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五臺山景物的審美元素解析

2016-02-13 06:02:32李鳳英
關(guān)鍵詞:五臺山

李鳳英

(太原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山西 晉中 030619)

?

【文化學(xué)】

五臺山景物的審美元素解析

李鳳英

(太原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山西晉中030619)

[摘要]五臺山的勝景在佛文化的籠罩下有其獨(dú)特的意蘊(yùn):山形、菩薩的發(fā)髻和松樹的外形都呈獨(dú)特的螺旋狀,昭示著五臺山是一個天然的佛教圣地;山間隨處可見的龍的形象,象征著龍守護(hù)佛法的忠誠;燦然開放的金芙蓉與閑逸的野鶴象征著僧人超然于世外的情懷;僧人誦唱佛經(jīng)的聲音伴隨著鐘磬聲以及山間的松濤聲和諧地共鳴著,響徹山谷,震人心魄,是在讓人從塵世的夢境中驚醒。解析這些元素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弘揚(yáng)五臺山文化。

[關(guān)鍵詞]五臺山;審美元素;佛教文化意蘊(yùn)

如果把大量閱讀佛經(jīng)、聽高僧講解視為踏入佛門的理論課學(xué)習(xí),那么游覽五臺山就是一次絕妙的切身體驗(yàn)。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歷史文獻(xiàn)中大量記載了古人在山中耳聞目睹到的一切,其中蘊(yùn)含著豐富的佛教文化信息,它們構(gòu)成了歷史上五臺山名勝的審美元素。

一、五臺山的外形特征

(一)螺髻形

五臺山的山峰狀如螺髻。中臺的靈鷲峰如螺髻,如高榮《和詠五臺》詩:“鷲峰云斷青螺出,龍沼光浮翠練舒?!盵1]45意為:靈鷲峰高入云端,如聳出的青色螺髻。西臺如螺髻,如《法雷寺碑文》:“危磴緣云,蠡旋箕織,厥狀肖焉。”[1]273“蠡”,通假作“蠃”,特指螺殼、螺號。此句意為:西臺的山形像螺殼一樣旋轉(zhuǎn)著,像簸箕一樣羅列著。五臺山的群峰如螺髻,如朱友松《和詠五臺》詩:“夢上中臺縱大觀,群峰似髻聳晴巒?!盵1]47意為:夢中登上中臺縱覽盛大壯觀的景象,晴日里,群峰如髻一樣聳立在五臺山中。五臺山的整個山形就如環(huán)繞著的五個螺髻。如《御選元詩》卷五十二:“雁門西畔是靈山,山作青螺五髻鬟?!盵2]2871意為:雁門的西邊是五臺山,山形如環(huán)繞著的五個青色的螺髻。

五臺山中多松樹,松樹的外形也如螺髻一樣,如《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經(jīng)行萬壑松螺髻,雪中旋五頂鷲頭。”[2]1653意為:在五臺山的千山萬壑中,被白雪覆蓋著的松樹如螺髻一樣向上盤旋而立。

五臺山中菩薩的頭發(fā)結(jié)成螺殼狀。如《清涼山志》序:“天龍八部迦葉瞻容而俯首,螺髻千身系朔塞之名區(qū),實(shí)梵王之法界?!盵1]15意為:眾多結(jié)著螺髻的菩薩來這里瞻仰膜拜著天龍八部和迦葉的佛像,五臺山變成了梵王的法界。

在形如螺髻的群山中長滿了形如螺髻的松樹,其間云集著留有螺髻狀發(fā)形的菩薩,人與自然在這里達(dá)到了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真可謂“地涌奇峰標(biāo)上界,天成佳境異諸方”。

(二)龍形

五臺山中到處可見龍的影子,長松草如蜿蜒著的龍,如朱友松《和詠五臺》詩:“最愛白云巖下景,長松落落翠蛟蟠?!盵1]216意為:最喜歡這白云籠罩的巖石下的美景,連綿不斷的長松草如蜿蜒著的翠色蛟龍。山谷中的寒冰如臥著的玉龍,如滕季達(dá)《詠五臺》詩:“千年古塔函金象,滿谷寒冰臥玉龍。”[1]236意為:千年的古塔內(nèi)藏著金佛像,滿山谷中的寒冰像是臥著的玉龍。山地上涌起的亂石如翻騰的巨龍,如王道行《游五臺》詩:“落落龍翻尋母石,翩翩鶴御上仙風(fēng)?!盵1]235意為:四處是又長又大的石頭,看上去像翻騰的巨龍。婉轉(zhuǎn)的溪流如游龍,如釋秋崖詩:“洗缽龍吞水,扶筇鳥入空?!币鉃椋荷嗽谌缬锡埌阃褶D(zhuǎn)的溪流中洗了缽,再喝上一口清涼的溪水,策杖起身,身邊的小鳥驚起飛到了空中。山崖上落下的澗水如游龍,如釋寂江詩:“燈寒絕澗龍蛇冷,路僻羊腸虎豹過。”意為:在清冷燈光的映照下,從陡峭的山崖上落下的澗水如游動的龍蛇一樣冷冷地掛著,偏僻的羊腸小道上只有虎豹會留下足跡。

