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夫子
近年來“天價×”的新聞滿天飛,先有青島的“天價蝦”38元一只,后有哈爾濱的“天價魚”398元一斤,又聽說某地旅游區(qū)竄出了一匹“天價馬”,“騎馬1元”按秒算。這才知道,久不看的《動物世界》中,竟然連日常天天見的一些動物的身價也已經(jīng)漲到天上去了。
每一個“天價×”出現(xiàn),必會掀起軒然大波。新聞媒體連篇累牘熱炒,鍵盤黨十指紛飛口誅筆伐,街坊里巷屁民更是茶余飯后數(shù)落抱怨,指責店家不良的有之,批評地方保護的有之,抨擊政府監(jiān)管不力的有之。但是多數(shù)人都忽略了“天價×”的背后,其實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何謂“工匠精神”?百度上說:“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蹦芄で山硨Υ约旱漠a品,猶如父母對待己出的孩子,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務必要使自己的產品質量一流,成為一個品牌,品牌里注入了工匠的理想與信念。從發(fā)明鋸子的魯班到設計建造趙州橋的李春,無不如此。甚至一些傳統(tǒng)手工業(yè)者,諸如剃頭匠、鋦鍋鋦盆的匠人這些靠手藝吃飯的人,也都十分珍惜自己的聲譽,乃至授徒傳藝的時候,百般挑剔,為啥?就怕砸了牌子。早些年家家以有一把王麻子剪刀為自豪,為啥?“刃薄鋒利,不崩不卷,頭長把寬,經(jīng)久耐用”,用著就是好!四百年前的王麻子自己不制作剪刀,只到剪刀鋪收購。收購標準是“三看”“兩試”:看外觀、看刃口、看剪軸,試剪刃、試手感。只有上品剪刀他才收購了拿到柜臺上賣。
商家開店,其實也如工匠打磨作品。在中國,那些百年老店,比如全聚德、同仁堂、狗不理等等,號稱“中華老字號”。它們憑什么能屹立百年乃至幾百年而不倒?想當年京城“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就是代表。瑞蚨祥的店門左右各豎著一塊牌子,分別寫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可不是空喊口號糊弄人,瑞蚨祥的旗袍“一針一線精益求精,一款一式妙不可言”,靠的是質量的精益求精。這樣講誠信洋溢著“工匠精神”的老字號怎么會倒?
可如今的人們多心浮氣躁,干啥都想“短、平、快”,總想在最短時間內,少投資,多收益,導致只追求眼前利益,忽略產品的品質,最終丟了“工匠精神”。君不見街頭小店,今年開業(yè)大吉,鞭炮隆??;明年關門歇菜,人去屋空。開也大吉,關也太急,為何?開業(yè)時煎炒烹炸,分外精心,顧客盈門,但是貪心不足,還想快賺大賺,不在手藝上做文章,卻在宰客上下功夫。所以,如今的街頭上難得見老店,多數(shù)店是開也匆匆關也匆匆,曇花一現(xiàn)。尤其旅游區(qū),做買賣賽劫道,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搞出了許多“天價×”,一棒子把人打暈,反正不愁客源,打暈一批,還有下一批來,大不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此處不養(yǎng)爺,自有養(yǎng)爺處。
每出現(xiàn)一起“天價×”,有關部門總免不了一番喊打喊殺,經(jīng)過如此的一番打殺,“天價×”倒也是一時銷聲匿跡了,可稍一放松,哪天就又冒出了一批的“天價×”!于是又是輿論的一番喧嘩,又是有關部門的一番喊打喊殺……整治“天價×”就這樣成了一種循環(huán)往復令人樂此不疲的游戲……
我們是否恰恰忘記了最可寶貴的思考: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了,我們沉溺于成果的收獲,可我們的道德靈魂何時丟失了?在這種循環(huán)往復一片熱鬧聲中,可曾有人、可曾有相關部門還記起并恪守“工匠精神”?從某種程度上說,整治并從根本上消滅“天價×”,也是一件需要精工雕琢的產品,同樣需要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