落后國家的“新挑戰(zhàn)、新機遇”……凡此種種,從國家、階級到社群形成廣義上的不同價值主體,導致在對信息文明的評價上呈現(xiàn)出多種看法,從而形成不同的價值評價。

信息文明是否符合價值主體的需求,換個角度來看,也是主體是否適應信息文明。例如,信息文明“將帶來生產生活的碎片化,其中既有正面的影響,如更加個性化,更加快樂,也有負面的影響,如高風險、不確定。但相對文明進步來說,影響卻是中性的,適應即為好,不適應即為壞。正如農夫不適應大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會認為工業(yè)化不好一樣,工業(yè)社會管理者不適應個性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會覺得碎片化不好?!雹呒词钦f,個人對某一對象是否喜好,根植于他和對象是否處于一種相互適應或和諧的關系之中。在文明轉型時期,習慣于舊文明的生存方式的人往往很難適應新文明,在價值評價上就更易于“揚舊抑新”。

這種個體差異性還來源于評價主體的不同。評價主體和價值主體有時是不一樣的,例如當在評價信息文明對于“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時,信息文明是價值對象,而“統(tǒng)治階級”是價值主體,而對價值主體和價值對象之間關系加以論說的則是評價主體。評價主體的不同,也會導致對同樣的價值關系做出不同的評價。例如在法蘭克福學派那里,信息文明所包含的現(xiàn)代傳播手段和技術,起到了美化現(xiàn)實從而維護現(xiàn)存統(tǒng)治秩序的作用,具有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原罪”,因此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對象;但在信息技術記者和評論家約翰·佩里·巴羅的《賽博空間的獨立宣言》看來,“由于數(shù)字技術的到來,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那里沒有任何基于種族、經濟基礎、軍事力量或身份地位的特權或偏見”,因此“數(shù)字技術已不再是官僚異化的象征,相反,它成了推翻官僚架構和異化的工具”⑧,即是說,現(xiàn)代信息技術是不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這類不同的價值評價,歸根到底也在于評價對象的“二重性”,正是這種“二重性”,所以才有關于信息文明的種種“價值悖論”。

這種二重性和個體差異性相遇,通常還會導向對信息文明的政治分析,即揭示和探討信息文明對不同階級的價值和意義。當代新盧德主義就認為所有的技術都具有政治性,遠不是用來行善或作惡的中性的工具。以此來考察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革命與信息化,它的“資本主義使用”就是對勞資關系進行了“信息化重組”,使得資本加深了對勞動的控制,工人階級變得更加不自由。這就是從對信息文明的利益分析上升為政治和階級的分析,繼而形成為意識形態(tài)批判,指明它可以成為資本剝削的新手段。于是,這種政治分析也自然導向對信息文明的“制度偏向”的分析:它對社會主義更有利還是對資本主義更有利?或者說信息文明的“資本主義利用”和“社會主義利用”的價值差異何在?制度的差異對信息文明本身的價值實現(xiàn)產生了何種影響?這些都可以使我們對信息文明的價值分析走向深入、走向現(xiàn)實、走向具體。也可以說,這些角度既是信息文明價值分析的重點,也是信息文明的哲學理論所需要著力的地方。

三、信息文明價值負載的復雜性——前置與后置之爭

通過前述分析,我們對信息文明具有價值屬性、從而需要進行價值論分析有了明確的結論。同時我們還看到,基于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這種價值分析還需要多維度地進行,這就是信息文明的價值表現(xiàn)所具有的多樣性。

多樣性同時也蘊含著復雜性,例如在前面例舉的對信息文明持負面評價的人群,其實他們的生存已經離不開信息文明帶來的種種器具和技術,這就是對信息文明的依賴性和評價性所呈現(xiàn)出來的“反向結構”。當然關于信息文明價值負載的復雜性最主要的還是表現(xiàn)在:這種價值是前置的還是后置的?