五臺山中的龍受到了佛教的熏陶,如五臺山中的龍宮圣堆是傳說中的龍母娑婆,為證明她聞法得悟,將山中的深陂變成了高阜。釋鎮(zhèn)澄詩:“龍聞了義乘通去,梵宇猶存翠靄中。”意為:龍母聽明白了佛教的真實(shí)教義升到空中去稟報,聽經(jīng)時的廟宇仍留在茂密的綠樹叢中。龍因懂得了佛教的教義,所以成了僧人護(hù)法的助手,隋代繁峙縣人張愛的故事就是其明證,據(jù)《清涼山志》記載:“隋代繁峙縣有個叫張愛的人,游五臺山時竊取龍池的錢若干。正準(zhǔn)備回去時,突然間暴風(fēng)驟起,把他從山崖上吹下。上面是聳立的陡峭山崖,下面是絕壁似的水溝。黑云覆蓋著四周,冰雪堆到他的身上,設(shè)法出去卻無路可走,誠心悔咎,念菩薩名。過了一宿黑云散開,看見一只白兔,跟著白兔才出來。”[1]197藏于龍池中的龍“興風(fēng)作雪”,幫助張愛徹底悔罪。

因?yàn)辇埵亲o(hù)法的得力助手,所以護(hù)法碑上往往有盤踞著的龍的圖案。如王道行《游五臺》詩:“空中鐸引鈞天樂,庭際龍蟠護(hù)法碑?!币鉃椋禾炜罩锈忚I的聲音引來仙樂的共鳴,寺院旁邊的護(hù)法碑上有盤踞的龍的圖案。

二、五臺山中的花和鳥

(一)金蓮花

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為世人所稱頌。在佛教文化中,蓮花也用來象征佛國凈土的一塵不染,因此,釋伽牟尼或觀世音的塑像都坐在蓮花臺上,以象征他們擺脫了世俗的物欲,獨(dú)具清高的品行。在五臺山文獻(xiàn)中,佛與蓮花的關(guān)系也有充分的體現(xiàn),如釋覺玄詩:“繽紛不盡蓮花雨,無限真人到此峰?!币鉃椋荷徎ɡ_紛而下,了無止境,無數(shù)的真人來游青峰。五臺山因常年覆蓋著冰雪,又有把五座山峰比作蓮花的,如“誰跨狻猊到五峰,徐行踏遍玉芙蓉。”意為:是誰騎著獅子來到五臺山,緩慢地行走著,足跡踏遍了所有的雪峰。

佛教崇尚金色,五臺山中有金井池、金剛窟、金閣寺、金閣嶺。五臺山的佛塔是金色的,如胡鎮(zhèn)《和詠五臺》詩:“日影平臨金塔曉”,意為:天亮?xí)r太陽平對著金塔。五臺山的殿是金色的,如釋覺玄詩:“霜鐘搗日開金殿”,意為:迎著旭日的鐘聲撞開了金殿。僧像是金色的,如滕季達(dá)《詠五臺》詩:“千年古塔函金象”,意為:千年的古塔內(nèi)藏著金佛像。五臺山整個就是一個金色的世界。如滕季達(dá)《詠五臺》詩:“金鋪宇宙三千界”,意為:金色鋪滿了天地間的三千大世界。

五臺山上生長著金蓮花,把蓮花與金色神奇地疊合在了一起。山中到處都可看到金蓮花,如金代元好問詩:“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币鉃椋悍鹜潦サ厥侨碎g無法比及的,有哪家能隨處看到這滿眼的金蓮。金蓮花在山中呈現(xiàn)出美景,如高榮《和詠五臺》詩:“日暮芙蓉呈好景,秋深薝卜散余香?!币鉃椋喝漳簳r分金芙蓉呈現(xiàn)出美好的景色,深秋時節(jié)郁金花還散著余香。金蓮花散發(fā)著花香象征著僧人為世人撥開塵世迷霧,揭示出人生真諦。如萬仁甫詩:“泉飛石壁三衣濕,花吐金蓮萬壑香?!币鉃椋喝畯氖谏巷w流直下打濕了僧人穿的衣服,金蓮花噴出的花香香遍了千山萬壑。

