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立軒
卷首語
民族的文化圖騰
文 黃立軒
從制作第一個土陶開始,人類文明通過雙手不斷勞作得以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呈現(xiàn)出今天這樣多姿多彩的景象。工業(yè)文明以來,我們將太多的工作交由機器設備去完成,而流水線式的制作雖然提高了效率,卻失去了藝術品本該有的靈性、美感和氣質。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四處尋訪祖輩留下的手工藝,一塊玉墜、一把紫砂、一件瓷器,甚至一磚一瓦,凡是經過祖輩精心雕琢的器物,都留有祖輩的藝術印記,鐫刻著民族的文化圖騰。
在中國長期的儒文化一統(tǒng)中,工藝美術的制作作為雕蟲小技而不登大雅之堂。在歷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對工藝美術家成就與貢獻的記載也是難得一見,即有記之,也是寥寥數(shù)語。存錄至今,也只有《周禮·冬官考工記》和《天工開物》數(shù)種而已。
今天,請鄭重其事,一頁一頁翻開這本雜志,去看看那些以現(xiàn)實生活與探尋人類精神為己任的藝術家們,是怎樣用各自的審美語言,為個體吶喊,為群體立言,為藝術立傳;又是怎樣讓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講述故事,詮釋文化內涵,在工藝品與大眾之間建立起心靈溝通的橋梁。
“藝術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每一個藝術家的人生信條。東晉郭璞在《葬書》中語:“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巧奪造化。”可敬的藝術家們將大自然去繁留精,融入各門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讓作品大美而不失細膩,古拙而不失前衛(wèi),巧奪勝似天工。那些經大師之手變幻出的藝術品是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晶,是時代的文化烙印。而《天工》作為這些工藝美術家們展示作品的展覽館、博物館,因反映時代精神而更具歷史深度;因傳達時代心聲而更有品格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