在關于技術價值負載的討論中,有“前置說”和“后置說”的分歧,前置說認為技術本身就是非中性的,一開始就是有價值傾向的,設計者是帶著不同的目的和意圖進行設計的,因此技術本身內含一定的好壞、善惡以及對錯之類的價值取向與價值判斷;后置說認為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只是使用時,不同的使用者才使其具有了價值傾向。這一分歧同樣可見于信息文明的價值負載中。

從一般的價值負載來說,作為制度形態(tài)和道德形態(tài)的信息文明,其價值嵌入并且是前置性地嵌入,是沒有疑義的。這里的復雜性,主要是作為技術形態(tài)的信息文明是否也是價值前置?從信息文明的技術形態(tài)來看,無論是技術悲觀主義還是技術樂觀主義,都是以信息技術前置價值為根據(jù)的,其區(qū)別在于所前置的是何種價值被視為是不同的,如悲觀主義認為技術在本質上有一種非人道的價值取向,因而它能控制人類,并使人類世界其他非技術方式的內在價值和意義受到遮蔽。

在信息文明的價值屬性上持“后置說”的觀點,主要根源于“技術價值的中性論”,其代表人物雅斯貝爾斯認為:“技術在本質上既非善的也非惡的,而是既可以用于為善亦可以用于為惡。技術本身不包含觀念,既無完善觀念也無惡魔似的毀滅觀念?!雹嵋簿褪钦f,技術就是技術,無所謂好的技術和壞的技術;技術產生什么影響、服務于什么目的,這些都不是技術本身所固有的,而取決于人用技術來做什么。而“前置論”者則明確否認這樣的看法,甚至從政治分析的高度指出技術所包含的統(tǒng)治者的意圖,如馬爾庫塞就指出:“技術始終是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的設計:一個社會和在這個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利益,總是要用技術來設計它企圖借助于人和物而要做的事情”,這就使得“統(tǒng)治的某些目的和利益不是‘在后來’和從外面加于技術的,而是早已滲透進技術設備的構造中”⑩;芬伯格也認為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和利益是在技術設計過程當中被體現(xiàn)出來的。以此來考察信息文明的價值問題,前置說和后置說的區(qū)別就在于:信息文明(及其構成要素)一旦產生對某些人群的善惡效果,那么它是設計者的有意為之還是無意而成?

溫納關于“摩西的橋”曾提供了人工物在起點或設計的動機處就已負載價值(歧視一些人群而偏向另一些人群)的經典案例,這也可以廣義地理解為人工物所隸屬的那種文明形態(tài)從一開端就負載價值、前置了設計者力圖造福一些人而剝奪另一些人的價值偏向,某種意義上這也可以稱之為“設計陰謀論”。例如法蘭克福學派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及其帶來的信息文明先天地就是維護統(tǒng)治者利益的就屬于這一看法;又如在關于“機器人”的討論中,有的認為現(xiàn)在研發(fā)機器人,就是為了“殺死中國制造”甚至“殺死全人類”,也屬于有這種起端處就有意為惡的前置說。

這種前置價值的看法,可以說明一些人工事物(包括信息文明及其構成要素)的價值負載現(xiàn)象,或者先天地就是某種價值意圖或利益偏向的投射。這種看法其實也有許多經不起分析的地方。拿“摩西的橋”來說,如果它被視為人工物前置價值的典型,那么世界上的過街天橋設計成那樣的畢竟“僅此一處”,豈不是反過來證明了其余的絕大多數(shù)過街橋都并不前置價值偏向嗎?因此,人工物是否前置價值似乎不能一概而論。

再回過頭來看作為信息文明基石的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它們的最初的設計是否“前置”了價值偏向?如果是,那么這種價值偏向是什么?

顯然,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最初的設計是有專門的目的的,那就是美國分別服務于自己在二戰(zhàn)中和后來在“冷戰(zhàn)”中的需要,在這個意義上它是負載了價值偏向的。但后來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并且設計者也是盡可能將其發(fā)展為更易于為更多人使用的技術,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xiàn)社會的信息化,才可能有信息文明時代的到來。在這個意義上,信息文明的基礎設施的設計者們似乎具有的是“為全人類使用”的動機,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在普適性上盡可能最大化的信息處理和信息傳播工具,因而具有“全人類”的價值,即具有動機上的“中立性”。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們也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利益,而且技術上的改善還會被專利保護起來并成為資本增值的手段,但這似乎更屬于經濟學的價值范疇而不屬于哲學價值論的內容。即使要納入哲學價值分析的視野,如公共利用互聯(lián)網來謀求與統(tǒng)治階級的“平等對話”,而統(tǒng)治者也可用來傳播自己合法性的各種信息,但這已經屬于“后置”的價值傾向,即被使用時產生的價值偏向。