(二)野鶴

在《詩經(jīng)·鶴鳴》中就有“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的記載,“鶴”常用來比喻隱居山野而品德高尚的賢能之人。從五臺山文獻(xiàn)中也可看到鶴與佛教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據(jù)《玉策記》云:“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木,色純白,泥水不能汙。其未千歲者終不集于林也。”可見集于五臺山樹林中的鶴應(yīng)在千歲以上。山中到處都有野鶴的影子,它們與修行的僧人為伴,悠閑自在,甘守寂寞,如高得?!逗驮佄迮_》詩:“花開錦樹霞千片,鶴立蒼松玉一團(tuán)?!币鉃椋好艿臉淞种惺㈤_的鮮花如千片萬片的紅霞,蒼勁的松林中站著的野鶴望上去如一團(tuán)團(tuán)的白玉。再如釋鎮(zhèn)澄詩:“落日北山寺,蕭然古澗邊。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孤鶴棲雙樹,疏鐘破冥煙。焚香坐清夜,暫爾已忘緣?!币鉃椋郝淙沼痴障碌谋鄙剿驴占诺匾倭⒂诠爬系暮訚景哆?。白色的云霧從翠綠的山坳間升起,一輪明月倒映在清冷的泉水中。孤獨(dú)的野鶴棲息在雙樹上,稀疏的鐘聲劃破茫茫的煙霧傳來。焚香坐定到清靜的夜晚,已暫時忘記了塵緣。又如釋鎮(zhèn)澄詩:“鶴依雙樹老,僧共野云閑?!币鉃椋阂苞Q日夜依傍著雙樹老去,僧人伴著野外的白云悠然自得。僧人與野鶴廝守在一起,久而久之,僧人有了如野鶴一般的風(fēng)度?!胺蝗缫苞Q,矯首忽西行”,意為僧人昂首向西方的理想世界走去,其風(fēng)度如翻飛的野鶴。野鶴也把僧人當(dāng)成了自己的同類而緊隨其后。如釋性善詩:“皤然一老叟,來自無何有。手?jǐn)y紫節(jié)藜,飄飄鶴隨后?!币鉃椋喉毎l(fā)雪白的一老翁來自無何有之鄉(xiāng)。手提藜杖駕風(fēng)飄飄而來,一行白鶴緊隨其后。

三、五臺山中特有的聲音

五臺山中有各種聲音,主要是僧人的誦經(jīng)聲、鐘磬聲及松濤聲。這三種聲音有共同的特色。誦經(jīng)聲是清脆而悠揚(yáng)的,如釋鎮(zhèn)澄詩:“泠泠清梵滿山谷,散入冥空不可收。”意為:清脆而悠揚(yáng)的誦經(jīng)聲在山谷間回蕩,再傳播到渺遠(yuǎn)的空中不可阻擋。鐘磬聲是清越激揚(yáng)的,如史監(jiān)《和詠五臺》詩:“上方樓閣聳奇觀,金磬冷冷度翠巒?!币鉃椋悍鹚碌臉情w高高聳立著堪稱奇觀,金色的鐘磬發(fā)出的聲音清越激揚(yáng),回蕩在整個蒼翠的山巒間。松濤聲是清脆悅耳的,如釋法本詩:“無窮松韻清雙耳,不盡云山豁兩眸。”意為:松樹在山風(fēng)撫動下彈奏出無盡的松濤聲清脆悅耳,茫茫的云霧籠罩著的山巒使人眼界大開。

這三種聲音給人的感覺也近乎一致。誦經(jīng)的聲音讓人覺得全身輕松,如清代趙國麟詩:“每過僧誦處,便覺一官輕?!币鉃椋好看温愤^僧人誦經(jīng)的地方,就會覺得全身輕松。誦經(jīng)聲能把人從塵夢中叫醒。如孫傳庭《白谷集》卷五:“衲子似憐塵夢苦,梵聲徹夜醒人眠?!币鉃椋荷苏b經(jīng)的聲音徹夜不休,好像是出于同情,執(zhí)意要把那些在痛苦的塵夢中掙扎的人們叫醒似的。鐘磬聲使人身心寧靜,如蔣誠詩:“清磬有聲常出樹,古碑無字漫封苔。安禪老衲忘生滅,解蛻神仙任去來。”意為:樹林中常常傳出清揚(yáng)悅耳的鐘磬聲,安于禪定的老僧忘記了生死。鐘磬聲打破人的夢境,如朱友松《和詠五臺》詩:“何處鐘聲幽夢破,一窗蘿月淡秋光?!币鉃椋汉翁巶鱽淼溺娐暣蚱屏宋译[隱約約的夢境,月光把藤蘿的影子映照在窗子上形成淡淡的秋日的風(fēng)景。松濤聲聽得人不寒而栗,如高得?!逗驮佄迮_》詩:“風(fēng)來草木天香遠(yuǎn),雨歇溪山松籟寒?!币鉃椋寒?dāng)雨后風(fēng)起時,山中草木天然的清香被吹到遠(yuǎn)方去,溪邊山間都回蕩著巨大的松濤聲,聽得人不寒而栗。松濤聲聽得人身心寧靜,如《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三:“萬壑松濤心體靜,一天花雨骨毛寒。”[2]1685意為:聽著千山萬壑中傳來的松濤聲會讓人身心寧靜,漫天的花雨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松濤聲能驚醒僧人的劫夢,如釋性善詩:“風(fēng)奏松音回劫夢,日熏花氣露春容。”意為:天風(fēng)奏響的松濤聲響徹山谷,驚醒了僧人正做著的劫夢,在日光的照射下山花散發(fā)著撲鼻的芳香,盡情渲染著春天的景色。

如此和諧的三種聲音在五臺山中美妙地合奏著,共同形成佛教圣地特有的教化工具,不能不讓人嘆服!正如高士奇在《扈從西巡日錄》一文中描述的:“象教精嚴(yán),梵唄清越,是息心凈行之地也?!盵3]6五臺山確是一個排除俗念、潛心修行的好地方。

[參考文獻(xiàn)]

[1]沙門鎮(zhèn)澄(著),沈慧云,等(點(diǎn)校).清涼山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2]山西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山西通志[G]//四庫全書(第五百四十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責(zé)任編輯張琴】

Aesthetic Element Analysis of Mt. Wutai landscape

LI Feng-ying

(LiteratureInstitute,TaiyuanNormal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Abstract:The landscape of Mt. Wutai, enclosed in Buddhist culture, has its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Here the mountains, tuft of hair on Buddha’s head and pines are all spiral-shaped, which shows Mt. Wutai is a natural shrine of Buddhism; besides, Image of a dragon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mountains, symbolizing the Dragon’s loyalty guarding the Dharma; Blooming gold hibiscus and leisurely crane symbolize the monks’ independence of outside world; The sound of monks chanting sutras resonate with bells and drums and mountain pines in harmony, resounding through the Valley. It seems to awaken people from the worldly dreams. An analysis of these elements helps us better carry forward the culture of Mt. Wutai.

Key words:Mt. Wutai; aesthetic element; Buddhism culture connotation

[文章編號]1672-2035(2016)02-0026-03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作者簡介]李鳳英(1965-),女,山西榆次人,太原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講師,博士。

[收稿日期]2015-11-19

猜你喜歡
五臺山
五臺山
五臺山林區(qū)抗旱造林技術(shù)淺談
五臺山林區(qū)苗圃越冬管理技術(shù)
五臺山佛光寺古松
五臺山掠影
記者觀察(2019年1期)2019-04-04 01:06:36
五臺山佛光寺古松
五臺山曉望
淺談南安五臺山林場近自然林業(yè)經(jīng)營應(yīng)用
往五臺山(外一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9
《徐霞客·游五臺山日記》
中華詩詞(2017年9期)2017-04-18 14:04:38
兴安县| 靖西县| 广安市| 化隆| 沙湾县| 象州县| 康平县| 嘉义市| 临安市| 铁岭县| 南郑县| 牙克石市| 阿合奇县| 荆州市| 德保县| 昌宁县| 花莲县| 巍山| 洮南市| 偏关县| 霍州市| 皋兰县| 湟中县| 贵州省| 噶尔县| 深圳市| 余干县| 包头市| 万州区| 宜城市| 沙河市| 洪湖市| 新营市| 新昌县| 施甸县| 滦平县| 丹江口市| 波密县| 成都市| 宜川县| 临汾市|