關于技術的價值是前置還是后置,有的學者還表現(xiàn)出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例如芬伯格在前面論述社會建構論的觀點時,主張的是技術在一開始建構時就植入了設計者的價值傾向,但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引用了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有一段論述功能與意義之關系的文字:“黑人就是黑人,他只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才會成為奴隸。珍妮紡紗機是用于紡棉的機器,它只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才會成為資本。如果脫離了這些環(huán)境,它就不再是資本,黃金也不再是金錢,糖也不再具有糖的價值”;然后他認為可以把馬克思的話改寫一下:“互聯(lián)網是一種傳輸數(shù)據(jù)的機器。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它才成為資本,或者成為一種民主的媒介、一臺性愛機器等?!雹俅藭r他所持的態(tài)度無疑是互聯(lián)網的后置價值論,或效果價值論,而不是前置的動機價值論。芬伯格最終力圖用他創(chuàng)造的“技術代碼”一詞來綜合前置價值和后置價值說,他認為互聯(lián)網的價值偏向問題是以新形式延續(xù)的機器的價值偏向問題。

在這個意義上,構成信息文明基礎的或作為技術形態(tài)的信息文明,其價值負載問題就呈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如網絡作為信息傳輸?shù)男鹿ぞ?,是更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信息控制,還是更有利于被統(tǒng)治階級的意見表達?即使我們得出了一種結論,看到了其中的價值偏向,那么這種價值偏向是設計者一開始就“有意為之”嗎?它的有些“好處”有可能是“無意插柳柳成蔭”的嗎?同樣,它的“壞處”有可能是“事與愿違”或“好心辦壞事”而成的嗎?這些價值復雜性其實在技術設計和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比比皆是,作為與信息技術內在糾纏的信息文明也不例外。因此,關于信息文明中的價值偏向是前置還是后置,是一個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問題。

從價值論的維度分析信息文明所負載的價值,由此可以看到信息文明絕非“中立”的文明,它顯含或隱含著大量的價值論問題,對社會具有“利”和“弊”的“雙刃劍”功能,不僅要關注信息文明的積極效果,而且要關注其負面作用,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技術的效果和作用。把握信息文明的這種“雙重效應”,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信息文明中的不盡如人意是如何形成的,從而有目的地去追求實現(xiàn)信息文明的更大價值,使信息文明盡可能造福于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利益,這無疑是“信息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注釋]

① 安德魯·芬伯格:《大拒絕”還是“長征”:如何看待互聯(lián)網?》《工程研究》2014年第2期。

② J.M.StaudenmaierTechnology'sStoryteller's:Re-weavingtheHumanFabric,Cambridge,Mass.:TheMIT Press,1985,p.165.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6頁。

④凱文·凱利:《失控》,陳新武等譯,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7頁。

⑤艾莉:《知識的進化》,劉民慧等譯,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頁。

⑥德萊頓,沃斯:《學習的革命》,顧瑞榮等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第1頁。

⑦姜奇平:《新文明論概略》,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24頁。

⑧ 弗雷德·特納:《數(shù)字烏托邦》,張行舟等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頁。

⑨ K.Jaspers,OriginandGoalofHistory,NewHaven, Conn:YaleUniversityPress,1953,p.115.

⑩ 轉引自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頁。

責任編輯:梁一群

[中圖分類號]B8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79(2016)03-0012-07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信息文明的哲學研究”(編號:13AZD09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肖峰(1956-),男,重慶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哲學。

猜你喜歡
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一分鐘能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七月》價值新解讀
“給”的價值
俆衛(wèi):用夢創(chuàng)造價值
價值
從平凡中體現(xiàn)價值
“活著就要體現(xiàn)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